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监管风险
关注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周前
10月29日,成都独立书店 「有杏书店」宣布因“不可抗力”将于11月28日关门。 创始人张3丰在2025年发布的告别信中明确表示,关店主因是"不可抗力"。目前,公众号里“不可抗力”四个字已经被删除。 当读者追问"活动一直不错为何关门"时,他回复"这就是原因",暗示书店频繁举办的公共议题讨论活动触发了监管风险。 该书店以深度文化沙龙闻名,曾邀请劳东燕(法学学者)、林小英(教育学者)等探讨社会议题。 事实上,这一迹象早有端倪。书店多场原计划举行的讲座与沙龙被临时取消,其中包括作家项栋梁等嘉宾的活动,显示监管压力逐步趋紧。 新加坡媒体《下午察》指出其关停反映了"中国公共生活空间收窄"的趋势。
#成都独立书店关门
#有杏书店
#不可抗力
#公共议题讨论
#监管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AB Kuai.Dong
4周前
彻底出圈了?彭博今早刊登了深挖 Hyperliquid 的文章,研究指出: · Hyperliquid 当前有 24 个验证者,而以太坊有 100 多个,但接近三分之二的 HYPE 质押,却被基金会所控制,因此对社区投票有着决策影响。 · 整个团队,总部设在了新加坡,共 15 名成员,但网站却没有屏蔽美国 IP 和用户。 · 平台也并不是完全去 VC,包括 Paradigm、Pantera、Jump Trading 在内,已经是明牌的背后投资支持者。 · 理论上,Hyperliquid 足以单方面决定一切事物,例如之前的 JELLY 事件,直接跳过社区投票,发布决策。 · 平台最大的创新,是 HLP(HYPE 自带的做市商池子,用户把钱存进去,系统帮你当庄家、自动跟别人交易)。 · 但它在某些交易中,却扮演对手方角色,批评者认为这让 Hype 团队,既制定规则、又参与了交易,让人想起了 FTX。 · 虽然团队声称,其机制已达到美国商品委员会 CFTC 监管标准,但彭博暗示:它正在挑战监管体系的边界,可能成为下一轮美国监管的焦点。
#Hyperliquid
#彭博
#监管风险
#中心化
#HLP
分享
评论 0
0
川沐|Trumoo🐮
1个月前
徐明星提到的链上perp如aster和avnt的监管风险应该是无了.“创新豁免”. VeloNews:SEC TO CREATE NEW RULES TO ALLOW CRYPTO COMPANIES TO LAUNCH PRODUCTS IN THE US WITHOUT HAVING TO COMPLY WITH PREVIOUS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CALLING IT AN "INNOVATION EXEMPTION" Source: Bloomberg VeloNews: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制定新规,允许加密公司在不遵守以往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在美国推出产品,将其称为“创新豁免”。 来源:彭博社 ———————————— 2025-09-23 20:57:32 source: 6551News 推送时间: 2025-09-23 20:57:33
#徐明星
#链上perp
#监管风险
#创新豁免
#SEC
分享
评论 0
0
danny
1个月前
给perp dex 降降温 声明:我不针对任何一方 现在的perp dex就像是18年的cex (跟21年的AMM也有点类似,但是AMM门槛低,都是为了发币) 火热得不行,理由也很简单 — 看着老大Hyperliquid赚的盆满钵满,每个生态,基金都在攒局,使劲搞 而且大佬们都相信合约交易市场容量是足够大 - 你瞅瞅现在cex不也是几大交易所林立吗? 但真的如此吗? 1. 对于perp dex交易来说 - 马太效应(较之现货)极强(HL/gmx完成了cex到dex的交易转移,算是蚕食了一部分交易;其他的都是cex流动性的延伸而已) 2. cex林立的原因是因为不同类型的cex的商业模式,盈利方式不是不同的,有的真的是交易、有的就是营销平台、有的是赌场混币器,有的就是个出入金的场所….. dex如果服务交易目的的话,能找到愿意来玩的人吗? 3. 现在大多perp dex的结构(抄cex)是有问题/隐患的,出事情只是迟早的问题,出入金刷量刷积分刷空投混币器还行,真的到了拥挤交易的时候,k线都不知道咋显示呢… 而且你真的觉得perp dex能不被监管?出事了能走得掉?😂 扪心自问吧,大多数人去perp dex交易(交互)是为了交易吗?就是刷积分的(有些dex为了方便你刷,还贴心地准备了api和注释) 剩下的都是套利(就类似bn alpha的交易对)和盯着保险金的“赏金猎人” TGE之后就尘归尘 土归土 江湖再见👋 - 而且这可能都是好的结果 坏的就是各种被狙击(之前说过机制的问题) 当然我也很希望看到下个HL,给生态带来更多的流动性和玩法 再喷就要被公关了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64 条信息
#perp dex
#Hyperliquid
#马太效应
#监管风险
#刷积分
分享
评论 0
0
XinGPT🐶
2个月前
纳斯达克新规对“币股”DAT 的影响 DAT 指的是 “Digital Asset Treasury”——数字资产金库公司,这类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来购买并持有加密资产(如比特币、Solana 等),并以此吸引投资者。例如,以 MicroStrategy(MSTR)为代表的 DAT 模式已引发广泛关注 。 短期影响主要包括: 1.购买加密资产操作将被延迟或复杂化 纳斯达克规定要求 股东投票批准发行新股以购币,这对 DAT 模式首要依赖快速筹资并入账加密资产的策略构成实质干扰——流程更长、更不确定 。 2.若公司不达规定,可能被交易暂停或退市 一旦 DAT 因未按规定获取必要批准而违规,可能面临市场制裁,这将直接影响其流动性与投资信心 。 长期重要影响: 1. DAT公司估值承压 DAT公司未来在美股市场要溢价发行股票仅仅凭借讲故事很难获得高额溢价,除非是真的把币圈有利润模型的币装到股票资产里。即便是强如Tom Lee,BMNR的mnav也低于1了;而微策略的mNAV也在1.5的底部区间很久了。 2. 加速市场结构调整与投资者审慎程度上升 本规则或促使市场审慎评估 DAT 模式的可持续性和风险,尤其在杠杆融资与债务工具(如可转换债)高频使用的背景下 。 ⸻ 简而言之:纳斯达克的新监管要求削弱了 DAT 模式快速、杠杆化扩张的运作架构,催生更高的合规门槛与不确定性。这对继续依赖发行股票收购加密资产的公司来说,无疑是战略性逆风。 以太坊的两家公司 特别是bmnr是有融资能力的 但会增加未来融资的限制。 几个新的Solana的DAT公司还未实际公布投资者结构,可能会影响已有投资人。 其他小币的DAT基本上高溢价很难了。
#纳斯达克新规
#数字资产金库公司(DAT)
#加密资产
#监管风险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欧K
5个月前
比特币(BTC)大涨而山寨币(Altcoins)不涨,是一个常见但令人困惑的市场现象。背后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 1. 资金流向:比特币是避风港 •当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比如宏观经济波动、美联储政策变动、地缘风险等,资金更倾向流入比特币,因为它被认为是“数字黄金”。 •山寨币波动更大、风险更高,所以资金往往会先流入比特币,再逐步扩散到山寨币,这种现象称为 “比特币主导周期”。 ⸻ ✅ 2. 比特币主导率(Dominance)上升 •比特币大涨时,比特币主导率(Bitcoin Dominance) 通常会上升,说明市场大部分的资金都集中在 BTC。 •你可以观察 BTC Dominance 指标,主导率上升往往意味着 altcoins 的吸引力在下降。 ⸻ ✅ 3. 山寨币对 BTC 交易对走弱 •即使山寨币对美元价格没有下跌,它们对 BTC 的交易对(如 ETH/BTC、SOL/BTC)可能正在下跌。 •这意味着它们的相对强度在减弱,市场更偏好 BTC。 ⸻ ✅ 4. 山寨币周期滞后于比特币 •通常市场周期是: BTC → ETH → 高市值山寨 → 中小市值山寨 所以 BTC 涨完之后,山寨才会启动(如果牛市持续下去的话)。 ⸻ ✅ 5. 监管和基本面影响 •当前某些山寨币面临更高的监管风险,比如 SEC 起诉某些项目为证券。 •同时,也有部分项目缺乏开发进展或利好支撑,所以不会同步上涨。 ⸻ ✅ 6. 情绪和叙事还未切换 •市场目前的主线叙事(Narrative)可能集中在“比特币 ETF”、“机构入场”等,而不是山寨币领域的创新(如DeFi、NFT、GameFi等)。 •没有叙事,资金和注意力就不会流入山寨。
比特币震荡,以太坊承压,Solana崛起?· 2004 条信息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64 条信息
#比特币
#山寨币
#资金流向
#市场周期
#监管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