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Tw93
关注
统计数据
44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69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Tw93
18小时前
什么时候买入和卖出美股 学习段永平的投资策略
分享
评论 0
0
Tw93
1天前
最近天气又非常热了,发现一个全球气温地图,很全,可以用这个来看看世界的火炉有哪些地方
分享
评论 0
0
Tw93
2天前
这款音乐 App 做得非常简洁,叫做 Rewind: Music Time Travel ,穿梭音乐世界的时光机,支持Android 和 iPhone 使用,可以选择过去年代、历史本周的音乐,设计很舒服,免费,可以玩玩看。
分享
评论 0
0
Tw93
3天前
开发的时候会需要把当前网页的信息扫到 App 上去看效果,不少二维码扩展有点儿花里胡哨复杂了,可以试试这个 Colorful QRCode,可以设置黑白,最后就是一个这么极简的二维码。
分享
评论 0
0
Tw93
4天前
对于一个十多年 iPhone 用户,切到 Android 差不多一个月样子,选的 OPPO Find X8s,比想象中迁移成本小很多,而且谁能想到 Android 变成了主力机,想和大伙随便聊聊这个过程想法的变化。 为啥不坚持 iPhone 了? 只能说苹果这几年的确不太不思进取了,之前很期待每年的发布会,会在第一时间换上新款,但是老感觉这几年没有啥变化,特别是 AI 这一块,系统层面没啥好玩的,更多是系统版本数字的升级而已,同时不太喜欢被“绑架感”,手表、耳机、电脑全部一套系统,更多还是自己随便选择,哪个我用用哪个,防止被绑架更深,想着要不要试试 Android 玩玩看。 上一个手机是 15 Pro Max,屏幕观看视频/文章大小非常好,但到了夏天真的太太太大了,特别是放短裤袋子,好比装了一块砖块在口袋,同时很不好单手握持,特别是手指握住还有一点点空余,这样很好把玩。 Android 里面为啥选择了 OPPO Find X8s? 首先考虑的是小屏机器,需要单手可以握住,我去店里看了 vivo X200 Pro mini、小米 15、一加 13T、iPhone 16E,都是 6.3 左右机器,这里面只有 OPPO 这个屏幕观感,特别是文字渲染看着更精致点,同时重量是这几个里面最轻的 179g,边框也是最窄了。 其实很多时候阻碍 iPhone 用户迁移到 Android 的,我看来第一点应该就是屏幕和字体,人是习惯性记忆,突然看到一个和 iPhone 不一样感受的屏幕特别是 Android 的字体渲染,基本上就把人给劝退了,因为反过来也是,我大概20多天没有用iPhone,突然一样,居然感觉也非常不习惯。 ColorOS 15 的系统比我想的流程简洁太多了,玩了玩对应的小布AI工具,有记忆助手,好比大模型的知识库,可以系统级别调用软件本身能力, 可玩性非常适合我,iPhone 16E 有点儿想喷,居然 4000 多,套了个13的模子,不过 16E 的背面其实非常好看的。 Android 和 OPPO 的优点有哪些? 第一个优点,我认为是可玩性,特别是换字体,给系统换上了苍耳今楷这个字体,原来我微信读书的字体,非常舒服,立马就把原来 Android 默认字体那种粗糙感给高级化了。然后还有一块 iPhone 用户的痛点,就是很多时候有牛皮癣的国内 APP 图标上被粘上了广告语,Android 基本上可以换图标,甚至你还可以换成和苹果一样的图标。 第二个优点就是系统便捷度,各种小细节的优化,现在特别喜欢用 Ai 助手帮忙接不想接的电话,对于通话可以用 AI 记录并摘要分析,把苹果好的地方也借鉴到了,比如 Action 按钮快捷唤起,还有各种系统里面的小细节,侧边唤起,三指截图、滚动截图、录屏可录多线声音、应用分屏等,当然有不想用的,你也可以关掉,让他很简洁,系统自带了骚扰拦截、电话短信识别也非常方便。 第三个优点是速度,ColorOS 真的很顺滑,速度非常快,还有一个速度是网络本身,在电梯、地库照样网络很足,特别是迁移手机资料的时候,直接90M 从 iPhone 传输过来,不到半小时资料差不多都传递完了,这里很突破我的原有想法,原来是被苹果妥协了这么多年。 第四个是很多东西都可以关掉,比如说之前借助gkd可以很便捷的关掉系统的广告、系统本身设置可以关掉大量的东西,甚至底部的导航栏横条你也可以隐藏掉。 第五个优点就是性价比很高,这个机器边框非常窄,非常窄,手感很好,特别是终于告别了大刘海和大岛,简洁派很喜欢,屏幕指纹解锁虽然比不上 iPhone 的解锁,但是也很容易习惯,机器加上国补才 3600 多,相比 9000 的 PM,性价比还是高太多了。 第六个是超级快充的速度,之前用 iPhone 时候从来没有想到,以后晚上不要给手机充电了,直接早上醒来,刷牙洗漱吃早饭时候电就充满了,5700毫安,80w充电,真的是能看到电量上涨,这一点非常之爽。 那么 Android 手机的有什么缺点呢? 第一个缺点,手机比 iPhone 更容易发烫,特别是连续下载多个应用、同步很多数据、拍摄高容量视频的时候很明显,发热这里是一个小痛点,不过正常时间使用还好。 第二个缺点,系统的一致性软件兼容美感没有 iPhone 好,不过 ColorOS 很勤奋,做了很多本身系统的兼容,兼容性特别是各种 App 的兼容适配,大部分都做得很不错了,不过偶尔有小部分的一致性上,特别是国外本身一些App 在字体以及底部 bar 兼容上,对于强迫症还是有一点接受成本,苹果的生态在手机里面仍然是第一。 第三个缺点,系统精细化节约上,外放的音质其实没有 iPhone 好,不过好在平时外放不多,也还是可以接受,比如虽然说是 5700 毫安的大电池,其实没有 pro max 那种看着电量不大但是很耐用的感觉,不过满足一天正常使用没有问题。 第四个缺点,和苹果系统的联动上,虽然 OPPO 戏称为 Ophone,属于对于苹果生态做得很不错的,比如说 Live Photos、文件传输、可用 AirPods 等还是不错的,但是比如我想短信验证码转发到 Mac,不装 App 情况下文件自然传输到 mac,原有苹果的备忘录、todo 软件就不好同步了,不过这些其实可以慢慢改变使用系统。 换系统可能的担忧点? 我用习惯了 iPhone 的软件,担心 Android 上没有?这一点倒是还好,假如你不是那种手机装了非常多苹果小众软件的人,常规软件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的,甚至配置上了你喜欢的字体,真的整体太舒服了。 同时担心 Android 机器用一年会不会变卡,特别多 iPhone 用户一直有这个固执的想法,我当时也是,其实现在Android机器堆料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你会觉得比非旗舰的最新版本iPhone顺滑很多,我感觉用个两年多问题不大,因为即使是 iPhone,用 2 年你也会经常有换机欲望的。 也有人担心安全性的,这一点,的确 Android 的可自定义性很强于苹果,通过从 Google Play 或者系统自带的下载安装,不乱搞其实还好,但是比如说有些公司类员工办公软件、非正常渠道下载的还是需要注意安全,或许以后,可以买一个备用机数字版 iPhone 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这次尝试,我认为带来的使用体验是正向的,而且改变了一些自己固有的观点,当然,你也可以试试看,防止以后老了,想换机没有啥兴趣了。
分享
评论 0
0
Tw93
5天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死我了
分享
评论 0
0
Tw93
5天前
天目里 B1OCK 这家空中花园餐厅 fine by FINE 挺好吃,环境很有格调,寿喜烧牛肉意面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意面!
分享
评论 0
0
Tw93
6天前
90后的年轻人磁带猜歌名
分享
评论 0
0
Tw93
1周前
程序员的提示工程实战手册,宝玉兄 6 月份的一篇翻译的文章,一份适合新人的快速入门备忘录。
分享
评论 0
0
Tw93
1周前
这个 Figma上的50张产品落地页参考,比较适合给产品做落地页时候,可以去参考一些设计风格的东西。
分享
评论 0
0
Tw93
1周前
很多时候给自己软设置快捷键挺考验人的,基本做法是和其他工具保持高度一致性,让用户的学习成本最低以及最顺手,同时也可以避免和系统快捷键冲突,这个 Keycheck 可以让你在几秒钟内找到适合自己 APP 的快捷键的。
分享
评论 0
0
Tw93
1周前
发现一个挺舒服的网络监控工具 Sniffnet,你可以看到你机器上的流量情况,包括在和谁交换数据,并且可以深入检查网络中的情况,挺适合玩一玩。
分享
评论 0
0
Tw93
2周前
这个开源的白板工具 Drawnix 做得挺简洁的,支持随便画画、画脑图、工作流程图,有需要的场景可以自己部署一个玩玩。 🤖
分享
评论 0
0
Tw93
2周前
今晚磁带播放谢霆锋的《因为爱所以爱》
分享
评论 0
0
Tw93
2周前
给自己做一杯冰美式出门喝
分享
评论 0
0
Tw93
3周前
Apple iOS 26 Library 的 设计 sketch 文件,对于新软件设计的同学可能用得上,苹果在 VR 时代的“多端一致性”,虽然我感觉每次苹果设计升级都不那么好看的样子,但是基本上看段时间又被习惯了。
iOS 26 Beta 2:流畅优化难抵卡顿发热· 50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Tw93
3周前
地图爱好者好玩的东西,中国城市地铁可视化的效果,杭州地铁线路居然比我想的多,可以选择城市,然后选择线路看到详细的路线站点。
分享
评论 0
0
Tw93
3周前
美团技术最近在写一个《可信实验白皮书》,讲了在业务过程中各种实验过程的一些方法论,从AB/随机对照/随机轮转/准实验/可观察循序渐进讲,当前写到了系列06,值得一看。
分享
评论 0
0
Tw93
3周前
Claude 最近也出了一个 How we built our multi-agent research system,我们是如何构建多 Agent 研究系统,可以和昨天 OpenAI 那个对比着来阅读,最近继续补补课去。
#多智能体之争:Anthropic生态VS单智能体· 8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Tw93
3周前
OpenAI 最近出了一个构建 AI Agent 的实用指南,值得一看。 PDF 文档下载地址
分享
评论 0
0
Tw93
3周前
假如你用 Android 手机,刚好觉得 X 的客户端不好用,哈哈,那可以试试 piko 这个 revanced-patches for twitter,github 上可以搜索到对应的安装包,可以移除广告、保留小蓝鸟、移除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使用系统字体、下载视频、隐藏掉一切你感觉不喜欢的东西,非常好用,非常清晰。
分享
评论 0
0
Tw93
3周前
Twitter 公布的这个时间线推荐算法居然都过去了两年了,一个推荐算法将每天发布的约 5 亿条推文提炼成最终显示在你软件上,为你量身推荐的时间线上的少量顶级推文,这个文章就是介绍了算法是如何为你的时间线选择推文的,对于玩 Twitter 的小伙伴也可以研究下。
分享
评论 0
0
Tw93
4周前
这个开源的 Google Analytics 替代工具 Rybbit 做得很好看,轻量、无cookie 的网页及产品分析工具,可以简单自己部署使用。 🤖
分享
评论 0
0
Tw93
4周前
其实 AI 在企业级应用的场景,并不是简单写好可以跑起来就够,反而更重要的是高效的效果迭代和评估,对于工程而言更重要做的是如何在这个生命周期让使用者可以更快的实验和优化效果迭代上线,可以研究一下 Opik 这个开源工具。 🤖
#AI
#企业应用
#效果迭代
#工程
#Opik
#开源工具
分享
评论 0
0
Tw93
1个月前
一份 CS 论文格式、结构、呈现方式的检查清单指南,根据作者自己沉淀出来的一些实际的经验,非常适合会议/期刊投稿场景,基于此提供具体的提醒,以及常见被拒绝的坑说得挺清楚的。 🤖
#CS论文
#投稿指南
#经验分享
#论文结构
#期刊会议
分享
评论 0
0
1
2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