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我终于找到了不做 NPC、只做玩家的活法: 不当任人摆布的螺丝,不演向上管理的戏,只把真实成果交到用户手里。 毕业后我进入车企做产品经理,外表看着光鲜,真实生活是: 早高峰被人潮推着挤进地铁;白天在PRD评审与流程里反复拉齐;晚上推软件版本到凌晨 1 点;周末甚至春假加班,跟车体验测试新功能;每一季度OKR复盘时还要被老板PUA和画饼。 一个功能从提出到被用户看到,可能要一年,而我常常只是巨轮流程里的小螺丝🔩。工作像极了给洞洞鞋打洞,给草莓上籽。 工作第二年,我发现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美少女不见了,留下的只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我开始问自己: 我想成为谁?我每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赏吗?我难道要打一辈子工吗? 如果日复一日不能让我更接近想要的生活,“稳定”和“体面”未必是答案。 于是我从副业小实验开始: 1年前我第一次接触“知识个体户”这个词,发售了一个「能量管理」的课程,在朋友的社群首次宣发,就有人付费了,赚了第一桶金2000,交付完成后用户满意率达100%。让我理解了需要先把最小可用价值交到真实用户手上,再迭代,让我深知把想法实践出来就能赚钱💰。 过去我对编程敬而远之,最近半年从零开始一个人靠AI做产品出海,边做边学,第一次把“点子 → 可用的产品”这条路走通:许多在大厂里要协调很久的功能,现在我一个人 1–2 天能做出雏形;下班后独立做了 5–6 款小产品,能实现0-1独立建站、把 Demo 交给真实用户试用并收集反馈🛠️。这一次,让我意识到走出舒适区才能拥有无限可能,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恐惧,可笑的是我们恐惧的东西大部分时候并不存在。 过去我做过很多别人的产品,但现在我正朝着做完完全全属于我自己的这条路前进:有自己的用户,有自己的品牌,对真实的人负责。成为这个世界真正的玩家,而不是任人摆布的NPC。
Morris
1周前
强势文化高敏感人格,选对土壤直接起飞。别小看那些心思细腻容易多想的人,他们可是自带宝藏体质的,高敏感人格,老天爷赏饭吃的类型,只要选对土壤,人生直接起飞。为啥?因为这体制简直是吸金神器,社交雷达超准,洞察力惊人,做事周全细致,浑身透着股机灵劲,学东西还特别快。但这么牛的天赋,为啥很多人愣是发挥不出来?根子就是你待的地不对,你一头扎进了规则铁板一块的地方。比如那种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人人追着KPI跑,慢一步就被卷飞在这种高压锅里。你那敏锐的共情力,矫情,对环境不和谐的感知,玻璃心。老家就舒坦了?错,老家也是个人情规矩编织的网,亲戚爹妈早给你画画好了。几岁结婚年存多少30钱房车娃一个不能少。这套规则照样炸干净,不仅埋没了你的核心本事,甚至把他们变成你需要改的毛病。想想看,你思想独立,他们说你读书读傻了。你创意爆棚,他们批你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看明白没?很多时候不是高敏感的人没本事赚钱,也不是不想成功,纯粹是挑错了战场。你那独特的神经系统跟这种条条框框捆死的地方,天生犯冲。当一个人的身心能量长期透支,离崩溃就不远了。焦虑、抑郁、双向,光是对抗这些就让你筋疲力尽,但是还有余力去拼事业、搞学习。 那高敏感的人想搞钱,想发光发热,路在何方?老祖宗的道家智慧点明了方向,道法自然加无为。一、道法自然。顺着你的天线找地方,找找那些规则,弹性大,没啥人认识你,没有人盯着你指手画脚的地方,这种地方让你呼吸自由,身心放松。为啥这招灵?因为高敏感人的专注力磁场特别脆弱,外界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干扰你。但在人少事少的环境里,鸡毛蒜皮的事儿没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职场斗也没了,你就能一门心思扑在热爱和天赋上。更妙的是,陌生感能消解恐惧,没人用老眼光定义你,你内心少了纠结内耗,反而更容易看清自己真正的热爱和才华在哪儿。熟悉自身,轻视陌生,消除恐,老祖宗诚不欺我。二、无为,放下我执,别较劲。为啥强规则的是高敏克星?因为你情绪一来,边界就容易被人戳破,别人一句你太敏感了吧,不合群啊,可能就让你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这背后是你对强大、合群这些社会标签的盲目认同,以及对自己敏感特质的不接纳甚至抗拒。想真正刀枪不入,你得修炼自洽,大大方方承认敏感就是老子出场设置的一部分,别人爱咋评价咋评价,那是他的因果,跟你无关。学会不解释,不回应,不自证清白,真正把无为玩明白,放下执念,不再跟自己死磕。心松绑了,觉醒了,你的优势和本事自然就冒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