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维吾尔人在争取独立,如果你从中共的大一统宣传叙事角度去看这件事,你会看到他们在“分裂国家”。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你会看到什么? 他们在争取“脱支”。 是的,维吾尔人在争取“脱支”。一样的,图博特人也在争取“脱支”,台湾人也在争取“脱支”,香港人也在争取“脱支”,上海独立的支持者、满洲国独立 的支持者们同样在争取“脱支”。 那些不惜穿越雨林,“走线”投奔自由的人,被中共粉蛆称为“殖人”、“润人”的人们,也在努力“脱支”。 虽然限于身心的成熟程度,他们“脱支”的进度有快有慢,但方向是一样的,他们都在试图摆脱中共对自己的控制。 所以,请仔细想想,当你反对维吾尔人争取独立的时候,当你反对各族各地争取独立的时候,你到底在反什么呢? 在反“脱支”吗? 当你因为试图回避中共关于“分裂国家”的指控而与维吾尔人、图博特人、沪独、满独保持距离时,你难道不是在与“脱支”保持距离? 我并不赞同许多“支黑”的论调,但我不赞同的是止于“黑”而不去“脱”,只批评、只指责而不从自身开始改变。 我是赞同“脱支”的。 虽然这很难,但我认为每个人都该“脱支”,不分男女不论老少,“脱支”该是每个出身于中华沦陷区的人的奋斗目标。 因为作为父母,你不应该对孩子“支言支语”,作为强者,你也不应该对弱者“支腔支调”。作为不认同中共那套做法说法的人,作为希望自己能摆脱野蛮、愚昧、残暴等幼稚族群特质的,心向文明的人,一旦抵达了不需要被迫迎合中共的环境,“吐狼奶”、“脱支”,就是你的当务之急。 新生儿来到自由世界时,头脑是空白的,所以他们能顺利接受现代国家的一切,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但移民来到自由世界时,头脑里不是空白的——太多人没有反思过这一点了,没有想过所谓的文化差异里,有多少是文明与野蛮的碰撞,有多少是属于丛林的观念与属于文明的观念在白刃交击。 所以,真正值得每一个还能阅读中文的海外华人重视的事情是什么? 是“脱支”。 移民们,你们应该要意识到,你在文明国家,在现代国家生活中的无数不顺利,都与你未曾完成“脱支”密切相关,都与你没有“吐狼奶”,没有放下做“人上人”的渴望,没有疗愈自己在伤害链系统里受过的精神创伤,没有改变已不适用于新环境的思维习惯密切相关。 而那些不幸没能逃离的人们,其实你们缺的也是“脱支”啊!想润,不就是想肉身“脱支”吗?在故乡争取独立对你们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不就是摆脱中共的控制,在尊重外部世界不可能接纳亿万难民这一现实局限的同时,为大家的“脱支”需求找个出路吗? 当然,独立成功并不等于“脱支”成功,就象润出来了,肉身“脱支”了,并不等于精神困境也立即消失。 但独立至少是个起点。 所以,我们可以把是否能理解维吾尔人、图博特人……各族各地的“脱支”愿望,是否能理解和赞同任何一个沦陷区受难者润离匪区的愿望,看成判断一个人是否已开始精神“脱支”的指标。 如果你理解不了别人对润的渴望,理解不了饱受欺凌伤害的各族各地对“脱支”的渴望,如果你对不论以个体为单位还是以族群为单位的“脱支”努力都嗤之以鼻,那么不论你国籍为何,在海外居住了多少年,不论你曾在异议者圈子里有多高的声望,有多少用坐牢或承受各种迫害换来的政治资本,旁观者都能判定,你在精神上仍未开始“脱支”,仍未有意识地“吐狼奶”。 而没有“吐狼奶”的人,就仍是“党妈妈的儿子”。 是中共一声召唤就能喊回去的,是给点好处就会重新“归队”的,随时准备“捍卫祖国利益”的,“党妈妈的儿子”。 有很多人都说过在海外,有大量的“假庇护”问题。 但在我看来,所谓的“假庇护”并不是假在那些人受到的迫害上。 有太多福建人是真的被计生政策迫害过,他们中的多数人来到美国后向移民局报告的被堕胎经历,是真实的。 假的是他们对那个政权的恐惧,那个政权对他们追生男丁举动的限制固然令他们不满,但对“祖国”的爱,对“党妈妈”的爱,远远超过这点恐惧。 所以,中共一召唤,这些拿着美国绿卡甚至公民身份的人就趋之若鹜。 他们的逃离是真的,但他们的“脱支”是假的。 这样的人,最恨独派,也最怕独派。 而正是这样的人,随时会“响应祖国召唤”的人,凭着他们已取得的绿卡和公民身份,构成了对美国的国安威胁。 这种不肯“脱支”的人,内心仍忠诚于中共的人,和中共“党妈妈”只是闹了别扭,暂时有了矛盾但仍然深爱蛆国,仍然对中共宣传叙事深信不疑的人,就是中共将魔爪伸往海外各国的资本。 也是我们,坚决“脱支”的我们,需要警惕和抵御的人群。
独立是成长的起点。 许多从父母控制欲过强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只有在独立生活之后,才有机会决定自己吃什么穿什么,交什么朋友,乃至找什么工作,建构怎样的生活状态。 在刚离开父母,还没“找到自我”时,他们会显得格外幼稚。 被伤害链帝国压制着的各族也一样。 但不独立,就没有机会成长。 在中华沦陷区,在这个千百年来反复遭受精神阉割的族群里,我们总是看到处于文明幼稚期的群体和个体身上呈现出“巨婴”特性。唯利是图,不守信诺,肤浅短视,欺软怕硬,缺乏边界感,太多太多值得批评的弊病呈现在我们眼中,有时我们会对这个族群整体感到绝望。 我们会认为这就是“中国人的民族性”,甚至会将之泛化到整个沦陷区不论民族身份为何的所有人。 但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是你能在任何一个婴儿身上找到所有这些问题,在一个还没有学会如何制衡人性中的软弱,还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的婴幼儿身上看到所有类似的行为模式。 巨婴是一种肉体成年了精神却处于幼稚状态的人类。 巨婴国、巨婴族,则是肉体成年了精神却仍未成年,肉体成长了精神却从未有机会成长的社群。 为什么他们没有机会成长?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学习,从独立自主的生活中学习,从全程由自己掌控的试错中学习,因为他们从未获得过独立自主的权利。 所以他们显得幼稚,然后他们明显的幼稚又会被当成不允许他们独立自主的理由。 被父母长期过度管束的孩子会在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初期,显得格外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许多这样的孩子会无法妥善安排自己的饮食、穿着——实际上是无法理顺自己被长期压抑的欲望和真实需求之间的冲突。 同样的困境,也属于许多刚刚摆脱伤害链系统寻求独立的族群。 甚至也属于许多刚开始寻求平等权利的社会阶层。 “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这是个问题。 只有从成长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你才能看清解决之道。 只有先独立,以独立为成长的起点,从个体到族群到阶层才能慢慢在独立自主的生活状态里,在能自主决策后的一次次试错里,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所谓的“支性难改”才会不再是什么问题。 中华沦陷区所谓的“民族劣根性”,本质上是帝国统治模式对各族各地的长期阉割导致的“巨婴性”。 想破除这种巨婴属性,各族各地需要的是成长,是在得到独立自主,为自己建构秩序的权利后成长,而不是继续接受某个新中央的控制,不是换个主子继续为奴,换个“妈”继续吃奶。 一个人,只有独立了,只有能自己作主了,才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才能在心理上能把自己的决定和自己该承担的后果关联起来。 一个族群也一样。 在中共的宣传论调里,中国人永远是“需要管”的,少数民族也永远是需要中央政权养着和需要中央政权约束压制,否则就会“爆发民族矛盾”搞得天下大乱的。 你可以在现实里找到很多支持中共这套说法的论据。 但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是人无法生而知之,无法不经试错就在每一项从未尝试过的事务上,从一开始就做到最好。 在为自己的生活建构秩序上,在进行人生中从大到小的各项决策时,同样如此。 在作为一个族群为本社区建构秩序时,在为本族本地本国的各项事务进行决策时,同样如此。 真正的问题是,如果各族各地不能独立,不能为自己作主,不能自行决策,就永远无法通过成长摆脱巨婴状态,永远无法摆脱“支性”。 就会永远呈现出需要喝党妈妈的狼奶才能活下去的扭曲状态。 当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族群的巨婴状态感到悲哀的时候请不要忘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是伤害链系统为维系其统治进行的精神阉割,是当事人因无法自主而无法成长。 是大一统帝国对整个社会趋向文明的成长进程的超强抑制。 而保持巨婴态的后果是什么? 是娇弱,是面对天灾人祸时的不堪一击。 是因不堪一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那些生命的代价,那些血泪,哭声。 对仍然执迷于大一统迷梦的朋友们,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希望解决所谓“民族矛盾”,真的想改变中华沦陷区的所谓“民族劣根性”,请看过来。 请看清独立对改变你所关心的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請看清政治上的独立和整个族群的精神独立之间的关系,请看清政治上的独立和整个族群在文明程度上的成长成熟之间的关系。 上海为什么要独立? 图博特、东突厥斯坦为什么要独立? 满洲国为什么要独立? 江、浙、闽、粤、蜀、晋、楚等国为什么要独立? 请看看韩国、台湾、新加坡。 请看看在得到独立发展的机会后这些社会这些族群在成长方面获得了什么。 不独立,成长无法开始。 对个人而言对族群而言道理是一样的。 对解决民族矛盾,令各民族成长为能和平共处,能放下历史恩怨携手共建未来的“成年人”来说,独立是必须的,是一切的起点。 对所谓的“脱支”或者说“启蒙”来说,对令亿万沦陷区民众摆脱巨婴状态,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来说,独立也是一切的起点。 是我们想要的新生活、新秩序必须拥有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