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建

欧美日韩台不会不想继承“改开中国”的遗产,因此不会不尽早对后中共时代的沦陷区局势进行强势介入。 而要介入,最佳的方式当然是“圈”出安全区,这一方面是为了接收沦陷区尚有价值的人力物力资源,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把介入范围有限化,避免背上帮整个沦陷区维持秩序的沉重负担。 所以,安全区的地点 选择和范围选择,会围绕着将欧美日韩台列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行。 哪些地方最有可能成为安全区? 在军事上最便于援助国从海上进行支援的地区,在经济上与援助国关联最密切,即X资企业和拿X国订单最多的地区,在政治上,民情民意与援助国最友好的地区。 基本规律是,哪里的台资厂最多,哪里就最有可能成为台湾未来“圈”走的安全区。哪里的日资厂最多,哪里就最有可能成为日本“圈”走的安全区。哪里的美资厂最多,哪里就最有可能成为美国“圈”走的安全区。 但对援助国来说,安全区并不是越大越好。毕竟,安全区越大,援助国需要投入的军事资源就越多,未来要承担的安保责任就越大。 最合理的做法,实际上是援助国只对一些港口城市的重点工业园区和周边生活区域提供保护,对“改开中国”的遗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然后,只有在安全区内部的经济重建因秩序重建的成功初步完成后,在最初的小范围安全区内部,民意充分表达了对援助国军事介入的欢迎和感激,在小型安全区周边地区民众充分表达了归附意愿的情况下,安全区才会随人道救援组织活动范围的扩张,在本土民众的支持下逐渐扩大。 在安全区扩张的过程中,独派、当地企业家、周边地区民众均需要努力促成区域秩序的恢复,推动整个片区的秩序整合,降低援助国的治理难度,避免援助国在早期介入时因受挫“知难而退”。 能否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山寨台湾”,能否说服援助国“圈”下尽可能大些的区域,就看各方在这段时期的努力成效了。 当然,收益也会是丰厚的。别的不说,区内的房价地价和区外相比就会有巨大差距,且价差只会随时间增长。更不必说独立成为天然亲欧美亲日韩台,背靠援助国军力手握援助国订单的现代化产业链国家后,在这样类似高速发展期的日韩台的新兴国家里,一个拥有战略眼光的家族能获得多少机遇。 看看港台钜富豪商的发家史就知道了,在一个地区经济腾飞的时期,凭少量资源起家或白手兴家不是神话。 而从极度混乱到被“圈”入安全区,从成为安全区到逐步独立建国,从弱小的受助国家到与欧美列强深度绑定的远东经济新增长点,在这些新兴国家步步推进,最终完成“改开中国”未能完成的政治体制改革,成长为繁荣国度的过程中,处处皆有你可以捕捉的机会。 曾错过改开初期历史机遇的人,最好从现在就开始准备。 既要为熬过秩序崩溃时期的遍地荆棘做准备,也要为抓住新兴国家上升期的各种机遇做准备。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时代,资讯发达,脑筋灵活反应快的人在哪里都不缺,你比别人多的优势,通常只能让你领先一步。 但反过来看,有准备的人越多,机会也越有可能真的降临。 为未来的“安全区➡️新兴国家”这条历史道路做准备的人越多,齐心合力促成它成为现实的人越多,新兴国家的创生之路也就越平坦通畅。 即使你没有勇气成为建国者,你从“改开中国遗民”变成新兴国家公民的过程也会因此更平顺。 在成为新兴产业链国家这件事上,沿海港口城市是有地理优势的,许多地区在改开时期就已经因此成为外企外贸集聚之处。 假如你生活的地区并不在沿海,但你也想促成它走上产业链国家发展道路,你就需要尽早在经济重建方面为它做特殊设计。 欧美列强的援助,是因“改开中国”的遗产面来,而内陆地区并不是完全没有“改开中国”的遗产。欧美列强的信任,是由沿海地区与产业链国家的长期经贸关系、利益绑定而来,因此想让内陆新兴国家踏上产业链发展之路,在进行经济重建时,就需要对非传统的、现代化的产业倾斜。 ——任何一个新兴民族国家如果不想在经济重建时动作迟缓,决策者就需要对早期选择经济类型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但当然,这些都是他们要自己做的选择,已和别国、别族无关。 内陆地区,在我看来,大概率是会先落到各地小伤害链主手中,成为“红色中国”遗产的继承者,在伤害链人口基础被岁月消磨前走一段朝鲜的发展道路的。 虽然这条路走不远。 而这种“小朝鲜”的转型之路,会更艰难曲折。 但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是另外的历史阶段的故事,也是另外的国家的故事。
当我们把关注点从“为红色中国收拾残局”转向“收捡改开中国的可用遗产”,在未来的沦陷区,什么地区会对欧美最有吸引力,什么地区更具备首先获得支援以恢复秩序的潜力,答案就呼之欲出。 而不幸被裹挟进乱世的逃生者也就可以依此为自己设计逃生路径。 在中共高层“弃船”后,秩序重建的方式大致会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由欧美列强出手,以军事介入的形式,在原本外企较密集的地区“圈”出面积不大的安全区域,保护欧美侨民和没来得及撤离的企业剩余资产。 第二种,则是各族各地独派中较有组织力的本土势力站出来发出呼吁,召集本族人手设立边界屏障,自行构建安全区。 第三种,才是与中国历史上最相似的,由手中握有一定军事资源的豪强出马,在乱世中重建伤害链,自行充当伤害链主,割据称王,并准备逐鹿中原。 在秩序重建的过程中,你会看到沿海制造业重镇中将有一部分地区优先得到欧美日韩台的强势介入和维护,因为这些地区残存的人力资源和物资,正是值得产业链国家前来收集的“改开中国遗产”,或者说“世界工厂遗产”。 你也会看到维吾尔人、图博特人抓住机会寻求独立,利用本族优于区内其他族群的组织度,在中共帝国衰亡之际夺回地区主导权。 最后,你会看到在这两类安全区之外,有现在籍籍无名的“英雄”凭自己掌握的军力,可能是残余的军警部队,可能是地方政府临时凑出的本地维稳力量,为自己占上一块地盘。 这时候,如果你是一名拖家带口的逃生者,你应该选择往哪里走呢? 很多人会直接回答说,去第一类地区。 但实际上,到时投奔第一类地区肯定没那么容易。这些地区依托于欧美列强的军力维持自身存在,能庇护的人口有限,且为防止混入太多安全威胁,他们对叩关者也会有甄别筛选。 第一类地区,实际上是处于“预备役”状态的产业链国家,它们未来几乎肯定会独立,到时身在境内的每个人,都会是在公投中有投票权的建国者。所以这些地区会倾向于接受“产业链链环”,接收一进来就能投入经济重建工作的熟练工人、熟练技术人才,和他们的家属。 如果你没有外企工作经历,也并不是产业链逻辑的信徒,不是一个合格的打工人,你对这类地区的治理者就没什么价值,因此你极有可能被他们拒诸门外。 第二类地区甄别筛选投奔者的标准很简单,你是他们的族人,他们就会敞开怀抱接纳,异族之人则一定会被拒绝。这些地区会成为未来的民族国家,他们的发展之路会是先成为民族国家,恢复其民族传统,恢复其独特语言和文化,再在此基础上完成现代化转型。 等到他们完成现代化转型之后,他们可能会象今天的韩国、日本一样,虽然不太积极接纳移民,但对异族访客仍持友善态度,但在没有完成现代化转型之前的民族国家建设期内,他们将对异族颇为反感,保持警惕。 第三类地区,是最符合中国历史传统,会在乱世中自发涌现出来的地区。但它需要的既不是公民,也不是族民,而是臣民。在新生的小伤害链系统内,伤害链主为构建自身权威,将需要治下之民经常表现臣服,对自己表忠心,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本身就是伤害链逻辑的信徒,对这类规则适应良好,那么和需要你拿出较优秀工作技能证明自己价值的第一类地区相比,这种地方才更适合你。 但如果你有条件在这三类地区中自由选择,那么,你应该看哪项指标来选择你的道路呢? 如果你希望选定一个能让全家人长久过上安稳生活的地区,我的建议是,看经济重建的指标。 因为社会稳态的重建顺序,是政治重建➡️经济重建➡️文化重建。没有经济重建的成功,政治重建将无法在财政上长期维持。而届时哪个地区能在经济重建方面走得最快、最稳,哪个地区显然就会拥有整个沦陷区在重建方面的“先发优势”,并可凭这份先发优势拉到更多资源,成为最值得你提前抱紧的“大腿”。 在经济重建方面,第一类地区有明显优势。“改开中国”的外向型经济遗产会大多由它们继承,欧美买家也会愿意把订单交给由本国军队维持着生产秩序的安全区内企业,愿意使用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源。用产业链阵营的价值观来看,这些地区可以说是“改开中国浓缩精华版”,因为与更广袤落后的内陆地区相隔离,这些地区在人口基础、民情民俗上更接近欧美国家,在治理难度上也远低于内陆地区。对任何看重这类资源的产业链国家来说,把它们发展成可长期合作的盟友都是有利无害且极为划算的事。 它们会独立,会在欧美鼓励下独立成受国际法保护,其他国家不可轻犯其疆域的新兴独立国家,会在欧美扶持下构建起以产业链逻辑为主导,有利于产业链升级的政治制度。 第二类国家是否能顺利完成经济重建,则要看这些国家的主政者是否意识到了经济重建的重要性。 民族国家首先的关注点会是民族情感需求,但仅关注民族情感需求的政权会“走不远”,主政者需要有足够长远的战略眼光,为同胞的未来做合理规划。 仅复兴民族传统行业显然是不够的,仅夺回矿产资源也是不够的,促成整个族群尽快在经济重建过程中实现经济基础的现代化和人口基础的现代化才是重点。 第三类国家的经济重建将最有“古韵”,可以参考朝鲜。它们会构成沦陷区治而复乱的风险。
后中共时代一定会到来,这是没有疑义的事,因为就算中共可以用枪杆子压服所有反抗,它也不可能用枪杆子替代车床、犁头,在底层互害烈度趋向极致的情况下维持社会生产秩序。 尤其在经济基础已经从传统农业变成外贸、工业的今天,徒有枪杆子而无法生产、无法销售的国家,只能在存量资源消耗殆尽后破产。 而在存量资源完全消耗光之前,这样的国家,从民众那里再压榨不出油水,由于社会混乱也保证不了权贵高层们人身安全和生活品质的国家,就已会被骄奢了一辈子的二代三代们放弃了。 崇祯会殉国,但赵佶那样的,能跑早就跑了,他会不知道吗?更适合他的生活方式明显是在巴黎做个风流浪荡的艺术家。 这个烂摊子会被把资源掌握到最后一刻的他们放弃,在他们放弃后,中层和基层就象古代被主将抛弃的残兵剩勇,只能加入流寇大军。 而你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要怎样收拾残局,怎样在这样一片遍布流寇,生灵涂炭的土地上重建秩序。 介入的时间点是清晰的。当民生凋敝到极致,秩序混乱到极致,早已没什么理想的红二代红三代们也喊出“我们是最后一代”并纷纷离场,在这片被放弃的土地上,将不会再有人阻止你重建秩序的努力。 相反,想活的人会追随你,如果你给了他们不再继续做流寇也能活下去的希望。 欧美列强也会支持你,如果你能在帝国废墟中扒拉出“改开中国”的遗产,并让他们看到与你合作可能获得的利益。 到那时,已离场的红二代红三代不会回头和你争夺这个烂摊子,因为最知道这摊子有多烂的正是他们。 到那时,有可能和你争一时之雄长的流寇头目,能选择的发展道路也并不太多——除了与欧美合作恢复生产恢复经济还能怎么办?徒有枪杆子,子弹打光,枪不也得当烧火棍吗? 而到那时,你是有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的,这片土地受伤害链逻辑浸润太深,绝大多数人一想到重建秩序,下意识就会去想怎样重建伤害链式的秩序,怎样树立无人可以挑战的权威,怎样打造一套新的洗脑话术再次阉割民众。 但你不能做出错误的选择。 因为再次构建起伤害链式的秩序,意味着你无法为恢复产业链经济基础提供适合的政治环境。 在这片废墟上,在中共帝国溃败后的残局里,你从一开始就需要目标明确,把所有资源都投向“建设适合产业链经济基础恢复的政治环境”,都投向建设现代化产业链国家,象今日之台湾、韩国、日本那样能和欧美长期合作的国家。 不论你是维吾尔人还是图博特人,是粤人还是闽人,在为“后中共时代”做准备的时候,你都需要围绕着重建经济的需要去规划你的政治图景,而且你需要为重建经济做长远打算,需要考虑到在初步重建生产秩序后源源塑造出能适应产业链生产环境的新一代人口。 所以你不能选择“传统农业”或“传统畜牧业”、“传统渔业”等与旧时代政治秩序更相适配的经济类型。 你需要直接选定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将自己的国家打造成培养技术工人的基地。 反正“技术工人”正是你较大概率能从帝国废墟里扒拉出来的“改开中国”遗产。 那8400万城市轻骑兵里能幸存到重建时期的人,就是你要争取的人。 你要做的,是在顺民的尸骨上重建希望,和曾经沦为暴民的同胞一起。 一起打造容许良民存在的国家,一起打造容许公民存在的国家。 你要应对的是活到那时的,与今日掺杂太多顺民时完全不同的“国民性”,你要应对来自已患PTSD的幸存民众的种种质疑。 这是个艰巨的使命。 而你承担,承担红二代红三代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使命,拥抱满目疮痍和一路荆棘。 是的,如果你不愿意,现在撤还来得及。 做建国者不是那么轻松的事。 一步走错,你可能会身败名裂。 更令人戒慎恐惧的,是你可能会因自己的错误害死许多人。 我想,在当前的海外民运圈里,很多人还没准备好吧? 人们常把事情想得太容易。 但历史的洪流会裹挟着每个人的命运一路向前,无论你是否想要逃避。 后中共时代一定会到来,而你也一定要应对,不是以有准备的状态应对,就是以无准备的状态应对。 如果你身在高层,你可能是那种及时逃逸的幸运儿。如果你身在基层,可能会因被抛弃成为暴民泄愤的对象。如果你已加入城市轻骑兵,大约能在混乱中为自己多博取一线生机。如果你身在海外,可能你有一边担忧“排华”一边围观的资本。 但不论你是谁,在哪里,你都将迎接这新时代的到来,将见证这一切剧码的上演。 或者在你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时候,成为这历史戏剧局中的演员。
经济崩溃和文化崩溃是政治崩溃的前提,在处境和想法没有改变之前,人们不会改变行为,不会由顺民变成暴民,也不会由臣民变成公民。 仅有处境的改变而没有想法的改变,政治崩溃也不会发生——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在大规模死亡事件发生之后,也就是想法最顽固的人死掉之后,剩下的人才会起来造反。 但在通讯技术发达、识字率更高的现代,即使是最“忠诚老实”的底层,想法也远比古代更容易改变。 这就是时代的差异。 在古代,同样经历改朝换代的底层们往往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承受更多苦难,见证更多死亡,才会普遍改变其想法,让社会抵达“文化崩溃”的门槛,不再把忠诚于旧政权,绝不造反,“死也要做大清的鬼”当成信条。 但在现代,同样程度的想法改变是会快速发生的,文化崩溃,或者说民众对现政权的忠诚度的坍塌,是会在经济崩溃发生后,在个体处境普遍恶化后迅速发生,并借助各种社交媒体、大众信息传播工具,激发“羊群心理”,令大众行为的改变形成风潮的。 ——所以中共国的政治崩溃将比许多人预想中更早发生。 在“三年清零”末期,社会心态的崩溃事实上已发生过一次。各地高举白纸的年轻人和在武汉、广州开始冲击封控屏障的外来人口之所以令中共震骇畏怖,正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全面骚乱即将发生的预兆。 是的,“中国人不反抗”。 但远比今天的亿万民众更顺服、更愚昧、更麻木不仁的中国古代臣民们也颠覆过那么多煊赫的皇朝了。 何况今天,8400万城市轻骑兵正蓄势待发,底层互害从零星偶发到成行成片只有一步之遥。 而站在这8400万城市轻骑兵对立阵营里的中共国权贵高层们,人手一张绿卡,早在多少年前已经为子孙铺好了后路,正随时准备“跳船”。 所以,在古代,会耗费相当长时间才能熬过去的“政治崩溃➡️政治重建”阶段,也就是中国人谈之色变的“乱世”,在现代,不会持续太久。 欧美也不会让“乱世”持续太久,若等得太久,“改开中国”的遗产就会被毁坏殆尽,强势介入将无利可图。 但政治重建的前提,是进行政治重建的人手里有展开政治重建的资本。 在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中,在旧伤害链系统崩塌,新伤害链系统创建的过程中,这资本是“伤害输出能力”,是武力,是可用于镇反平乱的军事资源。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谁拥有“重整山河”的军事实力,谁就能在“人心思定”的大环境下获得各方人才、各方势力的投奔,“天下归心”,最终定鼎中原。 所以,“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中共的信仰。 但“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 因为政治重建如果没有经济重建作为支撑,重建的政治秩序如果纯靠武力维持,是撑不了多久的。 在现代,在国际政治环境明显要求未来的沦陷区新政权在帝国废墟上创建出现代国家,产业链国家的情况下,展开政治重建的资本就不再是“伤害输出能力”,不是在中共权贵跳船离场留下的巨型烂摊子里,四处镇压平乱的能力。 至少不单纯是。 在新时代,面对那8400万除了啸聚哄抢已没有其他生路的城市轻骑兵,想成功进行政治重建的建国者们,要做的是让陷入混乱的社会重新看到希望。 看到经济重建的希望,看到每个人的生活被重新建设起来的希望。 看到在“改开中国”的废墟上,在“世界工厂”的遗址上,涌现出允许产业链逻辑成为主导的全新政治秩序的希望。 而这希望的唯一来源,就是新政权打明招牌要与老牌产业链国家深度合作、长期合作,就是新政权准备以贸易为立国之本。 就是完全摒弃中共曾经的经济政策思路,敞开怀抱迎接外资外企大量进入。 就是新政权将走一条被二战后的日本证明过走得通的国家发展道路,专注于经济重建,不再寻求增强自己的伤害输出能力,不再坚持追求“大一统”。 每个希望早日看到沦陷区光复的人都应该懂得,这样的新政权,才是能同时赢得欧美列强信任和亿万民心的新政权。 才是能获取足够资本支持,最终成功在沦陷区完成政治重建的新政权。 所以,“后中共时代”应对方案,首先应该是一个以经济重建为核心的,让政治重建围绕着经济重建的需求展开的可行方案。 现实是,你若要在未来的沦陷区展开经济重建,绝对绕不开与欧美列强的经济合作,但想与欧美列强展开经济合作,想让欧美企业、欧美投资人再次甘愿把资源投放到你控制的区域中来,你就需要为他们打造一个具吸引力的政策环境。 一个由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四大支柱撑起来的政策环境。 一个让每个前来投资的欧美企业、投资人都感到自己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政策环境。 这,就是你在思考建国方略时应清晰化的国家愿景。 每个独派,都需要明白,自己去打造的,必须是一个能让欧美列强“放心”的国家,一个能让外企“放心”为国民提供工作岗位的国家。 沪独、蜀独、晋独、粤独、闽独都需要对这个问题有足够清晰的认识。 维吾尔人、图博特人、南蒙古人也一样。 因为我们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独立,还有繁荣,因为唯有繁荣,唯有允许整个族群摆脱匮乏预期,摆脱自我阉割的巨婴文化的繁荣,能让独立长长久久。
在后中共时代,在中共帝国的废墟上,在中共权贵抛在身后的一团混乱中,当然会有人建国。 政治秩序一定会重建,这是历史规律。 问题只是新秩序将由谁来建,和会建成什么模样。 美国会支持谁独立建国? 会支持有清晰国家愿景的,有能力有意愿把独立后的东突厥斯坦、图博特建设成象台湾那样的现代国家的 建国者们。 会支持在自己成功建国后不会把台湾当成假想敌的建国者们。 而每个关心后中共时代局势发展的人都应该明白,欧美日韩台并不希望后中共时代的沦陷区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欧美列强一定会没有耐心等待沦陷区自行恢复秩序创造能力,一定会在本地豪强能象中国历史上的新皇朝创建者一样割据、壮大、称王前就深度介入。 但欧美也并不想长期驻留在沦陷区,消耗巨量军事资源,做沦陷区的“维稳者”。 所以,你需要明白欧美列强在后中共时代一定会做的事,一定会提出的自身利益诉求,并将自己的政治愿景与之相结合。 欧美列强会成为政治重建这一环节的重要角色,甚至是主导角色。但在政治重建这一环节,愿意出兵出钱出力的欧美列强就已经需要你的支持和参与,需要已经为后中共时代准备好你自己的应对方案,准备了清晰的国家愿景,想好了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国家,想好了要如何进行经济重建和文化重建的你,做他们的合作者。 是的,在政治重建➡️经济重建➡️文化重建这后三部曲里,欧美会从政治重建开始介入,你也需要从政治重建这环就踏上征途。 但你的重建之旅,需要以经济重建为重心展开。 “得民心者得天下”,到那时,整个沦陷区所有民众最关心的是什么? 是经济。 是他们自己的经济处境。 欧美会为你提供贸易机会,会为你进行经济重建提供各种支援各种优惠,如果你能说服他们你的政治愿景正是把你准备亲手创建的祖国,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国家,一个欧美能长期信任的合作伙伴,一个能让你真正的同胞族人安居乐业的国度。 而你的同胞族人则会支持你,如果你在依靠欧美的帮助,初步恢复社会秩序后,就把重心放在恢复经济,向你的同胞族人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恢复和平时期正常生活的机会上。 暴民会因为看到了希望,变成良民。 这就是独派需要抓住的机会。 借助欧美的力量,借助欧美强力介入恢复地区秩序的短暂时机,在欧美退出前,用你清晰的政治愿景,用你“抓重点”的能力,说服正渴望有人能恢复经济、恢复民生的大量民众支持你,在这个时间段,公投独立,获得民意授权,获得国际社会接纳,拿到外交承认。并在此同时,借助沦陷区民间和海外各国对“恢复经济”的支持,成功实现经济重建,让政治得到经济的支撑,使暂时的政治秩序稳定变成长久的政治秩序稳定。 如果你头脑清晰,目标明确,在欧美列强都全力支持你,沦陷区民众也全力支持你的情况下,你将能成功建国。 不管你有没有“自古以来”,不管你希望建构的国家目前在沦陷区有没有民意基础,你都有很大的概率,成功建国。 因为在后中共时代的一团混乱中,在欧美全力支持任何一个肯站出来的秩序重建者,民众也会盲目支持任何一个肯站出来的秩序重建者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成为建国者的门槛会非常低。 困难的不是你现在有没有足够资源,困难的是你有没有足够清晰的想法。 你不能只想“我要建一个国家”而不去想“我要建一个怎样的国家”,不去想“我要如何构建这个国家”,不去想怎样令它能长期维持运转。 你甚至不能只关注政治重建,你需要关注经济重建。 因为关注经济重建,对如何进行经济重建有清晰思路,是你争取欧美政治支持和沦陷区民意支持的关键。 现在的独派在这方面想得还是太少了。 在海外组建一个流亡政府,够吗?组建一个临时议会,够吗? 不够。 如果你是一个真心关注沦陷区未来的人,是个真准备去应对后中共时代社会最紧迫需求的人,你必定想得到,那时整个中华沦陷区所有人最渴求的是什么。 是一份工作啊!朝九晚五,不用996,不会欠薪,不会莫名其妙失业的工作啊! 只要你能让绝大多数人回到有工作有工资有班可以上有钱可以挣的和平生活状态,管你想要的是上海独立还是爪洼独立,大家都会支持你啊! 到了那个时候,曾经的小粉红都会怼着脸问了,“大一统”是什么?能当饭吃吗? 我相信,那个时候,就是维吾尔人、图博特人成功建国的历史契机。也是台湾从中华民国独立出去,摆脱“反攻大陆”使命也摆脱与沦陷区百余年恩怨牵缠,成为正常国家的历史契机。 也是香港在大粤民国的全力支持下独立为城邦国家,上海在江浙的全力支持下独立为城邦国家的历史契机。 是每一个有清晰政治愿景,有可行的经济重建规划的建国者,通过获得欧美列强和沦陷区民意支持来实现理想的历史契机。 但你需要为此准备清晰的政治愿景,准备在政治重建➡️经济重建➡️文化重建这后三部曲里,成为能赢得欧美支持,赢得民意支持的那个人。 成为能从欧美那里要来订单的人,成为能向民众提供工作机会的人。 (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