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人口流动
关注
左手墨迹
8小时前
读史读到中华帝国修长城的必要性也是有意思,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决策者是怎么思考的。 一说起统治者花费巨资修长城,历史教科书都告诉我们,是为了防止西北游牧民族的烧杀抢掠,事实上这只是部分原因,甚至不是主因。 不少喜欢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长城跟400毫米降水线几乎是重合的。游牧民族南犯跟400毫米降水线南移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当西北连续干旱,他们在草原上活不下去的时候才会向农耕地区移动求生,但这就势必会很边境居民发生冲突。 朝廷当然也会出兵驱赶游牧民族,当然驱赶外敌与其说是保护自己的国民,不如说是保护税源。作为农业帝国,自耕农一直是帝国的主要税源。若土地被游牧民族占据,居民被游牧民族蓄为奴隶,就意味着帝国税源的缩小,这是不能忍的。 所以中华帝国从战国起就开始修长城,到秦朝时更甚。400毫米降水线南移时,长城可以阻挡游牧民族长驱直入;400毫米降水线北移的时候,可以防止自耕农去草原谋生,损失税源。 因为把自耕农固定在土地上是帝国存续的基础,所以帝国不仅要修长城,还禁止农民自由流动。作为中华帝国的雏形,秦汉时期,帝国就制定了一整套限制居民流动的政策。比如保甲、里甲制度,路引制度等。在秦汉时,一个人要想离开自己的县乡,就得到乡里县里层层上报,乡里出具了「无犯罪证明」之后,才能经过各个关卡。 所以说,帝国把居民束缚在土地上,束缚在家乡,并不是为了治安管理的需要,而是管理人口和控制税源的需要。如果居民可以随便迁徙,收税的时候找不到人,官员们交不了差,那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一定要制定一整套的规定,把居民固定在土地上。若有人要出远门,也一定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非必要不放行。不得不出门的时候,才会开个随时可以收回的通行证,还严格限制流动的区域,这样税源就稳定了。 而这些限制居民流动的手段和措施,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到了中共治下,技术更先进了,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中共更厉害的地方在于,想让你流动时,火车汽车可以免费坐;不想让你流动时,你连村子都出不去,对人口的控制,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直到税源从税农转到税商,才逐渐放松了对人口流动的控制。但即便如此,孙志刚的悲剧还是发生了… 技术似乎进步了,但历史好像一直在循环。。。
#长城
#税收
#人口流动
#历史周期
#集权统治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3周前
新数据显示,连续五年,人们逃离加利福尼亚州的数据大于搬进来的。但是幅度减小。
#加州人口流失
#人口迁移
#人口减少
#人口趋势
#人口流动
分享
评论 0
0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个月前
2024年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45.92亿人次
#2024年
#跨区域
#人员流动
#645.92亿人次
#人口流动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日报网-红网时刻
4个月前
7.9亿人次彰显流动中国蓬勃活力
#中国
#流动性
#活力
#人口流动
#7.9亿人次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澎湃新闻
4个月前
人口增量第一城,为何花落这个西部城市
“人口增量第一城”,又出现新面孔了。近日发布的《2024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末,贵阳常住人口660.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96万人。
#人口增量
#第一城
#西部城市
#城市发展
#人口流动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4个月前
台媒报道:两岸关系未见改善,总统赖清德最近提出「国安17条」防止中国统战渗透。台劳动部依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要求禁止刊登未经许可的赴中国工作广告,还要求不得仲介国人赴中工作。此举是为了避免国人赴中国工作遭到统战渗透,甚至是高科技技术遭到窃取。 根据主计总处统计,国人到中港澳工作人数持续下滑,2023年只剩21.7万人,和疫情前的39.5万相比几乎是腰斩。
#两岸关系
#国安17条
#中国统战
#劳动部禁令
#技术窃取
#赴中国工作
#人口流动
#两岸人文交流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4个月前
最近央视报道:目前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接近1300万人,预计到2025年,有望超过1500万人。 网民表示:“我找不到工作被迫回家,他说我是返乡创业人员” “1500w人找不到工作呗”
#返乡创业
#就业问题
#人口流动
分享
评论 0
0
lily valley
6个月前
中国移民人数排名第四
#中国移民
#人口排名
#移民趋势
#国际移民
#人口流动
#社会动态
#人口统计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7个月前
我们中国什么时候住进了这么多外国人?💢
#中国
#外国人
#移民
#社会现象
#人口流动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