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减少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都把人口视为负担。 计划生育的初衷,就是要达到“人均国民经济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必须把分母降下来。 现在发现人口减少,未来没人给房地产和地方财政接盘了,也没人交社保了,又鼓励多生。 多生也没用,工作机会没有了,生出来的人口又变成“剩余劳动力”,即使有工作机会,也是低薪资低福利,越来越多年轻人看明白了,社会不但压榨我,还要压榨我下一代,那我还生个屁。 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消费主体在海外,劳动者就是生产工具,就是成本,所以必须实行低薪资低福利政策,帮助中国制造业企业完成资本积累,开拓海外市场。 但中国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很难与日本1990年代相比了,中国企业很难有机会做成日本的五大商社,包括三井物产(Mitsui & Co.)和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oration)那样的规模,中国企业遭到🇪🇺🇺🇸抵制,只靠压榨国内底层,做大做强很难。 连比亚迪在巴西压榨中国劳工都被巴西法院勒令巨额赔偿,国内的办法在海外行不通,那怎么资本积累?压榨国内韭菜和供应商,这样没有未来的。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20年开始买入了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日本人对美国挺够意思,日本投资美国,赚美国红利,现在允许巴菲特发日元债,借贷成本极低,买入日本股票,也让美国人享受日本红利。 而中国的国企,是党国命根子,不会允许外人染指,经营也不透明,党委负责制,外国人也怕被割了韭菜。中国实际利用外资2025年上半年也创了新低。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者,诺奖获得者 阿西莫格鲁的说法,中国的榨取性制度是没有未来的,一个制度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没有吸引力,努力没有用、劳动没意义,很多年轻人就躺平。 随着中国人口快速下降,中国经济必然萎缩,目前税收和社保缴费基数已经涨不动了。 中国经济好不好,首先看外商投资,外国人赚不到钱自然不来,再就是看税收和社保缴费基数,这两项指标几乎不可能造假。 看股市、看GDP数字、看统计局发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青年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都是扯淡。 有人把雷军成为首富看作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标志,太浅薄了。 小米市值再高,在小米生产线上打螺丝的牛马们,工资会不会涨? 作者:Leva
蔡慎坤
1个月前
靠武力炫耀威慑的时代已经过去,全球正从君主或政治强人你死我活称王称霸的时代,过渡到另一场无声无息的战争。哪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提供更多的人权、尊严、自由以及社会安全、社会福利和养老保障,哪个国家和地方才有未来。未来的胜负不是靠枪炮与权谋,而在于制度的优劣和拥抱文明的程度。 一个国家和地区若能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移民与资本必将趋之若鹜;反之,必然走向颓势和衰败。最重要的是人都跑了,或者说人口大幅减少,啥都玩不转了。当人们选择用脚投票,哪里有面包和工作,哪里能够依照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契约精神,提供安全、合法、自由、平等、透明的公共服务与保障,哪里就是家园,哪里就是自己的祖国。 不能提供公共服务远离国际文明的政府以及背后的统治集团,终将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失去未来。靠权谋、压榨、剥削、欺骗、掠夺、恐吓维持统治的伎俩,最终都将被越来越多觉醒的“双脚羊”戳穿。所谓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口号再怎么呼喊,也无人再理会——那就是独裁者与政治伟人的末日! 中国人口危机中共政权来说,是迫在眉睫的现实威胁,即使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生育率数据,根据深圳市政府公布的生育率、出生率数据,也能推算出中国总和生育率已跌至0.85区间。一线城市上海的生育率已经降到0.7,中国东北整体生育率已经滑至0.6。 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出生人口四年下降25.25%,出生率也是持续走低:2021年10.37‰,2022年9.23‰ ,2023年8.46‰……深圳的生育率,也就是每个妇女一生中生育孩子的数量为1.16。深圳生育率高于全国35%以上。那么全国的总和生育率是多少?0.859,国家统计局当然不敢公布了。中国官方最后一次公布生育率是2022年1.07。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贺丹,2023年发表《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注重加强一孩生育支持》一文,指出一孩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性。在该文中,贺丹指出,一孩生育的萎缩和推迟是拉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中国总和生育率从2019年的1.52下降至2022年的1.07。分孩次看,一孩生育率从0.7跌至0.5,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岁升高至27.4岁。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数量明显减少。一孩生育率下降进一步降低二孩和三孩生育率,加剧生育水平下降趋势。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是卫健委的一级事业单位,其领导是全国政协委员,发布的数据可以被视为官方数据。中国大陆一孩儿生育率2022年就跌至0.5,预示着2030年代中期总和生育率会降到0.5,可谓人类历史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