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小径残雪
关注
统计数据
1752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0847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小径残雪
19小时前
今天写俄乌战事中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Покровськ)攻防战的情况,本月这话题挺火。普通人不熟悉战事,很容易被营销号同行的叙述带走。所以详细讲讲 图1是随手截的B站某火爆军事博主对红军城战事的播报,每个点击五十万。 可以看见,从去年6月起,他就认为俄军马上要拿下此地 常见词:失控、溃败、崩溃、最后、巷战。 甚至连地名也从“红军村”改成了“红军城”。在赢学中,会让粉丝赢得更大。 其实这在战前是个30平方公里,6万人口的镇子,是天通苑小区的1/10。横向一共36条街,纵向也差不多。 这么一个镇子,他热切的播了14个月,拿下了吗?没有。 本营销号也做战事播报,也有错,但不会连着一年多错下来,因为我会调整认知。当然,这样不赚钱,我知道。人家的本行是挑逗情绪,错不错根本不重要,反正流量钱拿到了,货带了,至于错误大家会遗忘。在平台推荐系统作用下你也很难记得这新闻谁发的。 战事播报时,我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就是:看战线,别看战报。 这对吗?实际上,有误导性。为什么呢? 1.看战线不看战报,是无力了解战事细节的普通人的无奈方案,战线虽然也会被误导,但起码误导少一点,因为战线造假难。但战报可以随便编。 如果你想了解战事细节,那这个标准就太低了。 2.实际上近3年战线宏观上就没动过。俄军伤亡百万,占领乌克兰的土地面积从18%变成了19%。而微观上的战线变动对战局影响很小,因为战线变动导致的压缩生存空间,破坏经济,改变对峙态势等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不存在。不如人员损失、经济损失和武器消长来得重要。 所以在僵持阶段“看战线”,最后通常只能看几个村子或者小城镇的战线,并把几个村子的争夺战看成“最后堡垒”之类的。和真实状况差得很远。 那么前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呢?俄军突然从红军城(Pokrovsk)东北方插进了一个大箭头(图2),并攻入了城区西南角。然后就是密集的舆论攻势。 大家都知道,俄国人别的不行,舆论渗透非常行。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这批人跟消失了一样,乌军出现了几个不该在这个位置出现的番号,拦腰截断,把这个突出部吃掉了,估计歼灭了两个连,围了一个连。俄军132旅最后预计会丢掉一个营。 为什么会这样?同样是营销号,我和他们看到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在本系列的评论里我给大家讲讲。 /1
#俄乌战事
#红军城攻防战
#营销号误导
#战线误导性
#俄军失利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1天前
社保新规出台后,全公司在想办法保住老板。
#社保新规
#老板
#保住
#公司
#想办法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2天前
FBI抄了博尔顿的家。 川普早几个月撤了因为在位时比较鹰派而长期受伊朗人身威胁博尔顿和蓬皮奥的安保,有警告意味。结果蓬皮奥是哑火了,博尔顿却自己雇了私人安保天天上电视唱反调。 这可不就被清党了。 民主党没说啥估计乐于见对手内斗。但博尔顿的邻居受不了了。穿着喷川普的衣服对记者抱怨。
#FBI抄家
#博尔顿
#川普
#党内斗争
#邻居抱怨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2天前
朝鲜电视台播放了朝鲜军队在库尔斯克协助俄军战斗的视频。
#朝鲜军队
#库尔斯克
#俄军
#军事协助
#中性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2天前
梗图:三拍干部。
#梗图
#三拍干部
#讽刺
#社会现象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2天前
首都师范大学的安全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
#安全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2天前
这怎么看都是对你麻烦他们的报复啊。
#报复
#麻烦
#消极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2天前
最近中国南方流行基孔肯雅热。这原本是热带地区疾病,因全球变暖中间宿主种群北移所致。 基孔肯雅热基本不致命,它的各种症状一两周内就会好,但少数人会产生一种特异的关节炎可能疼上好几年。 它有减毒疫苗Ixchiq,一个月血清反应率99%,六个月96%。相当有效。如果你去中国南方旅行,可以考虑打
北京疾控发布基孔肯雅热健康提示,公众防疫意识亟待提升· 32 条信息
#基孔肯雅热
#中国南方
#全球变暖
#Ixchiq疫苗
#关节炎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天前
梗图:有没有什么人是“先是人,然后才是中国人”的呢?
#梗图
#中国人
#身份认同
#文化
#争议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天前
最近在俄乌话题上接到两个问题,一是问为什么这个冬季打不了,不是春季翻浆才打不了吗?二是问俄罗斯黑客组织Killnet黑入乌克兰总参数据库得到172万乌军死亡和失踪名单是真的吗? 后一个当然假的,只要你有一丁点军事知识就不可能信。如果有军号信了或者在探讨真假,你可以立即取关。 谣言是卫星网转发的,完整的数字是这样的。 乌军2022年死亡失踪118,500 乌军2023年死亡失踪405,400 乌军2024年死亡失踪595,000 乌军2025年上半年死亡失踪621,000 我加了一下,总共死亡失踪是1,739,900人。差不多是当前乌克兰军队总人数的两倍左右吧。 (需要说一下,这几个细节在新版谣言里已经去掉了) 其实这几个数字2025年1月份塔斯社已经编造过了,它声称的来源是俄罗斯国防部。(图1) 你看有意思吧,黑客千辛万苦拿到的乌克兰总参的数据,和俄罗斯国防部估算的数据,居然一模一样哎,精确到百位数哎。 这个是信息污染的特点,由于信息污染是以数量取胜,编造的谣言量特别大,所以单个谣言的质量就很低,通常是在自己的谣言材料库里面取材,这就会导致重复(不知道将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弥补这个缺憾)。 其实这类谣言这几个月我听到很多,包括俄军一天打下上百公里之类的。也包括一些实际行动比如让美国的内奸卡军援,都是在和政治压力打配合。试图得到军事上得不到的成果。 你普京这么能打,他会急着谈判要地吗?他飞美国就没有风险的吗?既然这么容易打,他怎么不多打下几个城再谈判呢?你想想,就知道他也是很虚弱的。 那为什么它很虚弱呢?在前几天的文章里,我谈了俄军的散兵冲锋战法。就是在无人机的督战下,以散兵两三个的方式组织起来去冲乌军的防线,然后这些(经过地雷和无人机消灭大半的)散兵逐步的在后方集结,以图扰乱乌军补给线使之主动后撤。 这说明什么?俄军兵多不怕死?不,在我看来,说明俄军正面攻坚的能力不够。乌军愿意投入资源防御的地方,它攻不下来。前线那几个村的名字我都熟了,为什么?几个月就围着几个村子打,但凡关心战事的人,能不熟吗? 彼得罗夫斯克,俄人、黄俄、还有美国的俄谍们,都说马上就打下来了,这句话说了有一年多了呀。然后呢?你花了一年多打下来又怎么样了呢?后面新防线又建好了呀。何况现在看,打下来还有点难。 而且,散兵冲锋还有别的问题,比如很难补给。后方人少还没问题,集结的人多,你怎么补给呢?几天不补给,弹尽粮绝,饿起了肚子,就只能投降了。还有就是冬季不行,到了冬季,补给要求高得多,一旦跟不上,迅速就冻死了。所以我说今年俄军的进攻窗口期不多了。这跟前两年冬季正好搞钢铁洪流,翻浆季才停战,那是不一样的。 乌克兰目前拥有欧洲最强的陆军,面对俄军,进攻不足,防守还是有余的。僵持的防守就是尽可能维持好的交换比,只要交换比合适,撤几个村子那不是大事儿。当然,乌军有困难,可俄军也有困难啊。 如果你不是每天关心战事,就不要太在意细节,把后勤、援助做好就可以了。该捐款捐款,该呼吁军援就呼吁军援,武器能提供什么就提供什么,汪精卫语录少背几句。至于怎么打,怎么谈,那是乌克兰的事情。
#俄乌冲突
#信息战
#谣言
#冬季攻势
#乌克兰军援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天前
昨天,俄罗斯向乌克兰再次发射了600多架无人机、导弹等,其中有导弹轰炸摧毁了穆卡切沃市的美国电子制造商Flex。 它在这里的厂家有600名员工,做一些汽车零件的生产。 美国政府、军队,没有任何反应。 这属于小新闻,但是因为能驳斥“美国在乌克兰前线挖矿俄军就不敢进攻”的普遍幻想,所以贴过来 你就软成史莱姆了,人家还不敢进攻?
#俄乌冲突
#穆卡切沃
#Flex工厂被炸
#美国未反应
#幻想破灭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天前
梁文杰的语气是讽刺的,但本博认为说了大实话。 无论以前还是现在,跑过来投共的很多,但中共并不喜欢捞一把就跑的投机分子。更看重那些能长期、稳定过来捧哏的统战对象。 规则上不给你开,是因为你并非长居大陆,也没身份证。 但核心原因是你连长居都不肯,谁信你的诚意?开了也是会随时灭的。
#梁文杰
#投共
#统战价值
#长期稳定
#讽刺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天前
中式主流媒体现状之记者采访。
#中式主流媒体
#记者采访
#媒体现状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4天前
泽连斯基拒绝了俄罗斯提出的中国作为乌克兰安全保障国的提议。 理由:2014年没帮忙。在无人机制造上帮助了俄罗斯(出人出零件)。 毛宁:中国一贯光明磊落,客观公正。 小粉红则纷纷嘲笑美国对泽连斯基不如对一条狗,他居然还拒绝中国。 (本博注:中国不是布达佩斯协议三大保证国之一。 俄、美、英是三大保证国。保证尊重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向乌克兰使用核武器,不对乌克兰使用武力、武力威胁、经济威胁。如果有国家违约,保证方将敦促联合国出兵干涉或提供武器帮助。 中国只承诺了乌被武力侵犯时帮助协商的弱保证。)
泽连斯基华盛顿会谈引发国际关注,安全保障成焦点· 42 条信息
#泽连斯基
#中国
#乌克兰
#安全保障
#拒绝
#俄罗斯
#无人机
#小粉红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4天前
最近准备每天贴点乌克兰发生的事情提醒大家不要遗忘。 近期新发布的布查监控录像,时间是2022年3月4日。 摄像头捕捉到俄军以下行为: ——远距离枪击致在街头行走的70岁市民弗拉基米尔·鲁巴伊洛受伤; ——近距离枪击头部将其处决; ——搜查其尸体,抢走其财物,并洗劫当地一家商店。 凶手在调查后被确认为俄罗斯第234空降突击团指挥官弗拉基米尔·博尔祖诺夫中士。 (注:在俄宣遍布的平台放这类证据视频,会在评论区遭遇大量纯口水,什么硬货也没有的信息污染,大家习惯就好)
#布查
#俄军暴行
#弗拉基米尔·鲁巴伊洛
#战争罪行
#俄罗斯第234空降突击团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5天前
东航MU5735的一点后续。 5月爆出东航对坠机相关信息公开的申请,回复因“危害国家安全”拒绝公开之后。 有一些网友接力验证申请,均收到同样回复,即危害国家安全。 现在看,机长不仅报复社会,而且试图以黑匣子在空难后公开的规定,自杀前留了具体遗言。而这个遗言的内容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东航MU5735
#坠机
#国家安全
#机长
#遗言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5天前
强行交社保的事情,核心问题之一,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养老金不平等。 包括最终数值的不平等。 历史的不平等(事业单位的员工不缴纳社保被视同缴纳,而农民年年缴粮出工不算), 财政补贴的不平等(一半补贴流向7%的机关事业退休者)。 相关数据图表:
中共国社保制度引发民众愤怒,称其为“笑话”· 62 条信息
#社保不平等
#城乡居民养老金
#财政补贴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
#农民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6天前
关于各个号的原创能力,一个近期的小例子: 这几天Google推出了人工智能自制图文故事书的小应用StoryBook 宝玉老师在播报这件事的时候,不小心把StoryBook写成了StroyBook。 然后呢?推上大量AI新闻播报号跟着全写成了StroyBook。 我怀疑这些号有些是复制粘贴,有些是机器人。/1
#Google
#人工智能
#storybook
#StroyBook
#AI新闻播报号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1周前
开个贴谈这次川普逼乌克兰签慕尼黑协定的事。 之所以写,是因为看见美鸥译丛和万理这种人在那里寄希望于割地后欧美为乌提供防御保证的提议。他们陷入了幻想。之前一个月也有一些人陷入幻想(比如夸赞美国卖10套甚至17套爱国者认为在支援),他们看起来脑子不好使,所以我没多理,现在一并说。 现在网络上政治信息很多,里面很多信息是矛盾的,反复无常,但其实都是噪音。你要把握核心——川普亲俄还是亲乌?帮俄还是帮乌? 答案是很明确的。 以库存过少为由,停止拜登已给的军援(连对美国屁用没有,放在仓库里等着报废的麻雀都停),在最重要的僵持阶段打得最热的一个月卡乌克兰脖子的国防部长,他不知道吗? 那些纷纷转发俄国编造的各种乌克兰谣言的议员们(比如Anna Luna),他们不知道吗? 那些以前和泽连斯基合过影,然后赶紧开始放自己读语录的照片的议会大佬们(比如John Cornyn),他们不知道吗? 那些和乌克兰关系很好的外国领导人(比如米莱),纷纷开始疏远它,他们不知道吗? 约翰逊不知道?博尔顿不知道?希拉里不知道? 那些以前喊“拜登拖延援助”,今年开始纷纷反复背诵汪精卫语录的川普粉丝们不知道? 欣喜若狂在那里庆祝的俄罗斯媒体们不知道? 还是挂着美俄国旗冲锋的俄军士兵不知道? 抑或是在各平台上团建的粉红们不知道? 这些话我其实都不用讲,作为中国人,再傻,对于“割地”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还是懂的。以前给你打马虎眼的意见领袖,那有可能只是傻,现在还在打马虎眼的,去分析普京跪没跪,去分析什么B52飞过安克雷奇有无深意的,那都不是对自己的政治判断诚实的人。 有些人可能觉得,川普只是一个很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意见是摇摆不定的。他可能因为同情一个担心孩子在战场上身亡的乌克兰母亲就会批准军售(不是军援喔),也可能因为俄国的一些信息就会开始施压乌克兰割地投降。 其实,当然有这点原因。但首先,我要跟你说,爱,是藏不住的。 你不爱一个人,他不穿西装也是罪过。 你爱一个人,可以把红毯铺到飞机旋梯底下,可以在会谈时支开美国翻译,只用俄国的翻译。不管外界怎么想。哪怕他怎么打脸你,也是笑脸相迎。至于什么威胁制裁、二级关税云云,那都是小拳拳捶他胸口而已。 你要用信息影响一个爱你的人,那很容易,反之,就很困难。 他为什么爱? /1 图1: 扎波罗热地带,俄军装甲车插着美国国旗冲锋。 图2: 俄罗斯的电视台欣喜若狂 图3: 胡锡进在那里对比。 图4: 让美国不少人破防的事件:铺红毯。
川普与普京阿拉斯加会晤,乌克兰领土让步引发争议· 119 条信息
#川普亲俄
#乌克兰割地
#欧美绥靖
#俄军美国旗
#对俄示好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1周前
范曾女儿说,父亲失踪,家中书画古玩等均被继母徐萌搬空。 2024年,在妻子去世3年后,87岁的范曾娶了37岁的徐萌续弦。
范曾女儿控诉继母失踪父亲,书画珍品被搬空事件· 10 条信息
#范曾
#徐萌
#失踪
#书画古玩
#财产纠纷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2周前
中式主流媒体现状之我造我自己的谣
#中式主流媒体
#造谣
#媒体现状
#负面
#虚假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2周前
割地投降就说割地投降,说什么领土置换,自欺欺人。
#割地投降
#领土置换
#自欺欺人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2周前
梗图:什么是家?家是最小的连坐单位。
#梗图
#家庭
#连坐
#负面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周前
近期华人网上一个争执较大的热帖。一华裔在X贴出旧金山某科技创业公司实习生的聚餐照片,里头几乎都是亚裔主要是华裔,还夸耀说我们大多来自哈佛斯坦福。结果在X上引发怒潮。评论里让他们赶紧回亚洲去。最后作者半道歉,解释说我们几乎都是美国人,美国身份压过亚洲身份。 这让我想起一些事。 大家可以注意到有一些用户贴出美国名校里中国人占比很高的图片(图4)。当然这是选择性的摘出来。但需要承认很多人的印象里美国大学里满是中国人,我不止一次在加州听见白人抱怨说,大学里面有一半的中国人(或者说有70%的亚洲人)。这和加州大学里的统计数据(大概3%左右是中国人,7%左右亚洲人)显然是严重相悖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很多人把美国亚裔,当成了亚洲人,把华裔,当成了中国人。 这里表现出两个状况:一是亚裔在美国高校里,尤其是名校里,比例偏高。二是有些美国人,尤其是本土白人,依然不把亚裔当美国人看待。 我在评论里给大家贴一下FOX是怎么宣传这个问题的。/1
#华裔
#亚裔
#美国高校
#种族
#身份认同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周前
前天,我去沃尔玛买东西,发现一些常买的商品(西红柿、甜豆、玉米粒等)涨价了10-15%不等。 随后又看到消息,美国7月非农就业增7.3万个,预期10万。前两月数据大幅下调:5月新增就业从14.4万下调至1.9万,6月从14.7万下调至1.4万。特朗普闻讯立刻开除了统计局长。表示将任命一个“诚实”的人 我的两个感想: 1.美国政治跟中国越来越像。坏处就不用提了,好处是作为中国人或者华人,终于找到了自己最有经验的领域。今后对美国政治经济预判的准确性将相对纯种美国人大幅提高。 2.接下来美国有一定可能性进入滞涨。要做好准备。 我准备详细说一下第二个观点。 首先,通胀目前比较顽固,按照去年的估计,到2025年6月份应该在2%以下,但现在依然是2.8%。这个我觉得也很好理解,关税、驱赶低工资移民和通胀的关系其实是非常明显的,不是宏观经济那种有争议的东西。现在看由于美国商家在关税“解放日”前进行了大量囤货(图3),导致物价上升相对滞后。我目前所感知到的物价上升似乎还是以驱赶移民引发的为主,都是农产品。但关税导致的物价上升我预计在8月份会出现。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通胀的计算方法在“解放日”后也被修改了,以前是90%根据实际价格,10%根据推算。之后是65%根据实际价格,35%根据推算。目前不清楚这个改变的动机是什么?是缺乏市场跟踪人员,还是就是意图改出“好”数据? 然后就是就业这块,BLS的就业数据目前采用的是模型估算先发布,然后调整的方式来做。10万级别的调整并不能算很大,尤其是考虑到模型本身是以常态来估算,对黑天鹅事件(疫情、发钱、关税等)响应能力有限,而现在黑天鹅事件又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发生的状况。模型的准确率大幅度降低,需要事后调整也是不得已。这个态势在拜登时代就出现了。 不过,即便是调整前的数据,也是非常糟糕的。只是对于这个状况,坚信经济状况良好者的反驳是:(见后)/1
#沃尔玛涨价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
#特朗普开除统计局长
#美国滞涨风险
#通胀计算方法修改
分享
评论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71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