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医学研究
关注
小径残雪
2周前
齐鲁医院护士在论文中因出现“实验观察组为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男27例,女13例“等数据,被处分。
#论文错误
#医学研究
#性别错误
#学术不端
#医院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新华网-新华社
3周前
权威医者说|儿童肥胖是如何形成的
权威医者说|儿童肥胖是如何形成的-
#儿童肥胖
#健康问题
#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1个月前
减肥效果媲美司美格鲁肽 2025 年 5 月 24 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领衔的 GLP-1 类减肥药物玛仕度肽(Mazdutide)的 3 期、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GLORY-1 的结果。 这项 3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中国肥胖或超重成年人中,每周一次注射玛仕度肽在肥胖或超重的中国成年人中显示出良好的减重效果和安全性。 据悉,这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申报上市的 GLP-1/GCG 受体双重激动剂的临床研究首次登上顶级医学期刊,将改写国内外超重和肥胖疾病的临床治疗和指南。这也是中国代谢和内分泌疾病领域首次有创新药临床研究结果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代表了中国药物研发能力与生物科技创新水平迈上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信达生物正在进行玛仕度肽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临床试验。
#减肥
#医学研究
#临床试验
#GLP-1药物
#玛仕度肽
#健康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1个月前
湿疹药是如何研发出来的?
#湿疹药
#研发
#制药
#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新华网
1个月前
研究发现疟原虫躲避人体免疫系统新线索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恶性疟原虫可通过关闭自身关键基因等方式,使其长时间不被人体免疫系统发现。当恶性疟原虫启动其中一个var基因时,突出的蛋白质会使红细胞附着在血管壁上,使红细胞和其中的恶性疟原虫躲避进入脾脏。
#疟原虫
#免疫系统
#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1个月前
癌细胞的自述
#癌症
#细胞
#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BBC News 中文
1个月前
Spoan综合症:巴西偏远小镇罕见病症的断症之路——“几乎人人都是亲戚”
当科学家桑托斯发现巴西东北部一个小镇的许多儿童神秘地失去了行走能力时,她开始着手寻找原因,发现与当地的堂表亲联婚有关。
#Spoan综合症
#巴西
#罕见病症
#遗传
#医学研究
#罕见疾病
#偏远小镇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1个月前
通用型CAR-T疗法,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2025年5 月 8 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华东师范大学/邦耀生物的研究团队,在《Cell Research》期刊发表论文。 研究表明,采用减低强度淋巴细胞清除方案的同种异体 CD19 靶向的 CAR-T 细胞疗法,对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且安全。
#CAR-T疗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医学研究
#免疫治疗
#细胞疗法
#浙江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Cell Research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1个月前
科学家发现,耳垢的干湿和气味等各种形态,可能反映了一个人是否患上不同疾病,希望未来耳垢分析可像血液检验一样在医院普及。
#耳垢分析
#疾病诊断
#医学研究
#耳垢形态
#健康检测
#医院检验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2个月前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白癜风
#发病原因
#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个月前
4月30日 微博热搜前15条中有5条关于董袭莹,一起个人情感事件已然转变为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 有网友整理了她诸多学术疑点:她是如何进入协和4+4模式的?她的研究方向为妇科影像,但博士论文指导老师却是骨科院士,内科学位却规培在胸外科,目前工作在泌尿外科,如何实现这种跨领域和职业路径的跳跃? 董某莹在论文致谢中感谢了多位医学界大佬,甚至包括其父母,而其父母分别从事冶金和工程领域,却在她的医学论文中挂名,这又是怎么回事?她又是何德何能,可以得到众多大佬的指导?
#董袭莹
#学术疑点
#医学研究
#资源分配
#职业路径
#跨领域跳跃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2个月前
「中年发福」的原因找到了? 2025 年 4 月 25 日,希望之城医学中心(City of Hope)王琼团队联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杨霞团队(王冠、李高岩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年轻时脂肪细胞更新率很低,但到了中年却被“解锁”,脂肪组织通过生成新脂肪细胞实现了扩张。 研究发现,中年时期内脏脂肪中的脂肪前体细胞(APC)的脂肪生成能力会显著提高,并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发现了该年龄阶段会出现一种特殊的、中年特异性脂肪前提细胞——CP-A,其展现出增强的增殖活性和脂肪生成能力。 研究进一步发现,LIFR 信号通路对 CP-A 细胞的脂肪生成及内脏脂肪扩张具有不可或缺的调控作用,移植 LIFR 能够预防中年时期的内脏脂肪不良扩张,而不影响年轻时期。 这些发现揭示了年龄相关的脂肪重构的核心机制,首次从细胞层面揭示了“中年发福”这一现象的生物学机制,为理解年龄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中年发福
#脂肪细胞更新
#医学研究
#希望之城医学中心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Science期刊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2个月前
近期,一项发表在顶级医学杂志BMJ的重磅研究显示: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的饮食(也就是俗称“吃素”)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较低,但中风风险较高!
#植物性饮食
#心脏病风险
#中风风险
#医学研究
#BMJ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2个月前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
#病理切片
#医学研究
#实验室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澎湃新闻
2个月前
中国首款猴痘疫苗开展Ⅰ期临床试验,招募18岁及以上受试者
#猴痘疫苗
#Ⅰ期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公共卫生
#疫苗研发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2个月前
中国人群前列腺癌有什么独特发病机制?长征医院这项研究破解...
#中国
#前列腺癌
#独特发病机制
#长征医院
#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2个月前
婚姻会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2025 年 3 月 20 日,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蒙彼利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为期 18 年的队列研究,以了解婚姻状况是否与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有关。 研究结果令人意外——离婚或从未结婚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低于已婚同龄人,相比已婚者,从未结婚者的痴呆症风险降低了 40%,离异者降低了 34%,丧偶者降低了 27%。 研究数据表明,持续的婚姻状态可能增加痴呆症风险,这一颠覆性发现打破了婚姻的保护神话,与公共卫生和老龄化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观点相悖。
#婚姻
#老年痴呆
#风险研究
#医学研究
#社会关系
#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2个月前
Cell:AI破解自闭症诊断密码 2025 年 3 月 26 日,加拿大 Mila-魁北克人工智能研究所、麦吉尔大学在 Cell 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这项颠覆性研究通过大语言模型(LLM)解构了 4000 多份自闭症诊断病例报告,对报告中的专家医生的“临床直觉”的逻辑进行了拆解和探索,得出了一个反常识结论——重复行为和特殊兴趣才是自闭症诊断的“黄金线索”,而非传统认为的社交缺陷。这一发现有望改写已沿用数十年的自闭症临床诊断标准。
#AI
#自闭症
#大语言模型
#医学研究
#Cell期刊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新华网
3个月前
我国专家研究治疗复发难治性肝癌取得进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教授梁廷波团队基于前期在肝癌免疫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积累,与合作团队成功研发出第三代溶瘤病毒VG161,在复发难治性肝癌治疗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9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肝癌
#复发性癌症
#医学研究
#癌症治疗
#中国专家
#医疗进展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新华网
3个月前
法国启动EMERGEN 2.0项目以应对未来流行病
据介绍,这一项目由法国公共卫生署等机构联合推出,并获得了法国国家研究署在“法国2030”战略框架下的1200万欧元资助,为期5年。
#法国
#EMERGEN2.0
#流行病
#公共卫生
#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3个月前
别再这样吃蔬果了!3天就能让肠道菌群失衡 你以为榨汁是健康的蔬果吃法? 近期,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Nutrients」上的研究,却揭示了其中隐藏的大问题。 研究发现,仅仅坚持榨汁这种吃法3天,口腔菌群就会发生“地震级变化”。原本守护健康的厚壁菌等好细菌数量直线下降,而会引发炎症的变形菌等坏细菌疯狂增殖。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坏细菌会顺着食道潜入肠道,在那里“安营扎寨”。它们不仅会引起腹泻、腹胀等肠道问题,还会释放大量炎性因子,让全身陷入“慢性发炎”状态,悄悄增加糖尿病、动脉硬化甚至癌症的发病风险。 为什么榨汁会有这么大的危害呢?因为榨汁会带走水果和蔬菜中的大部分纤维,而这些纤维能滋养产生抗炎化合物(如丁酸盐)的有益细菌。没有了纤维的滋养,喜欢糖类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要是用的还是高糖水果,果汁中的糖分更会让有害菌繁殖得愈发猖獗,进一步破坏菌群平衡。 当你还对榨汁排毒深信不疑时,你的肠道黏膜其实早已受损。失去膳食纤维保护的肠道细胞,就如同失去砖墙保护的城墙,内部秩序混乱,还出现了“漏洞”。未被消化的蛋白质、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会趁机穿过肠壁进入血液,触发免疫系统全面戒备,引发持续性低度炎症。长此以往,身体就像被掏空的保险箱,各种疾病纷纷找上门来。 蔬果对健康有益没错,但将它们混合榨汁这种吃法,真的不可取!为了肠道健康,还是选择更科学的食用方式吧。
#蔬果
#健康饮食
#肠道菌群失衡
#榨汁
#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3个月前
日前,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公司宣布,双方联合开发的重磅抗体偶联药物(ADC)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在3期临床试验DESTINY-Gastric04中获得积极结果。 在HER2阳性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中,Enhertu在二线治疗中,与活性对照相比,在总生存期(OS)这一主要终点达到了统计学显著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 在预定的中期分析时,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基于Enhertu的积极疗效,建议提前揭盲该试验。
#阿斯利康
#第一三共公司
#抗体偶联药物
#Enhertu
#DESTINY-Gastric04
#HER2阳性胃癌
#临床试验
#总生存期
#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4个月前
偏头痛、颤抖、腹痛是“长新冠”的征兆吗? 人们现在对新冠病毒的了解比五年前多了许多,但科学家们仍然对长新冠(新冠长期症状)感到困惑。据了解,约有10%至20%的新冠患者会出现类似征兆,目前已确定有200多种相关症状。
#长新冠
#新冠肺炎
#医学研究
#健康
#疾病症状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4个月前
体重减轻就能缓解2型糖尿病? 2025年2月26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IF=44)期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Meta分析论文,为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突破。 研究人员系统回顾了22篇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涵盖29个完全缓解结局指标和33个部分缓解结局指标,深入探究体重减轻与2型糖尿病缓解之间的关系。 在这项研究中,首先明确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定义。完全缓解意味着HbA1c(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0% 或者空腹血糖低于100mg/dL,并且至少1年无需使用降糖药物;部分缓解则指HbA1c低于6.5%或空腹血糖低于126mg/dL,同时1年不依赖降糖药物。 研究发现,体重减轻与糖尿病缓解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剂量反应关系。每减轻1%的体重,糖尿病完全缓解的概率就会增加2.17%,部分缓解的概率增加2.74%。从不同体重减轻程度来看,差异十分显著:当体重减轻幅度小于10%时,完全缓解率仅为0.7%,部分缓解率是5.4%;体重减轻达到20 - 29%时,完全缓解率能达到49.6%,部分缓解率为69.3% ;而当体重减轻大于等于30%时,完全缓解率可高达79.1%,部分缓解率更是达到89.5%。 此外,研究还指出,年龄、性别、种族、糖尿病持续时间、基线BMI、HbA1c、胰岛素使用、减肥干预类型等因素,对糖尿病缓解的影响并不显著,体重减轻才是糖尿病缓解的主导因素。这一结果充分强调了体重减轻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即便无法实现完全缓解,从长远角度看,体重减轻也能够通过改善血糖控制、降低其他并发症风险,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不过,这项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其研究对象仅包含超重或肥胖个体,所以研究结果可能并不适用于BMI正常的人群。
#体重减轻
#2型糖尿病
#医学研究
#柳叶刀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缓解结局
#糖尿病患者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4个月前
每天中高强度5分钟,痴呆风险降低41%? 近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医学主任协会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研究人员分析UK Biobank数据库中89667名平均63岁成年人数据,随访4.4年,735人患痴呆症。 研究发现,每周每增加3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全因痴呆风险降4%;与不运动相比,每周1 - 35分钟(每天5分钟)、35 - 70分钟、70 - 140分钟、超14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痴呆风险分别降低41%、60%、63%、69% 。运动对痴呆的保护作用不受虚弱状态影响,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跳舞等。 🎯重点来了! 虚弱体质也能练!快走/跳舞最友好 不需要健身房!买菜路上快走就行 广场舞大妈才是隐藏养生大佬! ✨防痴呆运动红榜: 💃跳舞 🚶暴走逛街 🧘太极瑜伽 🚴单车追风
#痴呆预防
#中高强度运动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医学研究
#UK Biobank
#运动与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