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

今天来吐槽一下中共国目前的男性教育。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你不难看出完整的传承教育剑指何方。 古人也知道家国同构,完整的传承教育,是一种试图把男性培养成家庭这个小小国度里的“明君”的教育——是想让儿子具备做国王的能力的教育。 但今天的男性教育已沦为巨婴教育。 道理不难懂, 阉割后代,阉割父权制度中的下位者“子”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领导力、决断力,是伤害链逻辑一惯的追求,因此,关于“怎样做个优秀的国王”的知识,当然会在一代代打压下失传。 但没有这能力的男性仍要在家庭中占据国王的位置,享有国王的权力,只是德不配位的他想保持权威,保持家庭内部的伤害力落差、能力落差,就需要把自己的儿子阉割得更弱,把自己的妻子压制得更懦弱顺从。 顺便说一句,按传统,和家中的“妻”对应的朝廷官职是“相”,约等于现代的总理。所以习近平压制李克强,拔擢李强上位,我们可以不严肃地说,他等于是杀了原配妻子,把个丫环扶正了。 现代社会的男性教育本来就是有问题的。 学校只教和谋生有关的知识、技能,对如何构建家庭,如何领导传承团队,如何在属于自己的小小国度里做个合格的国王,或者按基督教的说法,如何做好一个家庭的“头部”,学校一无所知,也不会向学生讲授。 这知识本应由父亲向儿子传递。 但许多父亲自己也不懂,又能拿什么教孩子呢? 在宗教传统深厚的国家和族群里,这方面的知识会储藏在教会里,通过婚姻家庭相关的宗教仪式,通过在经典论述,通过神父牧师阿訇道士和尚的讲经说法传递给族群的男性后嗣。 宗教给予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备份”。 但这种传递里会有“杂音”,尤其是信徒自己无力研读经典,依赖神职人员传教的教派,神职人员良莠不齐,对教义的理解有时会荒腔走板,把教导男性“努力承担国王的职责”解释成“尽情享受国王的特权”,把培养明君的教育扭曲成了培养暴君的教育。 于是对男性来说最重要的传承,失落了。 一旦失落,想要重新找回就十分困难。 因为真正为国王准备的教育,含金量是很高的。 在伤害链的社会权力结构中,国王是需要保持和下位者之间的伤害力落差、能力落差的。他,本应是一国中的最强者。 培养国王的教育,最核心的部分,是促成一个人从弱变强的教育。 当然了,现在很多人误以为权术就是最高端的帝王术。 没文化的人有这种想法也无可厚非。 但真正高端的国王教育,是真能有效使一个男人从弱者变成强者的教育。 是关于弱者如何变强,强者如何更强的知识,这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真义。 弱者要如何变成强者? 这是有方法有窍门的。 绝大多数所谓的弱者,尤其是被人看成巨婴的弱者,都是身心未能充分发展,潜能未曾充分激发,理性思维经常受情绪、欲望干扰,做事难以专注的人。 他们并没有长成以他们的天赋可以长成的最佳状态。 所以,当他们幸而拥有一个能指导孩子从小学会情绪管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学会把时间精力投向回报最高的项目的教育者,在人生的早期就学到一套关于如何让自己达到身心协调状态的“秘技”,虽然要突破自身上限仍然困难,但想在和同性的竞争中占得更多优势,就是轻轻松松的事。 通过查遗补缺,修复短板,一个人就能由弱变强,这没什么神秘的。 只要有常识,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你自己就能判断出我说的这些是不是蒙人。 但绝大多数中共国男性没能接受到这种可以让人由弱变强的教育,他们只接受到了巨婴教育。 因为占据着家庭“头部”地位的父亲们只能给出巨婴式的教育,社会又因中共破四旧、倡导粗鄙不堪的党文化,失落了宗教等本可在此时起作用的传承“备份”。 稍微留意一下中共国家庭里父亲们对儿女的教育方式,你会发现,大部分父亲自以为的教育,都是对孩子提要求、下命令,而不是给指导、做示范。 他们好象以为孩子是声控机器人,他说了,孩子就要做到,就能做到,做不到就是态度不好。 但下命令=教育吗? 你就是真买个机器人,也要调试训练的。 孩子需要的,是远比简单粗暴给他命令,告诉他“做什么”更具体的“怎么做”。 在这个“怎么做”中,更要有许多关于如何排除人类本能冲动产生的干扰的知识。 你让孩子集中注意力,那么,要怎样才能集中注意力?你有没有教过他?你自己知道怎样改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吗? 你让孩子不要发脾气,你自己知道怎么进行情绪管理吗? 大部分接受了巨婴式教育的男性在“情绪管理”这方面都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他们为保持情绪稳定,少年时依赖巨婴父母的宠溺拍哄,成年后依赖妻子儿女的抚慰孝顺,依赖在家庭中心占据国王的地位,耗尽家庭的全部资源,以父母妻子儿女的血汗为奶,持续吸食。 巨婴式教育培养出的男性,是家庭中的暴君,留下的传承,是培养暴君的传承。 暴君容易亡国,所以这样的男性很难建立并维系和睦家庭,养出有出息的儿女。 从不愿也无力修身开始,他们放弃了去激发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潜能,放弃了文明传承者本应担当的职责。
先写开头吧,以下的交易心法和问题来自群友的提问和我自己觉得一些的重点,循序渐进,当做一个小作文,小故事看个热闹吧。 1:币圈运气大于实力,主要看自己的财运。 这个是一定要谨记的,除非你是多年前投资btc赚到了大量的btc和usdt, 其他的代币均是运气大于实力的,不要觉得自己的实力很无力,不考虑运气的成分,而一个人的财运真正来到的时候,能不能自己拿得住,坚持住,赚到多少就和自身的实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了。而有了财该如何守财如何规划,则更是重中之重。 2:哥,新手小白如何能够在币圈快速地学习起来,了解和丰富到更多的知识呢 刷推特,每天最起码要坚持刷推8小时,这8小时,要刷的是自己的正在跟随,而不是“为你推荐”,活在信息茧房里,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前两天只有2000多粉丝,但是我却关注了1000多人,其实我知道我关注的也有很多是垃圾,但是垃圾有垃圾的用法,垃圾的矩阵对你如何筛选项目也是很重要的。(后面细讲) 3:对于行情的判断大g哥也讲讲 这会影响自己对一个币的预期。 我对btc/gold /bnb 这三个币种我认为是永恒牛市 forever bulls,理由 ①:btc逐渐被世界各个国家所接受,他在币圈的地位就是数字黄金,而黄金的主要定位是对抗通胀,稳定上涨,所以数字黄金也是同理。 ②:bnb,bnb的逻辑很简单,全世界最大的交易所,最有格局的印钞所的锚定代币,后续的币股叙事,bnb还有很大的炒作空间,这就好比你买了bn的股份,bn不倒,btc永恒牛市,那么bnb也就是慢牛。 而我选择 aster也正是和bnb同样的逻辑。 ③:山寨都是昙花一现,没有真正的锚定和收入的代币,长线来看都是归零,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归零的这个过程,吃一口,或鱼头或鱼身,但是鱼尾一定不能去尝试,鱼尾去吃,收益率只能是负的。 4:小资金到底该选择什么,又该如何在低谷时期熬出来。甚至如果是负债到底该怎么办。现在行情这么难,小资金除了合约还有出路吗? ①:资金先讲负债的,想了一下,万一文章爆火,这个观点不行,这里就不写了。自己思考吧。 ②:小资金到底该选择什么,首选也是必选就是bn alpha,bn广场,bn的 boost, 自己去利滚利,不断的复投,1200u的账户运气好,一个月能做到百分之50-70的利润。如果是单身的话,自己+自己父母,一个月也是能做到1800u打底的,坚持复利。 ③:小资金除了合约很多都是出路,合约也不用当做魔鬼,合约就是一个套利的工具,或者是很多时候的操作工具。 ④:我连1000u都拿不出来,该怎么做alpha,问出这种问题的人,只能说是太懒了,也是太烂了,建议别来币圈。这种人在币圈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路。 5:问一个心理方面的,你在币圈会因为别人抓住机会自己没抓住而焦虑吗?因为总感觉牛市结束前还赚不到钱就废了。 ①:会,以前会,现在不会。 我上轮100多个大饼就是这样在焦虑中和认知完全不够中亏完的。 稀里糊涂就亏完了,越焦虑越错,越错钱越少,越少越迷茫,直接死循环,然后重来没觉得这一直都是我的运气赚的钱,每次都想的是一个项目就梭哈回血,脑子里fomo情绪很严重,但是这轮我不会了,我会非常理性,哪怕我对一个项目无论如何看好,我都不会去fomo,不会去梭哈,对我来说,我必须要保证自己有本金在场内,其次是要保证自己的信息量,去投研,去绝对的参与,了解,如果遇到不明白的事可以去问 grok,自己去搜索。 ②:另外我觉得币圈就是一个只要真正努力,就一定会拿到结果的地方,所有走过的错路,做过的坎和坑,都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垫脚石。 当明白自己如何失败的,减少自己的失败率,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越来越高。 6:如何调研一个币的潜力值,该拿还不该拿,市值多少参考,价格,背景?讲讲如果分辨一个项目的项目方有钱没钱 分析项目/代币是不是潜力股 ①:首先要选择赛道,然后看自己拿的是不是龙头,是龙一还是龙二,最基础的市值判断就是类比法。进行投研,到底有哪些投资机构等,币圈的一线投资机构投的产品会有高估值溢价。这也就是龙头的意义所在。 ②:背景其实都在相关的docs写着,随着ai的发展,其实去问grok即可了解百分之80以上,其他的需要自己去用心再查查关联和创业历史。 ③:项目方到底有没有钱,最基础的判断就是宣发,一个有钱/想割人的项目方,最起码会找一半以上的头部kol做宣发,什么叫头部KOL呢?广告费单笔1万u附近的,有些项目还会给额外的代币。至于项目和代币是不是潜力股则是考虑赛道和概念。很多时候项目和代币就是垃圾,但是他炒作概念就给你拉盘,新概念往往都是潜力股。拉到你怀疑人生。 7:现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发掘好的项目啊 ,感觉币圈的信息越来越闭塞了 推特即可有好的项目,中外KOL都要关注 多看 “正在关注”。少看“为你推荐”,如果不知道关注谁,把我的关注都关注一遍就行了,虽然我的列表有一部分是为了人情往来互关的,但是大部分都还是有质量的。 8:如何分辨这个项目到底是想什么位置出货。 市值,oi,市场情绪,对手盘 9:如何在大脑中对一个项目进行快速的甄别。 当你能做到连续半年以上的连续每天8小时刷推+认真投研+平时去有认真思考去做一些小的交易的时候,大脑中就会条件反射出来这个项目到底是什么样的。 10:如何在市场的fomo情绪中把自己的仓位控制在安全的位置。 合理的估值,龙头的溢价,龙头的对比,未来的趋势,阶梯性的减仓,合理的考虑不同的意见。自己告诉自己,钱是赚不完的,这次哪怕卖飞了,只要符合自己的预期那也足够了。本金有在做到复利,那就可以了。 11:如何才能走的通,走的远,降低风险,迎接未来。 其实这个就是一个总结的问题了,把前十条的答案连着看,这就是一个第十一条 的总结。 12:怎么看待最近阿尔发上新币的市值问题,之前都是十几m开始出货一蹶不振,现在的不少币都100多m200多m的反而能一直拉,或者十几m涨到100多m应该如何上车 一个代币的市值不是庞然巨物的时候,市值从来都不是做多和做空的理由,而是项目方的资方,做市商,项目背景,老鼠仓等多方面考量的。自己做好自己的投研,在预期内的代币可以买入,亏损达到自己的心理亏损预期则是要进行理性的割肉。 13:如何拿住aster的,如何守住拥有的财富。 ①:Aster 的赛道,资方,等等都是绝对的顶流,加上大方向的叙事也符合我的预期,但是我为什么在1.4左右卖出了我的一部分仓位,因为达到了我的预期,加上我的心理压力承受很大,无法承受巨额的账户回撤,对我来说,压力很大,就是我自己坚信他一定能拉上去,但是我为什么拿不住呢?因为我太害怕自己看错了,我真的是没有钱了,所以必须要落袋为安,哪怕有千分之一的概率看错,那看错了对我来说,失败也是百分之百的概率,所以落袋为安。 ②:对大部分人来说,守财比赚财可能更难,但是对我来说,有了前面几次从巨额财富归零的经验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如何一定要有百分之50的仓位是usdt,这样能更好更理性的看待问题。而且有了财富之后,每年只需要在确定性的机会来到的时候出生就行了,坚持做复利,做起来收益也是极度恐怖的,币圈大部分时间都是垃圾时间,在垃圾时间做有意义的事。厚积薄发,才能有未来,而不是垃圾时间去做一个垃圾人,只做垃圾事,那样的人生真的是废了。 14:希望我的文章能帮助很多迷茫的兄弟,也希望兄弟们能和我一样,走出阴霾,在币圈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天地,另外就是再说一次, #aster 一定是近几个月绝对的确定性机会。这篇文章可能会火,因为币圈现在没有人愿意写这种小白进阶的帖子了,所以这篇文章就不打广告了。 15:祝你平安快乐,无论几年磨一剑,一定可以一剑破苍穹。 还是用曾经微信的签名结尾,害怕失败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耽误你的从来不是运气和时机,而是你自己数不清的犹豫。
分享投资的六个顶级心态! 想要做好投资,没有一个好的心态真的不行; 其实想要过好这一生,又何尝不是呢? 好的心态,有时候比良药更治愈,比财富更珍贵。 今天想和兄弟们分享六个让我自己受益匪浅的顶级心态,希望能温暖你,也陪伴你投资。 ① 对过去的事,不回头纠结 几乎每个做投资的人,都经历过亏损,也都做过一些后来看起来“好傻”的决定。 但事情已经过去,我们也一直在成长,真的不必再为过去的亏损纠结,也不必为曾经的判断内疚。谁不是从懵懵懂懂开始,慢慢变成现在的自己?让过去真正过去,未来才会稳稳地到来。 就像《了凡四训》里说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我们很多人心里,可能都藏着一些童年的伤,或大或小的遗憾。但如果我们愿意试着和过去和解,彻底放下那些伤痛,随着自己认知的提升和内心的打开,会慢慢理解——那些曾经过不去的坎,终将成为脚下的路。 ② 别让完美主义绑架你 弘一法师有句话特别打动我:“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做投资,最怕追求完美。强如巴菲特,也做过“蠢事”,他当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后来自己都说那是巨大的失败。那我们普通人,更没必要苛求自己每次判断都精准、每笔投资都赚钱。不要执着于正确率百分之百,也不要总想着赚到最高的收益。“模糊的正确”已经很好了,长期年化能稳定在10%左右,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对自己太狠,追求不存在的完美,其实是和自己过不去。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投资,只有适合你的节奏。 ③ 不去改变别人,是一种清醒 股市/币市里永远有“新韭菜”,看到一些冲动操作,老手总忍不住想指点两句,想改变他们。 但说实话,总想改变别人,是一种病,得治。 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反而可能因为强行介入别人的因果,把自己也拖进情绪的漩涡。 所以我提醒自己:只分享,不改变。 之前我提到过一位因为投机亏损导致神经衰弱的球友。虽然很同情,但我知道那是他必须要走的路。如果他自己没有意识、不愿意改变,谁拉都没用。最近看到他又在玩一些高风险标的,赚得很嗨,但我知道,这样的钱很难留住,最后可能又是一地鸡毛……把生命耗在日复一日的情绪起伏里,真的很可惜。所以我现在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命运,才能珍惜好自己的能量。 生活中也是,我们总想改变家人、改变伴侣,但那真的是妄想。我们能做的,是尊重他们如其所是,然后,认真经营自己。 ④ 别人的评价,真的没那么重要 前几天我发了篇文章,评论区特别热闹,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些话已经带有人身攻击。但我一点都没往心里去。因为我知道,那不是真实的我。我是谁,只有我自己定义。别人既阻碍不了我成长,也影响不了我成为自己。 面对外界的评价,最好的态度就是:过眼、过耳,不过心。别人怎么评价你,往往反映的是他们自己的内心——一个无法接纳自己的人,也很难包容别人;一个习惯自我挑剔的人,看别人也处处是缺点;心里有阴暗角落的人,看什么都是脏的。 所以,那些难听的话,其实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我们何必拿来惩罚自己? 就像法国哲学家萨特说的:“你眼中的你,不是你;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这个世界,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内心的映射。遇到恶评,一笑而过就好,那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安与幽暗。 ⑤ 掌控不了的事,就随它去吧 投资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常。我们预测不了未来,也控制不了走势,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当下的准备,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对于那些我们完全无法掌控的事——比如美国大选谁会上、美联储降不降息、政策出不出利好……就随它去吧,别为这些事焦虑。 因为你焦虑也没用——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你担心也阻止不了;如果没发生,你不是白白消耗了自己宝贵的情绪和时光?生命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就在此时此刻。 生活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不妨先把它放一放,去读书、静心、运动,提升自己的能量和认知。当你站到更高的维度,原来无解的问题,可能自然就有了答案;或者那个时候你会发现,问题本身已经不再重要。 ⑥ 把苦难和伤害,看作一份包装丑陋的礼物 我们这一生,难免会受伤,会经历艰难。苦,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逃避不了,麻痹也只是暂时的。唯有直面它,修炼自己的心境,才能真正离苦得乐。 每一次伤害、每一段低谷,其实都是生命精心准备的礼物,只不过包装有点难看。当你真正读懂它背后的意义,你会发现:那是命运另一种形式的馈赠。 任何事都有两面。一件坏事发生,背后可能藏着好的转机。所以我们遇事要学会转化,辩证地看——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相信:所有经历,终将让我们变得更完整。 🌿 最后兄弟们: 好的心态,是我们能活得好的根本。 我们来股市、币圈赚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幸福、更自在的生活。千万别本末倒置——不是赚到钱才会幸福,而是带着幸福的状态去投资,或者在投资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安宁。如果不懂这一点,哪怕赚到了钱,可能也感受不到快乐。 想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话,来自作家雪漠: “扪心自问,追名逐利也好,享受生活也好,难道不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吗?那么,如果失去坦然、安宁,时刻活在惶恐与担忧之中的话,你的一切行为,又有什么意义呢?” 愿我们,都能在波动中修得一颗安静的心,一边好好生活,一边从容投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