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差异

Morris
1个月前
永远不要对认知层次低的人太好,认知越低,动物的本性就越强,他就越不识好歹,你越给他包容,给他尊重,他就会越得寸进尺,甚至还会变本加厉。这种人没有朴实同理心,脑子里面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歪理,总觉得自己永远都没有错,更不会认可你对他的付出,甚至还会把你的付出解读成你理亏,或者是觉得就你好欺负,习惯性的占你便宜。在你无限的善良当中啊,他会不自觉的就把你当成弱者一样对待。拿捏你就跟拿捏蚂蚁一样简单。跟认知低的人沟通,你说的是逻辑,他听的却是情绪。你讲的是结构,他却在想你是不是瞧不起他。你谈的是事实,他却在脑补你是不是想装逼。这种沟通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消耗,因为你们根本就不在同一个频道上面。他们永远会情绪大过于事实,立场先于逻辑,总是用自己的情绪来给世界就分了颜色,用偏见为这个世界下了结论。结果就是理性讨论就变成了对象撕逼,分析结构就变成了你以为你是谁,提出质疑变成了你想多了。在低认知的世界里面,他没有事实这个东西,只有我信什么和我讨厌谁。最可怕的是他们喜欢用人身攻击来代替深度思考。你在试图解构问题,他在质疑你的人品。你在讨论一个社会现象,他攻击你情商低。你在说某一个现象值得反思,他反手就一句你是不是心里有病。他从来不反思问题的本身,只会把问题转移到你的身上。这不是偶然,这是一种自我的防御机制,因为他无法容纳复杂的世界带给他的认知冲击,于是呢就只能去攻击提出问题的人,来保护自己脆弱的自我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听不懂就干你。最终你会明白,你不是在和一个人简单的沟通,而是在和他的防御体系在对抗。认知低的人之所以可怕,并不是因为他有多愚蠢,而是他的愚蠢还可以自洽封闭,而且富有攻击性。所以,每个人的认知都配得上他的苦难,不要轻易的去可怜任何人,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配得上他现在的生活。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些冷漠,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当你强行的把一个人拖到了不属于他的位置,那么他的思想和行为却难以匹配到这个高度。即便你给了他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资源,最终他也会把这些机会给白白浪费掉。你能拯救的只有你自己。
Morris
2个月前
为什么不要和低层次的人说人话?这里的层次与读书多少、财富多少无关,而是指眼界、格局、价值观认知的高低。什么是人话?就是讲理性和逻辑。为什么不要和低层次的人讲理?因为一旦你讲道理,就像想在对方心里种下一棵科技树,但这类人并不关心逻辑,他们只关注情绪、面子、利益和地位。当你讲理,他们会觉得你在挑战地位;当你纠正他们,他们只会觉得你让他们难堪。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种人?即使你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他们也耳朵一关,还怼你一句: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这就是沟通层次不匹配。和低层次的人交流,记住:你不是为了寻找真相或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情绪需求。做生意也是如此:如果你卖的是便宜的东西,面对的是大众群体,他们只要好用、舒服、被服务到位,不需要你讲大道理。如果你卖的是高价商品,对象是高层次人群,他们需要的是价值交换、专业感和稀缺性。正如老话说,和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这并不是两面派,而是认清对方层次后调整沟通方式。层次低的人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要被尊重、被重视。职场或家庭中遇到这种人怎么办?先解决对方的情绪,再引入自己的观点。听懂对方的语言,但不要被拉到他们的层次。四个古人智慧的应对方法:庄子须州观:把他人情绪看作无主之物,不带入自我。道德经柔弱胜刚强:以柔化刚,不硬怼。可用提问引导理性,如:您觉得哪件事最吃力?。孟子独善其身:先保护自身能量。可以说:我需要半小时缓一缓,稍后再聊。大学知止有定:划清界限。例如:我只有15分钟,先说您最急的事。总结:面对低层次的人,先抚情绪,再谈观点。既要懂他们的语言,又要保持自己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