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Morris
5天前
如果一个人他喜欢社交,唯一的原因是因为他擅长释放攻击性。社交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权力战争,我们通过他来释放攻击性,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一个人只有在关系中表现真实的自我,善于树立边界,可以应对适度的冲突和对抗,这个人才会喜欢社交。相反,如果一个人他不擅长释放攻击性,那么他就不喜欢社交。那些在饭局上敢开玩笑,在会议中敢提出不同意见,在朋友聚会中可以去主导节奏的人,都是因为他内在有足够的力量去释放攻击性,他们不回避冲突,也不回避张力,反而在张力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所以这种人是最享受社交的。 为什么你有的时候外向,有的时候内向?外向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而内向的时候却什么话都不想说。是因为有一些场合你是可以释放攻击性的,可以完全做自己,所以你看上去很外向。而有一些场合你是等着被别人下决定,被别人凝视评判的,所以你会显得非常的紧张内向。攻击性在心理学中,不是指你真的去攻击别人,而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能量,是一种确立自我,是一种敢于表达自己需求的心理能量。荣格说,一个没有对抗性的人,他是无法抵挡生活中的精神污染的。如果你永远妥协压抑情绪,你的内在是模糊脆弱的,那你就容易讨好所有人,但是你的内在是空洞的,容易被他人吞噬。而真正健康的攻击性,恰恰是主体性的来源,它让你知道你有说不的权利,一种我能我在,我可以的感觉,这才是健康的人格稳定的基础。能够在社交场合中释放攻击性的人会更有魅力,他有情绪、有立场、有锋芒,别人被他吸引,是因为他展示出的是一种力量感和生命力。 那为什么有些人他无法释放攻击性呢?原因有三个,第一,原生家庭要求听话懂事,压抑了攻击性的表达。第二,自我意识模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第三,害怕冲突,表达不同意见会破坏关系。那要怎么改变呢?就是温和坚定的表达,去问问自己当下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你想表达什么?不要关心对方高不高兴,把别人怎么看的注意力转向为我是怎么想的,你就开始建立真正的自我了。
网传玄学是当代年轻人最好的心理医生 23年的时候,我在伦敦读书,得过短暂的抑郁症,当时的症状是完全不想回复任何人消息,也不发朋友圈,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主动断绝所有社交,朋友们都觉得我结婚生孩子去了(很抽象),时不时没有任何原因的掉眼泪,也因为内分泌原因长了很多痘痘。当时医生给我的建议是,要出去晒太阳,要运动,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走出抑郁是24年2月,因为回国了每天正常上班,在爸妈的监督下规律的生活,开始健身,有了生活支点,加上天气回暖,心情也慢慢好了。 虽然不抑郁了,但人生总是充满内耗:喜欢的date突然不理了,直属的老板不喜欢我,客户会不会找我买单……每当这些焦虑袭来,我都会去算一卦。我找的也不贵,一般100-200。它不是真的能解决问题,而是提供了一个“外部视角”,把我的痛苦从“我”身上剥离出来,让我觉得“这只是命运的一个阶段”。 后来,我去求了个手串,当我焦虑、烦躁或不安时,我会无意识摸一摸看一看,转动珠子是给大脑一种节奏和秩序的暗示。每次洗完澡洗完手重新戴上手串的时候,这种仪式感能制造心理边界,让我不断变得平静而强大。 那AI时代,可以求的手串是什么呢?或许就是可以有一个玄学大模型告诉你每天的运势,以及当你想放松的时候给你智能匹配最适合的音乐。
Morris
3周前
18个非常变态但是特别高效的识人术:1、一个人说话,如果他一直在强调对事不对人,实际上他就是在针对某个人。2、没有爱好,没有瑕疵的人,一定要谨慎交往,因为前者冷酷无情,后者伪装极深。3、酒后会哭的人大概率都很善良,但是呢一般都很难守住秘密。4、水平很高但混的又不好的人,其实人品更可靠。5、借钱的时候死皮赖脸,还钱的时候呢,一定会推三阻四。6、在你面前无所顾忌,口无遮拦,不给你面子的人,不是性格直率,心直口快,他就是不把你当回事儿。7、在饭局上第一个动筷子的人,要么就是真大佬,要么就是愣头青。8、手上戴表的人不一定是真首饰,但是一定很傲娇。9、喜欢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的人,一般都没什么本事。10、话少的人,往往是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真的很简单,要么就是深不可测。11、开门见山,丑话说在前面的人,更有诚意。而一开始就大打感情牌,私自不谈利益的,通常都是对你另有所图。12、对别人特别客气的人,要么非常虚伪,要么是非常的有钱。13、越喜欢抱怨的人,越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14、真正的高手都是闷声发大财的人。越有的人越会藏,越缺的人越显摆。15、看起来不合群的人,要么性格孤僻,要么就是很强,不屑于那种无效社交,如今,后者的可能性会比较大。16、想看懂一个人,不要从嘴上看,要从事上看,最好从钱上看。17、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最快最准的方法,就是去看他的朋友,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18、如果一个人你看他的第一眼,就是莫名其妙的觉得觉得不太舒服,相信我啊,一定要离他远一点。这其实是你的第六感在保护你。同样一件事儿或者说是一个项目,你自己总觉得太顺利了,或者说是太容易了,一定要小心一点,缓一缓再做决定。一个技巧,在做一些重大决定之前,你可以先去吃一顿自己非常喜欢吃的菜。如果味道正常,心情特别的好,那就说明这个决定大概率没什么问题,最起码方向是正确的。但如果你在吃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就觉得食不下咽,特别的难。一定要缓一缓再做决定,这个这个就叫做机锋,很准,而且真的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