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

Morris
4周前
人生有两大禁忌,一个急,一个慌。急脾气的总像是被催着赶路,遇到事儿要立刻有答案,说话总带着,就得这样干啊,总有一种指令感,容不得半点商量。慌神的人就像是没跟的草,风一吹,就想往确定性里边钻,遇到那儿变数就怕失控。这两种状态看似不同,本质都是被执念妥协着啊。即使你执念于结果要如我所愿,过程中不能有半点差池,光是你执念于跳过不确定,想要直接抓稳啊,最后都免不了乱了手脚,要么漏了关键的细节,要么上了身边的关系,把本该顺利的事儿搅成了一团乱局,最后还让自己陷进了怕出错这种内耗里。 所以你总以为,快,能够抓住更多,慌,能够避免失控。你却忘了,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表,花要等到花苞舒展才能艳,茶要等到沸水浸泡才能香,庄稼要经过春种夏长才能收,连月亮都得熬过弦月才能圆满。所以你能决定要不要做,你决定不了什么时候成。就像用力握一把沙子,你握得越紧,心里越慌,你漏的也就越多,你跑得越急,错的也越频繁,最后反而离你想要的结果更远。人稳则顺,心稳则明。静中观心,真妄必见。心安茅屋,性定菜根香。其实都是在说心里的急,内心装的全是赶时间的焦虑,心里一慌,你内心全是怕失去的恐慌。唯有静与吻,才能让你看清事情的真相,守住你自己该有的节奏。大地从不怕慢,默默的承载万物,不慌着要回报,却能在每一季都给出答案。真正把事儿做好的人,也从不是跑得最快最急的人,而是沉得住气、稳得住心的人。 想在日常里戒急止荒,修出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关键在两点,一、遇事儿先停3秒,别刚听见问题就开口,别刚遇到变数就慌了神。深吸一口气,让涌到胸口的情绪缓一缓,让杂乱的思绪落一落。这3秒钟不是浪费,是给理智留够空间,等想清楚要做什么再行动,比慌慌张张做错了再改要省心的多。二、常念够了就好,急是因为你想要太多,怕来不及,光是因为怕失控想抓的紧。你试着把必须做到最好,换成先做到完成,把今天就得有结果,换成这周能推进就不错了。多看看自己手里有的,少盯着还没有得到的,心不贪不慌了,脚步自然就稳了。 人生千万不要匆匆忙忙的赶路,而是慢慢走,细细品。戒急戒躁不是让你变慢,是让每一步都踩实。止慌也不是让你迟钝,是让每一颗心都安住。希望你少点赶紧搞定的催促,少点怕出错的慌忙,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节奏,深耕细作之后,自然会有属于你的结果。
Y11
1个月前
见过不少人到中年的朋友,偶尔聚在一起叹息:“如果当年再勇敢一点就好了。” 他们说的“当年”,可能是20岁时没敢向喜欢的人表白,30岁时没敢辞掉安稳却无意义的工作,40岁时没敢离开熟悉的城市重新开始。 这些遗憾像一层薄雾,笼罩着本该鲜活的人生。 其实,回头看时会发现,困住人的往往不是外界的阻碍,而是自己心里那些“如果……就好了”的假设。 一、总在“等更好”,却忘了“现在就是最好” 有人总说“等我存款够了就去旅行”“等孩子大了就去追求梦想”,可日子像被按了慢放键,等存款够了,孩子大了,旅行的兴致早已被生活磨平。年轻时总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却忘了人生最经不起的就是“等”。20岁时的冲动和热情,30岁时的勇气和闯劲,40岁时的阅历和沉淀,本是不同阶段的礼物,却总被“等条件成熟”的心态收起来。就像播种时总说“等下雨”,可种子不先入土,哪来的雨能让它发芽呢? 二、活在别人的剧本里,忘了自己的节奏 朋友圈里总有人晒“别人的成功”:同学升职加薪了,朋友创业上市了,亲戚孩子名校毕业……于是开始焦虑:“我是不是过得太差了?”其实,每个人的时区不同,有人20岁成名,有人40岁才找到方向,就像有人春天开花,有人秋天结果,强行追赶别人的花期,只会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真正的成长,不是活成别人的倒影,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你不必和任何人比较,只需要和昨天的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多走一步,就是进步。 三、把健康当“理所当然”,直到失去才追悔 很多人年轻时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觉得“年轻就是资本”。直到某天体检报告亮起红灯,才开始后悔没好好吃饭、没坚持锻炼。其实,身体就像一块田,你今天偷懒不耕耘,明天就会长满杂草。真正的聪明,不是追求“活得久”,而是“活得有质量”——能跑能跳,能清晰思考,能享受一顿热饭,能陪家人散步,这些看似简单的事,都是健康给的礼物,别等失去了才想起珍惜。 四、总在“算计”结果,却忘了“过程才是答案” 有人做任何事都先想“能得到什么”:找工作要“薪资高、福利好”,谈恋爱要“对方条件匹配”,就连培养爱好也要“能变现、能炫耀”。可人生不是交易,那些最珍贵的东西,往往藏在“不计回报”的付出里——一段真挚的感情,不是因为对方优秀才开始,而是因为相处时的笑容和安心;一项热爱的技能,不是为了成为专家,而是因为沉浸其中时的快乐。就像农民种地,不会只盯着秋天的收获,而是用心浇水施肥,结果自然会来。 五、被“消极”困住,忘了“抱怨不如行动” 见过一些人,总把“我不行”挂在嘴边:“我学历低,肯定找不到好工作”“我年龄大了,学不会新东西”。可事实上,“不行”往往是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别人说你不行,可能是他们自己不敢;你说自己不行,是因为你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像学游泳,站在岸边看一万遍,不如下水扑腾一次——哪怕呛几口水,至少知道自己能不能浮起来。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弱点,而是带着弱点依然愿意向前走。 六、守着“过去的自己”,忘了“人是会变的” 有人30岁时被贴上“内向”的标签,就再也不敢尝试表达;有人40岁时总说“我就这样了,改不了”,拒绝学习新事物。其实,“现在的你”永远比“过去的你”更有力量。就像一棵树,每年都会长出新的枝叶,人也一样,每个阶段都有新的可能。别让过去的身份困住自己——你可以是内向的,也可以是外向的;可以是安稳的,也可以是冒险的。真正的“我”,不是某个固定的标签,而是无数个“我可以”的叠加。 七、把“自己”当中心,忘了“分享才是幸福” 有人总觉得“我只要管好自己就够了”:朋友生病从不问候,家人的事懒得操心,遇到需要帮忙的人也怕“被麻烦”。可人生是一场相互滋养的旅程,你为别人撑伞,别人也会为你挡雨;你分享温暖,温暖也会流向你。就像冬天里的篝火,一个人的火很快会熄灭,一群人的火才能一直温暖彼此。别总把自己裹得太紧,伸出手帮别人一把,你会发现,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而是“给予多少”。 八、以为“未来会更好”,却忘了“当下最值得” 有人总说“以后再弥补家人”“以后再陪孩子”,可当父母的头发白了,孩子的背影远了,才发现“以后”是最奢侈的词。其实,家人需要的不是“以后”,而是“现在”——一顿一起吃的饭,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拥抱。就像老话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以后”变成“遗憾”,当下的每一刻,都是不可复制的礼物。 最后想说: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现在就做” 其实,谁的人生没有遗憾呢?但遗憾的不是“没做到”,而是“没开始做”。20岁时的勇敢,30岁时的坚持,40岁时的放手,本就是人生的不同风景。与其在“如果当年”里消耗自己,不如从现在开始:想做的事就去做,想见的人就去见,想爱的人就去爱。就像种下一颗种子,哪怕不知道它会不会结果,至少泥土里有了新的希望。 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完美”,而是“敢开始”。别让“等条件成熟”“等别人认可”“等未来到来”困住你——你现在的每一步,都在写就未来的故事。而最好的故事,永远是“我尝试过,我不后悔”。
Morris
1个月前
觉醒的第一步不是修,而是破,很多人都搞错了,以为觉醒是从修炼中得来的,其实不对,觉醒就是对过往自己那种思维模式的一种打破。这个世界最怕的就是一个彻底觉醒的人,因为这类人早已没办法被控制。其实社会里那所有的规则、文化,以及那些让你恐惧的事儿,本质上都是用来圈养沉睡者的一种工具而已。而真正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它不是什么环境,不是什么关系,也不是什么知识,而是你敢不敢去放下所有那些被塞进你脑子里的那些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里的相不是看到的什么有形的物质才叫做相啊,比如说一本书、水杯、汽车、美女,不是这些有形的物质叫做相。可以说咱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包括你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摸得着的、摸不着的,包括你的念头,一个念头都是一个相。着相修行千百劫,离相修行刹那间。所以觉醒不是让自己修,而是离相破相。如果你能破以下五种最根本的相,你就能活得更加的自由,更加的清醒与通透。 第一,破是非之相。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相,只有立场与视角。就相一枚硬币,你指的是正面,但是在我眼中可能是反面。所谓的是非对错,不过是每个人的立场位置不同而已。所以屁股决定脑袋啊。古人言,不与夏虫语冰,只与同道论心。所谓的对与错,不过是我们认知局限和自己情绪的一种偏见。就相盲人摸相,有人摸到耳朵说是扇子,有人摸到腿说是柱子。很多时候我们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啊,就会陷入我执,破是非之相,就是要跳出这种非此即彼的这种思维牢笼。 第二,破得失之相。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得与失,只有时间和心境的变化。就相你手里握着沙子,你握得越紧它流失的越快。所谓的得跟失不过是我们心态的投射跟欲望的一种衡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看起来是一场灾难,最后可能变成一件好事。得与失其实在本质上它是相互转化的。你若执着于得,你就会被无尽的欲望和焦虑所困扰。你若恐惧于失,就会被过去的执念和所有的懊悔束缚。所以破得失之相,它不是让你不去努力,而是让你在努力之后,能依然坦然的接受任何结果。 第三,破过去未来相,这个世界上啊,其实只有一个时刻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当下,过去和未来都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就相你看一个电影,屏幕上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当下。所谓的过去是已经播放过去的那些关键帧,它只留下了一种叫做记忆的东西。那所谓的未来,就是还没有播放的那些关键帧,它充满了想相跟不确定。所以时间就是如此。我们若执着于过去,就会被什么悔恨、遗憾或者说那些骄傲给束缚自己。那如果我们说焦虑于未来,那就会被什么担忧和恐惧啊,或者说一些期待又困扰自己,始终这个心不能安下来。所以破过去未来相,就是要从头脑的这个时间牢笼里给跳出来。改变过去的唯一方式就是过好当下,创造过去的唯一途径也是过好当下,改变过去和创造未来的所有机会都在当下,这就是破过去未来相。 第四,破别人眼光相,你是谁,从来不由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而是由你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决定的。就相一尊佛相,那不会有人说它既是石头,它就是石头了。别人的眼光不过是他们基于自己身上的认知偏见,包括需求投射在你身上样的一种影子,这些影子千变万化,你永远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众口难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做的再好,有人也会说你不好。你再真诚也会有人怀疑你什么别有用心。那如果你把自我的评价建立在别人的这个评价之上,就等于把快乐的钥匙交给了别人的自由。你永远活在别人期待的眼光和标准里,所以你失去了你自己本该有的纯真和自由。或别人眼光的相,就是说白了我要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导权,真正的做回自己。 那第五最后一关就是破完美相,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完美。追求完美本质上也是一种恐惧。你害怕被否定,你害怕犯错,你害怕失误,你所害怕的一切,它就相一个你永远也填不满的一个黑洞,它会耗尽你所有的能量。所谓的完美,不过是我们头脑当中一个僵化、不切实际的一个幻想,月都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残缺和变化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才是这个世界的底色,我们如果说执着于完美,就会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尝试,不敢犯错,稍微有一点瑕疵,就会全盘的否定自己的努力。所以你永远活在这种哎呀,还不够好,你永远活在这种焦虑里。所以破完美相,就是接纳不完美才是整个的常态。记住啊,完成永远比完美重要。 打破这五种相,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但你也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去锻炼自己。你可以先从一件小事儿开始,比如说当别人因为一句话说你,你感到不开心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又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当一件事你没有做好的时候,我是不是又犯了一种完美相。所以你的当下,你有任何的情绪,你有任何的问题、你有任何的疑问,你有任何的状态,你都可以问一问你自己,你陷入了哪种相?觉察当下就是破相的第一步。
分享投资的六个顶级心态! 想要做好投资,没有一个好的心态真的不行; 其实想要过好这一生,又何尝不是呢? 好的心态,有时候比良药更治愈,比财富更珍贵。 今天想和兄弟们分享六个让我自己受益匪浅的顶级心态,希望能温暖你,也陪伴你投资。 ① 对过去的事,不回头纠结 几乎每个做投资的人,都经历过亏损,也都做过一些后来看起来“好傻”的决定。 但事情已经过去,我们也一直在成长,真的不必再为过去的亏损纠结,也不必为曾经的判断内疚。谁不是从懵懵懂懂开始,慢慢变成现在的自己?让过去真正过去,未来才会稳稳地到来。 就像《了凡四训》里说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我们很多人心里,可能都藏着一些童年的伤,或大或小的遗憾。但如果我们愿意试着和过去和解,彻底放下那些伤痛,随着自己认知的提升和内心的打开,会慢慢理解——那些曾经过不去的坎,终将成为脚下的路。 ② 别让完美主义绑架你 弘一法师有句话特别打动我:“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做投资,最怕追求完美。强如巴菲特,也做过“蠢事”,他当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后来自己都说那是巨大的失败。那我们普通人,更没必要苛求自己每次判断都精准、每笔投资都赚钱。不要执着于正确率百分之百,也不要总想着赚到最高的收益。“模糊的正确”已经很好了,长期年化能稳定在10%左右,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对自己太狠,追求不存在的完美,其实是和自己过不去。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投资,只有适合你的节奏。 ③ 不去改变别人,是一种清醒 股市/币市里永远有“新韭菜”,看到一些冲动操作,老手总忍不住想指点两句,想改变他们。 但说实话,总想改变别人,是一种病,得治。 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反而可能因为强行介入别人的因果,把自己也拖进情绪的漩涡。 所以我提醒自己:只分享,不改变。 之前我提到过一位因为投机亏损导致神经衰弱的球友。虽然很同情,但我知道那是他必须要走的路。如果他自己没有意识、不愿意改变,谁拉都没用。最近看到他又在玩一些高风险标的,赚得很嗨,但我知道,这样的钱很难留住,最后可能又是一地鸡毛……把生命耗在日复一日的情绪起伏里,真的很可惜。所以我现在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命运,才能珍惜好自己的能量。 生活中也是,我们总想改变家人、改变伴侣,但那真的是妄想。我们能做的,是尊重他们如其所是,然后,认真经营自己。 ④ 别人的评价,真的没那么重要 前几天我发了篇文章,评论区特别热闹,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些话已经带有人身攻击。但我一点都没往心里去。因为我知道,那不是真实的我。我是谁,只有我自己定义。别人既阻碍不了我成长,也影响不了我成为自己。 面对外界的评价,最好的态度就是:过眼、过耳,不过心。别人怎么评价你,往往反映的是他们自己的内心——一个无法接纳自己的人,也很难包容别人;一个习惯自我挑剔的人,看别人也处处是缺点;心里有阴暗角落的人,看什么都是脏的。 所以,那些难听的话,其实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我们何必拿来惩罚自己? 就像法国哲学家萨特说的:“你眼中的你,不是你;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这个世界,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内心的映射。遇到恶评,一笑而过就好,那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安与幽暗。 ⑤ 掌控不了的事,就随它去吧 投资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常。我们预测不了未来,也控制不了走势,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当下的准备,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对于那些我们完全无法掌控的事——比如美国大选谁会上、美联储降不降息、政策出不出利好……就随它去吧,别为这些事焦虑。 因为你焦虑也没用——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你担心也阻止不了;如果没发生,你不是白白消耗了自己宝贵的情绪和时光?生命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就在此时此刻。 生活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不妨先把它放一放,去读书、静心、运动,提升自己的能量和认知。当你站到更高的维度,原来无解的问题,可能自然就有了答案;或者那个时候你会发现,问题本身已经不再重要。 ⑥ 把苦难和伤害,看作一份包装丑陋的礼物 我们这一生,难免会受伤,会经历艰难。苦,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逃避不了,麻痹也只是暂时的。唯有直面它,修炼自己的心境,才能真正离苦得乐。 每一次伤害、每一段低谷,其实都是生命精心准备的礼物,只不过包装有点难看。当你真正读懂它背后的意义,你会发现:那是命运另一种形式的馈赠。 任何事都有两面。一件坏事发生,背后可能藏着好的转机。所以我们遇事要学会转化,辩证地看——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相信:所有经历,终将让我们变得更完整。 🌿 最后兄弟们: 好的心态,是我们能活得好的根本。 我们来股市、币圈赚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幸福、更自在的生活。千万别本末倒置——不是赚到钱才会幸福,而是带着幸福的状态去投资,或者在投资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安宁。如果不懂这一点,哪怕赚到了钱,可能也感受不到快乐。 想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话,来自作家雪漠: “扪心自问,追名逐利也好,享受生活也好,难道不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吗?那么,如果失去坦然、安宁,时刻活在惶恐与担忧之中的话,你的一切行为,又有什么意义呢?” 愿我们,都能在波动中修得一颗安静的心,一边好好生活,一边从容投资。 共勉!
Daniel Fang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