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提升

怎样快速完成个人的资本原始积累? 1. 有个扎心的真相:经验表明,拥有超过二十万的储蓄并能稳妥管理的人寥寥无几。 一旦储蓄达到二十万,许多人便开始不明智地行动,首要任务可能是考虑购置房产或汽车, 或者被吸引进入银行理财产品的世界,相信储蓄会以复利投资的方式增加,变得更加所谓的长期主义,缺忽略了通胀。随后成为新一批被操控的韭菜。 2. 有人说生命始于三十岁,有人说生命始于五十岁。其实都不对,生命始于你不再取悦围观者的那一天。 3. 无论你感到多么孤独,都不要与有毒的人建立联系。等到事情做起来了,自然就能链接到同频的优秀的人。 4. 我不刻意去改变谁,也不说服任何人买单,我允许大家在心里嘀咕,思考,对比,沉淀,我给足大家掂量、酝酿的时间。但是,有用的经验,能直接收钱的关键信息,我还是分享给付费的朋友,我只会在VIP群里,付费文章中,以及知识星球里面分享。 5. 即便如此,我写了很多文章,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写进了很多人的心里,总有一些人,会因为我的某句话,少踩很多坑,少走很多弯路,有了更好的人生。这就是“布施”。为什么,很多人着急收钱,最后翻车了呢,最后被韭菜反鲨了呢。答案是,布施的太少,能量不够。 6. 人还是要多点时间了解一下才能鉴定出来成色。一位深圳女性,相貌气质都是非常的好,她也不喜欢说话,给人的感觉是女神,然而慢慢跟她交谈下来,发现她是脑袋空空、一肚子稻草。另外一个女企业家,相貌清秀,并不惊艳,但是交谈起来让你感觉才华出众、能量十足…… 7. 你把注意力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成长,并且会让它在你生命中落地生根。将你的注意力从消极事物上转移,放在你真正想要成为或拥有的事物上。 8. 作家苏芩曾说过一句话:“一切的不快乐,大多是因为缺钱或缺爱。因此,必须奋斗,才能幸福。”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不快乐,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钱。无法在物质上满足自己,就不要指望精神上能有多好。所以我的梦想逐渐变得很俗,就是:赚大钱。 9. 有一天,小明问他爸爸:“爸爸,我是不是傻孩子啊?”爸爸说:“傻孩子,你怎么会是傻孩子呢?” 10. 蚂蚁和大象结婚了,可是没几天大象就死了。蚂蚁非常伤心,边埋大象边哭:“亲爱的,你怎么走在我前面了呢?我这辈子什么也不用干了,就埋你了”。 11. 每天都在温习的事情:人和人是非常不一样的,而且这种不一样非常自然,没有对错,不值得被评论或审判,不要从自己的宇宙出发预设任何不言自明的事情,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要做好这样的准备。——诨名唤作巴布尔 12. 看似友好优秀的人和关系,要分辨哪些个才是真正值得深交,是真正滋养自己,又有哪些连话多一句都浪费精力时间可以直接断绝。不去可去可不去的应酬,不说为了说而说的话,不交匆匆忙忙的关系,不吃看不见本质的食物。 13. 家长如果自己都达不到某个高度,就不要硬逼着孩子去达到了,孩子也很难。他们继承的是父母的基因,思维受父母的观念熏陶,得到的教育资源也取决于父母的财力支持。不管先天还是后天,有一大半因素都取决于家庭。如果父母资质一般,思想落后,科学知识一窍不通,不舍得教育投资,再不学无术,靠喊靠打都没用。只能加剧孩子的习得性无助,超过一定程度就变成身心问题。 14. 成年人的世界有一种心照不宣,但是小孩子未必懂得,就是有些话说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往下说了,再说,就没法说了,只能点到为止,刨根问底,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没有意思了,甚至是面斥不雅了。比如绝大多数父母教导孩子一样:“要好好读书,以后考个好大学,最后找个好工作”,话只能说到这儿,孩子再问个“然后呢”,就容易挨揍。 15. 就像从石头里产生雕塑一样,很多事情的意义都是从无聊单调的重复中产生,平凡的一天里本就孕育着伟大的希望。 16. 我的确还没有机会去看过雪山和最好看的海景,但别人也未必吃过我家楼下那家八块钱一碗开了十几年分量很足的早餐汤粉。——阿莫 17. 我避免焦虑的方法是:把时间拉近一些。不要停留在过去,也不要拉得太长远,长远到我一想起未来可能面对的事情时便开始焦虑。其实没太大必要,因为纵观我的生活轨迹,是有那么一些我不想面对的事情,但最终的结果虽然不是那么好,但也不至于如我想象的那么坏。 18. 一个普通人拥有的只有很短暂的一小段时间,随着时代波动的那一点点自我支配的空间,人到中年意识到这已经是我的全部了,我得抓紧时间兑现它。 19. 我从小就被哄骗“以后有的是时间到处玩”,仿佛快乐是什么达到条件才被允许的摸摸头奖赏似的。 20. 不要老想弥补不擅长的部分。比如你工作能力很好,只是不擅长在人多的场合发言,就不用对这个点耿耿于怀。人只需要有一个优点就能活的很好,比如你会定投BTC,已经超越全球 99.99999%的人了!
分享投资的六个顶级心态! 想要做好投资,没有一个好的心态真的不行; 其实想要过好这一生,又何尝不是呢? 好的心态,有时候比良药更治愈,比财富更珍贵。 今天想和兄弟们分享六个让我自己受益匪浅的顶级心态,希望能温暖你,也陪伴你投资。 ① 对过去的事,不回头纠结 几乎每个做投资的人,都经历过亏损,也都做过一些后来看起来“好傻”的决定。 但事情已经过去,我们也一直在成长,真的不必再为过去的亏损纠结,也不必为曾经的判断内疚。谁不是从懵懵懂懂开始,慢慢变成现在的自己?让过去真正过去,未来才会稳稳地到来。 就像《了凡四训》里说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我们很多人心里,可能都藏着一些童年的伤,或大或小的遗憾。但如果我们愿意试着和过去和解,彻底放下那些伤痛,随着自己认知的提升和内心的打开,会慢慢理解——那些曾经过不去的坎,终将成为脚下的路。 ② 别让完美主义绑架你 弘一法师有句话特别打动我:“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做投资,最怕追求完美。强如巴菲特,也做过“蠢事”,他当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后来自己都说那是巨大的失败。那我们普通人,更没必要苛求自己每次判断都精准、每笔投资都赚钱。不要执着于正确率百分之百,也不要总想着赚到最高的收益。“模糊的正确”已经很好了,长期年化能稳定在10%左右,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对自己太狠,追求不存在的完美,其实是和自己过不去。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投资,只有适合你的节奏。 ③ 不去改变别人,是一种清醒 股市/币市里永远有“新韭菜”,看到一些冲动操作,老手总忍不住想指点两句,想改变他们。 但说实话,总想改变别人,是一种病,得治。 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反而可能因为强行介入别人的因果,把自己也拖进情绪的漩涡。 所以我提醒自己:只分享,不改变。 之前我提到过一位因为投机亏损导致神经衰弱的球友。虽然很同情,但我知道那是他必须要走的路。如果他自己没有意识、不愿意改变,谁拉都没用。最近看到他又在玩一些高风险标的,赚得很嗨,但我知道,这样的钱很难留住,最后可能又是一地鸡毛……把生命耗在日复一日的情绪起伏里,真的很可惜。所以我现在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命运,才能珍惜好自己的能量。 生活中也是,我们总想改变家人、改变伴侣,但那真的是妄想。我们能做的,是尊重他们如其所是,然后,认真经营自己。 ④ 别人的评价,真的没那么重要 前几天我发了篇文章,评论区特别热闹,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些话已经带有人身攻击。但我一点都没往心里去。因为我知道,那不是真实的我。我是谁,只有我自己定义。别人既阻碍不了我成长,也影响不了我成为自己。 面对外界的评价,最好的态度就是:过眼、过耳,不过心。别人怎么评价你,往往反映的是他们自己的内心——一个无法接纳自己的人,也很难包容别人;一个习惯自我挑剔的人,看别人也处处是缺点;心里有阴暗角落的人,看什么都是脏的。 所以,那些难听的话,其实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我们何必拿来惩罚自己? 就像法国哲学家萨特说的:“你眼中的你,不是你;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这个世界,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内心的映射。遇到恶评,一笑而过就好,那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安与幽暗。 ⑤ 掌控不了的事,就随它去吧 投资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常。我们预测不了未来,也控制不了走势,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当下的准备,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对于那些我们完全无法掌控的事——比如美国大选谁会上、美联储降不降息、政策出不出利好……就随它去吧,别为这些事焦虑。 因为你焦虑也没用——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你担心也阻止不了;如果没发生,你不是白白消耗了自己宝贵的情绪和时光?生命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就在此时此刻。 生活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不妨先把它放一放,去读书、静心、运动,提升自己的能量和认知。当你站到更高的维度,原来无解的问题,可能自然就有了答案;或者那个时候你会发现,问题本身已经不再重要。 ⑥ 把苦难和伤害,看作一份包装丑陋的礼物 我们这一生,难免会受伤,会经历艰难。苦,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逃避不了,麻痹也只是暂时的。唯有直面它,修炼自己的心境,才能真正离苦得乐。 每一次伤害、每一段低谷,其实都是生命精心准备的礼物,只不过包装有点难看。当你真正读懂它背后的意义,你会发现:那是命运另一种形式的馈赠。 任何事都有两面。一件坏事发生,背后可能藏着好的转机。所以我们遇事要学会转化,辩证地看——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相信:所有经历,终将让我们变得更完整。 🌿 最后兄弟们: 好的心态,是我们能活得好的根本。 我们来股市、币圈赚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幸福、更自在的生活。千万别本末倒置——不是赚到钱才会幸福,而是带着幸福的状态去投资,或者在投资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安宁。如果不懂这一点,哪怕赚到了钱,可能也感受不到快乐。 想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话,来自作家雪漠: “扪心自问,追名逐利也好,享受生活也好,难道不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吗?那么,如果失去坦然、安宁,时刻活在惶恐与担忧之中的话,你的一切行为,又有什么意义呢?” 愿我们,都能在波动中修得一颗安静的心,一边好好生活,一边从容投资。 共勉!
Morris
4周前
上面的人不想让你上来,上层阶层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从来不会主动地跟你说。甚至他告诉你的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完全跟事实相反的。比如说他们告诉你要孔融让梨,但是他们自己从来都是主动出击的。你要知道,机会是抢来的,不是等来的,你坐在那里等待,永远只会被分配剩余资源。正常家庭只在自家饭桌上才会聊的社会潜规则,句句都是现实。悄悄地听完这25条人性黑化,再老实的人也没人能拿捏你。不要随意被人使唤,也别总做廉价的事情,否则你的帮助在别人眼里会越来越不值钱。以前我们总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现在才发现是你的路好走了,朋友才会多。 不要指望别人为你雪中送炭,没有人在给你脸上抹黑就谢天谢地了。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跟你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人生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的低头,亲戚的冷漠,朋友的离开,爱人的背叛,还有空荡荡的口袋。跟你翻过脸的人,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都永远回不到过去,因为他们翻脸的时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样子。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出身,不是学历,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思维方式。不要随便遇到一个人就对他掏心掏肺的,在你看来他是朋友,在他看来你是傻子。凡是要你顾全大局的,你都不在这个局里。不要跟任何人分享你的财务状况,你富招人嫉妒,你穷招人鄙视,干脆别说。财不外露,否则倒霉。原则问题绝不妥协。 对那些试探你底线的人,要拿出强硬的态度,坚决反击。平时要强硬些,让人知道你是不好惹的,有利益,该争就争,别总是退让,别当烂好人。你挨不挨欺负,和你的实力无关,和你看起来的实力有关。欺软怕硬是人的天性,如果你退让一次,对方只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你,如果你进行强烈的反击,对方反而会害怕和尊重你。所以就算装也必须装得强势一点。别人告诉你哪里错了的时候,无论他说的有多扯,也别直接回怼,不然以后周围的人都不会再提醒你了。 不要期待被所有人喜欢,任何人都不会因为你爱他而爱你,他们只会因为你的优秀,你有利用价值而爱你。眼神坚定直视对方的人最有气场,眼神总是闪躲和回避,会让人觉得你不自信。水至清则无鱼,越是循规蹈矩、刚正不阿、天性善良的人,越容易被淘汰,所以亦正亦邪,方得长久。如果你觉得周围的人都挺傻的,那你就该换个圈子了,不然你的进步会受限。瞎子一旦恢复视力,第一件事就是扔掉他手上的拐杖,即使这个拐杖帮了他很多年。拒绝的时候干脆果断,绝不拖泥带水,也不做多余的解释。你有权利拒绝任何人,帮助是人情,拒绝是本分。 你越是接受,对方越是肆无忌惮地向你索取;你越卑微,大家越欺负你。不管你多么善良,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就算你温柔得像只猫,别人都会嫌你掉毛。聪明的人往往都选择要了眼前的利益,而智慧的人都选择了未来的利益,因为当下的钱永远都是小钱,当下的痛永远都是小痛。浑身都是刺儿,别人才会顾忌你;如果你总是软绵绵的,是个人都想捏一把。没有价值的好人,看起来很有人缘,很受欢迎,实际上最卑微。别人表面上对老好人客气,背地里坑他无疑。富人都是穷人供养的,但是富人都不屑于与穷人同乐。跟别人聊天时,只说好听的,因为人性只喜欢听好听的。假话有面子,真相太残忍,容易伤人。所以底层想要崛起,就要改变自己的认知。这套人性的法则教的全是方法和手段,始终将人性的特点系统划分为十八大法则,一看就懂,并且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懂人性的都是玩家,不懂人性的都是玩具。每个人书桌上都必备的一套书,特别是从政从商的老板,一定要在书桌、卧室、办公室多备上几套,随时供自己翻阅。
Morris
2个月前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知识并不是公开的知识,相反的,他是上位者心照不宣的,想要向大多数人保守的秘密。如果说我下面告诉你的这些知识,你的父母并没有告诉过你,那么只有两种可能,可能就是这些话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维度,或者是告诉你这些事情会影响他们对你的控制。第一个,就是听话不是美德,而是风险性极高的性格缺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听话的孩子本质上都没有自己稳固的价值判断,他只是依附着父母以及权威的声音,不懂得思考,不懂得怀疑,最终他们的下场只能是别人棋盘上的棋子,随便的被谁都能够带偏。第二个,凡是在你困难的时候向你靠近的人,不要以为他们都是菩萨,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们是闻着血味儿,到你身边来享受你的。因为没有人真的在乎你是谁,你怎么想,而是只会在心里默默的衡量,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够帮到我。一旦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你吸引过来的大概率不是拯救你的王子,而是想要把你吃干抹净的杀猪盘。当我们陷入人生低谷的时候,往往能引发人的最坏的一面。所以闭上你的嘴,不要把你的软弱轻易的展示给别人看。第三个,屁股决定脑袋,这点你一定要注意。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潜规则。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观点、立场、言论,根本无关乎谁对谁错。所以年轻人不要轻易的被语言所打动,而要看一看说这个话的人,这个背后站的是谁,他吃的是什么,他又绑定了哪些利益。第四个,这个世界上成功的门槛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高,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天大的野心,却只有一天的耐心。99%的人都想要轻松的月入百万,但是能够每天坚持读书、健身、练习复盘的人,占1%都没有,所以往往当我们做到了最入门级别的努力,我们就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了。有点普通出身的你啊,选对行业比个人努力要重要一万倍。不要随便去听家里老人的话,因为他们的认知啊,已经落后了这个时代十几年。要知道他们的今天就是你的十年之后。而如果你不想活成他们今天的样子,那么就不要去走他们为你选择的道路。第六点,这个社会上的权威啊、系统啊、成功人士啊,大多数只不过他们演的比较像,他们也一样的焦虑、空虚、无能。而你之所以感觉如此自卑,是因为把别人幻想的太强大,而把自己看得太低了。第七点,这个世界不是文明社会,这个世界是动物世界。当你是猪他是老虎的时候,不要期望有平等。不同人之间的差距,早就已经大到不属于同一个物种了。你必须要承认弱肉强食,你必须要承认这个世界的残酷,你才能够活得清醒。最后啊,人类社会最稳固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不要指望靠情感去绑定另一个人,利益才是人和人之间最牢的胶水。看一下我们的语言系统、文化系统、法律系统,甚至宗教系统,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就是在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利益。而在人类世界,没有一样比金钱更能够让陌生人之间产生合作,而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强的相互信任的系统。他从来不问种族,不看性别,也不在乎背景。所以这个世界啊不是靠情感运转的,而是靠利益推动向前的。知道这些真相,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视任何人为神人。如果你还年轻,你就是一个还没有发芽的种子。你不要去讨好这个系统,而是要看清它,玩转它。
dontbesilent
3个月前
最近这几个月,看了不少关于如何使用高级复杂提示词,以及选用大模型的技巧 基本都是完成一个目的:如何在使用者没有认知的情况下,让大模型输出听起来很有认知的语句 也的确有一些人拿到了结果(就算没赚钱,起码流量还是有) 但我还是觉得这个事情不对,功夫用错地方了 实际上,如果你把一篇有认知、有反常识结论、有深度思考的半成品稿子发给 AI AI 是可以非常轻松地给你补全一个升华结尾的,而且非常有 insight(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不需要 o3、opus 这些模型,就基础的 claude 3.5、gpt 4 都可以实现,也不需要任何提示词技巧 你的稿子本身就是最好的提示词 那么问题就转化为:怎么才能有认知? 我的答案是:把自己没搞清的问题都回答清楚,而且是按层次回答清楚 【第一层:表象问题】 为什么我的内容没有获得预期的流量? 【第二层:认知偏差】 为什么我会误判内容的传播潜力? 【第三层:思维模式】 我的创作动机是自我表达还是服务受众? 【第四层:底层假设】 我是否默认了"深度=价值"这个未经验证的假设? 【第五层:元认知盲区】 为什么我意识不到自己的认知偏差? 【第六层:系统性根因】 我的学习系统是否存在结构性缺陷,导致我总是强化错误的模式? 【最深层:存在性追问】 如果没有外部反馈,我还会坚持创作吗? ------------ 实际上,上面这 7 个问题,就是 AI 写的 在我写了半成品文稿之后,让 AI 完成这 7 个问题是毫无压力的 但是如果没有半成品稿子,你要通过提示词技巧去完成这件事,我觉得这是人类使用工具的一段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