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主体性
关注
Morris
3天前
平时越是喜欢吵架,越是喜欢争执的人,他那个服从性反而会更高。服从性不高的人,他都是有一个特点的。就是它的主体性非常强,他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能够看得清楚自己跟这个事情之间的关系。他非常明白对于我来说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重点,这个就叫做主体性。但是这一类人,他们不以反驳和争辩来表现我很有主体性。反而是那些服从性高的人,往往是以吵架争执的形式去呈现出来。我很有主题性,其实他们是最没有的。这个是一种隐晦的服从性的证明。 什么意思?当你有一个非常非常自信的想法和观念的时候,一旦有人反对或者质疑,就会拼命的证明我是对的,我是对这个就是隐形的对于对方思考逻辑的一种服从。这个行为的本质就是你在获得对方的一种认同认可。那段位高的人他就知道啊,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不可能给到你你想要的这种认可。我们就是要给你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然后当这种距离感达到一定的量级的时候,我们才会满足你想要的这个认可。然后你就会非常非常听从我们的指挥。这个本质上是一种驭人之术。这种驭人之术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且有用,就是由于争执方的一种心理的脆弱。 我跟大家讲啊,其实当我们没有意识,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已经被社会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塞满了。你的思想体系立足于外界对你的一种隐形的培养,而不是你自己内生出来的智慧,或者说不是你自己主动求取和思考的一个结果。那这个是一种更加隐形的服从,而且越是内核不稳的人,越容易被外界的一些评价所影响,自己也更容易成为被PUA的重点选择对象。当你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威胁和暴力的时候,短暂性的服从过后,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你为了避免下一次再次发生,从而规训自己的一种生存的欲望。你会把这种压抑自己变成了一种习惯,然后去换取平安,这个也是一种服从。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啊,叫做以圣人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说白了大白话就是我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争执
#服从性
#主体性
#驭人之术
#PUA
分享
评论 0
0
Cell 细胞
2周前
当我们进行哲学讨论时,特别是关于意识和主体性的讨论,我们面临一个根本悖论:我们试图用语言和概念来捕捉那些本质上是私人的、不可直接传达的体验。 每当我们说"我的意识体验是这样的",我们实际上是在用公共语言描述私人体验,但这种描述永远无法完全传达体验本身。 或者 说,当话题触及主观意识的“私密核”时,哲学讨论会不断地从对象层升到元层,来回检讨表达与理解的条件。
#哲学讨论
#意识
#主体性
#私人体验
#语言表达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周前
过度分析他人的行为动机,本质上是在瓦解自己的主体性。敏感本身是一种天赋,没用在对的地方就只是牢笼而已。
#过度分析
#主体性
#敏感
#牢笼
#消极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4周前
一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非常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为什么我们很容易被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所左右,因为我们觉得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反映着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事实是,别人对你的评价往往来自他内心的投射,你眼里的你不是你,别人眼里的你也不是你,你眼里的别人才是你。为什么主体性强的人更容易成事儿,因为他们不会因为太关注外界而忽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可以心无旁骛的投入到自己的事情里,放松做自己的时候就会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而缺乏主体性的人,由于过于关注外界和他人看法,就会没来由的生出很多担忧。重建主体性,一个是从“世界观察我”转变到“我观察世界”,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被审视者的身份中抽离出来,掌握主动权。一个是学会区分“我觉得我很好”和“别人觉得我很好”。
#主体性
#自我认知
#外界评价
#内心投射
#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过度分析他人的行为动机,本质上是在瓦解自己的主体性。敏感本身是天赋,没用在对的地方就是牢笼。
#过度分析
#主体性
#敏感
#牢笼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过度分析别人的动机,就是瓦解自己的主体性。尊重自己的感觉,做出与自己内在一致的选择。专注自己,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专注自己
#尊重感觉
#内在选择
#勇敢
#主体性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学会让别人对你失望,最好是一次又一次的对你失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的主体性就是从这些失望里面长出来的。害怕让别人失望,那说明你活在了别人的期待和评价中,那他们就都成为你的地狱。你把别人的意见排在第一位,别人却把你排到最后一位,到头来你会发现,越在意别人,越受轻视。敢于让别人对你失望吧,就像你经常包容别人的过失一样,是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力。
#主体性
#活在别人期待中
#在意别人感受
#包容别人过失
#敢于让别人失望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主体性、攻击性、性张力,是三位一体的。主体性意味着边界感,是一个人将“我是谁”立于他者面前的基本姿态。攻击性则是这一姿态具像化的能量传递,不等同于伤害,而是一种穿透性的生命力。性张力,不是性感或者讨好,而是主体性与攻击性高度整合后,自然散发出的吸引力、张力感与存在感。当一个人真正拥有心理上的主体性时,才能去驾驭自己的攻击性,才能使性张力成为真实而清醒的连接能力。
#主体性
#攻击性
#性张力
#边界感
#生命力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