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sonOber

统计数据

44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16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avatar
LysonOber
2天前
如果笔记软件只是为了帮助你思考,那笔记软件已经不是最佳选择了。 我用笔记软件更多是为了纪念/记住一些东西,大部分时候,并非效率驱动。
#笔记软件 #思考 #纪念 #效率 #个人体验
avatar
LysonOber
6天前
JJ 摸鱼没适配手机
#JJ #摸鱼 #手机 #负面 #游戏
avatar
LysonOber
1周前
直接充钱支持一下 🆙
#充钱 #支持 #UP主
avatar
LysonOber
2周前
你需要多少领域知识可以相对顺利地 Vibe Coding,你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产品?
#领域知识 #Vibe Coding #工作/产品 #顺利 #JSON
avatar
LysonOber
2周前
GPT-5-High 太强了。
#GPT-5 #High #人工智能 #技术突破 #积极
avatar
LysonOber
2周前
CapWords 做得真好
#CapWords #做得真好
avatar
LysonOber
3周前
听课学习要跟对人,不要从大而全的课程网站随便乱挑。如果该课程老师讲解概念的时候没用自己独有的语义网络去解读,那就可以关掉网页了。
#听课学习 #选课技巧 #优质课程 #老师解读 #语义网络
avatar
LysonOber
3周前
被思姐种草了 Plaud,买一个试试看能捣鼓什么好玩的自动化,预估能有效地利用我的碎碎念输出……
#Plaud #种草 #自动化 #效率 #期待
avatar
LysonOber
3周前
Dify 110K Stars ⭐️ 啦 贡献者们牛逼 🚀
#Dify #110K Stars #贡献者 #积极 #里程碑
avatar
LysonOber
3周前
看了下我的 Agent 后台,有些对话好有意思 lol(就不全部贴出来了)可惜这个 Voice Agent 效果不太好,等年底再搞个好用的。
#Agent后台 #有趣对话 #Voice Agent效果不佳 #年底改进 #lol
avatar
LysonOber
3周前
本来想做一个 Dify Workflow 直接生成 AI 商业宣传片,做到一半儿发现中间需要迭代和沟通的地方太多了...看来更好的呈现形式是一个完整的产品。👇 这里我做了一个 AI 咖啡店宣传视频 ☕️ #dify
AI视频井喷:Midjourney领跑,多模态混战· 122 条信息
#AI #Dify Workflow #商业宣传片 #咖啡店 #迭代
avatar
LysonOber
3周前
你知道为什么卖工作流(Workflow)的「源文件」未必是一桩好生意吗?因为一个源文件大概率只能卖到几十到几千块,而实际上如果你拥有 Coding 之外的商业运转知识 + 很强大的 Connection 能力,你的极简 Workflow 的价值至少也可以用万来计量。
#AI掘金:知识付费新机,流量为王时代· 133 条信息
#工作流 #源文件 #商业价值 #coding #connection
avatar
LysonOber
4周前
今天参加朋友举办的一个 AI 创业交流活动,来的大部分人都是有 Idea、想要 Connect 的非技术背景人士。其中有一位投资领域的朋友在社交环节能够非常真诚、不带任何攻击性地向其他潜在创始人提出商业模式上的疑问。 这种疑问总能引导我清晰地思考。无论是 AI + 税务、保险还是化学相关的项目,我们在相对更宏观的层面上需要做哪些商业动作?这完全不同于工程或科研的思考模式。 校准自己认知偏差的关键在于,你必须有意识地为自己的认知系统引入高质量的、来自不同坐标系的外部参照物。不要让视野被自己的专业知识所窄化。 隔行如隔山对谁而言都一样。当你嘲笑别人不懂你的领域时,反过来也一样可以被他人嘲笑。 关键是,你到底用什么姿态在和别人交流?你是在给别人提供价值,还是在不断自负地证明自己的价值。
#AI创业 #商业模式 #认知偏差 #跨领域交流 #价值提供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 我和我的 PhD 小伙伴 Peccy 正在筹备一份聚焦 AI 应用落地、科学研究的前沿洞察 Newsletter 付费通讯。完全区别于市面常见的 AI 自动新闻快讯摘要,我们计划提供以下更加深度的备选主题(将根据反馈决定): 1️⃣ 效率神器上手:如 Agentic AI 打造自动化流程、AI 视频剪辑、表格自动分析等可落地教程。 2️⃣ AI 论文 & 工程解读:精选可直接用于产品或业务的研究成果,用通俗方式拆解深度知识。 3️⃣行业 & 职业洞察:AI 如何重塑营销、市场、咨询、法律、金融等岗位,潜在机会与风险分析。 4️⃣真实案例 & 内部流程:分享我们在企业与个人项目中使用 Agentic AI 的实操文档。 如果您有兴趣订阅 AI 付费通讯,欢迎您填写以下问卷表单。(不会超过 2 分钟)👇 往下滑 👇
澎湃AI新闻合辑:未来科技与社会热点交锋· 58 条信息
#AI #PhD #newsletter #付费通讯 #Agentic AI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Dify 自学小队群里来自同济/米兰理工设计双硕士的松鼠君做了一个 Human-In-The-Loop 非常不错的「商业画布智能体」,如图,这是直接从 Dify 中生成的其中一张 Slide/Canvas,并且可以一键导入到 Google Slides/Figma,完整版请看演示说明👇🧵
#Dify #商业画布智能体 #Human-In-The-Loop #同济/米兰理工 #Google Slides/Figma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没有框架就随意地分析问题是危险的,你站在谁的肩膀上看问题?
#问题分析 #框架依赖 #立场 #思考 #风险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Wow,🔥 Dify 赛道一等奖得主在这里 👇,我在飞书群摸鱼就看见有人发帖说「#267 好强」,4 个赛道 5 个奖,🐮🍺!🎉 WanderPaw,出门去,拆世界的盲盒!加油把项目做下去呀!Btw, My cat wanna travel to Japan =OwO= ❤️ Lovely ~
#Dify赛道一等奖 #WanderPaw #飞书群 #项目加油 #My cat wanna travel to Japan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市场的共识部分总是反映相对落后的东西,否则基数就不够大,时间尺度取决于领域的类别。创新要么用于隐秘地加成旧秩序来获取利益,要么就应当择机而动。
#市场 #共识 #创新 #秩序 #择机而动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本来准备睡了,看到有人给我发消息说 Coze 开源了问我怎么看。我第一反应是:「哦,原来 Coze 还活着啊。」想起上次他们一个早期创作者跟我说自己粉转黑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1 个季度...又一想,Coze 不是几个月前就高呼开源,结果就开了个流程搭建的部分来蹭开源社区的热度吗 😂 抱着好奇的心态搜了下 Coze 这次开源的推文,一些个不看代码的人在那儿嚷嚷着什么哦哟大厂写的代码性能就是好得不得了,又要秒杀在座各位 Agent 平台了。 我打开 Coze 开源的代码一看,写了一堆 {/* 开源版暂不支持该功能 */} 😂 把老子从半夜笑醒了。
#Coze开源 #粉转黑 #虚假开源 #代码性能 #大厂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恰个饭回来 Lovable Down 了,到底哪边的问题...
#饭 #Lovable Down #问题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晚上跑去学校闲逛碰到了正在做 Research 的外国同班同学,他过来就是一顿猛夸 Kimi & Qwen。说抛开那些测评榜单不谈,就事论事 —— 「Kimi 在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和 Claude 相差不大但要便宜很多,数学能力也令人满意;Qwen 完全可以 handle 自己的研究需求。感觉中国团队非常 Crazy,不仅做到让模型的使用成本低,而且效率还很高。」
#Kimi #Qwen #大模型 #成本 #效率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 Dify 又双叒叕迎来大更新,版本直接从 v1.6.0 升级到 v1.7.0 🎉,本次带来了两个重磅新功能: 🔐 工具插件全面支持 OAuth 2.0 身份认证,用户无需手动填写 API Key,即可更安全地连接第三方服务,并支持自动刷新 token 维持长期会话; 🔁 插件系统新增自动升级机制,可自定义升级策略与回滚方案,确保在保持兼容性的同时实现无感升级。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Agent 节点现在支持引用与来源标注功能,方便输出内容具备可追溯性,适用于严肃场景下的溯源需求。 🔧 其他更新还包括推荐问题支持变量、工作流节点拖拽、音频配置 UI、API Key 支持 query 参数等,更多优化和修复请查看完整更新说明。🔗 链接在下面 👇
#Dify #OAuth 2.0 #插件自动升级 #agent节点 #溯源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动机 = 期望 x 价值 x 时间折现率; 往下有很多种分解因式的方法, 你的拆解角度会影响接下来的行动。
#动机 #期望 #价值 #时间折现率 #行动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信息本身就是干预。
#信息干预 #信息 #干预
avatar
LysonOber
1个月前
还剩 2 个月结束学生生涯,如果说本科几年是和「00 后小分队」这支拥有 10 来个人的小队一起疯狂写文档、研究职场、效率工具和方法论,那么研究生期间更像一种休憩和 GAP。 读研开始没多久一位钻研 AI 和认知科学的老朋友和我说:「创造来源于生活」,意在提醒我不要时刻只关注工具化的效率。这句话如此简单朴素,一年后再看又觉如此真实,尤其是那些浸入自然的时刻。 学会重新看待「时间」,也尝试把自己置身到更大的噪声之中。总是「推迟决策」,过滤来自内外的错误信息。行囊里有的是干粮,有的则是多余的执念。然后可以变得更加圆融。
#学生生涯 #效率工具 #时间 #创造 #生活
© 2025 news.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0.049 秒. v1.0.46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