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工作生活平衡
关注
多伦多方脸
3周前
当大家还沉浸在,高楼大厦,高速公路,比亚迪,东风61 带来的赶英超美的赢感中时 荷兰已经开始实行四天工作制了
#四天工作制
#荷兰
#工作生活平衡
#社会进步
#对比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WquGuru🦀
1个月前
已经五天没发推,也把手机上的X卸载了。原因是最近Claude Code的Vibe Coding差点让我崩溃。 这两个月,我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献给了它。不管是个人项目还是工作项目,我最高同时跑了三个项目,七天十二小时无缝切换。有人问我怎么能这么拼,我告诉他们:Vibe Coding让我觉得自己像个超人,代码随叫随到,效率爆表。 但真相是,这种“超能力”并非毫无代价。 第一个坑是——我连休息时间都逃不了这场码字的“噩梦”。甚至睡觉前,我的脑子还在纠结代码逻辑。身体和精神开始报警,疲惫积累得无法忽视。 第二个坑是,我过度依赖Vibe Coding,认为它能解决一切。一次交易数据页面字段异常,我第一反应是让Claude帮我分析。可它给了我一堆代码片段,分析了半天,却没触及症结。最后,我放下机器,回归最原始的排查法——手动跟踪前端调用链路,一步步找出问题所在。才发现,那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配置错误。 这个经历让我明白,再强大的工具,也终究是人背后的辅助。不能被工具支配,而是要驾驭工具。技术的终极奥义,是用头脑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依赖。 所以,这几天卸载X,断开信息洪流,只为给自己一个空间,重新好好思考、休息和成长。 正确认识工具的价值和局限,别被工具绑架,才能做个真正自由的dev/researcher。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Claude Code
#Vibe Coding
#过度依赖
#技术反思
#工作生活平衡
分享
评论 0
0
Shawn Pang
2个月前
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新的客户需求,新的增长通道,新的岗位招聘和培训,还有不断出现的合作伙伴、想约项目交流的投资人以及持续学习的行业知识。 就算把吃饭健身的时间挤压到最低,To Do List也永远在变得越来越长。 感觉现在更重要的事情不是更高效管理我的To Do List,而是建立一个Don't Do List。Spend my time and energy on things that actually matter the most... 好奇作为builder的你选择在Don't Do List上面放一些什么内容?
#时间管理
#效率
#工作生活平衡
#Builder
#Don't Do List
分享
评论 0
0
ginobefun
2个月前
#BestBlogs #176. Claude Code 核心开发者揭秘终端背后的设计哲学与“有味道”的产品心法 | 跨国串门儿计划 Anthropic AI 核心开发者 Adam Wolff 探讨 AI 编程工具 Claude Code 的设计哲学、终端回归的理由,以及 AI 时代开发者工作流与个人生活平衡。 摘要: 本期播客邀请 Anthropic AI 核心开发者 Adam Wolff,深入探讨其 AI 编程工具 Claude Code 的设计哲学与未来开发者工作方式。Adam 分享了将大型语言模型融入日常编程工作流的经验,尤其强调了回归终端编程带来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并提出了创新的“AI 实习生”心智模型。对话不仅涵盖了 AI 在代码审查、文档生成、重构等方面的应用潜力与挑战,也深入探讨了“有味道”的好产品应如何倾注创造者的热爱与信念。此外,播客还触及了 AI 浪潮下如何平衡编程事业与个人生活,强调全身心投入的重要性。节目展望了技术变革时代对程序员的深远影响,认为这是参与塑造行业未来的关键时刻,为技术从业者提供了技术、产品和个人成长等多维度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指导。 主要内容: 1. “AI 实习生”心智模型提升开发者协作效率 -- 将 AI 视为实习生,分配任务后继续其他工作,实现“分叉式”工作流,提升多任务效率,告别无效等待,是 AI 时代高效协作的关键。 2. 回归终端的设计哲学催生简洁高效产品 -- 终端的强大限制(如屏幕空间、单一字号)反而迫使设计者做出更简洁、本质的设计,同时提供极致的灵活性和组合性,适应多环境工作流。 3. 好产品需倾注创造者的热爱与信念,具备“味道” -- 真正的好产品凝聚了创造者的热爱、信念和专业理解。在技术可能趋同的 AI 时代,这种注入心血的“味道”是产品脱颖而出并最终胜出的核心竞争力。 4. AI 改变编码,但软件开发核心仍是“做什么”和“为什么做” -- AI 极大提升编码效率,但软件开发最难仍是确定“做什么”和“为什么做”。AI 应作为助手,帮助探索和验证方案,人机协作而非取代是未来方向。 5. 对事业与生活的全身心投入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 对事业和生活的全身心投入,即使伴随挑战和痛苦,也能带来更深层次的满足感和成长。真正的幸福源于全情投入地生活,而非“打卡”式应付。 文章链接: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Claude Code
#AI 编程
#终端设计哲学
#人机协作
#工作生活平衡
分享
评论 0
0
蓝点网
3个月前
微软发布的新研究表明,影响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因是... 工作本身。 微软的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无限工作日,也就是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还没上班就需要查看电子邮件,下班时间后还在开会和查看消息,周末也得随时查看邮件和回复消息,这不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会降低效率。 查看全文:
#微软
#工作效率
#研究报告
#无限工作日
#工作生活平衡
分享
评论 0
0
李 小牧 (り こまき)
3个月前
每天早上吃一蓋子的六種保健品和藥: 長毛的(2)、降血脂的(2)、潤眼的、壯陽的。 昨天從上午到深夜像打仗一樣,利用白天下雨,進牙科洗牙、眼科復診,15:00才立食午餐(沒坐快餐)。 回家洗頭洗澡換衣服,傍晚停雨,立馬開始大本營的錄制。兩小時後,趕回店中再三 四陪吃喝。 隨客人去夜總會摟摟抱抱、唱歌狂歡之後,再回店監督盤點…… 圍著我轉的各位小童鞋、大朋友、包括自己,一定都辛苦啦😓🙏🤣 (隨後有彩蛋)
#保健
#健康
#生活方式
#醫療
#社交活動
#娛樂
#工作生活平衡
分享
评论 0
0
一个新人
3个月前
因为工作和教会服事,实在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后来我计算过,走路一个多小时才能出微汗,但是其自行车23分钟就能出汗。所以我常常用23分钟来换取40分钟多余的时间,可以用来和弟兄姊妹联络和分享。
#工作生活平衡
#时间管理
#身体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6个月前
现在所有行业不景气,仿佛有工作,能按时领到全额工资是恩赐,每天都活在这样的pua里,不加班仿佛就是和菩萨公司作对一样。上班时间越长我越像个牛马,随叫随到,任人摆布。 哎,我其实想问下其他国家的牛马都是怎么活的?怎么样才能找到工作外的生活的意义? —天津轨道行业
#职场PUA
#工作压力
#全额工资
#工作生活平衡
#行业不景气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6个月前
美的从这周起开始实施“18点20强制下班” 3月10日,有市场消息称,美的从这周起开始提倡各部门领导严谨控制加班,规定 18:20 不允许有人还在公司加班。消息一出立刻抢占微博热搜。 美的方面表示,早在今年初,美的就明确了关于简化工作方式要求的“六条禁令”,其中就包括“严禁下班时间开会、形式主义加班”。 美的一直在身体力行践行“反内卷”,倡导健康的企业文化,提供给员工更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美的集团
#强制下班
#反内卷
#企业文化
#员工福利
#工作生活平衡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7个月前
近日,多名网友曝料大疆开始晚上9点下班,一名大疆工程师在社媒发帖庆祝,他称此前凌晨下班是常态 “凌晨两点的深圳湾我都见过无数次” 但是从今天开始,一切都成历史了,公司新政策,9点准时下班,从此告别“卷王”生活,这名工程师还称他上午10点半上班。
#大疆公司
#准时下班
#加班文化
#工程师生活
#企业文化变革
#深圳湾
#工作生活平衡
分享
评论 0
0
The Spectator Index
8个月前
Best work-life balance. 1. 🇳🇿 New Zealand 2. 🇪🇸 Spain 3. 🇫🇷 France 4. 🇦🇺 Australia 5. 🇩🇰 Denmark 6. 🇳🇴 Norway 7. 🇳🇱 Netherlands 8. 🇬🇧 UK 9. 🇨🇦 Canada 10. 🇧🇷 Brazil 11. 🇸🇪 Sweden 12. 🇩🇪 Germany 13. 🇵🇪 Peru 14. 🇧🇪 Belgium 15. 🇫🇮 Finland (Remote)
#工作生活平衡
#国家排名
#最佳工作地点
分享
评论 0
0
搜狐新闻(镜像)
8个月前
【浙江宣传: #职场团建不能变成负担 】“晚上部门聚餐,大家准时参加”“周六组织户外拓展,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请假”“部分活动经费请AA”……网友吐槽,常常被这样的团建通知打得措手不及。若是再来一句“下周一请交团建心得”,更会直接让许多职场人原地破防。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团建话题的讨论度一直很高,甚至成了不少人口中的一个痛点。比如一项“你怎么看待团建”的线上投票活动显示,共有4.2万人参与,80.95%表示“十分讨厌”职场团建。本该是福利的团建,怎么就一步步成了负担,频遭厌弃?部分职场人嫌弃团建时,究竟烦的是什么?职场团建,是单位组织员工开展的一种社交活动,旨在传递企业文化,帮助员工破冰交流,增强凝聚力、提升团队合作效率。它的形式多样,包括户外拓展、主题晚会、外出采风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操作却让团建“变了味”。比如,“八小时外”的硬控。团建常见的形式就是聚餐,工作日下班后的时间一般是最佳选择,时长基本在2小时以上,甚至还有后半场,占用3—4小时已属常态。相较于工作日,周末团建更是让职场人“叫苦不迭”,本可补充睡眠,却因团建要比工作日起得还早,让原属于自己的可自由支配的周末还要被征用二分之一。如同你全力以赴地在足球场踢满90分钟,正当可以松一口气时,却被突然告知要立刻参加一场不计分的加时赛,身心的疲惫难以言表。比如,飙演技的职场版综艺。有的团建像是难以避开的一场大型尴尬社交现场。一些人平时大部分时间都置身于和领导、同事共处的环境里,休息时间也要被“公司团建,不得请假”所束缚,参加了还得装得十分积极的样子,表演与“并不熟”的领导和同事侃大山……“尴尬”或许是许多参与团建的职场人的共同感受,害怕表现失当,担心当众出丑,还要顾及怎么讲场面话,如此职场团建很容易在员工心中留下阴影。比如,无底线的服从性测试。有的公司表面打着团建旗号,实则做着无趣甚至无下限的活动。社交媒体上一搜“团建”,就有不少反面教材。例如酒桌上的频频劝酒,以玩笑口吻说出一个个关于同事的“段子”;假借团建名义,起哄让同事表演节目;还有的请来“成功学”老师,激情澎湃地输出,大灌心灵鸡汤。说到底,职场人讨厌团建,是对变相的单边强制的一种心理排斥。那怎样的团建才是众望所归的好团建呢?对此,笔者有三点感想。“立”不只是独善其身,需融入集体。“建”不能只单向输出,需双向奔赴。“团”不只在一朝一夕,需久久为功。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2819065?serialId=06026f55210e26cd8b818795f13208b8&showType=news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t.cn/A6uO8VwU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8j5V79Lh#搜狐新闻
#职场团建
#职场负担
#工作生活平衡
#职工福利
#团建心得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