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产品思维
关注
𝗖𝘆𝗱𝗶𝗮𝗿
1个月前
今天给大家分享,好习惯的重要性,是长期的价值体现! 以前做设计的时候培养产品思维,设计稿图层命名都是按照树形结构 + 容器来做命名和区域定位的,一直到后面前端看到我的设计稿已经大概知道页面布局长什么样子了。最近在写一些视觉效果的 Prompt 来支撑 Artifact,这个思路已经完全被复用了,而且,产出效果的确不错,不过我工程化的确是不行,导致有些细节还没做到那么好!可以分享给大家玩玩,其实,就是按照树形结构 + 容器定位 + 精准描述来实现! 图一:我的结构分享 图二:设计稿样式 图三:响应式样式 图四:最终样式 Prompt: 我需要你帮我设计一套 Slide 页面,用来做视觉化展示,具体要求如下,你是一名国际顶尖设计师,你有严格的审美和视觉需求: 1. 永久禁止使用初始渐变色(紫色渐变) 2. 非响应式:页面比例 16:9 3. 响应式:展示背景图 20% #000000 蒙层 和 主标题 副标题 概览(区域居中,独立写样式) 4. 具体设计细节(只针对该主体样式) 4.1 16:9 或 1920*1080px 4.2 字体引用 Google Font Lexend 系列 4.3 页面左侧:页面 50% 为图片展示区域(图片根据区域缩放,居中展示),该区域在图片上覆盖 20% #000000蒙层;主标题 Lexend Bold 100px 根据左侧区域宽度针对字体换行;副标题:Lexend Bold 36px;概要:Lexend Regular 32px;主标题、副标题、概览针对左侧区域上 左间距比例一致且对上居中,内容输入以顶端对齐,向下输入! 4.4 右侧区域:背景颜色 #FFFFFF 上 左 间距 80px;主标题:Lexend Bold 72px;副标题:Lexend Bold 32px 距离主标题间距 40px;概览:Lexend Regular 24px 距离副标题间距 20px ;正文:概览:Lexend Regular 20px,距离主标题间距 20px;段落统一且适度间距;所有内容居左距离一致。 4.5 右侧底部:距离正文末尾 48px,居左 80px,展示翻页图标:向左翻页(图标) 页码 向右翻页(图标) 5. 图标引用引用 Lucide(CDN) 6. 左侧图片使用请使用占位符,不受到蒙版影响,我需要自行更换,实现图片位置拖拽。
#产品思维
#设计稿
#Prompt
#视觉效果
#工程化
分享
评论 0
0
𝗖𝘆𝗱𝗶𝗮𝗿
1个月前
今天给大家分享,好习惯的重要性,是长期的价值体现! 以前做设计的时候培养产品思维,设计稿图层命名都是按照树形结构 + 容器来做命名和区域定位的,一直到后面前端看到我的设计稿已经大概知道页面布局长什么样子了。最近在写一些视觉效果的 Prompt 来支撑 Artifact,这个思路已经完全被复用了,而且,产出效果的确不错,不过我工程化的确是不行,导致有些细节还没做到那么好!可以分享给大家玩玩,其实,就是按照树形结构 + 容器定位 + 精准描述来实现! 图一:我的结构分享 图二:设计稿样式 图三:响应式样式 图四:最终样式 Prompt: 我需要你帮我设计一套 Slider 页面,用来做视觉化展示,具体要求如下,你是一名国际顶尖设计师,你有严格的审美和视觉需求: 1. 永久禁止使用初始渐变色(紫色渐变) 2. 非响应式:页面比例 16:9 3. 响应式:展示背景图 20% #000000 蒙层 和 主标题 副标题 概览(区域居中,独立写样式) 4. 具体设计细节(只针对该主体样式) 4.1 16:9 或 1920*1080px 4.2 字体引用 Google Font Lexend 系列 4.3 页面左侧:页面 50% 为图片展示区域(图片根据区域缩放,居中展示),该区域在图片上覆盖 20% #000000蒙层;主标题 Lexend Bold 100px 根据左侧区域宽度针对字体换行;副标题:Lexend Bold 36px;概要:Lexend Regular 32px;主标题、副标题、概览针对左侧区域上 左间距比例一致且对上居中,内容输入以顶端对齐,向下输入! 4.4 右侧区域:背景颜色 #FFFFFF 上 左 间距 80px;主标题:Lexend Bold 72px;副标题:Lexend Bold 32px 距离主标题间距 40px;概览:Lexend Regular 24px 距离副标题间距 20px ;正文:概览:Lexend Regular 20px,距离主标题间距 20px;段落统一且适度间距;所有内容居左距离一致。 4.5 右侧底部:距离正文末尾 48px,居左 80px,展示翻页图标:向左翻页(图标) 页码 向右翻页(图标) 5. 图标引用引用 Lucide(CDN) 6. 左侧图片使用请使用占位符,不受到蒙版影响,我需要自行更换,实现图片位置拖拽。
#产品思维
#设计稿
#Prompt
#视觉效果
#Artifact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1个月前
能力不如你的人,赚钱却比你多? 让你赚不到钱的原因,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努力没有“产品形态”。 兜兜转转,我搞独立开发一两年了,最近才发现,产品才是真谛。 为什么呢? 1.打破时间限制,实现非线性增长。 打工是做加法,一份时间换一份钱;而产品可以无限复制,一份精力能卖一万次,实现乘法效应。 2.建立认知标签,降低交易成本。 散装的能力很难被记住,而一个清晰的产品,比如“3天学会剪辑课”,就是一个超级名片,客户一看就知道能从你这得到什么。 3.积累可沉淀资产,构建复利效应。 你卖掉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但你打磨的产品、积累的用户、收获的口碑,都会成为你的资产,持续为你带来越来越多的回报。 那具体怎么做呢? 1.盘点你的“能力货架”,找到你的“冠军单品”。 把你所有会的技能、经验、爱好都写下来,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哪个我最擅长?哪个我最有热情?哪个市场最需要?三者交集就是你的冠军单品。 2.搭建你的“产品原型”,进行最小化测试。 别总想着搞个完美的,先用最简单的方式,比如一份PDF文档、一个付费社群、一次1小时咨询,把它做出来,然后找10个种子用户去测试,收集反馈。 3.打磨你的“交付系统”,实现标准化复制。 根据用户反馈,优化你的产品内容和交付流程,把它做成一个任何人买了都能上手的标准化产品,然后你就可以专注在推广和销售上,让产品为你自动赚钱。 散装的努力一文不值,产品化的努力价值千金。
#AI掘金:知识付费新机,流量为王时代· 195 条信息
#个人成长
#产品思维
#技能变现
#时间管理
#经验积累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