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产品思维
关注
AI产品黄叔
3周前
40岁高管裸辞教网球:他把游戏策划的方法论,降维打击了传统体育 一个40岁的互联网高管,放弃年薪近百万的Offer,从零开始去当网球教练。 他把过去12年做游戏策划的经验,变成了一套独特的“降维打击”方法论,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还把这件事做成了能干20年的事业。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朝珺。在转型前,他是典型的互联网“卷王”——在游戏行业干了12年,从策划一路做到公司合伙人,后来又担任“有知有行”的COO。他的人生信条是:只要投入时间,就必须拿到结果。 但今天,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一家网球学校的创始人。这个转变,源于一次直击灵魂的拷问,一场惨痛的8连败,以及他用产品经理的视角,对一个传统行业做出的颠覆式改造。 1. “你的自律,是因为热爱,还是恐惧?” 在同事眼中,朝珺是一个标准的“井人”——极度自律,做事死磕,任何事都要搭建一套知识体系。他习惯了游戏行业的高压和快节奏,信奉“效率至上”,习惯在最短的时间内榨干每一份价值。 这种惯性,在他加入“有知有行”后,第一次遭到了挑战。 “有知有行”的理念是“慢慢来,想明白”,这让习惯了快速迭代、即时反馈的朝珺产生了巨大的“内耗”。他形容自己“既有的身体记忆和习惯要求我做A方向,但公司在选择B方向,我就跟自己抗争和打架,非常焦灼。” 在一个模糊而不确定的环境里,他赖以生存的价值感开始动摇。这种价值感,曾全部来自于“做事产生的成就感”。而驱动他不断做事的底层动力,却不是热爱。 直到有一天,他的合伙人孟岩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的自律,是因为热爱,还是因为担心失去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我第一次承认,意识到自己是被担心和恐惧所驱动的。”朝珺回忆道,“我担心失去这一切,担心有人会超过我,担心有更年轻、更拼的人进来把我卷走。所以我必须得做点什么,让自己留下来。” 他意识到,自己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机器人,但奔跑的燃料,是恐惧。40岁的十字路口,他决定停下来,直面这个问题:接下来的人生,是继续被恐惧推着走,还是为真正的热爱活一次? 2. 一场8连败,和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 朝珺的“修炼场”,出人意料地,是一片网球场。 2021年,他零基础开始学网球,并拿出了死磕工作的劲头:每次练球都录视频、记笔记,写了几百条备忘录提醒自己的动作要领。很快,他的训练水平看起来相当不错。 但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一场惨败。在公司举办的网球联赛中,他连败8场。 “这带给我巨大的冲击。”他说,“我训练成绩这么好,为什么一上场就打得这么差?”那一个多月,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纠结。他想不通,为什么自己闭着眼睛都觉得能赢的对手,却都输了。 这次挫败,意外地为他打开了一扇看见自己的窗。 他开始研究运动心理学,意识到从训练到比赛存在“能力衰减”。他发现,自己嘴上说“别紧张”,身体却无比诚实——握拍力度从平时的4分飙升到10分,肌肉紧绷到不受控制。“原来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是一句错误的咒语。” 他恍然大悟,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关键事项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种不自知的紧绷和恐惧。 “我能不能通过网球,去看见并练习自己那些不松弛的地方?”抱着这个念头,他开始疯狂参赛,一边紧张,一边练习与紧张共存。网球,从一项死磕的技能,变成了一面映照内心的镜子。 在频繁出入球场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传统网球教学的巨大痛点。 他看到太多教练用PGA的方式对待学员:“你怎么身体这么硬邦邦的?”“你不知道你在转体吗?”他们把学员的问题归咎于学员自身,却给不出解决方案。 “绝大多数教练,他们的时间都花在了如何把球打好,而不是如何帮助别人学好一项技能上。”朝珺意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育,是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技能,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再精准地安装到学员的脑子里。” 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用产品思维和教育理念,去改造这个严重依赖个人经验、缺乏科学体系的行业。 3. 降维打击:把游戏策划的方法论搬进网球场 离开互联网行业后,朝珺拒绝了年薪近百万的Offer,一头扎进了网球教育创业。他没有选择传统的“开班授课”模式,而是祭出了一套来自游戏和产品领域的“降维打击三板斧”。 第一板斧:游戏化教学——把学网球变成“打怪升级” 传统教学的反馈是模糊的。今天学了什么?进步了多少?学员往往一头雾水。 朝珺的做法是,把学习网球的完整路径,拆解成几百个清晰的“里程碑”。 “比如,第一次把球打过网、第一次正手击球、第一次移动步伐……这些都是一个里程碑。”他说,“我们未来会把它做成小程序,学员每完成一项,就可以点亮一个‘技能卡片’,就像游戏里‘恭喜你Level up’一样。” 这种设计,把枯燥的刻意练习,变成了一场有即时反馈、有清晰目标的“游戏”。学员能明确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达到了什么水平、下一步该往哪走,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确定性和成就感。 第二板斧:产品化思维——教练是“镜子”,不是“法官” 传统教练常常扮演“法官”,不断评判学员“对”或“错”。 而在朝珺的教学体系里,教练的核心职责是成为一面“镜子”,帮助学员“看见”自己的问题。他给团队的每个教练都配备了三脚架。 “当语言难以描述时,没有什么比视觉语言更清晰。”他的流程是: 诊断:先录下学员的动作。 对比:再录下教练的示范动作。 提问:让学员自己观察两者差异,并说出他认为该怎么改。 给方案:最后教练再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练习方法。 这套“诊断-确认-给方案-定计划”的流程,完全是产品经理的工作模式。它把教学从一种单向的、模糊的指令灌输,变成了一个双向的、精准的问题解决过程。 第三板斧:社群化运营——先做流量,再做转化 大部分教练的商业模式是“等客上门”,获客渠道单一且低效。 朝珺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先做社群,后做教学”的路径。他发现,市场上最大的需求不是“学球”,而是“约球”——很多会打球的人找不到水平相当的球搭子。 于是,他从建立免费的“约球群”开始: 搭建流量池:免费帮大家订场地、组球局,甚至请高水平的教练免费陪打,迅速吸引了几百人,社群氛围极好。 需求转化:社群里的人打得多了,自然会产生“想打得更好”的进阶需求。这时,他才顺势推出教学服务。 稳定客源:因为前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他的教学课程很快就获得了稳定的生源。 这套“流量-需求-转化”的漏斗模型,是互联网运营的常规操作,但在传统体育领域,却是一次精准的降维打击。 4. 真正的热爱,是跳着踢踏舞去工作 创业第二个月,朝珺就知道,这事儿成了。 学员们最常给他的反馈是:“教练,你说的太明白了。”这种来自用户的正向反馈,让他找回了久违的价值感和掌控感,而这一次,驱动他的不再是恐惧。 他组建了5个全职教练的团队,覆盖了数千名付费用户,甚至拥有了自己的场地。虽然创业过程同样辛苦——为了修平场地多花了4万块钱、为了通下水道闪了腰、暴晒到皮肤黝黑——但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身心愉悦。 “我现在可以说,自己在过着非常享受的、理想中的生活。”他说,“虽然并不比以前轻松,但所有一切都是自我掌控、自我主导的。我意识到,这个事业我能够做下去20年。” 回看自己的职业路径,从游戏到有知有行,再到网球场,看似毫无关联,却在40岁这年奇妙地串联了起来。 “路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你走过的每一步,最终拼成了你自己的路。”朝珺说,“游戏策划的拆解能力,在有知有行打磨出的产品思维,对学习和复盘的执念,最终都汇聚到了我今天的网球事业里。” 他终于找到了那件让他“愿意跳着踢踏舞去做”的事情,与那个曾经被恐惧驱动的自己,握手言和。
#裸辞
#网球
#游戏策划方法论
#精神内耗
#产品思维
分享
评论 0
0
𝗖𝘆𝗱𝗶𝗮𝗿
2个月前
今天给大家分享,好习惯的重要性,是长期的价值体现! 以前做设计的时候培养产品思维,设计稿图层命名都是按照树形结构 + 容器来做命名和区域定位的,一直到后面前端看到我的设计稿已经大概知道页面布局长什么样子了。最近在写一些视觉效果的 Prompt 来支撑 Artifact,这个思路已经完全被复用了,而且,产出效果的确不错,不过我工程化的确是不行,导致有些细节还没做到那么好!可以分享给大家玩玩,其实,就是按照树形结构 + 容器定位 + 精准描述来实现! 图一:我的结构分享 图二:设计稿样式 图三:响应式样式 图四:最终样式 Prompt: 我需要你帮我设计一套 Slide 页面,用来做视觉化展示,具体要求如下,你是一名国际顶尖设计师,你有严格的审美和视觉需求: 1. 永久禁止使用初始渐变色(紫色渐变) 2. 非响应式:页面比例 16:9 3. 响应式:展示背景图 20% #000000 蒙层 和 主标题 副标题 概览(区域居中,独立写样式) 4. 具体设计细节(只针对该主体样式) 4.1 16:9 或 1920*1080px 4.2 字体引用 Google Font Lexend 系列 4.3 页面左侧:页面 50% 为图片展示区域(图片根据区域缩放,居中展示),该区域在图片上覆盖 20% #000000蒙层;主标题 Lexend Bold 100px 根据左侧区域宽度针对字体换行;副标题:Lexend Bold 36px;概要:Lexend Regular 32px;主标题、副标题、概览针对左侧区域上 左间距比例一致且对上居中,内容输入以顶端对齐,向下输入! 4.4 右侧区域:背景颜色 #FFFFFF 上 左 间距 80px;主标题:Lexend Bold 72px;副标题:Lexend Bold 32px 距离主标题间距 40px;概览:Lexend Regular 24px 距离副标题间距 20px ;正文:概览:Lexend Regular 20px,距离主标题间距 20px;段落统一且适度间距;所有内容居左距离一致。 4.5 右侧底部:距离正文末尾 48px,居左 80px,展示翻页图标:向左翻页(图标) 页码 向右翻页(图标) 5. 图标引用引用 Lucide(CDN) 6. 左侧图片使用请使用占位符,不受到蒙版影响,我需要自行更换,实现图片位置拖拽。
#产品思维
#设计稿
#Prompt
#视觉效果
#工程化
分享
评论 0
0
𝗖𝘆𝗱𝗶𝗮𝗿
2个月前
今天给大家分享,好习惯的重要性,是长期的价值体现! 以前做设计的时候培养产品思维,设计稿图层命名都是按照树形结构 + 容器来做命名和区域定位的,一直到后面前端看到我的设计稿已经大概知道页面布局长什么样子了。最近在写一些视觉效果的 Prompt 来支撑 Artifact,这个思路已经完全被复用了,而且,产出效果的确不错,不过我工程化的确是不行,导致有些细节还没做到那么好!可以分享给大家玩玩,其实,就是按照树形结构 + 容器定位 + 精准描述来实现! 图一:我的结构分享 图二:设计稿样式 图三:响应式样式 图四:最终样式 Prompt: 我需要你帮我设计一套 Slider 页面,用来做视觉化展示,具体要求如下,你是一名国际顶尖设计师,你有严格的审美和视觉需求: 1. 永久禁止使用初始渐变色(紫色渐变) 2. 非响应式:页面比例 16:9 3. 响应式:展示背景图 20% #000000 蒙层 和 主标题 副标题 概览(区域居中,独立写样式) 4. 具体设计细节(只针对该主体样式) 4.1 16:9 或 1920*1080px 4.2 字体引用 Google Font Lexend 系列 4.3 页面左侧:页面 50% 为图片展示区域(图片根据区域缩放,居中展示),该区域在图片上覆盖 20% #000000蒙层;主标题 Lexend Bold 100px 根据左侧区域宽度针对字体换行;副标题:Lexend Bold 36px;概要:Lexend Regular 32px;主标题、副标题、概览针对左侧区域上 左间距比例一致且对上居中,内容输入以顶端对齐,向下输入! 4.4 右侧区域:背景颜色 #FFFFFF 上 左 间距 80px;主标题:Lexend Bold 72px;副标题:Lexend Bold 32px 距离主标题间距 40px;概览:Lexend Regular 24px 距离副标题间距 20px ;正文:概览:Lexend Regular 20px,距离主标题间距 20px;段落统一且适度间距;所有内容居左距离一致。 4.5 右侧底部:距离正文末尾 48px,居左 80px,展示翻页图标:向左翻页(图标) 页码 向右翻页(图标) 5. 图标引用引用 Lucide(CDN) 6. 左侧图片使用请使用占位符,不受到蒙版影响,我需要自行更换,实现图片位置拖拽。
#产品思维
#设计稿
#Prompt
#视觉效果
#Artifact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3个月前
能力不如你的人,赚钱却比你多? 让你赚不到钱的原因,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努力没有“产品形态”。 兜兜转转,我搞独立开发一两年了,最近才发现,产品才是真谛。 为什么呢? 1.打破时间限制,实现非线性增长。 打工是做加法,一份时间换一份钱;而产品可以无限复制,一份精力能卖一万次,实现乘法效应。 2.建立认知标签,降低交易成本。 散装的能力很难被记住,而一个清晰的产品,比如“3天学会剪辑课”,就是一个超级名片,客户一看就知道能从你这得到什么。 3.积累可沉淀资产,构建复利效应。 你卖掉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但你打磨的产品、积累的用户、收获的口碑,都会成为你的资产,持续为你带来越来越多的回报。 那具体怎么做呢? 1.盘点你的“能力货架”,找到你的“冠军单品”。 把你所有会的技能、经验、爱好都写下来,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哪个我最擅长?哪个我最有热情?哪个市场最需要?三者交集就是你的冠军单品。 2.搭建你的“产品原型”,进行最小化测试。 别总想着搞个完美的,先用最简单的方式,比如一份PDF文档、一个付费社群、一次1小时咨询,把它做出来,然后找10个种子用户去测试,收集反馈。 3.打磨你的“交付系统”,实现标准化复制。 根据用户反馈,优化你的产品内容和交付流程,把它做成一个任何人买了都能上手的标准化产品,然后你就可以专注在推广和销售上,让产品为你自动赚钱。 散装的努力一文不值,产品化的努力价值千金。
#AI掘金:知识付费新机,流量为王时代· 239 条信息
#个人成长
#产品思维
#技能变现
#时间管理
#经验积累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