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权力巩固
关注
盛雪SHENG Xue
1个月前
习近平9.3大阅兵前再说说习近平 过去十多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各种评论认为习近平正在丧失权力和控制。 但我不这么认为。现实也一直证明这些评论大多出于希望或片面的观察,而不是基于中共权力运行的深层逻辑。 1.中共权力逻辑的特殊性 在民主制度中,权力常常受到多方制衡,领导人容易因为选举失败、丑闻或失政而下台。 但在中共体制下,最高领袖一旦牢牢控制了军权、安全系统、宣传系统,就几乎不会因为政策失败或社会不满而被自动淘汰。 2.习近平的掌控方式 军队:他在2012年上台后迅速整肃军队,将其转变为“习家军”。 安全系统:公安、国安、纪检都直接为他所用,形成了内部的恐怖氛围。 意识形态与宣传:全面收紧,连网络言论都无法越雷池半步。 人事布局:大量提拔忠诚不提能力的官员,形成了高度依赖个人的权力格局。 3.失势论的来由 海外评论界常以权力斗争解读中共政治,倾向于认为派系制衡会制约习近平。 反共群体希望中共尽快崩溃,将愿望当现实。 中国国内的异议信息传播受限,外部世界容易被零碎消息误导。 4.实际情况 从2012到2025,习近平不仅没有削弱,反而不断强化控制。废除任期限制,开始了第三任期,推出“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全面塑造个人崇拜。 虽然他面临严重的社会、经济、外交危机,但这并不直接转化为丧失权力。 我认为习近平并没有丧失权力,反而通过“制造危机—强化控制”的模式不断巩固统治。 但是中共体制内甚至高层,一直有反习势力,上上下下,但没有形成合力没有成功。 习近平在2009年访问墨西哥,有一个小视频,他大致说,有些西方人吃饱了撑的,总是对我们说三道四。我们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贫穷和饥饿,三不去折腾你们,你们还想怎么样。 我就是从那个视频看清习近平的。我总结了习近平的浑、横、狠、蠢、后来加上“阴”…… 习近平的浑、横、狠、蠢、阴……把控得很油滑很技术。 当时我一看就知道,习近平完全不懂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和现代文明为何物。他一定会胡来,会开历史倒车。 但是,他的胡来有可能把中共统治带到沟里。他之前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极具欺骗性。 用“浑、横、狠、蠢、阴”五个字总结习近平,我觉得非常形象: 1.浑 —— 粗俗无礼,装傻充愣,把重大问题推给历史、国情,混账逻辑掩盖真实动机。 2.横 —— 蛮横无理,动辄斗争到底,打破任期制,废除党内规矩,用强权压制一切。 3.狠 —— 手段凶残,整肃干掉了最多的党内异己。反腐实则就是清洗。对反对派实施严酷镇压政策,他任内人权大踏步后退,酷刑逼供疯狂普及,下层也不在乎打死人了。 4.蠢 —— 没有学识和逻辑,没有见识和修养,缺乏最基本的政治战略思维与策略,政策错误百出,清零政策、经济崩坏、外交孤立,全是个人意气。 5.阴 —— 阴险狡诈,监控、离间、收买、栽赃,暗中布局,让反习势力无法联合。 比较令人鼓舞的是,习近平确实把中共几十年来积累的政治资源、外交优势、经济家底、奴民信心全部摧毁…… 现在比较危险的是习近平打台湾的野心比任何前任都要膨胀……他会铤而走险。 #盛雪认为
#习近平
#权力巩固
#负面评价
#中共统治
#个人崇拜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1个月前
9月3日阅兵,是习近平政治生涯中的又一次高光时刻。通过阅兵向国内外展示力量,强化自身作为核心领袖的地位。面对各种传闻和批評,习近平需要通过阅兵凝聚所谓党心军心民心、震慑一切反对力量。在国际上,需要给一帮靠中共续命的老朋友安全感,也需要在西方國家面前刷存在感。然而,阅兵的象征性力量终究是短暂的,真正的权力巩固,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持续动能、社会稳定的长期保障以及国际环境的缓和。在阅兵的礼炮声中,习近平或许能暂时巩固权威,但未来的挑战——经济下行、国际孤立、社会分化、党内恶斗,仍让他在剩下的垃圾时间里疑心重重提心吊胆。 中共将自己描绘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声称领导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然而,历史事实表明,抗战的主力是蒋介石国民政府领导的国军,而中共在抗战期间的贡献不仅严重夸大,甚至与抗战背道而驰。中共将抗战胜利的功劳据为己有是对历史的扭曲,更是对无数国军牺牲者的亵渎。 抗日战争(1937-1945)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烈的民族战争,国军在正面战场上承担了主要作战任务。根据历史记录,国军进行了22次大型会战,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投入兵力数百万,直接对抗日军主力。国军在淞沪会战中牺牲超过25万士兵,占全国精锐部队的三分之一,极大削弱了日军进攻能力。武汉会战中,国军投入100万兵力,抵抗日军30万,拖延了日军南下步伐。此外,国军还组织了滇缅远征军,与盟军并肩作战,保卫中国西南通道。这些战役的惨烈程度和战略意义,远超中共游击战所做出的贡献。 国军作战的代价极为惨重。据统计,抗战期间,国军阵亡约322万士兵,受伤400余万,占中国军队总伤亡的90%以上。日军在中国的军事损失中,约110万伤亡中的绝大部分由国军造成。国民政府还承担了战时经济、外交和后勤重担,迁都重庆后,在日军轰炸下坚持抗战,这些事实表明,国军是抗战主力军,中华民国政府是抗战核心领导力量。 相比之下,中共在抗战期间主要局限于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指挥,但实际行动高度独立。八路军在抗战初期参与了平型关战役等少数正面战斗,取得一定战果,但规模和影响远不及国军的大型会战。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歼敌约1000人,而同期国军在淞沪会战中歼敌数万,差距显而易见。 抗战爆发前,中共在长征后仅剩3万余人,陷入生存危机。日军入侵为中共提供了喘息机会,中共利用“第二联合阵线”合法化其地位,获得国民政府的物资支持。毛泽东明确提出“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的方针,优先保存和扩大自身实力,而非全力抗战。中共在根据地通过游击战骚扰日军,主要目标是控制农村、吸收地方武装、扩大地盘。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时,国军正面战场损失惨重,中共趁机进攻铁路沿线和中小城市,扩大控制区,人口从3000万增至1亿,军队从30万增至127万。这种策略与其说是抗日,不如说是借机壮大自身。 历史学家远藤誉在《毛泽东与日军共谋的男人》中披露,中共通过潘汉年等渠道与日军情报机构保持联系,双方在某些阶段心照不宣地针对国军。这种“共谋”虽非全面合作,足以说明中共在抗战中的真实动机。抗战结束后,毛泽东私下表示:“如果没有皇军打进来,共军早就被国军消灭了。”这句话暴露了中共对日军入侵的“利用”心态。 抗战胜利后,中共通过系统性宣传,将自身塑造成抗战的主导力量,抹杀国军的贡献。1949年中共建政后,官方历史叙事将抗战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强调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这种叙事在毛泽东时代达到顶峰,国军被描绘为消极抗战甚至投敌的形象,中共被塑造成民族救星。 具体手法包括以下几点: 1. 篡改历史记录:中共党史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游击战被无限放大,平型关战役被吹捧为“抗战第一大胜仗”,而国军的22次会战鲜有提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关于抗战的描述刻意忽略国军贡献。2009年中共公布的“红色英模榜”中,无一名抗日英雄,反映了其对真实抗战历史的回避。 2. 打压国军将士:中共建政后,许多国军抗日英雄被打为“反动派”,遭到迫害甚至杀害。例如,淞沪会战英雄谢晋元被软禁后遇害,滇缅远征军将领杜聿明被长期监禁。这种清洗不仅消灭了历史见证人,也为中共的宣传扫清障碍。 3. 控制舆论和教育:中共通过教科书、影视剧和纪念馆,强化其“抗战领导者”形象。例如,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将中共游击战浪漫化,而国军的正面战场鲜有呈现。抗战纪念馆中,国军将士的展板往往被置于角落,中共的“敌后抗战”占据主导。习近平上台后,中共的抗战叙事有所调整,承认国军部分贡献,但仍将中共置于核心地位。2015年和2025年的抗战胜利阅兵,邀请少数国军老兵参加,但象征意义远不及对中共的歌颂。这种“有限承认”并非还原历史,而是为了统战需要和国际形象。
抗战胜利80周年:展览长期展出,精神永存· 128 条信息
#习近平
#阅兵
#权力巩固
#抗战历史
#中共
分享
评论 0
0
《议报》
1个月前
【译丛】习近平之后:接班问题正在模糊中国的未来并扰乱其现况 随着共产党的精英开始物色领导人选来接替72岁的习近平,中国正从一个由权力巩固主导的阶段,过渡到由接班问题主导的阶段。对任何威权当局来说,政治接班都是一个危险的时刻,尽管共产党法力无边,但也不例外。
#习近平
#接班问题
#权力巩固
#威权政治
#未来
分享
评论 0
0
纽约时报中文网
1个月前
#新新世界 习近平为何发起大清洗?他的清洗延续了斯大林和毛泽东的传统,用以管束精英阶层、巩固个人的绝对权威。坊间关于他对权力控制的猜测也许是他与中共精英阶层关系紧张的迹象。
#习近平
#清洗
#权力巩固
#精英阶层
#关系紧张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2个月前
《经济学人》对中国政局和习近平权力的分析不同于一些智库学者,但应该是比较严谨比较接近现实。经济学人认为习近平变得更加神秘,但陷入困境的传言是夸大其词,更可能的是走向另一面。由他主导的某些委员会召开频率已减少,部分委员会的事务则由他信任的亲信来推动执行。此外,他公开露面的次数也在下降。但这些变化非但不会削弱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权威,反而可能进一步巩固。 习近平至今已设立近十个由他主导的委员会,涉及治理方方面面,推动国内议程。但这类会议的数量似乎也在减少。他主导的最重要委员会——经济改革委员会,在他执政最初五年召开了38次。而自2022年以来,仅召开了6次,且自2024年8月后再无公开记录。发布的会议简报也更短,显示出决策数量减少。 习近平风格上的另一个转变,体现在“授权”。他开始将一些重要委员会的管理交给亲信。加大对这些委员会权力的限制,也可能让习近平更放心地交出控制权。将权力下放给亲信,同时不指定继任者(从而避免潜在对手),这可能是准备长期执政的信号。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晚年都曾有意分散权力,借此防止下属独揽大权。他们逐渐退居幕后,成为象征性“思想导师”。未来,习近平或许也会塑造出类似的体制——哪怕他不再出席会议,权力仍牢牢掌握在他手中。
#习近平
#中国政局
#权力巩固
#经济学人
#政治分析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澎湃世界观
2个月前
观察|俄乌冲突以来乌内阁最大规模换血,泽连斯基巩固权力?
泽连斯基提名新总理,乌克兰政府改革风暴来袭· 20 条信息
#俄乌冲突
#乌克兰内阁
#人事变动
#泽连斯基
#权力巩固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2个月前
俄乌冲突以来乌内阁最大规模换血,泽连斯基巩固权力?
泽连斯基提名新总理,乌克兰政府改革风暴来袭· 20 条信息
#俄乌冲突
#乌克兰内阁
#人事变动
#泽连斯基
#权力巩固
分享
评论 0
0
冰玉IceJade🇺🇦#StandWithUkraine
3个月前
加州州长加文 纽森指出: 川普的计划很明确:在蓝州煽动暴力和混乱,为军事化我们的城市寻找借口,妖魔化他的对手,继续违法并巩固权力。这是非法的,我们不会容忍这种行为。
特朗普威胁逮捕加州州长纽森,边境事务主管回应引发争议· 21 条信息
川普出生公民权禁令:最高法部分放行,多州生效· 396 条信息
#加州州长纽森
#批评川普
#煽动暴力
#蓝州
#权力巩固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4个月前
👉 当今中国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共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从设计之初,便侧重于强化社会管控与人民压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无论是言论限制,还是“维稳”,本质上都是为了巩固权力、维持统治。其实,他们真正惧怕的并非“外部势力”,而是人民有朝一日觉醒,进而推翻其统治地位!
#中国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管控
#人民压制
#统治阶层
#言论限制
#维稳
#权力巩固
#人民觉醒
#推翻统治
分享
评论 0
0
纽约时报-ERICA L. GREEN, ZOLAN KANNO-YOUNGS, MAGGIE HABERMAN
6个月前
从国会到法院,特朗普如何全方位巩固权力
特朗普对总统权力的宽泛解读已成为其第二任期的决定性特征。他在各个方面行使权力,以重塑政府,推动政策转向,试图巩固对法院、国会、甚至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控制权。
#特朗普
#国会
#法院
#权力巩固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紅墙窄門
6个月前
在习一尊权力尚未完全巩固的时候,病毒来了。天降神毒,天佑习皇登基。
#习一尊
#权力巩固
#病毒事件
#天佑习皇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BBC News 中文
1年前
俄罗斯大选在即,“除了普京还有谁”的思维在弥漫
当局在过去近四分之一个世纪,铲除了政治版图上所有潜在挑战者,确保“不然由谁来做?”的问题没有答案。
#政治清洗
#权力巩固
#政治挑战
#长期执政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