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金融风险
关注
勃勃OC
2天前
据彭博社报道,严重信用卡逾期(至少 90 天未偿还)已升至 14 年来的最高水平。
#信用卡逾期
#彭博社报道
#14年来最高水平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4天前
11月10日,陕西省韩城市,一家理财公司突发爆雷事件,引发大量投资者走上公司附近街头激烈抗议。当地政府迅速调动大批警察,将抗议人群强行带离现场。
山东临沂树拍易购暴雷事件引发投资者愤怒抗议· 9 条信息
#韩城理财爆雷
#投资者抗议
#政府强行驱散
#金融风险
#社会不稳定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5天前
没有幕后老板撑着,中植系能玩到这么大?
#中植系
#幕后老板
#金融风险
#负面
#资本运作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周前
Meta 正在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将 300 亿美元的 AI 基础设施债务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之外,这种做法让人想起导致安然(Enron)倒闭和 2008 年次贷危机的金融工程操作。 摩根士丹利估计,到 2028 年,科技公司将在资产负债表外的交易中从私募信贷机构筹集 高达 8000 亿美元。 瑞银(UBS)指出,AI 债务以每季度 1000 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对于任何经历过信贷周期的人来说,这都令人警觉”。 通过 SPV 或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 进行的表外债务,正逐渐成为 AI 数据中心交易的标准做法。 摩根士丹利为 Meta 设计了一个与 Blue Owl Capital 挂钩的 SPV 结构,隐藏了 300 亿美元债务,使其能更容易再发行另一笔 300 亿美元的公司债。 马斯克的 xAI 正在推进一项 200 亿美元 的 SPV 交易,其唯一风险敞口是通过 5 年租约 向 Nvidia 支付芯片租金。 谷歌则为加密矿企的数据中心债务提供担保(backstop),并将其记作信用衍生品(credit derivatives)。
#Meta
#AI债务
#表外融资
#金融风险
#SPV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1周前
今晚有喊区块链骗局,击鼓传花,下楼买包烟的,免费收留18-24岁貌美爆仓女交易员的么
#区块链骗局
#击鼓传花
#爆仓女交易员
#负面情绪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周前
🔥 中国最大银行将众多客户资产一键清零引恐慌‼️
#中国最大银行
#资产清零
#客户恐慌
#金融风险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Salonbus
1周前
美元的流动性进一步收紧,要宽松,要么对手死了,要么自己快死了资产快速暴跌烂在自己锅里。
美联储降息引发经济动荡,财富转移危机加剧!· 40 条信息
#美元流动性收紧
#资产暴跌风险
#经济困境
#金融风险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2周前
特朗普参与的资产,特朗普资产,都是不能碰的 特朗普参与的币圈资产,他自己发的币,以及特朗普参与的美国上市小公司 特朗普就像吸血鬼一样,散播金融瘟疫,他碰到哪个资产,那里的散户就会死绝 币圈的特朗普资产已经给全世界开了先例,敲响了警钟。现在就看美股散户的认知了
特朗普“提款机”:加密ETF与代币敛财· 130 条信息
#特朗普
#币圈资产
#金融风险
#散户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周前
最糟糕的经济场景是:人工智能领域史无前例的支出无法在短期内(甚至永远无法)产生利润,而数据中心正是这种担忧的核心。历史上的基础设施热潮都曾遭遇过此类崩溃:运河、铁路的快速建设,以及互联网泡沫时期铺设的光纤电缆,都曾引发炒作、投资和金融投机狂潮,最终导致市场崩盘。当然,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最终都改变了世界;无论是否存在泡沫,生成式人工智能或许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这正是OpenAI、谷歌、微软、亚马逊和Meta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投入资金,以争取哪怕最微小优势的原因。即便泡沫破裂,也会有赢家——每家公司都希望成为首个打造出超级智能机器的企业。目前,许多科技公司仍有其他业务产生的现金可供消耗:字母表公司和微软上一财年的利润均超过1000亿美元,Meta和亚马逊的利润也均超过500亿美元。但在不久的将来,数据中心支出可能会超过这些巨额现金流,导致大型科技公司的流动性下降,引发投资者担忧。因此,随着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这些公司开始寻求外部资金——换句话说,就是举债。 泡沫的复杂性正体现在这一点上。投资者兼财务顾问保罗·凯德罗斯基向我们透露,科技公司不愿正式举债(即直接向投资者借款),因为债务会对资产负债表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降低股东回报。为规避这一问题,部分公司正与私募股权巨头合作,开展复杂的金融操作。这些私募股权公司出资或募集资金建设数据中心,科技公司则通过支付租金来偿还。例如,Meta的数据中心租赁协议可被重新打包成一种可买卖的金融工具——本质上就是债券。 Meta最近就采取了这种做法:Blue Owl资本公司通过发行以Meta租金为担保的债券,为Meta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座大型数据中心募集资金。多份数据中心租赁协议还可整合为一种证券,并根据违约风险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仅到2028年,数据中心就将为私募股权公司创造一个价值8000亿美元的市场。(Meta在谈及与Blue Owl的合作时表示:“这种创新合作模式旨在为Meta的数据中心项目提供所需的速度和灵活性。”) 通过这种方式,数据中心融资既属于人工智能交易,也相当于房地产交易。这种模式听起来复杂,实则刻意为之:其复杂性、投资结构和打包方式,使得外界难以清晰了解实际情况。而这种模式之所以听起来似曾相识,是因为不到20年前,正是银行将高风险抵押贷款打包成证券层级,并虚假宣传为高质量资产,最终引发了大衰退。到2008年,这一空中楼阁彻底崩塌。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
#金融风险
#科技公司
#泡沫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中国新闻网
2周前
每分钟还200万美元利息,“美债炸弹”膨胀
美联储降息引发经济动荡,财富转移危机加剧!· 40 条信息
#美债
#利息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2周前
为什么墙内人民银行要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 主要是 2 个原因:舆论+外汇管制 1/首先舆论就不多说了 玩过p2p 都知道,国内压根就不存在玩任何金融活动的人文环境。 当代中国人人均巨婴,根本不接受金融市场的正常波动。 如果炒输了,跌了,网上肯定又是天龙人阴谋论,有什么大撒旦,在吸血百姓,扒拉扒拉的……跳楼,拉横幅什么的。。。 2/不打击不行啊,虚拟货币 *对外汇管制基本是毁灭性打击。 这里要先普及一下,在中国虚拟 “币” 不合法,但 “虚拟币” 是不是合法就很难说了,翻译成人话,我们国家绝对不承认虚拟币是货币和投资品,但虚拟币是不是数字财产,模棱两可。 为什么呢?很简单。 你游戏里的装备是不是财产?法律上认为是,那么按此思路,数字钱包里的虚拟币也应该视为虚拟财产才对。 2020 年北京商报发了一个案例,受害人被控制,涉案人员强行转走了他的比特币 。 此案中,法官再次重申比特币的虚拟财产属性,该18.88枚比特币应受到法律保护。 注意,即便如此,也有大量案例显示,如果你花钱购买、投资虚拟币这种虚拟财产,法律不会给予保护,因为它属于非法。 总之就很拧巴,别管法理上能不能说得通,反正按现在法律,虚拟币不能跟钱扯上关系。 时间:2013 年 12 月 3 日,文件名称:《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银发〔2013〕289 号)》 时间:2017 年 9 月 4 日,文件名称:《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时间:2021 年 9 月 3 日,文件名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1283 号)》 时间:2021 年 9 月 15 日,文件名称:《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银发〔2021〕237 号)》 说回正题,虚拟币跟外汇有什么关系? 各国都有个非法的东西,叫做地下钱庄 ,非法换汇是其业务之一。 两个操作,外国资金换成虚拟币,然后通过地下钱庄卖给国内想要虚拟币的人,换取人民币,汇率会比银行更合适,这是外币进来。 国内资金打到地下钱庄户头,然后地下钱庄把虚拟币转移至境外户头,境外户头把虚拟币换成美元或者其他货币转给真实收款人,汇率比银行差,但可以绕过外汇额度限制 * 和审查,这是人民币出去。 地下钱庄通过空壳公司等手段进行交易,因为有虚拟币在中间搭桥,即使抓到了地下钱庄,我们也很难追踪钱到哪里去了,究竟是谁和谁在交易。 另外,两个操作都绕开了银行,让我国无法掌握进来的外汇和出去的外汇,久而久之,谁也不结汇 ,谁也不换汇,我国的货币管制就等于名存实亡了。 很多人说我们的外汇花不完,实际截至六月末,我国净外储只有八千八百多亿,这里面还没有去除不是美元的货币,也没有去除外企在中国的部分本金、利润,所以外汇真没有想象那么多。 同时,当大家不结汇,央行手里的美元减少,它控制汇率的能力将减弱,到时候有敌对势力做空人民币,央行会很吃力,失去汇率控制,人民币回归市场 *,到时候我们的进出口将面临大变局。 所以打击虚拟币基本等于维护外汇管控,央行的目的很明显。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102 条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
#虚拟货币
#外汇管制
#金融风险
#地下钱庄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周前
轉發:🚨最新消息:#中共「釣魚大軍」千門萬戶偷錢 👉中國黑客把短信群發變成全球提款機—受害者遍布美英澳,誰在替他們擦屁股? 1️⃣ 事情爆發:據報道,#台灣黑幫 背景的“Smishing Triad”與中國有關聯,通過釣魚短信/“smishing”手法設立19 萬余惡意域名,自2024年起已騙走超10 億美元。 🔴受害地遍及銀行、加密貨幣、醫療服務。 2️⃣ 國際反應:美英都在加強網絡犯罪偵查,但真正查到背後 #中共體系 的卻鳳毛麟角。 🔴受害者資金被中國境外轉移,追查難度極高。 3️⃣ 風險分析:這不只是犯罪,是 #國家級軟作戰。 🔴短期看美國企業、個人承受損失,長期看中國借網絡犯罪迅速輸出“戰爭工具”,全球網絡安全格局翻轉。 ps:別再以為只是“騙子短信”——這是跨國黑幫+中共政權勾結下的新常態。 🔗 來源鏈接:〈China‑Linked Smishing Triad’s $1B Phishing Campaign Targets Banks, Crypto〉
#中共
#网络犯罪
#钓鱼诈骗
#国际安全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周前
中共经济天又塌了!恐怖数据:2025年1-9月 #固定资产投资 同比降-0.5%⬇️,创五年最低,回到中共刚放毒时‼️ 民间降3.1%📉 外商企业降12.6%📉第三产业降4.3%📉东部地区降4.5%📉 💥中共也拉不动投资了。对未来悲观程度堪比生物武器袭击。没有投资支撑,一切都会完蛋,未来资产价格一定跌,包括金融爆破❗️
中国经济:楼市承压,整体稳中向好· 147 条信息
#中共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经济悲观
#投资崩盘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小牛OTC
3周前
激情的传销币安人生🤣🤣 这是哪个大车头。
#传销
#币安
#负面
#虚拟货币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 10月13日,山东乐陵儒商联行爆雷,投资者维权被抓‼️
山东临沂树拍易购暴雷事件引发投资者愤怒抗议· 9 条信息
#山东乐陵
#儒商联行爆雷
#投资者维权
#负面事件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大老师Bugsbunny
1个月前
今天是注定悲痛的一天。 我给大家聊一聊为什么山寨币会暴跌。也给从业者,交易所,散户一些掏心掏肺的话。 结论放在开头,这次完全是主动做市商的问题,他们无法充分Hedge的典型。这也会写进金融史,给所有金融从业者警醒。 ———— 首先我们明确,做市商手里的资金是 有限 的,而有限的资金便会对各个项目有区分 有Tier0 Tier1 Tier2 Tier3 Tier4的 给予的流动性供给是不同的。给予Tier0 Tier1项目最多的资金,而其他Tier2 Tier3的项目,则是顺带着做一做。 而在Jump倒台之后,大量的项目流落到主动MM手里,讲白了,就是很野的做市商,他们缺乏充分对冲的意识,对于尾部对冲可能几乎是没有充分思考的,只考虑寻常行情不考虑极端行情。 所以在Trump确定重搞关税的这一刻,资金不够给所有项目托底了。那么只能保证大项目不出问题。原本给小项目托底的资金,甚至会挪用资金给更大的Tier0 Tier1的项目。 这便会导致,当市场出现庞大卖盘/抛压的时候,做市商根本没有足额的资金摆单,这也就导致没有对手盘,价格便一路清算,如iotx一样,直近归零。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之前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 当前的加密市场 主动做市商垫资的部分趋向于饱和,大量的资金压在大项目上,而今年以来Launch的项目过多,早已超负荷,早已无法充分Hedge,市场也缺乏足够多的衍生品进行流动性补充,以对冲。 ———— 对市场上各类参与者的话 对于Tier1级别交易所来说,需要制定一些风控体系,来防止主动MM出现这类问题,即使风险转移了,但用户是真实受伤的,对交易所声誉依然有相当的负面影响 对于其他需要和用户做对手盘的其他交易所来说,如何有效尾部对冲,将会是一门必修课,而市场上能做好尾部对冲的二级交易员,屈指可数,这并不流通,这也是巨大的挑战。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多次我说过的全仓合约不能碰,需要有足够清醒的认知,需要对安全边际有额外的考量。今天这一天,也会对所有全仓高杠杆用户进行全面的清算,这是一次对于无知的惩罚,这也必将让更多人意识到,什么是流动性,什么是全仓合约,全仓合约的风险到低有多高 对于从业者来说,如果你的产品是一个交易类产品,必须考虑到极端行情,如同今天的行情,你该怎么办?否则来一次你的产品就宣告死亡了,是保用户,还是保交易所,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两难 对于MM来说,并不是说,你会画线,你会搞200个账号规避风控,你会看oi看费率爆对手盘,你就牛逼,你的风控体系应当是更重要的事情,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个瓷器活 甚至有一个暴论,除了目前市场上头部的几家MM,如Wintermute DWF GSR之流,其他的所谓主动MM,将会被清算,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102 条信息
#山寨币暴跌
#主动做市商
#金融风险
#加密货币市场
#高杠杆清算
分享
评论 0
0
Fiona ❤️& ✌️
1个月前
针太大了,爆仓了一个账户,真的一年白干
昔日富豪陨落?詹姆斯豪赌加密货币再亏损· 122 条信息
#爆仓
#账户损失
#一年白干
#大额亏损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Rocky
1个月前
我们在欢度国庆中秋佳节,美股继续创新高,#BTC 也创下新高,黄金也创下新高,仿佛一切都其乐融融,但这两天发生了一件事,新闻貌似报道的不多,但却很重要。有两家美国汽车相关的公司破产倒闭了!一家叫 #FirstBrands,一家叫 #Tricolor,而且牵扯的投行还蛮多,包括瑞银UBS,摩根大通等,虽然金额不算庞大,但却是欣欣向荣中,一些比较诡异的事件! 以前我们讲过美国汽车贷款超90天违约率已经创下新高,达到了5%水平,跟疫情封锁期间和08年金融危机相近。而汽车消费,又是除住房以外,最大额的个人消费,我们要知道,美国是一个靠消费支撑的国家。此时此刻,这两公司的倒下,很可能是美国金融系统暗流涌动的一个信号。 1️⃣先说说这俩公司到底干嘛的! #Tricolor,这家公司干的是二手车生意,全美前十大二手汽车零售商,运营65个零售中心。07年成立,拿过两轮融资,总融资超1.3亿美金,其中不乏贝莱德,摩根大通等投行参与其中。 它的商业模式也很特别,#Tricolor 不是普通卖车的。它专门卖车给那些信用不太好、身份比较特殊的人——比如非法移民、低收入群体之类的。 它的套路很简单: • 卖便宜车,比如几千到一万美元; • 搭配一个年利率高达 20% 的高息贷款。 这些客户一般没法拿现金买车,只能靠贷款,而 #Tricolor 就靠这个高利息赚钱。这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 2008 年的次贷模式?——对,subprime(次级贷款)汽车版。 而另一家公司 #FirstBrands,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年代,历史悠久,旗下有112家独立子公司,核心业务主要做全球汽车售后市场零部件的领先供应商。其产品主要通过零售店、批发商和独立维修店进入二级市场,以服务于车辆维护和修理需求。主要产品包括以下这些品牌,并且在各自的汽车细分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 过滤系统(Filtration): Fram 滤清器和 Champion Laboratories (Champ Labs) • 制动系统(Braking): Raybestos 刹车片、Centric Parts 和 StopTech • 点火与视觉系统: Autolite 火花塞和 Trico 雨刷 此次 #FirstBrands 破产,它作为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整个汽车产业链上游的一环,这可能将会导致美国汽车后市场上零部件选择大幅减少,甚至可能推高维修价格,最终将会传导给消费者,加重汽车消费的萎缩。 2️⃣ #FirstBrands 倒下的逻辑:表外融资的暴雷 这家公司一直靠两种方式借钱: 1. Inventory loan(库存融资):拿库存去抵押借钱; 2. Invoice financing(票据融资):把未来要收的钱(应收帐款)拿去抵押。 这种方式看起来很聪明,短期能拿到现金周转,但如果你的客户付款慢了、库存卖不动,这些债务马上就会变成炸弹。更离谱的是——这种债务根本没计入资产负债表。这就像你明明欠了一屁股债,但账面上看起来很健康。结果有一天债主全上门了,你才发现:哎呀,原来我早就破产了。 后来大家才发现,First Brands 表外债务超过了 100 亿美元。这时候投资者傻眼了——昨天还 AAA 评级,今天直接跳到 CC。债券价格一天从 1 美元掉到 1 分钱,崩了 99%。 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对,有点像2008年雷曼兄弟的翻版。当年一堆 AAA 的债券,最后全成了废纸。 3️⃣ #Tricolor 的倒下:美国消费的真实断层 再说 #Tricolor。它其实是美国普通人的一个“生活晴雨表”。你想啊,美国人最重要的消费支出就俩:房子和车。房子现在利率高到买不起,那车就成了“能消费的最后一块阵地”。 结果呢?#Tricolor 破产了,#CarMax(美国最大的二手车公司)今年利润也暴跌了 40%,股价直接被干趴地上。说明什么?美国底层消费者的购买力彻底撑不住了。 就像开头说的,美国的汽车贷款逾期 90 天以上的比例,已经超过5%,现在基本在红色警戒线摇摆,很多普通人连车贷都还不上了。美国作为‘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是刚需,你连车贷都断,那说明整个消费系统可能出问题了。 4️⃣为什么这两家公司破产,要引发警惕 我觉得这两起破产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们的象征意义。 首先它们代表的是美国消费的断裂点。当老百姓连买车都买不起了,这将是消费体系摇摇欲坠的开始。另外它们代表的是融资链条的崩断点。表外融资、私募债、票据抵押这些玩法,过去几年太多公司在用。一旦第一家爆雷,私募机构开始审查并收缩资金,整个链条的流动性就会被抽干,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它们的倒下,很像 2007 年的前奏。当年也是从小公司、小型抵押贷款机构开始,一连串 domino 效应最后引爆了雷曼、AIG、华尔街。 说白了,现在的情况就是——地壳在动,火山在鼓气,大家还在唱歌跳舞。但地底下的温度,其实已经在升高了,所以此刻,歌舞升平时刻,反而要冷静看待市场的一举一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踏错一步,都可能成为‘山顶资本’。 最后呢,我讲讲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我不是在唱空美国,只是更多从现象看本质,虽然现在各种迹象表明,离断裂点,应该还为时尚早,尤其是这轮以 #AI 支撑的企业利润,的确还能支撑整个蓬勃的美股牛市。但也要警惕几个信号: • 消费端已经透支。 美国人靠信用过日子的模式到了极限。 • 表外债务风险高企。 很多公司都在玩“看起来健康”的财报游戏。 • 利率高位太久。 长期高息让很多中小企业现金流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 美股估值离谱。 连鲍威尔都在警告“股票估值过高”。 短期内,市场可能还会维持“美丽的泡泡繁荣”——因为 #AI、科技股、回购支撑着指数。但底层经济的裂缝,已经开始初见端倪。 所以投资策略上,我始终建议粉丝伙伴们,3不原则:不加杠杆,不玩合约,不借钱钞币。现在再加上:「不要追高,关注流动性!」 这两家汽车公司的破产,也许只是序章,真正的危机——往往就是从这种没人关注的小新闻里开始的,就像早期我们介绍过的贝莱德Q4投资策略展望,其中就讲到,「活在当下更重要」。🧐
#美国经济
#汽车行业
#金融风险
#消费断层
#债务危机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中共 #保险公司 大溃败:中共史上首例保险公司债券违约,十一添堵“伪国庆”‼️ 1995年成立的中共第四家保险公司 #天安财险 9月30日宣布,53亿元资本补充债券无法按期兑付本息。 天安财险隶属明天系,2020年被银保监会接管,2025年正式债务违约暴雷!保险公司终于也开始爆雷了,盖不住了,这只是开始…💣
#天安财险违约
#明天系
#金融风险
#中共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个月前
大事不妙,美股崩盘了。。真的崩盘了!
美国股市暴跌事件,市值蒸发超3万亿美元· 67 条信息
#美股崩盘
#股市大跌
#经济危机
#金融风险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33亿骗局告诉你:银行最怕的不是骗子,而是内鬼#乐山商业银. 行
#银行骗局
#乐山商业银行
#内鬼
#金融风险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1个月前
这一万亿的熊猫债未来如何兑付找谁兑付是个大问题,大概率这些钱都是由投资者买单。
#熊猫债
#兑付问题
#投资者买单
#金融风险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ding.one
1个月前
距离 20 多年前的超级大泡沫越来越近了。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102 条信息
#泡沫经济
#经济危机
#金融风险
#负面情绪
#历史重演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个月前
美国大崩盘要到了?
美国股市暴跌事件,市值蒸发超3万亿美元· 67 条信息
#美国
#经济崩盘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关于工行的黄金真假事件,大哥说出了三点疑问,你怎么看? 】 ,
#工行黄金
#真假疑云
#金融风险
#消费者权益
#待调查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