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经济困境
关注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1周前
读者反馈选登|春生:党国专制制度下中国经济向何处去? 国外朋友发给笔者刊登在2025年《中国民主季刊》第二季中的《白明/钟伟锋:习近平的中国经济向何处去?》一文。此文的编按中,提出了四个问题:1、“习近平掌权 13 年的中国,权力高度集中,经济结构面对重重挑战。这个体制的演变逻辑是什么,会向何处去?2、如何理解独裁政治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3、如何解释中国经济此前的成功与目前的困境?4、是否有潜在的其他选择与某种真正的复兴战略?这四个问题是好问题。遗憾的是,笔者认为乔治梅森大学麦卡托斯中心研究员钟伟锋与兰德公司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白明两人,对以上四个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需要认真讨论。
#中国
#经济
#习近平
#独裁政治
#市场经济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2周前
中共国的社保有意思,因为没钱,所以提高缴费标准,而因为缴费标准的提高,买得起社保的人更少。已经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怎么整都是死。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345 条信息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535 条信息
#民生多艰:中国多地欠薪潮加剧· 546 条信息
#中共国
#社保
#缴费标准
#经济困境
#死循环
分享
评论 0
0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1个月前
魏玲灵在本期 #华尔街日报中国洞察 中写道,习近平明确将制造业作为中国的优先事项,而且未来也将如此。与此同时,特朗普让美国再工业化的议程,习近平也看在眼里。 但制造业并非解决中国当前整体经济困境的良方。事实上,许多核心问题恰恰出在制造业。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对话僵持,影响加剧· 139 条信息
中美经贸:框架难稳,暗流涌动· 188 条信息
#习近平
#制造业
#中国经济
#中美关系
#特朗普
#华尔街日报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新浪新闻-新浪网
1个月前
台媒:执政一年,赖清德让台湾“几近赤裸”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陈立非】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20日上台满一年。连日来,岛内多份民调都显示,其在两岸关系、内政、外事和司..._新浪网
两岸关系:主权争议下的统独博弈· 115 条信息
#赖清德
#台湾政治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1个月前
经济为什么会垮?美女告诉你,因为养的闲人太多了
#经济下滑
#闲人过多
#经济困境
#失业问题
#社会结构
#经济负担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环球时报
1个月前
伊朗外长:美国及其霸权政策是伊朗经济困境的根源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美国及其霸权政策是伊朗经济困境的根源。
#伊朗外长
#美国
#霸权政策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1个月前
恰好青年失业率停止公布有一段时间了。再这样下去,真学历无用论了。
#青年失业率
#学历无用论
#经济困境
#失业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1个月前
民营企业正在千刀万剐!
#民营企业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iPaul
2个月前
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
#社会问题
#经济困境
#生活艰难
#贫困
分享
评论 0
0
iPaul
2个月前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困境
#美国制造业
#制造业回流
#经济困境
#贸易政策
#国际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个月前
4月1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军费破万亿大关,百姓却吃不起鸡蛋,大批流浪汉露宿街头。网友嘲讽:“已相信,请组织放心”“居然还放了一段黑色星期五超市大抢购画面” “这招现在已经不好用了”
#美国军费
#经济困境
#社会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个月前
4月11日,一名外贸从业者称,这次的外贸战真的“锤到了”我们外贸人,而且很痛。如果是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公司,估计不会撑过今年,公司撑不住了,老板可以拿着积蓄躺平,但那些被遣散的员工们怎么办,而那些被遣散的员工,很有可能就是前几天在朋友圈拍手叫好的那一批人。
#外贸
#中美关系
#经济困境
#员工遣散
#企业倒闭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2个月前
中共国人“吃土都能活三年”? 荒谬。 事实是绝大多数中共国人一直都在中共打造的牢笼里苦苦挣扎,事实是他们早就被贪官污吏压榨到了极限,推到了生活的边缘,推到了健康濒临崩溃、财务状况濒临崩溃、心态也濒临崩溃的绝境。 在这样的骆驼背上你不能也不该再加一根稻草! 何况是中美贸易战的全部压力。 但习近平却想让这样的中共国底层民众们为了他的面子,为了他的红色江山铁桶万万年,跟美国把贸易战进行到底。 所以人们将只能抉择,在习近平的理想国“红色中国”和改开受益者的理想国“世界工厂”之间作出抉择。 在过去,二者可以并存,是因为欧美甲方允许这样的暧昧存在,是因为欧美甲方愿意先给出信任再进行怀疑,愿意把自己的订单交给生活在“红色中国”的生产者们,允许这个“红色中国”一点点的把自己建设成“世界工厂”。 但这样的暧昧已不能继续存在,习近平正用他的“硬杠”告诉全世界,这个“世界工厂”不属于世界,不听甲方的话,它只听自己真正的主子也就是习近平的话,中共国的打工人只是颈系铁链的奴隶,而不是下订单的老板们可以交付信任的自由民。 所以,“红色中国”已经无法和“世界工厂”并存。 但要保住早已被敲骨吸髓的贪官污吏们推到极限的生活状况,保住一个个小家已摇摇欲坠的收支平衡,人们就必须让自己生活着的这片土地继续是“世界工厂”,继续能从甲方那里拿到订单。 对所有改开受益者来说道理都一样。 想保住既得利益,保住已习惯的生活方式,大家就不能让世界工厂倒闭,不能让习近平想要的红色中国复活。 而保住世界工厂的唯一办法,就是宰掉习近平,用他的死,昭示红色中国的覆灭,向全球甲方交上投名状,证明这座世界工厂作为乙方对甲方的忠诚,对全球市场大声疾呼: “老板们,你们的供应商是值得信任的!” 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要拿出这样的勇气,下这样的决心,并不容易。 但这是希望中华沦陷区至少部分地保留世界工厂属性的人必须做到的。 事到如今,习近平这个人,已经成为红色中国对抗美国甲方,伤害链逻辑对抗产业链逻辑的标志。 只要他还活着,他还掌权,就说明曾经的“世界工厂”现在是“红色中国”,是个不可信任的供应体系。 是的,就算习近平当下暴毙,要在中美之间重建信任也绝非易事,也肯定要经历一个漫长且充满波折的过程,但习近平不死,一切都没法开始。 而中华沦陷区的社会稳定,亿万改开受益者的生存空间,却都取决于“世界工厂”这个属性到底能否保留,能保留多少。 这还仅仅是沦陷区历史危机的一面。 另一面是什么? 是即使没打这场贸易战,中华沦陷区作为世界工厂的存在,也并不象许多乐观且天真的网友以为的那么坚固不可动摇。 因为让这座世界工厂存在的真正现实基础并不是所谓的“低人权优势”。 而是一直被低估的,现在正飞快流失且无法弥补的人力资源优势。 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很多,但拥有中共国改开时期独特人力资源优势的国家却只有这一个。 在中共国制造业属于中坚力量的这批人,是在中共建政以前接受教育的那一代民众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在8、90年代投身改开大潮的那些肯学肯干的农民工和市民子弟,是这些在制造业从无到有,技术逐步升级的过程中学到了一身本领,磨练出了一身在学校里不可能学到的技术,不仅包括按设定好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的技术,而且包括应对现场各种突发事态,因应老板们、客户们随时随地的突发奇想,用简陋的设备实现目标的技术能力的“超级打工人”。 中共国如今的制造业优势,是由他们组成的独特产业生态优势和规模优势。 但这代人已断了传承。 他们的子女不管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都无法重复他们的成长路径。 这些具备极强现场应变能力的制造业技术人才已在老去,且后继无人。但他们,才是“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是世界工厂的存在基础。 想保住世界工厂的属性,除了赶紧把习近平这块绊脚石炸掉,中华沦陷区要做的就是抛开对低人权优势的迷思,意识到这些技术人才的价值,并用足够高的薪水、足够好的职业前景来吸引年轻人成为这批“超级打工人”的学徒。 趁这些人还没退休。 可是,中共国政府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人才的重要性,没给这些人培养学徒、培养后继者的现实空间。 他们的工作环境是艰苦的,至今艰苦。他们的收入状态因其供职的民营企业的政治处境,总是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差不多都没有把自家孩子拉进同一个行业,继承自己丰富经验和职业道路的意愿。 如果不尽快改变传承的窘境,再多熬十年没订单低收入的日子,这些人真的会“一代绝”。 让中华沦陷区能担当“世界工厂”的真正优势也会随之而逝,即使那时中共已然覆灭,沦陷区想回到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也会变得不可能。 这座“世界工厂”今天的产业生态就象热带雨林中的生态系统一样既复杂又脆弱。它经不起一次剧烈的气候变迁的冲击。 但冲击已经来临。 时不我待,及时干掉习近平,以重获甲方信任为政治上最优先考量,从改变政体、国体开始,重新设立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这座“世界工厂”唯一的生路,也是亿万改开受益者“保经济”的唯一希望。 时机稍纵即逝。 希望将一去不回。
#中美贸易战
#中国社会问题
#习近平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土*隹*
2个月前
沉重关税下的美国老百姓水深火热
#美国
#关税
#经济困境
#民生
分享
评论 0
0
悉尼閑人
2个月前
吃草也能活中国人还有出路吗?
#生存主义
#经济困境
#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3个月前
3月15日,一名女子称,今年的长江航运一片惨淡,大量船舶无货可装,并且每条船多多少少都有欠债,船员们吃饭都成问题,不知道明年的行情会不会好一点。
#长江航运
#经济困境
#船运行业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3个月前
曾经被炒作的互联网技术,最终真的改变了世界——从互联网泡沫破裂,看今天 AI 热潮的未来 作者:Rolfe Winkler 本周是纳斯达克指数达到顶峰 25 周年,历史教训或能照亮 AI 投资之路 25年前的这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达到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巅峰,五年内飙升超过500%。随后,这场泡沫的破裂迅速而残酷。 无数普通投资者被新兴的互联网技术所吸引,却损失惨重,经济也陷入困境。曾风光无限的公司,如、以及Webvan等纷纷破产。 今天,当AI热潮席卷全球时,很多投资者担心同样的历史可能会重演。然而,即使AI真的是一场新的泡沫——尽管这个结论还无法确定——当年互联网泡沫的历史教训仍然值得深思: 曾经被炒作的互联网技术,最终真的改变了世界。 投资者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现在很多AI公司估值动辄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元,其中一些甚至还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投资者却依然不惜重金,纷纷涌向这些公司,希望通过大量投资兴建AI数据中心,以及购买昂贵的AI芯片,来押注未来。 但是,回顾当年的互联网泡沫,人们发现:大量资本疯狂投入革命性的技术,最终可能带来极大的长期回报。如今,全球最有价值的前七家公司中,有六家都是互联网泡沫时期诞生或壮大的科技巨头。 换句话说,那场互联网泡沫是一种所谓的「良性泡沫」,它推动了革命性技术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对的则是「恶性泡沫」,例如曾经炒作过的郁金香球茎、玩具「豆豆娃」或亚利桑那沙漠中的空置房屋,这些资产本身并未真正提高社会的生产力。 创新经济学家卡洛塔·佩雷斯(Carlota Perez)指出: 「想要成为激进的创新者非常困难,他们必须让供应商、员工、投资者都相信一个尚不存在的未来,最终才能开创出新世界。」 在这种狂热的追逐中,人们开始尝试新的理念并搭建基础设施。尽管许多公司最终失败,但他们的尝试却为未来打下了基础。2000年建设的大量光纤网络,就像1900年代的电网、1800年代的铁路和1700年代的运河一样。每次大繁荣之后都有剧烈衰退,但基础设施依旧存在,并催生了新一代产业。 如今的AI公司也在进行巨大的资本投资,尤其是大量购买英伟达(Nvidia)生产的专用芯片GPU。今天的英伟达已成长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之一,市值高达2.7万亿美元。 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庞大的投资究竟能否像当年的互联网那样真正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AI究竟会成为一种良性泡沫,还是昙花一现? 目前还难以给出明确答案,但AI领域已有明显的实际进展。如今的搜索引擎变得更加智能;AI机器人已经能写代码、撰写求职信,甚至帮你订机票、报税、安排会议。未来,这类智能助理的普及有望显著提升社会生产效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AI公司都能成功。如今,已有一些AI初创公司开始崩溃。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投资人戴维·卡恩(David Cahn)就指出,目前很多AI公司面临巨大的收入缺口,可能无法支撑庞大的数据中心开销,未来可能会迎来一波淘汰潮。不过他依然乐观,认为AI技术最终将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如何区分「良性泡沫」与「恶性泡沫」呢?曾研究多个泡沫时代的华平投资集团前副主席比尔·简维(Bill Janeway)表示,这要看投资的对象本身是否有实际价值。 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因为人们盲目投资于难以负担的房地产,最终引发全球金融体系崩溃。相较之下,特斯拉(Tesla)尽管很多人认为股价虚高,但公司正在利用资本大量研发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自动驾驶技术,甚至是以AI驱动的机器人。 图2: 2000年建设的光纤网络,相当于1900年代搭建的电力网络 许多被过度炒作的AI公司可能最终破产,但它们的某些出色创意可能会被后来者继承并发扬光大。 例如,1994年一家名为General Magic的公司曾推出了第一代智能手机,但当时环境根本不成熟——没有数字网络,也没有丰富的互联网内容,手机必须通过拨号调制解调器上网。结果它的产品销量惨淡,公司于2002年倒闭。 但General Magic的创始人马克·波拉特(Marc Porat)所设想的数字触屏手机概念,后来被史蒂夫·乔布斯在2007年推出的iPhone实现了。当时移动网络、互联网、触摸屏和存储技术都已成熟。 而参与General Magic研发的工程师后来都在行业取得成功: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主导研发了苹果的iPod与iPhone;安迪·鲁宾(Andy Rubin)则创办了全球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 今天,大量资金正涌入AI领域,人们再次感受到一场泡沫的迹象。无论这场泡沫真假,佩雷斯预计AI将如电力取代蒸汽机一样,再一次彻底提升社会生产效率。 General Magic当年还有一个超前但未完成的创意:能帮人们完成任务的AI助理。这个项目的工程师约翰·詹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如今已成为苹果公司的AI负责人。
#互联网泡沫
#纳斯达克指数
#AI投资
#科技革命
#历史教训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張 文文(万事屋版)
3个月前
美国人民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股跌成了狗 川主席他心疼呀 今天晚上川主席决定吃麦当劳 和劳苦大众们一起共克时艰😭😭😭
#美国人民失业率
#美股下跌
#川普麦当劳
#经济困境
#社会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日报网-新华网客户端
4个月前
美关税威胁加剧欧洲经济困境
#美国关税
#欧洲经济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日报网-人民网国际频道
4个月前
“成为金砖伙伴国将帮助古巴摆脱经济困境”
#金砖国家
#古巴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人民网-国际频道
4个月前
命运与共好伙伴 | “成为金砖伙伴国将帮助古巴摆脱经济困境”
古巴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古巴方面表示,金砖国家是南方国家建设更加公平、民主和可持续国际秩序的伟大希望。
#命运与共
#金砖国家
#古巴经济
#伙伴关系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陳軍 Jonathan
4个月前
問題:廣場革命的背景是什麼? 回答:广场革命(2013-2014年乌克兰危机),也称为乌克兰亲欧盟示威或尊严革命,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政治动荡,最终导致乌克兰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下台,并加剧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对立。其背景主要涉及乌克兰的地缘政治选择、经济困境、国内政治腐败等多个因素。 1. 主要背景因素 (1) 乌克兰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抉择 •乌克兰自1991年独立以来,一直在亲欧还是亲俄之间摇摆。 •2013年,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原本承诺签署**《乌克兰-欧盟联系协议》(AA)**,这将加强乌克兰与欧盟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并可能为未来加入欧盟铺路。 •俄罗斯对此强烈反对,施加经济和政治压力,要求乌克兰加入其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2) 俄罗斯的经济压力 •2013年,乌克兰经济严重依赖俄罗斯,其对俄出口占总出口的三分之一,并从俄罗斯进口大部分天然气。 •2013年乌克兰经济陷入困境,政府面临巨额债务,急需资金援助。 •欧盟提出150亿欧元援助方案,但要求乌克兰进行司法改革、打击腐败等措施。 •俄罗斯则威胁若乌克兰与欧盟签约,将提高天然气价格、限制乌克兰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并提出提供150亿美元贷款(不附带改革要求)。 (3) 亚努科维奇的决定与民众不满 •2013年11月21日,亚努科维奇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协议,并接受俄罗斯的贷款援助。 •这一决定被许多乌克兰人视为向俄罗斯屈服、放弃欧洲化,引发大规模抗议。 •反对派和年轻人主导抗议活动,要求政府重新启动与欧盟的合作,并指责亚努科维奇的贪腐和亲俄立场。 2. 广场革命的爆发与发展 (1) 初期和平抗议(2013年11月-12月) •抗议活动最早在**基辅的独立广场(Maidan Nezalezhnosti)**爆发,示威者要求政府履行与欧盟的协议。 •政府的强硬镇压(11月30日对和平示威者使用警力)导致抗议规模迅速扩大。 (2) 抗议升级为全国性动荡(2014年1月-2月) •进入2014年,示威者占领政府建筑,冲突不断升级。 •1月16日,政府通过**“独裁法案”**,限制示威、禁止帐篷和抗议面具,引发更大规模抗议。 •1月22日,首次出现示威者被警察枪杀,冲突进入暴力阶段。 •西部城市(如利沃夫、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开始支持抗议者,一些地区宣布不再服从亚努科维奇政府。 (3) 2月危机与亚努科维奇下台(2014年2月) •2月18日-20日,基辅发生最严重的流血冲突,警方向示威者开枪,导致超过100人死亡(称为“百人天使”)。 •2月21日,在欧盟斡旋下,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达成协议,同意提前大选并削弱总统权力。 •2月22日,亚努科维奇离开基辅前往东部,议会投票罢免总统,成立临时政府。 •亲欧派领导人组成新政府
#广场革命
#乌克兰危机
#亲欧盟示威
#亚努科维奇下台
#乌克兰与俄罗斯对立
#地缘政治选择
#经济困境
#政治腐败
分享
评论 0
0
新华网-新华网
4个月前
国际观察丨美关税威胁加剧欧洲经济困境
国际观察丨美关税威胁加剧欧洲经济困境-
#国际观察
#关税威胁
#欧洲经济
#美国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4个月前
2月17日,中国领导人在空前高规格会议上与一批民营企业家见面,就像文革后被平反的老干部“第二次握手”。但领导人通篇强调责不在他,不肯承认民营经济的困境根源在于他的领导责任。企业家群体毫无被“平反”可言,走进人民大会堂充其量是统战,或者多些发展新质生产力工具作用。
#中国领导人
#民营企业
#文革
#平反
#统战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4个月前
天然的边界确实没错,但汉族没有统治力,对自己人太狠,底层100块钱的饭不舍得吃,10块钱的东西扣扣搜搜,消费力不足,农民无保障,全国通缩,文化上没有先进性,贵族已经在皇帝的打压下消失殆尽, 能苟延馋喘不灭族就算不错了 就别去祸害其他民族了
#民族问题
#经济困境
#文化衰落
#社会保障
#消费力不足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