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Hoho,Gracy其实也是土生土长的四川成都姑娘。看到网友这么说,感觉币圈对四川妹子来说像自带了流量buff,我琢磨了一下,觉得背后还真有些道理。 首先得从四川的“地利”——水电说起。每年丰水期,四川庞大的水电系统会产生大量无法并网的“弃水”,其边际成本近乎为零。加密货币挖矿,正是一个电力成本决定生死的行为。在2021年挖矿被叫停之前,全球的矿工和矿场如朝圣般涌入四川深山,利用这些“废电”进行算力竞赛。矿场一多,整个产业链就跟着来了——矿机研发、矿场托管、运维、金融套保等。有些交易所也自然也把根扎在了这里,比如Kucoin。四川人才密度不错、生活成本也不像北上广那么高。我记得在我进币圈之前回到成都,朋友叫过一些Kucoin的高管一起出来玩,人家当时可是被称为“四川纳税大户”。这么多大所跟四川有渊源,可能不是巧合,是产业生态自然长出来的结果。 再说四川这地方的“人和”。四川有个形容老公/男友的玩笑词叫“耙耳朵”,表面是戏谑,内里却是一种深层的性别平等与尊重。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四川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我们从小被鼓励表达自我、敢于担当,而非被传统的“温婉顺从”所束缚。我从小当班长,跟班里男生也没少“打架”,感觉我们不需要额外花费精力去打破性别天花板,因为在所处的本土文化中,这块天花板本就更高,甚至不存在。也许在币圈杀出来需要的那种魄力和决断,对我们来说几乎是本能。 另外,成都作为“娱乐之都”也不是白叫的。从当年的超女到后来的王者荣耀,这里的人天生就更懂怎么吸引眼球、怎么运营社群。币圈说到底玩的就是注意力和共识,这套打法正好撞在了我们的专业领域上。 还有一点,四川历史上就是个移民大熔炉,湖广填四川大家都知道。这种背景让这里的人对新事物特别包容,不排斥外来者。区块链这种新兴玩意儿,在这里反而更容易被接受和尝试。 这么一盘算就通了:便宜的电、务实的人才、平等的氛围、娱乐基因带来的网感,加上开放的心态——这几样凑一块,四川女生在币圈显得游刃有余也就不奇怪了。这大概就是把家乡的资源,都内化成自己的超能力了吧。 以上纯属个人瞎聊,如有雷同,那必然是我在给家乡疯狂上分——以后四川娃在圈里找工作,简历上干脆直接印句“四川人,籍贯加成”,说不定真能当隐藏技能用呢。
Dr.Wang
4周前
「中国艾滋病最高发省份 四川发现首例HIV-2感染者」 四川省一直高居中国艾滋病患者人数排名首位,今年9月,《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发布一项研究,报告了四川省首例HIV-2感染者的诊断过程。 该病例于2025年1月在四川省眉山市某县被发现,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最终确诊为HIV-2感染。 这是四川省自1992年诊断首例HIV感染者至2024年底,首次报道HIV-2感染者。 这名HIV-2感染者是一位67岁的女性。2024年12月30日,在当地常住人群健康筛查中,采用HIV抗体确证检测、HIV核酸检测、测序及序列比对等HIV检测项目,最终通过HIV抗体确证检测“HIV-2抗体阳性”结果诊断四川省首例HIV-2感染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例常住眉山市某县,无国外旅居史,有手术史和输血史。在2024年12月之前,无HIV抗体检测记录。 研究介绍,该病例自述曾有过8名性接触者,其中配偶已于2019年4月死亡,经核查其配偶非既往HIV感染病例,且没有查询到其HIV抗体检测记录。 流行病学调查还显示,2022年,该病例认识了一名男性(HN001),双方于2022年4月在四川省某市有过密切性接触。流调发现,这名男性于2017年被湖南省诊断为HIV-1感染,2023年4月修正诊断为HIV-2型感染,三年前已经去世。 在另6名性接触者中,4人经HIV抗体筛查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中3人已排除窗口期,1人拒绝进一步随访检测,其余2位接触者无法追踪。专业人员初步推断:该病例的HIV-2感染可能来源于HN001。 艾滋病病毒,即人免疫缺陷病毒,可分为HIV-1和HIV-2两种类型。其中,HIV-1的起源与黑猩猩密切相关,HIV-2则与白枕白眉猴有关。它们的传播途径相似,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与HIV-1相比,HIV-2较为罕见,主要在西非局部区域流行。近年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日本等地相继报道了HIV-2输入性病例和本土病例。 中国首例HIV-2感染者是1998年福建省报告的科特迪瓦回国人员。2017年,湖南省报告了2例非输入性HIV-2感染病例,这也是中国国内首次本土HIV-2病例报告。 四川这例HIV-2感染者来看,社会等多方还需加大对老年人群性安全教育的宣教工作,减少艾滋病在老年群体中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