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德潤傳媒
22小时前
【被遗忘的吹哨人王淑平,最早发现血液问题,挽救了几十万人的生... - 王淑平医生出生于医学世家,1991年调入河南周口地区血站工作。她在1993年检测出献血员中的肝炎病毒,1994年发现HIV感染者,1995年确认艾滋病在当地农村蔓延,并推动全国血站整顿和政策完善。 主要事迹: 1993年:王淑平在血站献血员中检测出肝炎病毒,并报告给卫生部,但未引起重视。 1994年:她在献浆员中发现HIV感染者,尽管未被卫生厅认可,仍继续调查。 1995年:她在西赵桥村采集的血样中发现高比例的HIV阳性,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自费建立测试中心,确认艾滋病在当地农村的蔓延。她带着血样前往北京,寻求专家帮助,证实了疫情的严重性。她写信给卫生部,详细描述血站乱象和艾滋病传播风险,推动全国性调查。 事件影响: 全国范围内的血站整顿,许多非法血站被关闭。 推动了我国血浆捐献政策的完善。 王淑平的报告促使国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个人代价: 失去公职 家庭破裂 受到威胁,被迫离开中国 2019年在美国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9岁 王淑平医生的故事被改编为舞台剧《地狱之王》,以纪念她的勇气和贡献。她的事迹提醒我们,在面对公共卫生危机时,个人的勇敢行动可以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评论| #未告知婚检结果致男方患HIV ?别把烫手山芋丢给医生】近日,湖北某医院一名妇产科主治医生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由于婚检结果涉及患者隐私,无论是否告知患者的另一半,医生都被坑惨了。这位医生举了2个情况完全不同、结果却都是医生被停职的例子。婚检时有两位被查出患有艾滋病的女孩子,其中一位女孩不让医生和疾控中心告诉她的结婚对象,导致男方得了艾滋病,在被投诉后,涉事医生被停职待业;第二个女孩,医生告诉了她对象实情,两人没结婚,女孩投诉医生后,医生被停职三个月后辞职。这个帖子的真实性有待证实,但引发了医生群体的共鸣。评论区,不少医生感叹,不告知,良心上过意不去;如果患者本人极力反对,甚至用语言威胁的情况下,医生往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不管是否告知患者配偶或性伴侣,医生都可能被投诉,为了避免事情闹大,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就把接诊医生推出来敷衍了事。事实上,造成医生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的法律法规普遍没有赋予医生告知感染者伴侣的权利;在感染者隐私权和伴侣健康权面前,法律更保护前者。比如,《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艾滋病防治条例》同样规定,未经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等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这些法律条文都是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权,让他们能正常生活,避免被人歧视。但令人无奈的是,现实中它们却成了一些HIV患者向结婚对象或者发生性关系的人隐瞒的“盾牌”。虽然《民法典》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但这种事后的救济,无法阻止伴侣感染艾滋病。《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有义务将感染事实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如果不告知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条例并没有详细说明。患者的隐私权当然要保护,但是保护患者配偶或者性伴侣的知情权、人身健康权同样重要。与其让医生背负沉重的道德责任,努力去做患者的思想工作,在违规的边缘试探,不如赋予医疗机构主动告知伴侣的权利,同时用法律手段倒逼患者如实向另一半披露感染情况。关于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争论持续了很多年,在无辜者的健康面前,哪个更为优先,并不难判断,是时候有个统一结论了。 #洞见计划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02764185_121899824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vKjOtxZQ#搜狐新闻
朱韵和
5个月前
一个人的战争 高耀洁教授是退休之后开始全力展开阻止艾滋病扩散和救治工作的。 这是一个人的战争: 13年来,这项慈悲事业耗去了她所获得的全部奖金100多万人民币。 为调查艾滋情况、救治艾滋患者、宣传防艾知识、揭露输血感染,她的足迹(后来走不动则以出租车代步)遍布大半个中国,她沿着那条看 不见的血河,明察暗访过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15个省区。 她走入过100多个村庄——出访一天,一般情况是查访2、3个村庄,多的时候一天查看过7个。 她访问过近1000个艾滋家庭。到访之处,她留下金钱、药物、资料和口述的防艾方法;分享患者的悲愁、绝望和怨怼;延长前方探访的道路,增加未来救治的工作量和新方案。 她亲自编写、自费印刷的各式不等的艾滋病教育普及读物100万到150多万册。 她没有发行网络和渠道,只能利用邮局按照地址寄出去。她有两个巨大的地址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全国各地艾滋家庭的地址和需要寄出的各机构单位地址。 她曾背着12000张自费印制的防艾宣传纸,风尘仆仆奔到火车站,站在寒风中向往来过客散发。后来则与医院、学校、报亭、报章杂志社建立联系,请求帮助,定点散发,或者请自己的熟人带往农村……。 她发往中国公安机构的防艾资料就有30万分,据信全部从邮局消失,没有抵达。 她收到过来自艾滋病人和各种其他性病相关的信件15000封(已经出版)。12年4380天,平均每天她要收到3、4封救援的信件。而她没有让任何一封来信泥牛入海:每个写信人都会得到她的回复。 回复信件的背后,是具体的救助工作。她亲手安排、救助的艾滋孤儿就有164个,至今以八十高龄的记忆,她能一一叫上这些孩子的名字。这样的孤儿,即便救出一个,也不是一件易事。而通过她的努力,受到她的鼓舞,香港那位慈善家杜聪拯救的艾滋病孤儿,总数已超过10000名。 她的家成了艾滋病患者求助中心,每天都有人来访问,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过58位。 高耀洁教授没有机构和组织、没有经费和资助、没有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当然也没有薪水和报酬。13年来,她先后有过100多位追随而来的“防艾”义务工作者,却“绝大多数危难而退”了。 这天大的事,中国国家总理应该过问的事,中国国务院、中国卫生部、中国民政部、中国教育部,以及各省市、地县、区乡各级政府和官员应该负责的工作、恪守的职责,高耀洁教授以耄耋之年、一人之力担当了。 2007年,八十高龄的高耀洁教授突破封锁到美国首府华盛顿领奖,这是她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七个奖项中的第六项:美国维护女性权益组织的捍卫人权“环球女性领袖奖”。这是她第一次能够出国领奖。在颁奖会上,一位未受邀请、自费乘机、自购昂贵门票、专程远途而来的美国老妇人,握着高耀洁的手,急匆匆地表达自己对高教授的钦佩。凭着美国普通人的直觉,她将高耀洁教授与特丽莎修女(Mother Teresa,1910-1997)相提并论,同时正确地指出:高教授的工作条件比特丽莎修女还要困难,高教授不仅是善良人,还是一个英雄。 ---北明:民国最后一个背影 —— 记中国医生高耀洁 图:高耀洁走访艾滋村,与当地村民在一起。拍摄日期不详。(高耀洁提供)
朱韵和
5个月前
2003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见到了高耀洁,吴仪说:“有人告诉我,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吸毒传播和性传播。” 高耀洁回答:“他们在骗你!” 她坚持认为,在中国当下,由于卖血输血产生的血液传播,才是中国艾滋病的主要问题。她在博客里写道:“关于艾滋病血液的传播问题,不是又有抬头, 而是根本没有解决。”在她看来,非法血站并没有销声匿迹,只是由公开转为地下。 她认为:“在中国血源缺乏的状况下,怎么可能制止非法采血?800CC的血,只卖50元,这么高的利润,血头怎么可能放手?” 她还说:“艾滋病并不是河南的专利,血液传播是个全国性的问题。我走过了全国十几个县市、几十个乡镇、几百个村庄,见过几千个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多由于贫困而去卖血的农民,怎么会是性乱、吸毒感染艾滋病的呢?” 她曾收到一位叫周洪强的家长来信,其子周枫林2004年10月22日出生,次年8月23日、9月1日因病在医院输了两次血,染上了艾滋病,2006年6月9日死亡。她说:“这两年卖血感染艾滋病的病人一茬茬地死,艾滋病被中国人理解成脏病,吸毒或者作风淫乱才得病,艾滋病人被歧视,要还艾滋病人清白。” 让她倍感遗憾的是,一些专家和学校对艾滋病表现得很冷漠。她曾将一些防艾材料寄给中科院一位知名院士,没几天,材料被原封不动地退回。她给河南、湖北、江苏等地的图书馆发书,发的是她编辑的《中国艾滋病调查》和《艾滋病与性病的防治》,写明了是免费赠阅,后来有图书馆将书退回来,认为她是“先发书再要钱”。 她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评价当时河南的主政领导:李长春“卖血”,李克强执政之后没有揭发,他不敢顶,继续隐瞒。李长春之后接班的那位(接任河南省委书记的陈奎元?)想查血头,但中央把此人调走了。所以,李克强会做官。 ---湮灭之城:凝望夜空中那颗闪亮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