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民主制度
关注
丁凝(Hajj Teen)🇵🇸
1周前
纽约选出了一个穆斯林市长,简中圈不少人哭成一团,如丧考妣,说什么美国的民主制度要完了,谁规定的民主一定只能选基督徒?一定不能选穆斯林?你们嘴里喊着民主,心里拥护的却是唯白人至上基督徒至上,所以谁才是民主制度的敌人?
#纽约市长
#穆斯林
#民主制度
#白人至上
#宗教歧视
分享
评论 0
0
说真话的徐某人
1周前
🤔重罪犯萝莉岛二岛主做了美国总统,但美国好像也还没亡…… 关键时刻,要相信民主制度的韧性😂
#萝莉岛
#二岛主
#美国总统
#民主制度
#美国
分享
评论 0
0
immusoul
1个月前
#鉴片 阿子老师推荐的,我花了3个晚上才看完,因为里面的内容过于惊悚,我得缓缓。该片导演是曾经拍过《民主的边缘》的Petra Costa,她属于巴西的左派阵营,和Lula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她可以跟拍这些政治人物的内部小圈子,这种便利条件是一般人没有的。而这部片子说明她同时也和右派政治人物保持了很近的关系,从内部拍摄了巴西福音派对Bolsonaro的支持。这个教派起源于新教的内部,目前在英美两国都非常火,据说美国有四分之一的选民都是福音派的,他们就是川普的铁票仓。巴西情况稍好,但大多数福音派也是支持Bolsonaro的,是这位“巴西川普”2018年当选的最大原因。Lula为了赢选举,最后也不得不去讨好福音派,说了很多他们喜欢听的话,比如攻击性少数群体是反上帝的,这才赢回了30%的福音派选票,最终以微弱优势击败Bolsonaro,而福音派立刻组织人攻击巴西国会大厦,整个过程像极了美国的的那次冲击国会山的暴力事件。好在巴西军队守住了底线,否则就会是一场政变。这就是为什么川普正在试图改造美国军队,下次如果再发生类似事件美军可就不一定恪守中立了。总之,这部纪录片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民主制度的脆弱,尤其是在宗教的影响下,总统选举变成了被少数宗教领袖(比如片中的巴西福音派牧师Malafaia)操纵的数人头游戏,而教徒们因为特别喜欢生孩子,早晚有一天会依靠人海战术击败异教徒,把整个世界重新拉回到中世纪。
#巴西政治
#福音派
#Bolsonaro
#Lula
#民主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杨若晖 Ruohui Yang
1个月前
中华民国臺灣生日快乐! 我们对比一下对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14亿人被独裁铁拳锁在牢笼。别信“民主不能当饭吃”的鬼话,中华民国的民主制度就是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它让人民吃饱、活得有尊严。 中共国的宣传全是骗局,只肥了共产党,人民只是棋子和“代价”。从制度角度看,民主远胜独裁,每一项民生政策都证明中华民国的优越性。 中华民国2025年最低工资是每月2.859万新台币(约人民币6300元),劳资政三方公开博弈,劳工有权决定。 中共国的收入最高的上海,理论最低工资标准是2740元人民币,即便这样,很多企业也根本就不遵守这一规范。因为政府是一言堂,人民无话语权也无处去告状。民主制度让工资成为权利,独裁制度让它成施舍。 中华民国全民年金体系覆盖全民,老人靠制度安享晚年,不看政府脸色。 中共国地方养老破产,而高官则住着上亿修建的老干部疗养院,普通老人苦熬。民主制度是养老保障,独裁制度是等你老了还要再被敲骨吸髓。 中华民国全民健保透明高效,药价公开,看病不怕破产,就连舔共的大外宣也要专门跑回臺灣看病。 中共国医保城乡差距巨大,高官吞掉80%医疗资源,普通人只能自己在家等着病死。民主制度给你健康权利,独裁制度给你绝望。 政策上,中华民国政策公开审议,民众监督,政府不敢乱来。 而中共国,政治黑箱操作,人民只能当顺民。民主制度让人有安全感,独裁制度只能在那里求天求地,不要让铁拳砸自己。 中华民国抓住机会成亚洲四小龙,民主制度让人民从温饱到富裕。中共国大跃进大人祸饿死千万,发展到今天,经济靠人民血汗,而共产党集团却还在给中国人民拖后腿。民主制度能纠错,独裁只会制度高效犯错! 中共的所有宣传,都是为共产党服务,不是为人民;中华民国的民主制度,建立在人民权利之上,让人活得体面。没共产党,人民就能过上好日子!
#中华民国
#民主制度
#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生优越性
#共产党
分享
评论 0
0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1个月前
对许多极左翼人士来说,这是一场酝酿了近20年的运动。经济崩溃之苦给美国政治带来了持久影响。“如果民主制度不能让我有房子住,不能让我买得起食物,我为什么要在意拯救民主?”
#极左翼
#经济崩溃
#政治影响
#住房危机
#民主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韩连潮
1个月前
【再谈言论自由】作为一个绝对言论自由的支持者,我认为庆祝或鼓吹暴力的言论虽然道德上是错误的,但只要能通过最高法院布兰登伯格的测试,不构成“意图并可能煽动即刻的非法行动时”,就不应被法律惩罚。当然,私营企业不受第一修正案的直接约束。公司有权制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当员工的言论被认为与公司的声誉、品牌形象或价值观相悖时,公司有权采取行动,包括解雇。但我觉得社会还是应当更宽容,有人因一时激愤,讲了错话,教育一下即可,不要动用公众舆论和市场力量来惩罚他们。我担心一旦民主党上台走极端,禁止任何质疑DEI、疫苗和气候变化的言论,这样的恶性循环会破坏我们的民主制度。
#言论自由
#布兰登伯格测试
#第一修正案
#企业行为准则
#民主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个月前
9月12日,台海时刻转载9月10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的言论,称统一与分裂“不是制度之争,而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较量”。 然而,评论区却出现“翻车”,不少网友并未跟随官方表态,而是齐声呼吁“支持民主统一、反对武力冲突”,还有人要求尽快实现养老金等制度统一,甚至有人直言“两岸都都应该实行民主制度”。
国台办强硬反“独”争议,国民党罕见劝告· 97 条信息
台湾:主权争议下的两岸交流与认同博弈· 463 条信息
#台海局势
#陈斌华
#两岸统一
#民主制度
#网友呼吁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人研究院
2个月前
有些例子让你不得不相信人种基因学说的:非洲国家玩美式民主只会整天打内战,苏联这种被西方看不起的国家都能出个戈尔巴乔夫,中国出了胡耀邦,赵紫阳直接被中国人捧成神了。 所以说小黄人就只适合玩儒表法里,民主自由宪政那是白人的东西,移植到小黄人,黑鬼,穆斯林身上肯定会水土不服的。
#种族主义
#基因决定论
#民主制度
#文化差异
#政治观点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个月前
民主制度确实是暂时的 如果不是因为民主孕育出了科学,科技,特别是核武器 民主本身给个人带来的人文关怀、思想自由其实是毫无用处的 民主战胜不了专制 清政府恐怕将会继续统治中国人 9000年 说到底,战胜独裁的 只能是压倒性的暴力和武器
#民主制度
#专制
#暴力
#武器
#人文关怀
分享
评论 0
0
幽酱
3个月前
川普用美国反对美国 2025年6月,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当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 147,000。数据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仍然稳定。三周后,BLS公布了“技术性修正”后的统计数据,大幅下调至14,000人,相当于原数据的不到十分之一。这一巨幅调整,立即引爆了市场和政坛的双重地震。 为何修正如此之大? 我去查了一下,BLS事后解释,这次误差来源于两个方面: 1.样本收集时间窗口的问题:6月初的初步数据基于企业调查的快速回报样本,回收率为59%,远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随着时间推进,收到的补充数据大幅降低了整体就业增长判断。 2.季节性因素误判:BLS在季调模型中高估了夏季临时岗位的增幅,尤其在教育和零售业领域。而实际数据显示,这两个行业在该月并未如往年一样大量招聘。 这次5-6月整体超过25万人的就业修正,是自1979年系统规范以来罕见的巨大调整,而非传统波动。尽管统计机构对修正原因作出了解释,但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下,立刻让川普在他的平台上发文指责劳工统计局局长Erika McEntarfer,随后她被解职。也许川普的不满并非单纯来自误差本身,更多的是由此带来的“信心打击”效应。就业数据是金融市场的重要风向标,而此次下调导致了股市大幅震荡,并且川普的支持者说这是“统计系统犯下的经济破坏行为”。于是,这场在‘统计学上可解释的误差’,让文官系统中的官员付出了政治履责的代价。 这不仅是一场统计失误的风波,更是一个信号:哪怕程序没有改变,制度的运行逻辑已经变了。技术官僚失去了“犯错的缓冲区”:一旦数据不利,哪怕技术上合理,也可能成为政治替罪羊。 突然我想到了,中国2023年青年失业率一度突破21%,随即被国家统计局宣布暂停发布,而后采用新定义“剔除学生”再度发布较低数字。若美国制度容许通过解职技术官僚以维护“信心”,中国则通过停发原始数据维护国家的宏大叙事也不应被嘲讽。因为在本质上,两者都指向同一制度心态:事实服从叙事,数据不再自主,而是被用于维护既定权力架构。 民主制度的一个美德,在于它的“低效”:分权制衡、程序正义、多元意见、舆论监督——这些都意味着政府不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一切。事实与权力分离,是民主的基石。 在这种制度下,统计局的职责不是“发布有利于政府的数据”,而是提供真实、独立、专业的社会运行图景。它不服务总统,而服务公众。 但当总统希望每一条数据都“有利于市场反应”、每一个数字都“配合国家战略”、每一次统计都“传递乐观情绪”,民主的低效就成了他的敌人。于是,清洗就开始了:从 CDC 到 EPA,从 FBI 到 BLS,凡是“踩到叙事红线”的技术官僚,不是被边缘,就是被换人。 川普并未直接废除这些机构,他只是改变了它们的输出逻辑。但这其实这比解散更危险因为它让人误以为“制度还在运转”,而其实它已成为权力的传声筒。 美国的联邦政府长期以来维持着一套庞大的技术官僚体系,这些职业文官不因总统更迭而换岗,理论上保持政治中立,仅为制度服务。上学的时候,教授提到过过两个法案,我到今天还记得,《彭德尔顿法案》与《赫奇法案》,它本意是要打破“分赃制”,保障政府运行的专业性与连续性。 但是很遗憾,现实中,中立从来不是天然的,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权力博弈。在极化政治环境下,“中立”会被贴上党派标签;专业判断会被看作意识形态立场;连统计误差也会变成攻击的弹药。当数据触及政治利益时,“讲实话”就会成为“政治行为”。所谓“深层政府”的攻击,否认专业,也拒绝制衡。 这半年里,特朗普与他的好朋友习主席在治理理念上趋同越来越明显,他们都更愿意依靠集中的行政手段来压制不确定性,更强调政策的一致性与叙事的统一性,而不是多元对话或制度弹性。 当中国的数字治理、即时调控、全景监控被描绘成“现代治理典范”;当美国一组就业数据引发总统震怒、机构人事调整;当国家机器开始鼓励“叙事一致性”而非“事实完整性”时,民主制度那套冗长、纠结、低效的结构,就变得令人“不耐烦”。 川普正是这种不耐烦情绪的提炼体。他将民主制度中的专业机构、文官体系、程序原则,转化为服务行政权的工具,这和地球那边的大国如出一辙。只有高下之分,没有本质区别。 另一方面,自从川普再次执政之后,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大,社会不在对弱势群体提供福利保护的安全网,“贫穷处罚机制”逐步升级,整个社会向丛林化发展,这种感觉你熟悉不熟悉?只有服从、只有竞争、只有产出,才配被社会承认,难道我们不喜欢的那种制度居然是先行者? 今天这里没有推翻,而是被悄悄替代,也许我们终将明白,民主制度并不会以一次政变告终,而是在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技术调整中慢慢失效。 川普不是直接打破了美国的制度,而是激活了制度中那部分最危险的潜能。他证明了一件事:民主制度不是历史的终点,它仍可以退化成权力的舞台。 最后,我想起了一句玩笑话,质疑王沪宁,理解王沪宁,成为王沪宁。
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引发就业数据争议· 27 条信息
#川普
#美国劳工统计局
#就业数据
#政治干预
#民主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个月前
窗戶紙已經捅破了! 👍 “什麼都西化了,就是不要那個民主制度,打開天窗說亮話,就是這麼回事!”
#西化
#民主制度
#负面
#观点
#窗户纸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3个月前
民主制下左派右派要得势,都得讨好选民。而选民对左、右派的主张往往都只喜欢一半。秦晖教授说:所以左派上台增福利容易,增税难;右派上台减税容易,减福利难;这就导致宪政制度的基本目的即我以前称之的“天平效应”受到破坏。如此往复循环,债务窟窿就难免越来越大,终于导致塌陷的大祸。
#民主制度
#左右派
#选民
#福利
#债务
分享
评论 0
0
幽酱
3个月前
以正义之名,打开清算之门 川普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合成图,奥巴马和多名前官员穿着囚服,像通缉犯一样排列,配文是:“Samantha Power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图一发出去,全世界吃瓜群众第一时间就看见了总统的情绪状态。支持者跟随附和,反对者则指出,他这是在转移爱泼斯坦名单带来的政治压力。 这半年,全世界都在看美国玩“社交媒体治国”。每天一出新戏,你以为昨天已经够离谱了,结果今天还能更癫一些。主播总统,网红议员,各路吃瓜群众,都在这场网络政治秀里狂欢。 美国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的?什么时候一个制度,开始默许清算成为政治的一部分? 其实这个潘多拉魔盒,不是川普第一个打开的。追根溯源,这种将政治对手“罪犯化”的文化暗流,其源头或许更早。从上世纪90年代,共和党人利用个人私德问题对克林顿发起弹劾;在到奥巴马执政八年,以川普为代表的保守派持续炒作“出生地阴谋论”,从根本上否定其执政的合法性。 而民主党在2016年后,亲手又将这个魔盒撬开了更大的缝隙。2016年,川普第一次执政刚开始,通俄门就铺天盖地地开始了。特别检察官、FBI调查、媒体攻势,从选举合法性打到通话记录,连他身边的人都被一一拉去过堂审查。 过程合法,但动机太明显。真实的目的就是为了拖垮川普,为了让他永远停留在“被调查状态”里。 到了2020年,选举结束之后,川普输了,拜登上台,但民主党的操作并没有收手。骚乱调查、第二次弹劾、各类司法起诉,一波一波地跟上来。 这套东西在程序上都讲得通,表面是为了维护法治底线,但也很难不让人看出背后的政治指向——不是仅仅要他离开白宫,而是希望他彻底退场,永远不能回来。 大部分人都不会反对对国会骚乱的追责,川普在那个问题上确实有他该承担的部分。 但那之后的一些行为,尤其是社交平台的全面封号,就明显越界了。不是制度行为,而是平台联动的“私权围剿”。性质已经不是“政治对手”,而是“信息敌人”。你不能发声,也不能被看见,彻底被删掉。 这些动作在形式上没有错,在程序上也都站得住,但它们给全社会埋下了一个共识:原来政治失败可以延伸为法律责任,原来下台之后还可以继续打。 川普学得很快。这套东西不是他发明的,但他掌握得比谁都快,也用得更彻底。作为学生,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民主党挖了个坑想埋他,他转身就把这套操作变成武器,现在反过来用在他们身上。 所以现在是魔盒被川普整个掀翻。但那道原本还可控的缝隙,是被2016年之后的民主党亲手撬成了无法回头的裂口,尽管后来他们有所收敛,但一切已经开始,没法收场了。 在另一个国家,韩国,已经走过数次这样完整的路程。那是一个选举制度完备、媒体自由健全的国家。但每一任总统几乎都在下台后被追究。审判、入狱、自杀、彻底消失,成为政权更替的一部分。所有人都完成了程序,但没人完成共存。 韩国的根本问题,不是清算情绪,而是制度本身没有为失败者留下生存机制。总统权力高度集中,没有连任压力,党政不分、司法容易被动员。制度只保证胜者能执政,但不保证输的人还能活得安全。于是,权力成为一次性的赌注,赢了什么都能做,输了什么都保不住。 而美国,似乎正在上演一个相似的剧本。尽管美韩在总统任期、政党制度上存在差异,但那种“赢家清算输家”的残酷逻辑,却在美国找到了惊人的回响与群众基础。 只是今天它呈现的是另一种形式: 川普让总统权力通过行政命令扩大、通过社交媒体绕过制度、通过清算叙事绑架支持者。媒体开始带节奏,司法开始选边站,支持者开始习惯把政治失败等同于“必须坐牢”。 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美国也会变成另一个版本的韩国:法律不再是中立的裁决工具,而是胜者手中的清算机器。选举还在,但只是一个合法上台的通道,失去了交替与宽容的本意。卸任不再意味着“你可以回归平民”,而是“你要为前任承担清算”。 到那个时候,民主制度还在,选票还在,新闻也还在。但一切只剩下形式,实际运作的是另一套“赢者独占、输者消失”的逻辑。 最讽刺的是,就在这样的过程里,许多人还在用“自由世界”的名义批评别的国家没有民主。却没有意识到:民主不是投票制度,不是三权分立的教科书图解,而是你输了之后,依然可以活着说话,不必担心谁来收拾你的一生。 这个底线一旦被打破,社会共识的崩溃不会以爆炸的方式出现。它不会昭告天下地瓦解,而是像今天这样,一点一点,从一副AI合成的图片开始。 这一切看着像是新媒体战术,像是社交话题,像是一场流量风暴。但其实是底层规则的重写。等你意识到规则变了,那就已经没有规则了。 川普不是意外,而是一种从未出现过的变量。 ps:川普每天制造的新闻让所有人都有点跟不上节奏了,目不暇接,话题不断,写不过来。世界从未这么有意思过。
#川普
#政治清算
#美国政治
#民主制度
#社交媒体治国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BBC News 中文
5个月前
一文看清台湾“朝小野大”下的大罢免潮——是蓝绿恶斗还是民主实现?
这场运动已从公民社会蔓延至政党层级,成为席卷全台湾的政治风暴,预估大罢免将耗费超过5亿新台币,投票结果牵动朝野权力消长,可能改写国会席次版图。
#台湾政治
#罢免潮
#蓝绿恶斗
#民主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川和 koi iok !👊🇺🇸🔥 🇺🇦境外爱❤️习❤️🇨🇳势力
5个月前
民主制度现在处于颓势的原因在于我们用选票选出来的领导人的质量不如世袭培养的独裁王😂 那你撕裂社会矛盾激化地对抗费劲选出来一个废物不是纯小丑吗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一个优秀的独裁者只是个例,独裁帝国的衰败往往在几代人的继承之间,没有任何保险 当然这也许是我们看不到的后事了
#民主制度
#独裁
#领导人
#世袭
#社会矛盾
#选票
#帝国衰败
分享
评论 0
0
铁手
5个月前
美国目前发生的一切,让人无限唏嘘。每一步的发展,相信很多中国人都预测到了。我们的史书无数次记录帝国的黄昏,王朝的更替。美国最像清末的百日维新。不同的是,川普即是光绪又是慈禧。马斯克妥妥的谭嗣同了。人类政治活动,确有规律可循的。民主制度也没能例外。二百年的王朝周期率,准的可怕。
川普与马斯克公开决裂,互怼引发市场震荡· 300 条信息
#美国
#帝国的黄昏
#王朝更替
#清末
#百日维新
#川普
#马斯克
#民主制度
#王朝周期率
分享
评论 0
0
李强
5个月前
关于 #中国民主化 的前景,首先我们要明确重要的一点。之所以认为中国必须民主化,不是因为某个外国实现了民主化,不是因为美国、不是因为英国、不是因为日本实现了民主化,所以中国要跟着民主化,而是因为民主化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 换句话说,即便一些已经实现民主化的国家出现了摇摆,(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民主历史最多只有两百多年,年轻的制度仍然需要不断打磨),也并不能动摇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决心和信心。 这是中国人从三千五百年的历史中切身总结出的惨痛教训。中国人从来不缺建设的能力,但每隔短则几十年长则两百多年必然要经历的大起落,让我们认识到,如果没有民主法治自由,如果没有由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所有的繁华昌盛最终只是一场空。
#中国民主化
#民主制度
#发展前景
#内在要求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5个月前
5月22日 习近平向罗马尼亚新当选总统达恩致贺电,习近平指出,罗马尼亚是世界上第三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49年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国建交,但该共产政权终因齐奥塞斯库的个人崇拜和民族主义而走向毁灭。1989年革命后,齐总书记夫妇被审判后处决。 随后国名改为罗马尼亚,并推行民主制度。
#习近平
#罗马尼亚
#贺电
#外交关系
#历史回顾
#民主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戈壁東guppydong
5个月前
2020年我就截圖揭露《紐約時報中文網》一週四天讚頌中共,另外兩天罵美國,還有一天罵川普。 直到今天《紐約時報中文網》除了罵川普,就是為中共做宣傳! 看看這些標題,比中共國內任何一張報紙都高調讚頌中共! 這就是美國被中共滲透和掌控的真實現狀! 言論自由和民主制度被利用成顛覆美國的工具,這種狀態如果沒有立法阻止,就是美國和這個世界不斷淪陷的根源!
#媒体批评
#中美关系
#言论自由
#中共宣传
#民主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Vic Wong 黄维克
6个月前
感觉美国人也要“跳忠字舞”了 你没看错!今天,美国农业部居然在首都大楼上挂出了川普的巨幅画像(见图),图片和文字都来自于英国独立报。 美国历来避免展示活人的巨幅画像,就是为了防止个人崇拜,强调制度大于个人,捍卫民主精神。 “忠字舞”是中国文革时期个人崇拜达到顶峰时的产物,当年全国人民每天都要跳的一种政治表态舞蹈。
#川普
#个人崇拜
#美国政治
#民主制度
#文革
#忠字舞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6个月前
转贴:马斯克百日维新的教训:科技也许可以加速政府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但无法用二进制代码替代政策制定的人文考量;企业家效率至上主义能优化流程,却解不开公平与正义的多目标优化方程。这场政治素人的冒险,成为解剖科技与权力关系的样本,证明再天才的工程师,也设计不出民主制度的完美算法。(天笑)
#马斯克
#科技创新
#数字化转型
#政府服务
#政策制定
#企业家
#效率至上
#公平与正义
#政治素人
#科技与权力
#民主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WL🇬🇧🇺🇦
6个月前
被川普马斯克支持的德国选择党被德国宪法正式定为极右翼党。这意味着今后该党将不会有机会出来竞选。德国的特殊情况,德国的宪法起到了阻止可能的极端左或右对民主体制的破坏。目前被宪法列入的有德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帝国党。德国好样的!👍👍👍
#川普
#马斯克
#德国选择党
#德国宪法
#极右翼党
#民主制度
#德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帝国党
分享
评论 0
0
猫神
6个月前
【猫神漫谈:🇺🇸宪政危机,问题出在哪儿呢?】:现在看来,美国总统的权力之大,已超出三权分立的设计初衷。百年来,先贤们设计的三权制衡体系,也许足以约束君子,却难以防范小人。而人性本恶,一旦选出坏蛋总统,权力失去约束,便如毒种入土,迟早开出一朵罂粟花。一个不按牌理出牌,没有道德底线的总统,民主制度就千疮百孔 总统掌握绝对的组阁大权,可随意任免内阁成员,而无需国会批准。 这种权力结构,使得本应独立运作的政府部长,荣华富贵系于总统一言,必然变得仰人鼻息,唯命是从 如同帝制时代的内廷太监,他们不再为国家负责,也不需要讨好选民,而只需侍奉“天子”就可升官发财,逐渐沦为家奴附庸。 更甚者,总统在外交与经济政策上的权力,几近独断专行。 一旦总统决策脱轨,即使后果严重,制度也难以及时制衡,完全是把家国天下系于总统一人 司法独立同样是形同虚设。 虽有宪法保障法院独立,但法官任命由总统推荐,同样很难脱离政党痕迹,所以法官完全靠个人职业操守,只能相对保持公正,并没有制度约束、保证 而司法部长与FBI局长等关键岗位,却由总统任命,并隶属于行政系统。若总统试图以公权私用,甚至是破坏宪法,这些部门首长不可能成为捍卫宪法的最后防线,甚至完全有可能成为总统打击政敌、封锁言论的工具 军队理论上忠于国家,但国防部和军方将领直接听命于总统,实际上和内阁成员没有两样,在一个政治趋于奉迎、良知被边缘化的体制中,指望军方将领出来反对总统,捍卫宪法,其实也是镜花水月,不容易心想事成 从制度运行角度看,国会是三足鼎立,总统虽无立法与司法权,但其在行政、军事、外交、任命、赦免等方面的集中授权,如果所在党派又在国会和最高法院占多数,总统甚至可以操控国会和法院,间接实现对三权的全面操控。 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结构,让美国总统几乎与习近平的权力无二,已使其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准皇帝”。 哪怕是从总统的个人待遇上,也是极其荒谬:美国总统虽然实行年薪制,每年40万美元,看起来一点都不多,但总统的消费却毫无节制,可以天天打高尔夫,每周花费纳税人500万美元,就算是威权如习皇,估计也没有如此穷奢极欲 更危险的是,这一切并非政变所致,不需要背后勾兑,而是通过合法程序、在“民意”的名义下一步步构建起来的。制度外表完好,运转有序,实则监督机制早已空心化,国家被带歪了方向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一个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时代,民主急需修正和完善,制度要跟得上时代发展和人性堕落的速度 先贤们过于相信政治家们的道德操守了 它可能选出最好的总统,这是民主政治的伟大之处,但也可能选出最坏的人,当一个不守规则、蔑视法治的总统出现时,民主制度就开始千疮百孔。它不是被境外势力打垮的,而是在热烈的掌声和吹捧中,而一点点瓦解。 贾探春都明白这个道理:“咱们这样的大族人家,若被人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正是现代民主最危险的悖论:制度允许你出错,选出终结制度的人,并为其开道。 接下来还有三年多,到底会发生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猫神无从预测 God bless America.🙏 愿上帝保佑这片伟大的土地,赐福美国和世界人民🙏🙏 🥹
#美国宪政危机
#权力滥用
#三权分立
#总统职权
#民主制度
#政治伦理
分享
评论 0
0
二爷Alex
6个月前
中国近代史上,真正的现代政客,那可能只有宋教仁。他看到了权力过大的总统制之于中国的弊端,力推议会主导的责任内阁制,以及革命党向议会党的转型。今天说起来很平常,不过是总统虚位、内阁由国会多数党组成、部长可被质询、预算由议会审议等等,说白了就是今天英国、加拿大、澳洲等国的制度。他如果不死,也不太可能有袁世凯的称帝,孙大炮的革命。 所以他不但被袁世凯所不容,连孙中山这些党内同志也不容。这些沉醉在共和元勋梦、革命领袖梦的土老帽,和宋教仁之间至少隔着十个黄兴。 英雄救国,功败垂成,时也命也。
#现代政客
#宋教仁
#中国近代史
#责任内阁制
#议会制
#权力制衡
#民主制度
#历史评价
分享
评论 0
0
说真话的徐某人
6个月前
加华川们天天攻击加拿大的民主体制,叫嚣着将加国主权让给另一个国家,他们说他们是大多数,只有这样才能让加拿大再次伟大……可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 我很想知道加拿大local们是怎样看待这些加华川的,身在加拿大的朋友不妨来说说看 当然了,加拿大人友善包容名声在外,我旅途中遇到过的几个加拿大人都非常nice,最终一定会包容这些加华川的。换而言之,在加拿大,挺川的加华川成了少数,成了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的一部分
#加拿大政治
#加华群体
#民主制度
#川普支持者
#加拿大社会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