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清末
关注
联合早报 Lianhe Zaobao
3周前
广东汕头两条“世仇村”和解,破除从清末起两社区百余年来互不往来、互不通婚的陈规旧俗。
#广东汕头
#世仇村
#和解
#清末
#陈规旧俗
#社区
分享
评论 0
0
铁手
3周前
美国目前发生的一切,让人无限唏嘘。每一步的发展,相信很多中国人都预测到了。我们的史书无数次记录帝国的黄昏,王朝的更替。美国最像清末的百日维新。不同的是,川普即是光绪又是慈禧。马斯克妥妥的谭嗣同了。人类政治活动,确有规律可循的。民主制度也没能例外。二百年的王朝周期率,准的可怕。
川普与马斯克公开决裂,互怼引发市场震荡· 259 条信息
#美国
#帝国的黄昏
#王朝更替
#清末
#百日维新
#川普
#马斯克
#民主制度
#王朝周期率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2个月前
大清,真夠狠的!
#大清
#历史
#清朝
#狠
#清政府
#僵化
#清末
#封建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脂纳人研究中心(十八世)
4个月前
清末,西方传教士给中国乞丐做白内障手术,让他重见光明。不料家人非但不感激反而带人找到教堂赔偿:人家是靠这瞎眼要饭,你治好,这不砸人家饭碗,断了人财路?最后不得不赔偿乞丐家人银子才了结此事!出自1894年《中国人的性格》作者是阿瑟.史密斯。他在书中断言:中国人什么都不缺,只缺人格和良知
#清末
#西方传教士
#白内障手术
#中国文化
#历史事件
#中国人的性格
#阿瑟史密斯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今日大陆统治者所嫉妒有二:一是大陆小资知识界人士怀念之民国,二是香港人怀恋之英殖。 大陆有人怀念所谓的民国美学太过,引起打压。民国有美学否?有一点。皆因清末和北洋,外派留学生,在西洋所学之科目繁多,不只理工,文学、美术、音乐时,样样皆有,还包括比较冷门的美学(Aesthetics)。 宗白华与朱光潜两氏,为留洋之美学派两大师。其实广义如建筑家梁思成、林徽音、诗人徐志摩、李金发、施蛰存,还有导演马徐维邦,亦俱美学家。 于是欧洲的地名,就出现以下的音义美译:翡冷翠、枫丹白露、牛津、剑桥,而不是今日GDP金钱购物时代的佛罗伦斯、方登勃罗、奥克佛尔斯特,以及康姆勃列治。 只看这两组译名,一组是淑女士绅,另一组是大妈农工,高下立判。崇优主义者选哪一边认同?不必再议。 美学在中国只短暂的萌芽,为何无以为继?中国人说,是因为后来遇到侵略战乱,以及日后破四旧之毛江“文革”。 后者毫无异议,只是前者:即使列强侵略,也只会令中国人的美学生活更为丰富:上海的法租界的梧桐树、青岛德国人的老房子、哈尔滨沙皇时代风格的马迪尔饭店和东正教堂,还有长春日欧建筑的大正遗风。凡此种种,俱是美学,由于所谓的列强侵略(Thank God),在晚清和民国的交汇处,所以民国美学也自成一个非常丰富的体系。 减去欧洲和日本的良性影响,真正的民国,其实“美学”有限,去台北看看,一度遍地充斥的蒋介石和林森铜像,相当丑陋,并无美学可言,民进党上台拆掉,堆填在一处,过几百年皆无价值。 士林官邸内可见蒋中正伉俪平时家居品味,家俬俱当时七十年代初之流行,与西贡前总统府中阮文绍留下之风格一样,汽车亦美国车。端庄有余,色彩略嫌当时大府第之时俗。 台北市的房子也相当丑,今日残余之美学,如梁实秋和孙立人生前之日式房子故居,又是殖民地时代留下的。市长柯文哲说:中华民国何来美学,都是日治时代留下,中华民国只有破坏美学的能力。此言有点偏激,国民党无破坏之心,只是包括马英九在内,无美学训练而已。 对岸则不同,连美也可以叫做“臭美”,那么相反就是“香丑”最好。上海有几家文人书店咖啡馆,西式布设,点缀几块乌镇买来的清代木雕门板,有德国威玛时代的留声机一座,满洲国时代旧皮大沙发两张,泡意大利黑咖啡,有一股陈丹青的美学之风。但不要忘记,陈先生及其追随者,俱共产党眼中的敌人。 ---陶杰:美学这回事 淑女士绅对决大妈农工
#大陆
#统治者
#小资
#知识界
#民国
#香港
#殖民
#美学
#清末
#北洋
#留学生
#宗白华
#朱光潜
#梁思成
#林徽音
#徐志摩
#李金发
#施蛰存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