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民国
关注
Daniel Fang
1周前
民国时代,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闹过大饥荒,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民国时代有资本家。 1949年,中共国的头三十年,为什么老百姓过得苦不堪言,一个大饥荒就饿死上亿人口,因为资本家都被打倒了,杀害了。 2000年后,为什么老百姓又开始有饭吃了,因为新的资本家出来了。 现在,苦日子又来了,为什么?因为资本家们又开始一个个被打倒了,被抓起来了,被远洋捕捞了。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395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38 条信息
#民国
#资本家
#饥荒
#中共国
#打倒资本家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辛亥之冬,湘人宋教仁立于时代的浪尖。清廷风雨飘摇,旧世界的门扉已裂,他却以三十未满之身,肩起一个新国的希望。那是1911年,一个王朝的残阳下,一个共和国的晨星正升起。彼时的中国,千年帝制甫崩,山河破碎、人心茫然。许多人想着如何登堂入室、分割新权,而他,却在南京的简陋书案上,起草了一份未完成的制度蓝图——宪政、选举、代议,这些被尘封已久的字眼,在他的笔下闪着理性与信仰的光。 他相信,革命不是换一个皇帝,而是换一种做人的方式。他要建的,不是“宋家的天下”,而是“国民的国家”。那是一种几乎天真的信念:权力可以被监督,政府可以向人民负责,民主可以在这片经年封建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他的理想,不是热血的呐喊,而是冷静的制度;不是刀枪的征伐,而是法律的秩序。有人说他不像革命党,更像立法者;但正因如此,他才是那群热血之士中,最冷静、也最危险的一个——因为他要以法束权,而非以权驭人。 辛亥之后,南京临时政府草创,群雄并起。袁世凯、黎元洪、黄兴,各怀心计;而宋教仁坐镇法制,起草《临时约法》。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它规定元首权力受限,内阁必须向议会负责;它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将“皇权神授”彻底葬于旧制的尘埃中。宋教仁明白,这一纸宪法,并不足以稳天下,却足以定方向。他要做的,不是胜一时之战,而是为后世立一个可被遵守的秩序。 1912年,民国初定。他转身走上另一条更险的路——以法律之名,与权力正面对抗。宋教仁组建国民党,主张以政党制衡总统之权。那一年,他三十岁,眉目清朗,语气坚定。他奔走于南北之间,演讲、筹款、招募议员候选人,用一场场公开的竞选,向这片土地讲述“民主”的含义。他说:“民权者,国之本;宪政者,民权之器。”这句话后来被印在了无数学生的笔记上,却没能印进一个军阀的心里。 1913年春,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大获全胜,几乎可以掌握内阁。那是中国史上第一次通过选票决定权力归属的时刻。可就在这一刻,宋教仁走出上海车站,迎面一声枪响,子弹击穿了他的胸膛,也击碎了一个新国的梦。血流在淮海路的石板上,他的手中还攥着一份未寄出的信——上书“宪政进行之急务”。他倒在那一页理想之上,带着尚未来得及实现的制度蓝图。 那一枪,不仅杀死了宋教仁,也杀死了中国民主政治萌芽的第一次春天。枪口后的人是谁,史家至今争论不休,但天下皆知——利益与理想的冲突,远比子弹更致命。袁世凯登上总统之位,旋即解散议会、禁绝党派,恢复帝制,民国的法统从此成了空壳。宋教仁用死告诉世人:革命易,立宪难;推翻暴君易,驯服权力最难。 他若不死,或许中国的宪政道路仍充满荆棘;但正因他死,后世才有了方向。梁启超称他为“宪法之魂”,孙中山叹曰“国之干城失矣”。而鲁迅笔下那个“失去方向的民族”,在很长时间里,也是在寻找像宋教仁那样的人——不只是反抗者,更是建设者;不只是烈士,更是法治的奠基者。 许多年后,当人们再次谈起民国初年的动荡,总会想起那个被雨打湿的车站,那具年轻的遗体,以及那场未完成的民主实验。宋教仁的一生,短如流星,却划破了中国政治夜空的第一道光。他没有王侯的权势,没有将相的军功,却以理想之锋,挑战了权力的本质。他相信,国家的未来不在强人之手,而在制度之下;社会的秩序不靠恐惧维持,而靠公意支撑。 他死时,年仅三十二岁。后人立碑于衡阳,碑上寥寥数语:“以法立国,以宪为本。”这八字,简直像他的墓志铭——寡言而坚硬,如他一生的信念。有人说他太理想,不合时宜;可正如陈宫在白门楼上所示,正是那些“不合时宜”的人,才照亮了时代的天际。宋教仁之死,让我们明白:理想主义者未必能活成胜者,但他们能活成坐标;现实可以多次偏离,却终会被他们拉回正轨。 百年之后,中国的宪政之路仍未完全平坦,但那盏在衡门点亮的灯,从未真正熄灭。它在书本中、在思想中、在一代代追求法治与公正的人心中,微微闪烁。或许,宋教仁并未死去——他只是化作了每一个相信“权力应有界限、人民应有尊严”的灵魂,在历史的风口,默默地燃烧。
#宋教仁
#宪政
#民国
#民主
#法治
分享
评论 0
0
空空 🌟 狞猫世界第一可爱!
1个月前
以前研究你国康米发家史,经常于某几个关键节点扼腕“如果再这么..那么一点就好了!”,但历史没有如果,现实是无数个看似偶然组成的混沌必然:CCP这个草台班子能成为大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民国或者说国民党才是更加的乌合之众。所以不必有遗憾,大支就是天下支人的天命,当万世流转。
#康米
#CCP
#国民党
#民国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早晨写了一条推特,说民国时期的中国已经能够造出万吨巨轮,然后网上随便配了一张图,就去上班。下班回来后,发现无数人在跟帖骂我,因为我的配图是日本军舰。更有人发推特写道:“习主席,你来管管。”真是笑死偶了!习主席每天那么忙,哪里有时间看你这个小瘪三的推特?
#民国
#万吨巨轮
#日本军舰
#推特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蒋介石巡视 “中美技术合作所”,所长戴笠及副所长梅乐斯陪同
#蒋介石
#戴笠
#中美技术合作所
#巡视
#民国
分享
评论 0
0
悉尼閑人
2个月前
1914年,民国最牛的大师之一#章太炎,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遂前往总统府去叫骂,并砸了总统府的家具。袁世凯只是将其软禁在龙泉寺,并每月提供五百大洋作为生活费用,同时亲自手书下人八条保护准则, 其中包括:“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毁物骂人,听其自便,毁后再购,骂则听之”。
#章太炎
#袁世凯
#民国
#总统府
#软禁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2个月前
梅贻琦校长主持西南联大期间 云南省主席军阀龙云鼎力相助 1938年其女报考联大附中落榜 龙云让秘书长去找梅贻琦疏通 秘书长支支嗫嚅:我打听过了 梅校长的女儿梅祖芬也没录取 龙云释然。此后支持联大如旧‼️
#梅贻琦
#龙云
#西南联大
#教育公平
#民国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个月前
「一图读懂:晚清到民国军阀演变历程」
#晚清
#民国
#军阀
#历史
#演变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3个月前
娶妻的确要谨慎,徐志摩当年一个月赚1000块大洋,当时图书管理员月薪是8块大洋 但纵使赚这么多还不够他老婆花
#徐志摩
#婚姻
#收入
#消费
#民国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个月前
叶企孙,一生培养了79位院士晚年却如此凄凉#民国 #文学 #文化
#叶企孙
#院士
#凄凉
#民国
#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左手墨迹
3个月前
历史真有趣,总能照见现实生活。 民国时,上海有不少报馆。比如《申报》、《新闻报》之类的,常常写一些读者们特别爱看的社会新闻。比如某位富豪与名妓的风流韵事,大小姐与自家司机的恋爱故事。 这类新闻有个特点,就是普通大众感兴趣,但当事人最怕见报。于是呢,记者先写完故事梗概,由某个记者拿去以补充材料的名义,拿去见当事人。当事人当然是不愿见报的,于是请求花钱消灾。 花钱数额,一个是看当事人的经济实力,一个是看大众对此类故事的兴趣程度,价钱从几百到上万不等。光靠收集这样的娱乐八卦,报社都能赚不少钱。 当然,敢在上海滩敲诈有钱人的记者也都不是普通人,要么是杜月笙的弟子,要么是黄金荣的门徒。背后有靠山才不至于被报复。 再回头看看狗仔队偷拍明星那套玩法,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当代娱乐圈的玩法,基本都是民国大佬们玩剩下的。
#民国
#上海报馆
#社会新闻
#敲诈
#娱乐八卦
分享
评论 0
0
艾地声
3个月前
曾经的北洋民国,你想得到吗?!
#北洋民国
#历史
#民国
#北洋政府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4个月前
城事|上海国际电影节来了,在豫园老街穿越民国光影,邂逅海...
#上海国际电影节
#豫园
#民国
#电影
#文化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5个月前
民国总统黎元洪:当老百姓不再跪官的时候,中华民族才真正的站起来了。
#黎元洪
#民国
#中华民族
#官民关系
#社会变革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5个月前
民國文人的傲骨......
#民国
#文人
#文化
#历史
#个性
#文学
分享
评论 0
0
iPaul
5个月前
这孩子说自己是岳飞家族第34代后人,祖上29代都是军人。 那就是说,宋朝做宋军,元朝是元军,明朝又是明军,清朝又成了清军,民国又是国军,现在是共军……三十姓家奴都不止哦
#岳飞后人
#家族历史
#军人世家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共军
#家族忠诚
分享
评论 0
0
好怕怕
5个月前
本杰明的纪录片 视频很长,1917年在中国上映的第一部纪录片电影的节选~这部纪录片由Benjamin Brodsky历时十年拍摄,从香港到北京,展示了民国初期的大部分中国风情。 本段视频以北京为主,我是目不转睛看完了~时间是位魔法师,一百多年来的北京已经变得完全两样。 对我来说,那时的北京很有意思。
#纪录片
#历史
#北京
#中国
#香港
#民国
#电影
#文化
#Benjamin Brodsky
分享
评论 0
0
悉尼閑人
5个月前
认知决定命运!晚清首富饿死在“新中国” 这位公子哥叫盛恩颐,是晚清首富盛宣怀的儿子,其名字还是慈禧太后给起的。 此公子曾留学伦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精通四国语言,其妻孙用慧是民国总理孙宝琦之女。 盛宣怀过世时,留给他1300万两白银,约合如今的150亿人民币。 新政成立后,他的所有财产被剥夺充公,1958年,盛恩颐饿死在苏州的家中!
#晚清
#盛恩颐
#盛宣怀
#新中国
#留学
#慈禧太后
#孙宝琦
#财产剥夺
#1958年
#苏州
#历史
#清朝
#民国
#经济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5个月前
民国小姐郑念,死于自己的认知
#民国
#认知
#郑念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6个月前
有网友说:80年前民国的“公子医生”孔令侃,把亲信塞进医院高层,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看来,历史从未远去。
#孔令侃
#医疗事故
#历史
#民国
分享
评论 0
0
芙宁娜娜💙𝐅𝐮𝐫𝐢𝐧𝐚𝐧𝐚
6个月前
民主之光陆以恒 诸夏之光刘仲敬 民国之光辛灏年
#民主
#诸夏
#民国
#陆以恒
#刘仲敬
#辛灏年
分享
评论 0
0
每日反共🇺🇦
7个月前
汉贼不两立,匪籍和民国身份不相容!
#汉贼不两立
#匪籍
#民国
#身份不相容
分享
评论 0
0
岁静小能手
8个月前
满清入关前,不肯剃头的是中国人 满清覆灭后,不肯剪辫子的还是中国人 民国灭亡前,喊共产党上台的是中国人 民国灭亡后,喊打倒共产党的还是中国人
#满清入关
#剃发易服
#辫子文化
#民国
#共产党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8个月前
我为什么说怀念民国是一种病
#民国
#怀旧
#心理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8个月前
怀念民国,表面上是一种对往昔文化与风华的追思,实则往往是一种观念的退步与精神的退守。民国时期,尤其是国民党一党专政时期的中华民国,并非真正的宪政民主政权,而是一个带有浓厚极权色彩的威权社会。 诚然,民国时期在教育、学术、文化上曾有过璀璨的光辉,那是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但政治制度却始终未能摆脱党权高于法权、军政干预民政的局面。从“训政”到“动员戡乱”,宪政始终是一纸理想,未能落实为现实。国会形同具文,党国体制之下,个人自由与政治权利始终受限。 当下简中高耸如云的大都会,上天入地的大基建,光鲜亮丽的繁华景象,早已令包括美国、台湾在内的民主灯塔社会竟折腰。表面上看,正体及繁体所有电视台上的新闻节目,都在歌唱简中社会的伟大复兴,都早愤怒谴责自身社会的衰败和绝望——当然,我并不认同这种无知和荒谬。 转型宪政民主之前的中华民国,充其量也只是邓大人倡导的“先富起来”,也多半是一种不均衡发展的表象。上海、南京的摩登与繁华,并未能覆盖乡野的贫困与动荡;少数菁英阶层掌握资源,绝大多数民众依旧挣扎于生存线。民国的现代化,是少数人的现代化;民国的自由,也只是少数人的自由。 怀念民国,往往是一种对表面繁荣和文化浪漫的向往,却忽略了威权政治的阴影与社会不公的伤痕。真正的宪政民主,不仅是选举和议会,更是法治、权利、平等与责任,而是司法独立、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而是以新闻媒体为核心的第四种权力的崛起。若将一个尚未完成现代政治转型、充满体制缺陷的威权社会理想化,无疑是对民主精神的误解与倒退。 过去是回不去的从前,我们也只能往前看,不能卡顿在当下。历史值得怀念,但怀念不应成为逃避现实的理由,更不应成为对现代政治追求的妥协。只有直面历史,汲取经验,方能走向更加成熟、公正与自由的未来。
#民国
#文化追思
#政治体制
#宪政
#极权社会
#思想解放
#党权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