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民

在我们眼前正发生的,是一场红二代与富二代的巅峰对决,也是一场红色中国与世界工厂的存亡之战。 在看起来的一片混乱、朝令夕改中,川普和他的团队一定会做的事是什么? 是讨好选民,是倾听美国选民的呼声,不论这呼声的内容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压低物价提高就业率。 是在漫天要价着地还钱的过程里 ,和各国、各方反复协商,最终得出符合民主国家政客的政治利益,也就是国家利益、国民经济利益的折衷方案。 这场开打时面向全球的关税战,最终的税率会取决于各国的议价能力。 在“各国”中,既包括美国,也包括中共国。 白宫的“胡作非为”开启了一场会促成全球贸易格局加速调整的大谈判,而美国的议价能力在其中同样会经受考验。属于甲方的优势会显现,但美国的地位远没有达到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能“说一不二”的地步。 所以,面对现实,川普只能让步。 在挟全球第一强国之势雷霆出击之后,杠精如他也要面对现实。 习近平同样需要面对现实,中共政权同样需要面对现实。 但在面对现实时需要竭力保留自己“世界工厂”地位,在这方面拥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并不是习近平,并不是中共政权。 而是“改开中国”,是在利益层面和习近平代表的红色中国针锋相对的改开受益者。 在仍然进行着的这场关税战中,如果“改开中国”不能顶住“红色中国”的压力,在欧美甲方面前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对中共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力,它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因为盘整中的全球贸易格局对风险是敏感的,对把存在失控风险的部分排除出最终形成的新格局是乐见其成的。 如果中华沦陷区的供应商们没有能力对甲方们证明自己的可信可靠,全球各地的竞争者绝不会介意接手他们让出的份额。 如果中华沦陷区的企业经营环境维护者,也就是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向企业家们证明自己的维护能力,全球各地的竞争者们也绝不会介意“招商引资”,对所有被迫搬厂的经营者敞开大门,给所有必须随厂搬迁的技术人才发放签证、办理移民。 这世界是需要世界工厂的。 但世界并不是必须把世界工厂设在中华沦陷区内,设在红色中国治下。 现在仍在中华沦陷区经营的企业,也不是只有留在红色中国治下才能继续做世界工厂的一员。 打工人更不是。 如果习近平不死,如果中共国选择了继续做红色中国,为了继续做红色中国,它就只能放弃世界工厂。 或者说,被世界工厂放弃。 很多人会舍不得走,但随着邻国提供越来越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随着其他企业的搬迁,随着东南亚国家、南美国家因华商迁入逐渐形成以华裔为主的社区,形成对只懂使用中文的中老年人更便利更友好的生活条件,“走”这个选项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 如果中华沦陷区面对历史抉择,选择了“红色中国”,它作为世界工厂的属性就一定会消失。 虽然不一定消失得轰轰烈烈。 改开受益者群体中有能力走的人,都会走,世界工厂的旧址会变成一个空洞。 这世界并不会失去它的工厂。即使制造业无法回流美国,即使在这场大调整、大搬迁的过程中,川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他和他的团队因后续施政失当被选民抛弃,没能得到好结局,由他开启的这一切便宜了别人、别国,新的世界工厂厂址落在北美之外的地区。 但红色中国会。 红色中国会失去它的工厂,失去它的工业,失去它的工人,失去它曾借以支撑现代化生活的一切资源。 这就是让习近平活着,选择“保政权”,选择红色中国的后果。 你们熟悉的那个“改开中国”会随风而逝。 让它消逝的不是风,是每个想活下去的人的选择。人们会象东北人在大下岗期间那样逃离故乡,会象先辈们在大逃港期间那样投奔怒海。 如果在抉择时刻他们没能选择反抗,在漫长的黑暗中他们就只能选择逃亡。 而所有的邻国都会向他们敞开怀抱,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在世界工厂重新选址的时期,来自中华沦陷区的“老厂”的熟练工人会很受欢迎,会被新厂的雇主们当成技术骨干。 很多人会因逃亡,因选择“润”而活下来。 只是选择了“润”的人越多,留下来的人就越凄惨。 流失的精华越多,被抛弃的这片土地就会越贫瘠。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除非“改开中国”能奋起一搏。 除非至少有一部分改开受益者能顶住红色中国的压力,在世界工厂的原址留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这需要足够的清醒,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足够的实力。 对许多拥有大量中共国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人来说这才是值得做的事。因为企业可以走,打工人可以走,但你如果走了,你手中在中共国境内才有用的资源将大大贬值。 留下,你有机会割地称王,走,却大概率只能为一寓公终老异乡。 对绝大多数体制内中高层改开受益者来说,把习近平吊到煤山上,再在加强加固中华沦陷区世界工厂地位的过程中确立自己和家族的政治、经济地位,才是最优策略。 只是,也许他们自己是看不透的——对除习家之外的红色家族来说,同样如此。
作为唯一一个选举人团无异议全体通过的总统,一个历经政治军事濒临双重崩溃也不哀嚎求和坚持到迎来转机的统帅,一个在最诡谲的情报战中战胜老牌谍报强国的智者……华盛顿遇到了史上最强羞辱:被川普口头打败,而且是加上林肯也得败。春风得意马蹄疾,但危机恐怕正在逼近风头正盛的川普和马斯克。原因很简单:任何政治家的举措,都有正有负有对有错,川马也不例外,他们的路线和承诺,比较正确的,比较符合选民期待的,相当一部分正在烂尾,而那些比较错误的,正在背离并损害美国国家利益的,恐将付出代价。 至于哪些要烂尾哪些要买单,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观察,有一些已经相当明显了。 比如降低通胀,目前看来,似乎并没有取得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的东西价格反而涨了,涨幅还不小。那些一辈子从事贸易的美国人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大肆征收关税,几乎可以肯定会进一步抬高通胀。 减员增效,看着很热闹,但研究数据似乎已表明,就算把公务员大半都裁掉,节省的开支也非常有限,而目前这种运动式裁员引发的混乱也几乎是肉眼可见的。那些忧心忡忡又数量庞大的公务员家庭,下次投票,比如中期选举,你们觉得他们中投给川普的人是会变多还是变少? 非移问题,执行层面比较强硬,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但这个问题,是把双刃剑,有着连锁反应。在许多地方,这个反应已经浮现。有的工厂或小镇一下抓走了许多非移,经营马上难以为继。廉价劳力的突然减少,对抑制通胀也不是一个好消息。在政治层面,像委内瑞拉族裔领袖,就已经后悔支持川普,并指责对方用虚假承诺拉拢己方选票,事后却食言,宣布大量委内瑞拉人的临时签证失效并开始遣返。这个指责一出,委内瑞拉社区的选票,乃至有类似遭遇或担心的族裔选票,恐怕川马不会像大选那样那么容易搞到手了。 至于其它那些什么停止出生公民权的承诺,基本都是违宪的口嗨,烂尾是注定的。 再说那些背离美国国家利益的。 最近某些争论很多,也很激烈,大家都看在眼里。且先不论对错,背离美国利益的点有没有?肯定有,恐怕还不止一处。我们单拿争论激烈的乌克兰问题来说,这个问题当然有许多复杂的棱面,包括俄乌战争的脉络,有专门的研究者写了梳理的文章乃至书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剧透一下:越是研究全面深入的学者,越会帮你厘清那些所谓乌克兰新纳粹,镇压俄罗斯族等问题的来龙去脉是是非非。乌克兰当然不是什么圣徒天使,但严谨专业的研究学者,都会高度评价乌克兰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这一点恐怕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在这个问题上走反路,是不得人心的,也是要付出政治代价的。 我们不去谈那些复杂的棱面和脉络,单举一个例子。 许多人是这么为川普施压乌克兰和欧盟辩护的:老欧洲在美国庇护下承平日久武备废弛,占了美国太多便宜,川普看似亲俄罗斯,其实只是一个姿态,一种策略,一盘大棋,目的是刺激欧洲重整工业和军备,多出点力,多争点气,这样对乌克兰也好……云云…… 不得不说,我们华人为政治人物辩护起来,那脑回路,杠杠的。 退一万步说,客观上,确实让欧洲自强了,让乌克兰受惠了,这种手段的后遗症,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吗? 你问什么后遗症?还不明显吗?盟友们今后看美国,还会像以前一样吗?以前美国一招手,老欧洲的盟友们不管赞不赞同,多多少少都会出兵下场,一起揍美国认定的敌人。川普用这种手段,且不论动机是好是坏,是自私还是公义,是无脑还是策略,客观上都会造成盟友离心离德,你美国用战略重心转移,要对付中国为理由,好吧,问题是你这样对待盟友(口头上的羞辱先不算),哪天你真的和中国干起来了,盟友们会怎么对待你? 一个失去盟友鼎力支持的美国,真的能在一场热战中独自战胜中国么? 这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恐怕不止是背离,而且是致命的伤害。 国家是无情的利维坦,即便贵为总统,背离国家利益,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有人说,现在也没多少人反对啊,你看美国民主党,几乎没什么动作。 假如你是民主党那个决策圈子,你会在川马携胜选余威风头正盛的现在,搞什么大动作吗? 那样没有意义,川马已经开始犯错,作为反对党,现在发难很不明智,因为川马会把今后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归罪于民主党的反对和牵制。所以民主党目前的打算,似乎就只是发出一些反对和警告的声音,但不真正发难,以便让川马尽情发挥,令他们的错误继续扩大……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举发难,避免像之前那样,仓促发难却不能坐实,反给外界一种迫害对手的印象。 所以,恐怕,一个很大的危机,正在悄悄逼近川马组合。 过快或慢,我们也许会看到一场,精彩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