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朱韵和
关注
统计数据
1972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7751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朱韵和
7个月前
韩战期间联合国军向志愿军投放的传单。
#韩战
#联合国军
#志愿军
#传单
#宣传战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71年,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CCAS)访华团拍摄的照片: 苏州,第五十七粮店
#1971年
#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
#CCAS
#访华
#苏州
#粮店
#历史照片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援助。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1973年以后这种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才逐步得到纠正。 ---外交部档案解密:中国曾援助110多个国家地区 作者: 舒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援助
#外交史
#对外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所有的中央领导人都得围绕毛泽东的行止和作息时间转。我们都知道毛有晚上工作的习惯,所以不管白天黑夜,凌晨以前还是以后,只要他要召见谁,谁都必须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芦荻给晚年的毛泽东讲古诗古文,往往都是深夜凌晨以后;在专列上想开会了,与会领导都必须从四面八方赶到专列上来。1958年11月, 通过《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间题的决议》的著名的第一次郑州会议,就是在专列上开始举行的。(才铁军《毛泽东专列的故事》)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毛泽东就在专列上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期整整7天。就连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党的代表大会,开幕式都定在下午三点举行,据说是要等毛泽东睡醒了才能开始。(见孙贵颂《毛泽东的专列》) 前副总理纪登奎之子纪坡民回忆:当时中央领导人的作息时间差不多都是“黑白颠倒”。这大约是顺着毛主席的工作习惯,基本上中央领导人都是这个习惯,到华国锋的时候才变。“最苦的是中央办公厅,夜里陪主席熬夜,白天还得上班啊。当时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鑫跟我说过,他那十几年一天都是上四个班。”……(张海林《纪坡民忆中南海往事》)。 ---麻昌贵:毛泽东的奢俭之争
#毛泽东
#领导人
#郑州会议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延安生活的中心是审讯和受审,一个接一个的坦白大会,还有各种改造思想会议。用开不完的洗脑会来摧毁人的意志,将成为毛泽东统治的一大组成部分。所有休闲娱乐,像唱歌跳舞,都被停止。仅有的一点点个人独处时间也不得安宁,那是写“思想检查”的时候。毛命令:“发动各人写思想自传 ,可三番五次地写,…”。“叫各人将一切对不住党的事通通讲出来。” 毛还要知道每个人都从哪些管道听到了,或向谁传播了,什么非官方的消息,把这些统统叫作“小广播”,下令每人都要填“小广播”表。经历过延安整风的李锐告诉我们:很讨厌的,你要写听说过对党不利的话没有,张三讲的,李四讲的,我自己跟谁讲过什么不好的话,也要交代清楚。而且不止填一次,不断挖,不断写,不断填。小广播表栏,起了很坏的作用。创表上到底填什么,何谓“不好的话”,故意不下准确定义,使人们在害怕心理支配下尽量多写。有个人吓得填了足足八百条。 通过填“小广播”表,毛成功地让人们互相告密,撕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没人再敢对他人发表意见。人们既然不敢传播小道消息了,毛也就卡住了唯一的非官方讯息管道,而所有的官方管道都紧紧地攥在他的手中。在延安,外部世界的报纸、电台、信件部不允许,甚至跟家人通信也很危险。讯息的枯竭带来大脑的僵化,僵化又朝僵死变去。为了表示清白,日记被纷纷交了出去。人们不仅不敢说,连想都不敢想。 经过两年的恐吓和洗脑,年轻的志愿者们脱胎换骨了,从前充满激情要为公正平等的理想献身,如今演变成机器人。1944年6月,当延安关闭多年后外面的记者第一次获准来访时,重庆记者赵超构观察到:以同一的问题,问过二三十个人,从知识分子到工人,他们的答语,几乎是一致的。不管你所问的,是关于希特勒和东条,还是生活问题,政治问题,他们所答复的内容,总是“差不多”。 斯诺夫人海伦对人说,1937年她在延安时,人们还爱说笑话,看见毛泽东走过后有人还挤挤眼说:“上帝走了。”七年后,没人再敢这么说了。冷嘲热讽,幽默,说俏皮话,发牢骚,都可能被打成“特务”。 ---延安整风的真实原貌 中共重建了以毛为绝对主宰的上层结构 作者: 袁斌
#延安生活
#坦白大会
#思想改造
#毛泽东统治
#洗脑会
#毛泽东
#思想自传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说说毛晚年的一件事——毛泽东一个人的电视台。 毛泽东一个人有过特供毛瓷,有过特供毛食,有过特供毛烟,他还有过特供电视台? 按理说,毛泽东一个人有这么多“特供”,已经不怎么好了,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这么搞已经很不好了,你想看什么,还得为你专门办个电视台,就更不好了。 “1974年,根据中央的 指示,台里决定由我们临时组成一个摄制组,必须在几天之内做好一切准备,连同一整套设备,月底赶赴长沙‘执行任务’。领队是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国家广电部副部长王枫。10月29日我们抵达长沙。路上,我才知道我们此行的任务是为毛泽东提供电视节目。毛泽东当时正在长沙。”〔《为晚年毛泽东提供电视节目》《钟山风雨》2006年第一期〕 为毛泽东特供的电视节目录好了,得通过湖南电视台住外发射。 “有一天,刚刚播完一个节目,老人家打电话要求马上重播一遍。……节目还没播完,电视台就接了好几个观众电话:‘你们怎么搞的,没有节目播了吗?’”怎么解释?——“安排失误,接受批评”。 但从电视台往外播出的节目再集中再好,不过“革命节目”,毛不看这些玩艺儿,毛想看不革命的。 然而,不革命的电视节目怎么往外播呀!便单独开个频道。可单独开个频道。万一观众偶然收到了怎么办?毛要看的也不能让老百姓看到呀! 没办法,那也得播。 “1975年元旦这一天,“第五频道”首次播出了《打渔杀家》、《野猪林》、《借东风》等几出传统戏,质量很好,接收效果也不错。汪东兴打来电话转达了毛泽东的意思:第一,对节目表示满意;第二,对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和问候。” 但毛泽东满意了,电视台来事儿了。 紧接着“湖南电视台接到几个电话,观众质问为什么播旧戏?电视台推说可能是收到了香港台的信号。观众说,绝对不可能,我们明明听到的是湖南电视台播音员张林芝的声音……为此,我们再也不能装糊涂了,看来必须另寻途径,不能搞发射,只能搞有线电视。” 文化大革命,一个标志性的口号就是破四旧、立四新。亿万老百姓天天八个样板戏,看的直反胃。但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的人却不看老婆的“新戏”,这就不是一般的特供些什么了。 不正常播出就得有不正常手段,总撒谎哪行! “1月2日,我们摄制组连同剧团演员全部进驻湖南省委接待处。这里与湖南第九招待所只一墙之隔,离毛泽东下榻的六号楼只有几十米,架设电缆线很方便。我们在墙外大会议室里摄制节目,同时毛泽东在墙里面通过一台26英寸监视器收看。这样,再也不会惊动观众……”〔《为晚年毛泽东提供电视节目》《钟山风雨》2006年第一期〕 各位,这段描述的最后这句用得多巧妙!多恶心!明明是愚弄老百姓,却来了个“不会惊动观众”。文化大革命你把老百姓都惊成啥样了! “1975年初,毛泽东的精力还是比较充沛的,老人家几乎每天晚上看节目,而且都要看到深夜,中间从不休息,有的戏要连续看四遍。记得有一天已是深夜一两点钟了,大家都已经进入了梦乡,突然一阵哨音把我们惊醒,接待处打来电话要求马上送节目。我们像部队搞紧急集合一样,大家边穿衣边拿剧本边揉眼睛,跑步来到会议室……” “1976年初,我们奉命第二次南下长沙:这一次任务仍然是为毛泽东录制家乡戏。所不同的是,1974年他是在长沙看,1976年是在北京看。我们每天录制的节目,都是由第二天的专机送往北京。” 看看吧,毛泽东想看戏都得专机送,这和当年杨贵妃想吃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什么两样? 1976年7月16日,“毛泽东一个人的电视台”结束了近两年的特殊使命。为什么?不必说了。 ---毛泽东一个人的电视台 作者: 大山无言
#毛泽东
#特供
#电视台
#无产阶级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是秘书室机要室主任。他那时经常打着主席的旗号,用主席的名义搞女人,他要搞哪个女人,就对人家说“毛主席要找你谈谈话”, 把人家女的骗走。这是李银桥告诉我的,是不是这样,我不清楚,但根据当时的各种事情来看,我相信李银桥没有瞎说。后来是一件偶然事件把他的那些事 情都暴露 出来了。他的机要室调来一个很美丽的女孩,他就占为己有。他私自调车,也没有请假,把女孩带到天津去偷偷过两天,回来的时候车坏在路上,他要路过的卡车拉 他,又不敢说自己是中央的人。中央找他送文件,找不到人,查车队用车记录,他调车走了,说是去天津送文件。中央电话打到天津,天津说叶子龙没有来送文件。 叶子龙是主席机要室的主任,失踪了。这事就大了。是不是国民党特务干的?中央和天津那边就都警惕起来,天津那边就派出大量警力,从天津搜索到北京这边来, 结果在一个路口发现一辆坏车,一个司机,另外一男一女共三个人。经核实就是叶子龙他们。他没有送文件,女孩子出去也没有任务,事情就这么败露了。后来主席 要求整他的风,其他人揭发,就整出了叶子龙很多男女方面的事情。主席对这些事当然是很不高兴的,就把叶子龙冷在一旁了,有事情都不大找他,而是找李银桥、 徐业夫。 叶子龙还曾偷卖一架蔡斯高级相机,那是一个外宾送给主席的礼品,主席又不拍照,就叫叶子龙送给新华社,叶子龙没有送给新华社,而是把它拿出去卖给了拍卖 行。那个时候,拍卖行的手续登记是很严格的,谁也不能用假身份。一位很有名的高级摄影家看上了这款相机,或许他以为主人也是一位摄影家,可以交流,就查主 人是谁,结果查到是中央办公厅机要室的叶子龙。叶子龙不是摄影家,怎么会有这么高档的相机?他把这事反映到杨尚昆那里。杨尚昆是很有名的“二十八个半”之 一,叶子龙却从来都不把杨尚昆放在眼里,杨尚昆就利用这个机会搞叶子龙的名堂。 这个叶子龙也真是不检点到极点,1962 年开春,毛主席派他带人到河南信阳调查那里的饿死人情况。他去了,调查工作是敷衍塞责,大吃大喝却是每场必到,更加恶劣的是,一到晚上他就兴致勃勃,找姑 娘,开舞会,不亦乐乎。这些情况林克反映给主席了,主席就再也不能容忍了。叶子龙光是搞女人,还只是一个生活作风问题,他也没有强迫人家,都是人家自愿。 而在信阳搞的那些事情则是很典型的官僚主义特殊化,是大问题了;把公家的东西拿出去卖钱,则属于严重的贪污行为,在当时也是大问题,若是一般人最起码是要 给个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甚至被拘留起来的。但他毕竟是长征干部,老资格,主席又很念旧情的,就只是把他从身边调离了事。叶子龙也有回忆录出版,他光写别 人怎么怎么,可他自己的这些事一样都不提。现在还有人说叶子龙 1962 年被调离机要室是受到迫害,这哪里是迫害?要说迫害,那就是杨尚昆迫害他。叶子龙从来不把杨尚昆放在眼里,这次事情犯大了,被主席赶出机要室,他去找中办 杨尚昆,想某个北京市委的副书记或者某个部委部长的位子,杨尚昆一面当面应着,一面转过脸就骂他: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结果给他弄了一个北京轻工业局的副 局长。叶子龙嫌官小了,杨尚昆就说,没有处理你就不错了,你还嫌官小。要说谁迫害叶子龙,那就是杨尚昆,没有别人。 ---摘自《戚本禹回忆录》
#政治历史
#高层人物
#不当行为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这时,美国球队表示希望访华,中共外交部按照既定政策决定不邀请。毛批准了外交部的报告。毛显然对自己的决定不满意,整天都心事重重。那天晚上十一点多钟,他先吃了安眠药,再由吴旭君陪同吃晚饭。毛的习惯是同身边一两个工作人员一道吃饭,晚饭前吃安眠药,吃完就睡觉。毛的安眠药药力极强,有时他 吃着饭就发作了,一头栽在桌子上,工作人员需要从他嘴里把没咽下去的饭菜掏出来。为此毛晚饭不吃鱼,怕鱼刺。吴旭君回忆道: 吃完饭时,由于安眠药的作用,他已经困极了,趴在桌子上似乎要昏昏入睡了。但他突然说话,嘟嘟哝哝的,我听了半天才听清他要让我给外交部的王海容打电话,声音低沉而含糊地说:“邀请美国队访华。”…… 我一下子楞了。我想,这跟白天退走的批件意思正相反呀!……毛平时曾交代过,他“吃过安眠药以后讲的话不算数”。现在他说的算不算数呢?我当时很为难…… 过了一小会儿,毛抬起头来使劲睁开眼睛对我说:“小吴,你还坐在那里吃呀,我让你办的事你怎么不去办?” 毛平时一般都叫我“护士长”,只有谈正经事或十分严肃时才叫我小吴。我故意大声地问:“主席,你刚才和我说什么呀?我尽顾吃饭了,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 于是,毛又一宇一句、断断续续、慢慢吞吞地把刚才讲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你都吃过安眠药了,你说的话算数吗?”我急着追问。 毛向我一挥手说:“算!赶快办,要来不及了。”毛一直硬撑着等吴办妥了这件事才安然睡去。 毛的这一决策在西方造成了轰动性的效应。中美敌对多年,破天荒突然邀请美国团体,而且请的是体育团体,人人都感兴趣。美国人来了以后,魅力十足的周恩来使出浑身解数,让他们感到“令人眩目的欢迎”(基辛格的话)。美国报纸天天充满兴奋激动的报导。一位评论员写道:“尼克松目瞪口呆地眼看着这条新闻从体育版跃上头版。”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 张戎、乔・哈利戴
#毛泽东
#安眠药
#中国外交
#美国访华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39年,蔣經國就任贛南行署專員,至1945年,步入而立之年的蔣經國在此大刀闊斧查禁煙賭娼、修明吏治、發展經濟,社會麵貌大為改觀,被譽為“中國戰時政治的一項奇跡”,史稱“贛南新政”。
#蔣經國
#贛南新政
#查禁煙賭娼
#修明吏治
#發展經濟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北京,1965 年,摄影:MARC RIBOUD
#北京
#1965年
#摄影
#Marc Riboud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九年怀了十胎 毛泽东和贺子珍的聚散是中共党史上一段语焉不详的插曲。毛泽东与贺子珍聚于1928年的井冈山,当时毛的第二任妻子杨开慧还在湖南从事地下活动。毛此时抛弃冒生命危险为中共工作的老婆与刚满十八岁、漂亮的贺子珍结合,于个人道德,实属十分下流。 孔东梅是毛泽东与贺子珍女儿李敏的女儿 。曾在北大攻读 博士的孔东梅曾写书谈到外婆贺子珍说:“外婆一生怀过十胎,生育六次,最艰辛的莫过于长征中在川黔两省交界处那次了......外婆在行军路上突然生产,几个女战士把外婆抬到山坡上,孩子刚生下来就送走了。” 从1928年到1937年九年间,贺子珍作为毛的妻子兼秘书,曾为毛怀了十个孩子,共生下三子三女,最后唯一留在毛身边的只有李敏。 毛泽东与贺子珍散于1937年的延安。中共官方的说法是贺经过长征的磨难,特别是途中被迫将一个幼儿寄养他人,精神一度有些失常,后来自己要求去苏联治病,离开了延安。 毛贺的离异的背景,实际上和当时在延安的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和其漂亮的女翻译吴广惠有关。 ---红军中的奇葩 她为毛泽东九年怀了十胎! 作者: 程默
#毛泽东
#贺子珍
#中共党史
#长征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仰岳:蒋经国对共产党的认识 我将近五十年来之政治生活,深切认识共产党乃是邪恶魔鬼,杀人凶手,所有威胁、利诱、欺骗、分化之伎俩,无所不用其极;尤其血气方刚之青年人以及苟且偷生之徒最容易上当,一入圈套即无法自拔。 凡此种种,实为此一时代人类之大悲剧,但是吾人皆应了解,邪魔乃无法久存, 最后必将被正义、正气所消灭,吾人只有以绝不妥协之态度抵抗共党,方能生存,方能胜利,而人类历史亦将会证明此一道路乃是最正确的…… ,,,,,, 列宁在1917年发动俄国的十月暴动后,不到两年就派人来中国组织共产党。列宁曾说:“从莫斯科到巴黎最近的路,是由北平经过加尔各答的。”可见他的野心就是要赤化中国、赤化世界。 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论点就是否定国家,否定民族的存在。这和中国的传统思想是相背的,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当年列宁无法在中国组织共产党,就派人到我们中国国民党来,寄生在中国国民党里面,想把国民党变成共产党,结果这个策略失败了。经过清党以后,共产党变成跟国民党敌对,也是跟中国人民敌对的一个党。 过去我们历史上有“邪恶”与“善良”之战,“黑暗”与“光明”之战。但共产主义较诸过去历史上所谓的“邪恶”、“黑暗”、“暴力”尤为狠毒。不同的地方是,它要毁灭整个中华民国,把这一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它进入印度,欧洲的一条道路。所以我们对于共产党的战争,完全不同于打军阀、反帝国主义的战争,我们面临的是一场保卫我们民族与整个国家生存的战争。我们胜利了,共产主义就失败了,共产主义在中国就失败了,它在全世界也就失败了。
#蒋经国
#反共
#政治生活
#历史评论
#人类悲剧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59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严重饥荒。中科院院部担心下放在商城的人会逐渐饿死,1959年底发来通知,要商城大队统统返回北京,等候调往新的劳动基地。 1月20日晚,顾准和中科院下放人员,乘火车回到了北京。 他在南口火车站下车,望了望首都一片歌舞升平的气氛,还没有拆除的国庆十周年 庆祝横匾和大红宫灯…… 他来到长 安街和天安门广场,一眼就看见了报纸上早已介绍过多回,为迎接 国庆十周年盛大庆典而建造的“十大建筑”。“十大建筑”之首是 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顾准望着这个冠以“人民”二字的苏式宫 殿型建筑,便想起商城和信阳活活饿死在公路上的无数老百姓……他刚从大片的死人堆里爬出来,实在无法接受‘人民’大会堂的沉默,也无法接受这样大兴土木,这样粉饰太平。他在心里愤慨地说道:‘我永远不进这个人民大会堂!’” ---高建国《顾准全传》
#饥荒
#中科院
#北京
#1959年
#历史
#劳动基地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毛泽东和林彪最后一次见面 1971年6月3日,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康生等在人民大会堂与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访华代表团会谈。那是毛泽东和林彪的最后一次见面。 毛泽东对齐奥塞斯库说:“有些人口里说是听话的,但心里是埋怨的。”说这话时,毛泽东的目光划过林彪的脸。 毛泽东又提高嗓门说 ,赫鲁晓夫“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在座的都知道,“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发展马列主义,是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发明”。毛泽东把“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与赫鲁晓夫联系起来,在座的人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林彪当然知道毛泽东“放风”的习惯,其后果如何已经可想而知。 ---林彪出事前有征兆 毛泽东谈话露“杀机” 作者: 杨一帆 图:1971年6月,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和他的夫人埃琳娜在北京受到毛泽东和林彪的欢迎。
#毛泽东
#林彪
#最后一次见面
#1971年
#人民大会堂
#罗马尼亚访问
#齐奥塞斯库
#中国政治
#共产党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延安日记( 1944 年 4 月 3 日 ) 由于外国记者即将来到,延安兴奋起来了。 在外国记者将去采访的地区,则要组织“自发的”行动,对中央政府的政策表示不满。中共领导指定了几个村子和连队,叫他们到时候表示这种情绪。各基层领导收到了有关指示。 特区还留着各个阶段反对国民党运动的痕迹。在土房的墙 上, 城镇的废墟上,甚至在石崖上,都能看到反对国民党的标语。因此,毛泽东下令要抹掉这类标语的一切痕迹。既然口号到处都是, 就派了个大部队去抹。战士们在全特区抹口号。反对国民党的口号抹掉了,立即换上了新口号,如: “加强抗日统一战线!”与蒋总司令合作到底,争取抗日最后胜利!“打倒日本法西斯!”“国共合作万岁!”“为反抗日本法西斯贡献一切力量!”等等。 中共为了赢得外国报界的同情,从而通过他们对美英政府施加压力,让外国记者在他们行将参观访问的地区享有充分的行动自由,还有同当地人民交谈自由。一些模范村庄正在匆忙地进行打扫, 老百姓事先练习怎么谈话。一句话,这种“交谈”自由将按预定计划进行。这里的一切应了一句老 话:以谎圆谎,弄巧成拙。 ---彼得 • 巴菲诺维奇 • 弗拉基米洛夫
#延安
#外国记者
#中共政策
#中央政府
#毛泽东
#国民党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8年 东风焦化厂
#1968年
#东风焦化厂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8年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兰考县
#毛泽东思想
#宣传队
#兰考县
#1968年
#毛泽东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6年11月18日 人民日报
#文化大革命
#四清运动
#人民日报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上海苏州河沿岸的居民 摄影:陆杰
#上海
#苏州河
#居民生活
#摄影
#城市景观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上海 摄影:格雷格•吉拉德(Greg Girard)
#上海
#摄影
#格雷格•吉拉德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饥荒,全国饿死数千万人。其中,河南省信阳地区受害最惨烈。 据时任信阳行署专员张树藩回忆:“当时信阳地区饿死那么多人,并非没有粮食,所属大小粮库都是满满的。” 张树藩的秘书余鸿德回忆:当年信阳粮库里有粮10亿多斤,当年产量29多亿斤,共 40亿斤。守着这么多粮食还饿死人,真不应该。如果开仓放粮,就不会饿死人。 ---中共信阳饥荒案惨烈 粮仓爆满饿死上百万 作者: 王友群
#大饥荒
#信阳
#粮食政策
#历史事件
#饥饿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为毛泽东尸体“保鲜”紧急处死一人做试验 徐景贤:有一天,刘湘屏通知我,说是需要上海找一具新鲜的尸体,在死亡以后立刻把他的面容翻一个完整的石膏面模,以便永久保存、因为遗体保存需要一个可供对比的“标准体”,以便观察今后的变化。可是,在老人家的脸上不能做翻模的多次试验,更不能对面容有丝毫 损伤,所以,希望上海在新鲜尸体先走一步,取得实验结果。 这可是一个难题,而且时间限得很紧迫,哪里去找无主的新鲜尸体呢?我在市委康平路小礼堂找到马天水、王秀珍商量了一下,我们三个市委书记决定:在法院已判决的死刑犯中立即执行一个,用死囚的新鲜尸体做试验。于是,我把市公安局的负责人老薛和成虎两人找来,布置了这项絶密任务。他们提出:如果执行枪决的话,流 血以后面容会有改变,所以准备和法医等商量一下,改为注射针剂致死较妥。我表示同意。他们做了充分准备以后,就和法院的人一起到监狱里去提出死刑犯,并不把他送到刑场,而是在押送车上就由医生用注射方法对死囚执行死刑,据说注射以后时间很短人就平静地死亡了。 押送车直接把尸体送到龙华火葬场,办完死亡手续,再通知上海第一医学院派人去火葬场按正当途径领取尸体,这一难题总算解决。这恐怕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使用药物注射执行死刑,但在当时是絶对保密的。直至一九九七年,我在报纸上看到昆明首次采用注射方法对两名罪犯执行死刑的报导,报道中说:“这是一九四九年以来首次依法使用非枪决的方法处决罪犯,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依法使用注射药物的方法执行死刑。”我当时想,这个纪录恐怕要归之于上海,因为早在二十一年前的一九七六年,已经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了。 尸体送到火葬场以后,火葬场的工作人员很奇怪,说是这具尸体的身体怎么是热的,他们不知道就在几分钟之前才执行了注射死刑。上海第一医学院取走的这具新鲜尸体非常管用,他们当即用了各种方法拓下了尸体的面容,翻成了标准的石膏面模,过了一天,第一医学院的研究小组给我送来一个像饼干筒那样的方木盒子,盒子上着锁,同时附来一个装着钥匙的信封,要我转送北京。我在办公室里独自用钥匙开了锁,打开木箱,只见里面塞满了棉花,取出棉花,我吓了一跳:原来就安放着那名死刑犯的石膏面模,年约五十来岁,瘦瘦的,闭看眼睛,上唇和下巴上还粘着几根他的胡须。这个脸部的面模翻得非常细致,逼真,连皮肤的纹埋和额上的皱纹都翻出来了,据说上海向北京通报了在新鲜尸体上翻模的方法和经验,北京赶紧要上海把模板送去看看。就这样,我把这个木箱锁好后交给机要交通员直送北京卫生部刘湘屏,并且叮嘱 交通员:“路上小心。” ---《十年一梦》
#毛泽东
#遗体保护
#医学伦理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