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意识形态
关注
高伐林
1周前
历史学家吴思在《顶残》书中分析中国当局的行为逻辑: 经济宽裕了就向左转,追求更高更纯的公有化;饥荒闹大了再往右调,转向激发个体积极性的“小自由小私有”。 纠偏行为显现价值排序是:安全第一,政治及意识形态第二,经济第三。套用裴多菲的诗句:财富诚可贵,政治价更高。若为安全故,两者皆可抛。
#历史
#中国政治
#经济政策
#意识形态
#安全行为
分享
评论 0
0
左手墨迹
2周前
中共是如何进行精神控制的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357 条信息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550 条信息
民生凋敝:欠薪潮激化社会矛盾,底层陷生存危机· 570 条信息
#近期中国多地劳资矛盾升级· 766 条信息
#中共
#精神控制
#意识形态
#政治洗脑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周前
思想钢印哪里都有 比如很多70年代出生的人就会觉得阿美莉卡是天国、是不可战胜的、是不可玷污的、是没有缺点的.....
#思想钢印
#崇美
#意识形态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周前
“周扒皮”原名周春富,一个勤俭的农村小富户,既没有为富不仁,也没有作恶多端,他只是中共刻意制造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一个靶子,成为意识形态下被用于群体之恶、人人双手沾血的一个枉死的工具。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357 条信息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550 条信息
民生凋敝:欠薪潮激化社会矛盾,底层陷生存危机· 570 条信息
#近期中国多地劳资矛盾升级· 766 条信息
#周扒皮
#意识形态
#阶级矛盾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2周前
为什么一些网民喜欢在网上说这种不着边际的话,而且很兴奋的样子。 “内塔尼亚胡被打得夹着尾巴逃跑了,美国航母被胡塞武装打得逃跑了”,简直难以想象,几十年前的话术,今天还这么盛行。
#网民行为
#虚假信息
#网络传播
#政治事件
#意识形态
分享
评论 0
0
云儿
2周前
我希望兩岸人民多一些交流,特別是多一些自由的交流,至少要有免於統獨意識形態審查的自由,容納不同看法乃止對立意見的人,方能增進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降低敵意。 如果對交流設置種種政治前提,要求曾經發表批評中共意見的人,必須說一些輸誠示好的話語,甚至是明顯違背事實替中共開脫的話,如中共不禁止翻牆之類,那麼,這樣的行程越高調,越能說明兩岸鴻溝之深,足以嚇對許多愛好自由,不肯說違心之語的人。
馆长大陆行风波:言论争议与统战质疑· 103 条信息
两岸关系:主权争议、统独博弈与民间交流风波· 121 条信息
#两岸交流
#意识形态
#理解与敌意
#政治前提
#对立意见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3周前
“拉清单” 网友投稿,6月10日,某北方沿海省份,某二线城市事业单位,收到通知要求对全市各学校的老师开展意识形态、师德师风摸排,排查不正当言论,形成问题整改清单。此外,还要对干部因私出国开展专项检查。
#意识形态
#师德师风
#排查不正当言论
#整改清单
#干部因私出国
#专项检查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3周前
哈维尔以前讲过很多次这种现象,这是(后)极权社会常见现象:人们活在自欺欺人的谎言世界里,由于所有人都向谎言妥协,使得这个谎言世界变得坚如磐石。当然,当代政治学研究还指出意识形态的本质就是形式主义:它不需要你信,而是需要你向权力低头,即使它把整个社会现实都架空了,你还是得服从它。 以前还有某个让极右翼人士不爽的哲学家(名字就不提了,免得一引用就有人骂你“左”)说过另一种现象:越是相信意识形态那一套反而越是政权打压对象——你以为你反对形式主义,要真正相信习近平那些空洞的政治理念,要把它们落到实处,不好意思铁拳会把你捶成二次元。 哪怕一个防疫活动变成了形式主义,它的目标也是服从中央防疫指令,这就是极权主义和一般专制国家的权力运行法则。你如果真的要脚踏实地去做,你立马就触犯到这种政治游戏的“潜规则”:你给地方和基层官员找麻烦,你是刺儿头,不弄你弄谁,等等。
#极权社会
#意识形态
#政治学
#权力
#形式主义
#极右翼
#哲学家
#谎言
#社会现实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当一个社会开始普遍歌颂苦难,他就已经完成了对奴性的合法化。这类话语看似在赞美个体的任性与深度,实则以温情脉脉的口吻驯化了反抗的可能。他宣称真正的思想来自人类真正的灵魂,必须经过痛苦的打磨。苦难于是被赋予神圣性,他不再是外力的压迫,而是内在德行的塑行工具。 人们开始把苦难当做通向觉悟的通道,把屈辱当做修行的一部分。苦难不再需要解释,他只需要被感恩与铭记。这种话语的根源是奴性道德,而当这套逻辑达成共时,它带来的后果时,将受难者重新塑造成沉默者与顺从者。人们不再追问为何受苦,而是抢先回答我学到了什么,不再质疑暴力,而是赞美它带来的成长。更深的残酷在于,这种内化的过程甚至会激发对反抗。的敌意,拒绝苦难者被视为幼稚者,质疑苦难者被当成怨妇。 于是,一个赞美受难的社会最终会成为一个维持受难的社会。他以抒情的方式掩盖了事实的残忍。一个人先失去尊严,后被剥夺表达,接下来被丢进权力的铁皮箱,然后这些过程被包装成命运的转折,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苦难就这样被转移成精神财富,被雕刻成叙事的启承转合,被大众所消费,最后被彻底去痛感。人们不再记得苦难如何沉重,只记得他如何动人。在苦难面前,最基本的正义就是闭嘴,不再替别人总结教训,不再在别人的伤口上撒一把盐。所以,不说话是我们唯一还能做的诚实之事。人类宁愿在苦难中追寻意义,也不愿意承认苦难毫无意义。
#社会观察
#思想批判
#奴性文化
#苦难哲学
#意识形态
#文化批评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3周前
网友投稿 重庆某单位下发意识形态敏感词清单,要求下属单位清理文件、官网、公众号等渠道的敏感词信息。据网友透露,这是一件持续定期开展的工作。
#重庆
#意识形态
#敏感词
#清单
#清理
#文件
#官网
#公众号
分享
评论 0
0
LT 視界
3周前
MAGA群體表態了,堅決站川普一邊。中美意識形態差別大,但鬥爭的套路還是很相似。
#MAGA
#川普
#中美关系
#意识形态
#斗争
分享
评论 0
0
赛先生的小迷弟🇺🇦
4周前
蒋雨融是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英语:The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CSSA的成员之一啊,这可是美国著名的海外学生党支部,绝对的粉红聚集地,CSSA成员的意识形态可是绝对紧跟习近平新时代思想。
#蒋雨融
#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CSSA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
#粉红
#意识形态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1个月前
又到端午 吃了点粽子和咸鸭蛋 刷 X 不免让人感慨 还是 X 友学问高 什么事情都要上升到意识形态和对立🤣🤣
#端午节
#粽子
#咸鸭蛋
#意识形态
#对立
#文化交流
#X友
#时事热点
分享
评论 0
0
猫神
1个月前
你认为反共是什么?😂
#反共
#政治思想
#意识形态
#历史事件
#社会主义
#共产党
分享
评论 0
0
StephenNY🇱🇨🇬🇩
1个月前
MIT麻省理工抛弃了革命理想,关闭了DEI办公室,还同步撤销了专门处理DEI业务的副校长编制!😅 MIT发声明说,他们的强项是培养全球最牛逼的人才,而不是折腾意识形态! MIT大转向,给全美大学做了榜样!极左意识形态是时候退出高校了! #MAGA
#MIT
#DEI
#意识形态
#美国高校
#极左
分享
评论 0
0
左手墨迹
1个月前
说说重农抑商这个事儿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重农抑商」应该是儒家文化的要义,其实并不。它是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的时候提出来的,很显然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只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被作为意识形态的外衣,穿在了法家的内核的外面,所以它会被认为是儒家所推崇的。 这些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宪政的推崇,舆论圈对商鞅以及它的变法思想的批判也蔚然成风。但你若回来那个时候的经济社会史会发现,各国都在变法,商鞅没去时的秦国,可以说是国力最弱的,再不变法就会被周边已经变过法的强国吃掉,变法势在必行。于是,商鞅来了,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变法成功了。 为什么商鞅的变法是最成功的,因为周边其他国家已经陆续推行了变法,但因为贵族的强烈反对,只能在某一方面推行,而商鞅作为集大成者,在制度、法律、户籍、文教等多个方面相互配合,做了系统性的变法,所以经过前356和前350年的两次变法之后,秦国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国家。 而所有变法,都围绕着一个目的进行,那便是最大程度的汲取民间的财力物力,实现中央集权,进而在被别人吃掉前先吃掉别人。重农抑商就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 你知道,战争年代,国家最需要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兵源,一个是粮草。有了兵源就可以随时反击对手或对外出兵;有了粮草出兵就有了后勤保障。但粮草需要有人在土地上持续耕种,稳定兵源就需要有人在政府可以管理得到的地方持续生育。但那时候,经商是很赚钱的,而且商人为了获利经常在各国之间流动,很难停下来成为国家的兵源和粮草补给开源。特别是某地,比如咸阳粮食丰收的时候,邯郸正好闹灾荒的时候,就会有人为获利,把咸阳的粮食贩到邯郸为卖。所以商鞅就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为了把尽量多的余粮控制在政府手里,商鞅还推行了粮食换爵位。比起贩卖时各国的重重关卡,直接拿来换取爵位还是划算的。慢慢地,秦国就积累起越来越多的财力物力,直到统一六国。虽然中间也有贵族势力的反复回潮,但有些趋势是很难阻挡的。就像毛泽东在1940年代成为中共的旗帜一样,就算不是商鞅也会有其他人来推行变法,就算不是秦国,也会有其他国家来统一天下,这是当时的趋势,非人力可挡。 有人肯定会说,为什么一定要统一呢?就不能各国和平共处?还真不能!要知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暴力机器,长期不用就会腐化、被吃掉,所以暴力机器得频繁使用。不是用来攻打别人,就是用来抵御别人的攻击,不会白养的。在当时生产力地下,剩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区别。 加之,到了战国时代,人口已经达到2000多万,土地比人口更稀缺。谁占有了土地,谁就会获取更多的财富和资源。更多的土地就意味着更多的财富和资源,更多的财富和资源就意味着更多的安全和权力。这也是整个农耕时代,中华帝国都痴迷土地,崇尚统一天下的内在原因。 所以你看,即使到了后工业化商业逻辑主宰世界的今天,大部分中国人,依然痴迷土地崇尚统一。不然那句「宁愿祖国不长草,也要收回钓鱼岛」也不会久久回荡在中国上空。
#重农抑商
#儒家文化
#法家思想
#商鞅变法
#汉武帝
#意识形态
#全球化
#宪政
#经济社会史
分享
评论 0
0
多伦多方脸
1个月前
最近川普对于中国的贸易战是打打停停,欧盟对于中国的态度也是暧昧不清 但这种摇摆的背后,我认为只是暂时的 中西方注定要爆发一场新冷战,而这个新冷战的冲突核心也将不再是意识形态 而是工作制度冲突,是一场关于996制度VS 八小时工作制的冲突 方脸说:注定到来的冷战2.0!
#川普
#中国
#贸易战
#欧盟
#新冷战
#意识形态
#996制度
#八小时工作制
#冷战2.0
分享
评论 0
0
Lee1ng
1个月前
“一种虚假意识:被统治阶级把自己当作统治阶级的一员,不仅对自己的处境一无所知,还在盲目地支持特权阶级侵吞国家财富,对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认同,进而丧失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虚假意识
#统治阶级
#特权阶级
#意识形态
#社会认同
#自我意识
#独立性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1个月前
【论剧本荒】 张艺谋所谓“剧本荒”的论调,不过是将病灶归于肌表,而不敢直面潜藏在审查制度深处的意识形态禁忌。编剧不如导演和演员值钱,这固然令人叹息,但若真有剧本灵魂燃烧、真知灼见闪耀,金钱最终也不是最难跨越的鸿沟。根本问题在于——好剧本不是写不出,而是写出来也过不了关。思想受限,题材设限,语言设限,一个民族的叙事能力和创造性在逐层退让中被消解殆尽,文学及文艺作品的锐度及价值,在主动和被动审查中钝化乃至泯灭。 张艺谋先生,这不是剧本荒,而是灵魂荒、思想荒、审美荒,是创造性及创造力的荒芜。有才者如履薄冰,有志者寸步难行,写作者学会了自我阉割、回避矛盾、避免冲突,学会了减剧情张力、去戏剧高潮之后,最终连提问的勇气,也都会被制度压成闭嘴和沉默。所谓“剧本荒”,更像是一次集体性的逃避:明明房间里有头大象——审查本身就是最大的剧本杀手——而国师们却纷纷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是“国师们”的悲哀,更是文化的吊诡。当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不再源自真实经验与自由表达,而是围绕红线跳舞、在禁忌边缘打转,所谓艺术,也不过成了“合规作品”的变体,一种去锋去骨、只求安全的陈词滥调。 最可怕的不是没人写好剧本,而是好剧本永远见不得光。
#剧本荒
#电影审查
#张艺谋
#意识形态
#编剧地位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1个月前
CNN报导,联邦法官Allison Burroughs(图)颁布临时禁制令,暂时叫停川普政府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 哈佛在诉讼中称,川普政府撤销其学生和交流学者计划(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SEVP)资格,是对哈佛拒绝政府基于意识形态的政策要求的“明显报复”。
哈佛大学与美国政府的持续风波· 164 条信息
#临时禁制令
#川普政府
#哈佛大学
#国际学生
#诉讼
#意识形态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1个月前
新国家道路与中国民主转型系列03 章节关键词: 0:00 简介(拉扎斯菲尔德效应) 03:13 常识为什么不可靠(黑格尔和经济学现象) 07:10 常识性谬误(意识形态教条化、功利主义、科技浪漫主义、经济决定论) 20:54 被污染的现实感(沃比冈湖效应、错觉性优越感、虚假意识、西方伪史论、国情论) 29:39 清理常识污染运动 “新国家道路与中国民主转型”系列节目专注于探讨中国的政治现实、未来社会运动道路探索、社会运动科普、培养反对派政治与形成社会结盟。 本期节目在仿造新文化运动和新生活运动基础上,对未来新型社会运动提出了全新的设想。本期节目透过经济学现象和案例分析,探讨中国社会常见的常识性谬误和由此导致的扭曲的现实感知。常识性谬误和现实感扭曲被认为是阻碍社会变革的重要心理障碍之一,本期节目的探讨旨在为未来的社会运动做一个模型设计。 YouTube链接:
#中国民主
#政治改革
#常识性谬误
#意识形态
#经济现象
#科技浪漫主义
#虚假意识
分享
评论 0
0
悉尼閑人
1个月前
这就是共产主义的尿性!
#共产主义
#批评
#意识形态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宗凤鸣:赵紫阳之所以能够在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上提出一系列很好的主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已经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纷争,冲破了“主义”的界限,从而能够从一个很高的角度来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单少杰:心胸公允,视角也就开阔了。 宗凤鸣:紫阳曾对我说,他对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不感 兴趣,他关注的是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另外,他还说,民意就是潮流,自己不拘于公式、教义。 单少杰:赵紫阳关于超越意识形态纷争的思路,也就是不看重这个主义那个主义而只看重能否推动社会发展的思路,同邓小平关于“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思路,很有些相似,都是很看重效果的。当然,他们所要抓的“老鼠”,不完全相似:邓小平只是要搞经济改革,只是想着经济翻两番;赵紫阳则不只是要搞经济改革,还想搞政治改革,还想搞民主与法治方面的东西。 宗凤鸣:他们两人搞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很不同的,邓小平搞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要巩固执政党的领导,赵紫阳搞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执政党垄断一切的状况,也就是要削弱执政党对整个国家的控制权,要更新改造这个党,从而使中国走上民主与法治的道路。 宗凤鸣:紫阳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也是一个从世界新潮流中涌现出来的人物,有着很开阔的视野,不只是关注中国问题,还关注国际问题,常常能将中国问题放到国际大背景下来思考。他晚年就很关注全球化问题。 紫阳一再对我说,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已多次失去历史机遇。先是慈禧搞被动改革,坚持“中学为体”,结果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最终被辛亥革命一阵枪声所打碎,并引发了长期内战,使得中国失去了一次有可能迅速转向工业化的历史机遇。再就是毛泽东搞闭关锁国,发动“文化大革命”,结果与新技术革命擦肩而过,又使得中国失去了一次有可能迅速转向现代化的历史机遇。 紫阳说,如今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是信息革命的时代,是民主观念复兴、个人价值觉醒的时代。中国又面临着一次历史机遇,千万不要再失去了。 单少杰:紫阳是不是有些担心? 宗凤鸣:紫阳确实有些担心,担心当局在这个日益开放的时代,仍然坚持高度集权的政治路线,坚持一党专政的国家体制,结果只能使社会矛盾越积累越多、越积累越大,一旦遇有突发事件就会导致社会动乱,就会使得中国再一次失去历史机遇。 单少杰:他所担心的这种结果,有点类似晚清慈禧搞被动改革所导致的那种结果。 宗凤鸣:在紫阳看来,全球化浪潮不只是要波及各国的经济领域,还要波及各国的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不只是要把各国纳入到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还要把各国纳入到全球现代文明体系中。因此,中国在面对全球化浪潮时,不能只顾及经济层面的影响,还应顾及政治层面和其他层面的影响,不能只是讲要与世界发达经济接轨,还应讲要与世界先进文明接轨。 单少杰:紫阳所说的世界先进文明主要指什么? 宗凤鸣:主要指“西方现代文明”。 单少杰:紫阳似乎持“西化”派观点。 宗凤鸣:紫阳不避讳这一点,他曾明确地对我说,所谓“现代化”就是“西化”,就是要同西方现代文明汇合;东方文化是落后的,是开不出自由、民主、人权之花的。他还说,他赞成“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主张,不赞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在他看来,不仅西方所实行的市场经济已成为世界的主流经济,而且西方所实行的民主政治也已成为世界的主流政治,西方所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理念具有人类普适价值。 宗凤鸣:紫阳不只一次地对我说,“中国不转向民主政治,是违背世界潮流的,是违背人心的”。他还说,“民主的旗帜,我们党不去高举,就会被别人夺去”;“我们迟早要走这一条路,我们与其被动地走,不如自觉地走”。 单少杰:可以听出来,赵紫阳晚年的民主心结是很重的。这是他的觉醒,也是他的伤痛。 宗凤鸣:紫阳还一再对我说,美国这个国家很值得研究。她的制度和价值观是植根于人心的,因而能很好地发挥公民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很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作用。 正是基于这些看法,紫阳说,从国际范围来看,美国才是“三个代表”。他还说,这个世界由美国来主导要比由其他国家来主导好些,要比由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来主导好些。虽然美国所推行的对外政策也是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的,但她所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理念,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利。 单少杰:紫阳的这些说法恐怕不能为国内的那些民族主义者所接受。 宗凤鸣:紫阳也很清楚这一点。他说,这样提出问题,一定会有人说我是卖国主义,但这是客观现实,即便被责骂,也没有什么可顾虑的。 单少杰:可以看出,赵紫阳晚年思想是相当彻底的,以至于无所畏惧,既不怕别人指责他搞资本主义,也不怕别人指责他是卖国主义。 宗凤鸣:紫阳对于美国各州自治制度很是欣赏,认为这一制度能很好地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能充分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他说,我们也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只要给各省放权,各省都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办法,富省有富省的办法,穷省有穷省的办法。不过,总的看来,我们还是过于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治权,常常把地方管得过死。因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各州自治制度,扩大各省的自治权,更好地发挥各省的积极性。 紫阳还举例说,香港和台湾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程度,还不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一直处于自治的状况。反过来说,如果这两个地方都一直处在我们大陆管治下,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结果。 单少杰:赵紫阳这一思想也是相当彻底的,触到了执政党的痛处。 宗凤鸣:紫阳说,邓小平认为,中国不能跟美国搞对抗,中国只有跟美国搞好关系,才能发展好经济。 宗凤鸣:紫阳接着说,中国要同美国搞好关系,就要改善中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形象,因为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人民,都对人权问题以及专制问题非常敏感。 ---软禁中的谈话:听赵紫阳谈改革 单少杰 图:1984年访美,赵紫阳(右一)与美国总统里根夫妇晚宴前合照
#赵紫阳
#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
#意识形态
#社会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1个月前
有人跟我说中国的意识形态实际上不起作用,没有人相信那一套。事实上这种说法有问题。前不久才有人跑到我的YouTube评论区痛斥我,说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党和国家代表人民利益,还说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中国根本不存在特权阶级。你看看,这就是意识形态塑造的有毒的社会观念。你不是说普通人并不信那一套吗? 这种意识形态教条渗透到普通人的一般社会观念中,使得普通人一张嘴就像党国喉舌宣传机器,复制粘贴模块化的意识形态。 这种僵化的社会观念在中国社会还有很多,有很多种形式和很多种表现。这不只是洗脑宣传造成的,普遍认知缺陷也在扮演重要角色。有毒的舆论环境塑造的现实感也使得许多中国人对社会现状的判断发生了扭曲、形变和失真。 不必悲观泄气,我们需要发动一场针对“认知战”的反认知作战。这种对抗是全面的。不仅要纠正扭曲的社会观念,还要据理力争地对抗由认知缺陷伪造的现实感。
#意识形态
#社交媒体评论
#中国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观念
#党和国家
分享
评论 0
0
Jacob🇨🇦🇺🇸
1个月前
据说这些都是《纽约时报》的亚裔记者,你怎么看? 我只能说,从长相到妆容都很符合欧美定义的典型的 Asian stereotypes。。。估计从意识形态上看也是一样!😂
#纽约时报
#亚裔记者
#亚洲刻板印象
#意识形态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