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保守主义
关注
幽酱
3天前
这个视频完全刷新了我三观。 MAGA 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邪修境界了吗?为了护主,居然能问出这么让人反胃的问题:“Why is it wrong to rape children?” Why? ??因为你是个人啊? 因为生而为人,有些底线不需要解释、不需要辩论,更不应该被拿出来问。 MAGA们不是号称“上帝的子民”吗?不是保守主义的捍卫者吗?不是把“家庭”“道德”“纯洁”挂在嘴边吗? 现在为了护主,连这种问题都能问出来了?? 保守主义的价值观现在是这么狂野的吗?
#上层人无耻言论引发社会愤怒与反思· 236 条信息
#MAGA
#恋童癖
#保守主义
#道德沦丧
#价值观扭曲
分享
评论 0
0
屠夫吳淦
3天前
川普选举时为了选票忽悠支持者要公布爱泼斯坦萝莉岛名单,结果最后把自己给玩死了,把支持者给打闭嘴了。一个强奸犯、恋童癖能代表保守主义、上帝之子、基督徒我也是醉了。
共和党内部裂痕加深,特朗普与盟友围绕爱泼斯坦档案争执不休· 49 条信息
#川普
#爱泼斯坦
#萝莉岛
#选举
#保守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二爷Alex
5天前
中国严禁LGBT,也不鼓励平权,没有形形色色的移民,没有养懒人甚至勤快人的福利,快捕快判没有所谓的轻罪,大城市不允许流浪汉存在,也不存在泛滥的大麻……还有一个伟大的领袖。各方面都完美符合川粉们的昂撒保守主义。但是川粉为啥不去中国?中共难道不应该才是你们最理想的保守派吗?
#中国
#LGBT禁令
#保守主义
#川粉
#社会价值观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周前
🚨🔥刚刚:最高法院重击“LGBTQ疯狂议程”,裁定美国护照中不得再出现“跨性别”选项——这被视为川普阵营的一次重大胜利。 性别,只有两种:男与女。就这么简单。 常识还需要高院来判别,也是一种悲哀🤔😰
#最高法院
#LGBTQ
#跨性别
#特朗普
#保守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1周前
跳跃的时代,岂能继续酣眠? ——致XX教授: 时代在跳跃,思想当然也得跳跃,不然岂不是脱离了时代?以前你能想象近代文明的典范英国主要城市市长居然都是穆斯林?而且,穆斯林可以乌央乌央地在大街上跪地祷告,而基督徒传福音则被视为违法?你能想象一个新诞生的国民党主席居然满口“人民日报”?你能想象美国纽约将会诞生一位35岁的穆斯林市长,入籍不过八年,而且鼓吹共产主义?这是不是有甚于当年的红卫兵夺权?你能想象美国会出一位总统背负着近百宗“案件”,多数都是无中生有?尤其是轰轰烈烈的“通俄门”已被证明居然是反对党制造的假案?而几十年浓眉大眼风光无限的佩洛西议长居然是炒股高手,胜过华尔街一众大佬?时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岂能继续执守八十年代的认知以“普世价值”为思想天花板?那岂不是刻舟求剑?不少学问名家已经开始站在保守主义立场思考、发声,不少体制内人员已经皈依基督信仰,成为基督徒,希望XX老师面对这个跳跃的世界,也开始自己的思想跳跃。
#时代跳跃
#思想变革
#穆斯林政治
#保守主义
#信仰选择
分享
评论 0
0
TTmedia
1周前
中国大陆金融学者贺江兵是著名金融学者,他自我介绍说是川普保守主义研究者。而在一些网友口中则是“头号川粉”。他谈到了他如何读懂川普,如何准确预测川普。 贺江兵认为: ---外界以为川普变化莫测,实际读懂川普并不难。
#贺江兵
#川普
#保守主义
#金融学者
#中国大陆
分享
评论 0
0
李南飞(我可以说不吗)2
2周前
乌莎不是基督徒,也不是白人,没有数亿的遗产,甚至不是麻尬, 一个手握保守主义大旗的凤凰男和副领袖,当初托举拯救自己人生的那位结发伴侣,早就成了拖累和歧视对象。 泥腿子打进城就急着换个小老婆,这不是八卦,是无数次的必然。
#乌莎
#保守主义
#凤凰男
#歧视
#背叛
分享
评论 0
0
壹等鹿鼎公🤠
3周前
我一点不惊讶像孙立平这种支式分子能有这种认知, 此刻只想借用保守主义精神的集大成者阿克顿勋爵说过的一段话,来阐述一个可能让所有黄、白左们永远理解不了的保守主义逻辑: “同情和爱会使人忽略公正,偏袒罪恶。这是最不易察觉的危险,大多数人道主义灾难都源于此。”
#孙立平
#支式分子
#阿克顿勋爵
#保守主义
#人道主义灾难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4周前
保守主义的伟大胜利:日本战后重生的文明密码——信仰与理性如何让一个民族从废墟中转化为文明/作者:赵晓 一、漫步日本的思考 金秋十月,当我漫步在日本奈良、京都、大阪,目睹那整洁、克制、近乎宗教感的秩序时,总忍不住浮想联翩: 假如当年占领日本的不是美国,而是苏联,今天的日本会如何? 答案:很可能是一个“大号的北朝鲜”。 假如当年领导日本的不是麦克阿瑟,而是奥巴马之类的白左——那今天的日本又会如何? 答案:也许是一个“LGBTQ大本营”。 再想:假如美军占领的不是日本,而是阿富汗,那今天的日本又会如何? 答案是:另一个阿富汗。 所以,日本之所以能成为今日的文明日本,并非易事,与美日这两个国家及领导精英的特质都是分不开的。 日本成功的“文明密码”,得益于两个前提条件: 日本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 美国(尤其是麦克阿瑟所代表的)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者。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话的一个理解是:成功可以导致失败,失败亦可带来成功。日本,正是这样! 中国人老觉得日本明治维新厉害,因为日本打败了中国,也打败了俄国,崛起成为世界列强。但中国人较少看到,其实日本近代走上了一条“国家主义”的失败道路,最终在“成功后转向失败”,跌入“二战”法西斯与军国主义的大坑。 相反,“二战”的失败对日本来说反而是因祸得福,从失败走向了成功。美国新教文明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方式,帮助日本完成现代转型,融入英美主导的文明国家体系。 但这并非只是美国单方面的成功,也在于日本是伟大的失败者。因为唯有日本民族有勇气承认:自己败给了一个更优秀的文明。 她从内心深处,放弃了“厉害了我的国”之类的战前幻梦,也放弃了“大和民族天生优越”的虚假民族自恋。 她因此不再沉湎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东方暗黑逻辑,而是在真心的谦卑中选择全力配合盟军当局,学习美国新教文明。代表日本的吉田茂首相就一再表达,如果他与麦克阿瑟出现分歧,一切以麦克阿瑟的意见为主。 这种承认,不是屈辱,而是一种文明的自觉。 (请对比其他民族、宗教,自行脑补1万字……) 而代表美国的麦克阿瑟,也不是一个野蛮的征服者,而是伟大的胜利者。战后,他没有以征服者的姿态君临,而是以保守主义者的谦卑与理性邀请日本人放下战争的包袱,共同重建国家。 麦克阿瑟深知:征服容易,重建艰难;赢得土地容易,赢得人心最难。 他以信仰、人性与制度的力量,令战败的日本得以浴火重生。 所以,日本的成功,在根本上是保守主义在胜败双方中的得胜,也是双方保守主义的共同胜利: 胜利者节制权力的诱惑,失败者节制怨恨的冲动。
#日本战后
#保守主义
#麦克阿瑟
#文明重建
#美国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查理科克的30条经典演讲语句,可以说查理科克的主要信念:第1条,我们的国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国家而流血奋斗。第2条,保护自身自由,争取个人幸福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第3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做正确的事。第4条,政府不创造财富,而只是重新分配财富。第5条,美国并不完美,但它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家。第6条,资本主义不是一个保证结果平等的制度,而是一个保证机会平等的制度。第7条,保守主义并非固守现状,而是回归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则。第8条,政府的职责不是让我们变得相同,而是赋予我们每个人平等的权利。第9条,教育的本质应是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告诉他们该思考什么。第10条,自由派相信政府的力量,而保守派相信个人的力量。第11条,左派宣扬思想多元,但前提是所有人都同意他。第12条,对自由的最大威胁是人们愿意用它去交换安全感。第13条,应当限制的是政府,而不是公民的梦想和抱负。第14条,成功并不在于你认识谁,而在于你知道什么以及如何运用。第15条,爱国主义不是盲目忠诚,而是认同国家的伟大与潜力。第16条,自由不是政府的馈赠,而是造物主赋予我们的权利。第17条,文化战争的本质不是左右之争,而是对于错的教育。第18条,自由不是免费的,它需要我们为之奋斗、捍卫。第19条,大政府不是解决方案,它本身就是问题。第20条,自力更生是成功的源泉,而依赖他人则通向平庸之路。第21条,美国梦不是一种保证,而是一种机会。第22条,人生中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一切都需靠我们自己争取。第21条,保守主义不是抗拒变革,而是守护那些优秀且行之有效的事物。第24条,让美国伟大的原则是自然的,不受时间、文化或政治正确的限制。第25条,进步主义并进步,本质是控制。第26条,自由不仅是一个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第27条,追求幸福与物质财富无关,而在于发现人生的意义与目标。第28条,资本主义并不平等,但它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经济制度。第29条,左派追求的是结果平等,而右派追求的是机会平等。第30条,国家的伟大源于个人的力量潜能。
#查理科克
#保守主义
#个人自由
#美国价值观
#机会平等
分享
评论 0
0
曹長青
1个月前
跟全球很多国家悼念查理·柯克相比,台湾显得“寂静”,三大党没动静,主流媒体也很少报道。台湾越来越左。继续下去,台湾就可能自我沦陷,陷入左派的道德相对主义、变性变态的毁灭主义。台湾,就成了一个左派孤岛,孤立于美国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历史潮流之外。查理·柯克悼念事件的“台湾缺席”,是一记警钟。 曹长青:台湾成左派孤岛的危险 美国青年保守派组织“转折点”创办人查理·柯克被枪杀,不仅美国,全球很多国家都有悼念活动。对查理·柯克的地位和影响力,天主教纽约区的总主教多兰(Timothy Dolan)评价到这种高度:“柯克是现代版的圣保罗”。保罗是耶稣之后对基督教发展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对基督文明的传播具有“转折点”的重要作用。 对查理·柯克的遇难,欧洲的英、法、德、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捷克等,中东的以色列,澳洲的悉尼和新西兰,亚洲的日本和南韩等很多国家,都有相当规模的民间悼念活动。相比之下,台湾却显得“寂静”,反差很大。 虽然也有台联党、福和会、个别教会等举办了悼念查理·柯克的活动,但台湾的三大主要政党都没有任何行动,媒体也鲜少报道。显示台湾社会对这个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没有那么敏感,缺乏重视。 这可能不是一个偶然的疏忽或冷漠,而是折射出台湾社会“左倾”的信号,是台湾脱离并疏远西方保守主义阵营、越来越滑向左倾激进主义的体现。这不仅影响台湾与美国保守派川普政府的关系,更潜在可能割断与传统西方文明的内在连结。这对台湾的前途来说,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警讯。 两蒋政府没搞全盘改造、文化革命 台湾为什么会走到越来越左倾的地步?它跟民进党执政、尤其是蔡英文掌权八年来推行左倾政策有相当的关系。这从台湾近代历史的文化变迁中可以看出其轨迹。 近代台湾的重大变化是被中国清朝割让给了日本。虽然很多台湾人感到自己成了二等公民,但日本管理者没有在台湾实行血腥屠杀的暴力统治,而是把台湾视为自己的属地。 日本统治者更没有对台湾的乡土民情等进行文化改造,基本是顺其自然。那时的台湾,是在保持着中华文化的同时,接受了相当程度的日本文化。这两种文化不仅有血脉上的连结,也都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所以相辅相成,从价值观上来说,几乎没有冲突,都是建立在两个民族几千年历史的常识常理之上的。 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退败到台湾后,虽然政治上威权统治,但并没有像对岸共产党那样进行文化和社会改造,没有文化大革命,而是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等等。台北的主要大街,分别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命名,就是想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润物细无声地进入民众日常生活。 所以在两蒋时代,台湾既没被中共渗透占领,也没被西方左翼激进思潮俘虏,一直是一个坚定反共、维系中华传统文化的堡垒。 陈水扁的本土化是对抗中共 台湾社会发生重大变迁,是在2000年民进党执政之后。民进党以对抗国民党独裁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当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可惜的是,民进党是一个左派政党。首位台湾人总统陈水扁挑选一位女性做副总统,就开始有了西方左翼“政治正确”的味道。选副总统,应唯才是举,而不是用西方左派热衷的“性别比例、男女共治”等来无视和抵销人的能力差别。 陈水扁时代,绿营提出了“去中国化”,但主要是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层面抵抗对岸中国政权的“文攻武吓”和“全面渗透”。而在社会文化层面,并没有大幅颠覆传统的举动。台湾人知识精英提出的“本土文化”,也基本是想恢复和维系“日治时代”那种中华文化+日本文化的传统价值。 马英九时代,国民党已经比两蒋时代左倾了很多,但在社会文化层面还没让人有强烈感觉。台湾迅速滑向显著的左倾,发生在民进党的蔡英文做总统的八年期间。 民进党本来就是一个左倾政党,初期起码是像美国的卡特、克林顿时代的民主党。而蔡英文时代的民进党,则一步跨到类似奥巴马、哈里斯、拜登们的民主党。美国的民主党强调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政府包揽人的生活,尤其热衷大鸣大放的街头民主;在社会议题上主张同性婚姻,变性,以自由的名义放纵等等。 蔡英文把台湾推入左倾陷阱 蔡英文曾在英国伦敦政经学院留学,虽然其博士学位被严重质疑,但她深受那所西方最左之一的政经学院的影响倒是一目了然。再加上蔡英文本人被广为流传是同性恋者,这种身分也是促人左倾的重大诱因之一。 她还没当上总统、只是民进党主席时,就跑到美国支持左派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公开给希拉里募款。政治领导人跑到美国为党派候选人募款是违反美国法律的。在当时募款会上,蔡英文还给希拉里写了助阵的条幅:“加油!当选!” 在左翼理念上,蔡英文和希拉里是同一阵营。所以蔡英文对保守派的川普总统自然抵触反感。川普在第一次当选总统后,破天荒地跟蔡英文通了电话、称她为“台湾总统”;通过全球媒体密集报导,空前提升了台湾的世界形象和地位,并扩大了蔡英文的全球知名度,但蔡英文并不感恩,继续“反川普”,甚至在川普第二次赢得大选之后,蔡英文还在加拿大演讲时批评川普要台湾增加军费。在蔡英文总统治下,台湾的公共电视在川普再次赢得大选后,还把川普指控为罪犯。 这种对川普本能的反感和抵制,很大程度来自蔡英文的左翼心结。因为川普反对同性婚姻,更反对变性,强调传统价值。川普所领衔的《重建伟大美国》的MAGA运动,目标就是恢复1776独立建国的传统价值:基督信仰,道德、法治、自由经济、程序正义(所以叫共和党)、规范等等。这些都跟蔡英文的想法有所相悖。 把变装皇后请到总统府表演 蔡英文自己说,她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晚上坐在家里沙发上,捧一碗泡面,看中国的宫廷电视连续剧,还说出剧名《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而那些宫廷剧,都是皇妃国戚们勾心斗角,相互残杀,阴险毒辣的演绎;剧中表现的人心之阴暗,价值之反动,跟美国保守主义强调的基督文明等完全背道而驰。 蔡英文本人当然有选择同性恋的自由,但她却推动整个台湾社会朝着制造更多同性恋的方向迈进,并利用总统权力,使台湾成为整个亚洲第一个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国家。 本来就是左倾的民进党,对蔡英文推动的“左倾”风潮,当然不仅没有警惕和抵制,反而一拍即合。居然有好几位民进党男性立法委员,还特意穿上女人的裙子跳舞,强调和展示,男人同时也可以是女人,混淆性别。蔡英文们视为的进步,跟美国左派希拉里们热衷的反人类的所谓进步主义异曲同工。 所以在蔡英文总统掌权的八年中,台湾社会急遽向左翼倾斜,尤其很多年轻人,把美国等西方的左翼激进主义视为“进步”和“时髦”。十月底,台湾要举办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同性恋游行。 蔡英文卸任总统之前,甚至把一些变装皇后、变性人请到总统府为她表演“彩虹”裸露舞,就在孙中山的铜像下面,像是故意要挑战那个中华民国的传统文化。即使在美国左派最滥权、嚣张的时期,奥巴马、拜登、哈里斯们也没敢把变装皇后和变性人请到白宫表演。蔡英文就左疯到如此程度! 左派大潮淹没台湾的可怕前景 两蒋时代,国民党还算是保守价值的守护者,但在当今西方左派大潮的冲击下,现在也是方寸不保。面对蔡英文推动的同性婚姻与跨性别等,不敢明确反对,模糊立场;甚至有国民党的台北市长等很多政客,争相参加同性恋游行,显摆政治正确;对川普与共和党的保守主义议题,国民党更是选择沉默。 还有相当一批国民党人由于亲中国、认为美国支持台独,更是对川普总统口出恶言,媒体上攻击嘲讽川普的评论比比皆是。什么保守主义,什么传统价值,在台湾的蓝绿政党那里,都是无足轻重的,甚至被他们视为“反动落伍”。 台湾虽有不少基督教会,但面对这种左倾大潮,似乎回天无力,而且有些牧师,也是相当左倾,以支持同性婚姻等炫耀自己多么“先进”。 在这种大背景下,台湾怎么可能会有民间自发的大规模悼念查理·柯克的活动?怎么可能了解这位被美国红衣大主教称誉的“现代的保罗”?怎么可能明白查理·柯克之死对美国以至于世界的重大影响?台湾的寂静是蔡英文推动左倾思潮的一个必然结果。 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就不用共产党军事攻占,台湾就可能自我沦陷,陷入左派的历史虚无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变性的左倾毁灭主义。台湾,就真成了一个孤岛,孤立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保守主义回归的历史潮流之外。所以,查理·柯克悼念事件的“台湾缺席”,应该成为一记警钟。 2025年9月23日 ——原载台湾《锐传媒》【专栏】台湾成左派孤岛的危险/ 曹长青附记: 《锐传媒》发行人、社长刘志聪先生是台湾资深的媒体前辈,他曾担任中央社社长,台湾深绿媒体《台湾日报》总编辑、前副总统吕秀莲创办的《玉山周报》社长,《Taiwan News》副社长兼总编辑、《民报》总编辑。台派领袖之一的陈永兴医师与台湾人集资创办的《民报》为各种声音提供平台,成为台湾言论自由的标志之一。 在刘志聪先生主编《民报》时,刊登了多位绿营人士质疑蔡英文博士学位造假的文章,不惧当时蔡英文是总统、最高权力者,而坚持言论自由的原则。 我的这篇批评蔡英文和台湾在全球悼念查理·柯克中“缺席”的文章,被台湾的绿营媒体拒绝刊登(可见蔡英文的淫威和余威)。刘志聪总编不惧压力、捍卫言论自由,刊出我的这篇短文。他也是在共鸣查理·柯克所倡导的说真话精神。而没有真实,就没有台湾的前途。
#台湾左倾
#蔡英文
#查理·柯克
#文化变迁
#保守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比特币总裁
1个月前
禁止加密货币的国家有: 斐济 龙国 玻利维亚 伊拉克 阿尔及利亚 孟加拉国 摩洛哥 尼泊尔 一眼望去,都是发展中国家,越穷,对新事物越排斥
#加密货币禁令
#发展中国家
#金融监管
#风险规避
#保守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 转:查理·柯克的25个观点: 一 政治观点 1 支持宪法第二修正案,拥枪权是美国人反抗政府暴政、捍卫上帝所赋权力的根基; 2 反对开放边境,呼吁遣返非法移民,减少合法移民的进入; 3 反对民主党的多元、平等和包容政策DEI,称之为制度化的种族主义; 4 支持学生和家长的自由择校权,废除联邦教育部; 5 反对美国对外干预,美国优先; 6 《1964年民权法案》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为社会主义议程打开大门; 7 2020年总统大选存在舞弊; 二 经济观点 8 主张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 9 主张降低税赋、减少政府监管; 10 削减政府开支,坚信一个国家、企业或家庭都不应入不敷出; 11 支持关税,拯救美国制造业; 12 大学学生贷款是让学生背负债务,使大学和政客受益。政府提供的学生贷款让大学没有动力去削减成本,反而给了他们提高学费的动机 。 三 宗教观点 13 美国是建立在基督教文明之上的国家; 14 如果美国教会不兴起,美国将走向衰败; 15 权力来自上帝,而非政府; 16 基督徒被要求爱每一个人,包括同性恋; 17 对他人的爱是通过“告诉他们真相,而不是通过确认或肯定他们的罪”来表现的; 18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他对基督的信仰。 四 道德观点 19 一个国家的强大基于家庭的强大,而家庭的强大又基于上帝赐予的真理; 20 婚姻是一男一女在上帝面前的盟约; 21 只有两种性别; 22 保护儿童,反对给儿童进行性别转换医疗; 23 反对堕胎,认为生命始于受孕。 五 科学观点 24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一个骗局,一个左翼为了扩大对公民控制的阴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洛伊木马; 25 质疑新冠疫苗的有效性,认为政府的公共卫生强制措施侵犯了个人自由。
#查理·柯克
#保守主义
#基督教
#反对堕胎
#质疑气候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徐思远 | God wills it
1个月前
古典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一个传统,但他们否认上帝,最终的结果是自由很难与放纵区分开来。 人必然会为否认人是道德的存在而付出代价。 柯克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好人的顺服、服侍的美德,这是激起堕落之人仇恨的原因。 我很喜欢耶稣会的信条:贫穷、贞洁、顺服。柯克就是这种信条的当代骑士。 对这些美德一无所知的中国人,当然不会理解柯克,他们谩骂咒诅也不奇怪。
#古典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柯克
#道德
#顺服
分享
评论 0
0
墓碑科技
1个月前
31岁,能改变一个国家的方向? 查理·柯克做到了。 他不是总统,也不是亿万富翁。 他只是一个,在大学校园里宣称“美国是史上最伟大国家”的年轻人。 而他不只是说出口。 他把它,变成了一个运动。 在一个人人都说“家庭是枷锁”“孩子是负担”“婚姻是过时产物”的年代, 他站出来说: 不是这样的。 他告诉年轻人: 婚姻,是最高的召唤。 孩子,是最大的祝福。 美国,值得你热爱、捍卫、传承下去。 你以为他说的是保守主义? 不,他说的是信念、牺牲、和生命的意义。 他不是靠高喊口号,而是靠行动让人信服。 他在大学里、播客中、电视上,选择跟持不同意见的人正面交锋。 不是撕裂,而是对话。 不是避战,而是握手。 他活成了这个时代最难做到的一件事: 敢于温和,勇于站立。 你看今天的场面就知道: 数十万人聚集,国家元首出席,全球媒体聚焦。 这不是一个“活动组织者”的送别, 这是一场文明的告别,也是新篇章的开始。 这不是关于左派还是右派, 而是关于一个人如何让信仰穿透时代噪音,击中人的心。 柯克的离世让人惋惜, 但他留下的问题更值得回答: 你愿意像他一样活得有重量、敢于相信、敢于传承吗? 他说得很简单: “想要有意义地活着? 去结婚,去养育孩子,去热爱你所拥有的一切。” 这一代,有人迷惘、愤怒、逃避。 但也有人 像查理·柯克, 选择在风暴中心,举起灯塔。 他说:我们不会永远活着, 但我们可以把真理传下去。
#查理·柯克
#美国
#保守主义
#信仰
#传承
分享
评论 0
0
Michelle🇨🇦
1个月前
这就是保守主义民众哀悼悲剧的方式。 我们不烧杀抢掠。 然而,他们一直抹黑我们是暴力的一方。
#保守主义
#哀悼
#悲剧
#非暴力
#抹黑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个月前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于9月10日在犹他州演讲时被枪杀,他的追悼会将于当地时间21日在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市的州农场体育馆举行。 追悼会组织者为非营利性组织“美国转折点”,这也是柯克生前创立的组织,致力于在大学校园推广保守主义理念。 预计有超过10万人将参加柯克的追悼会。据介绍,追悼会的入场时间为当地时间上午8点,正式活动将于上午11点举行。 与会者被要求最好穿红色、白色或蓝色的服装。 据悉,州农场体育馆可容纳6.3万人,与会者遵从“先到先得”原则。主场馆附近还有一座可容纳2万人的体育馆被划为备用区
查理·柯克遭暗杀事件:屋顶枪手引发恐慌· 179 条信息
#特朗普
#查理·柯克追悼会
#保守主义
#亚利桑那州
#美国转折点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转:本周日美国将有盛大隆重的查理.科克追悼大会,现各地都有悼念科克的广告牌和看板。美国著名智库“传统基金会”在其大楼挂出巨大条幅,上面文字:“结婚生子。创造思想遗产。传承你的价值观。追求永恒。寻求真正的快乐。” 查理.科克将引导美国一场思想和信仰的风潮,席卷左派左媒左命贵的残枝烂叶‼️
查理·柯克遭暗杀事件:屋顶枪手引发恐慌· 179 条信息
#查理.科克
#追悼大会
#传统基金会
#思想信仰风潮
#保守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1个月前
该怎么定位查理·柯克? 他18岁就看透人生,然后生死以之,其智慧堪比创造佛教坛宗的慧能。如果再活十到二十岁,其神学当能开宗立派(当然在基督教保守主义之内)。他十三年能改变那么多人的信仰,两次帮助川普总统选举成功,并因此扭转美国社会与政治,其影响仅次于圣保罗和推动新教改革的神学家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他不仅是个殉道者,堪称一位圣徒。这段经文就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他死而无憾: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该跑的路程,我已经跑尽了 ;当守的 信仰,我已经持守了。”(提摩太后书后书4:7)
#查理·柯克
#保守主义
#宗教
#政治影响力
#信仰
分享
评论 0
0
说真话的徐某人
1个月前
《Project 2025》正在有条不紊的执行。
#Project 2025
#政治
#美国
#保守主义
#权力转移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2个月前
🔥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平民领袖(没有之一) 高中就参与政治,帮助当地议员竞选。 2012年,19岁不到的年龄就发起美国转折点运动,以高中生的身份走进大学校园,传播保守主义理念。 要知道在2012年,川普总统还在经营如日中天的《学徒》,万斯副总统还在耶鲁读法律博士。 他的远见,他看到了美国腐败的根子在大学校园。要想改变美国的左倾,必须从大学校园开始。 他的智慧,他选择了与大学生对话的方式,“请你来证明我是错的。” 他的行动力,足迹走进美国几百所大学和高中,甚至走出美国到欧洲到韩国。 …… 2024年大选,他几乎以一人之力帮助川普赢得了亚利桑那州和近几十年来最多的年轻人的选票。 看到,想到,做到。 但世界再无查理•柯克。 请点击以下链接,订阅油管频道《海阔天空看世界》,纪念查理•柯克:他的离去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查理•柯克
#保守主义
#美国大学
#政治行动
#青年选票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个月前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是歐洲第一個公開站出來悼念查理.科克的國家領袖。她說:「這是一起冷血的謀殺案。當你無法反駁對方時,你就會懼怕那些敢於反駁的人。查理不懼任何人跟他辯論,因他對自己的觀點深信不疑,而他因此遭到了殺害。」梅洛尼是歐洲除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之後,最堅定支持美國、信奉保守主義價值的國家領袖。她也堅定敢言,是意大利的「查理.科克」。
查理·柯克遭暗杀事件:屋顶枪手引发恐慌· 179 条信息
#梅洛尼
#查理.科克
#意大利
#保守主义
#谋杀
分享
评论 0
0
曹長青
2个月前
俄罗斯哲学家亚历山大·杜金悼念查理·科克。他说,“极端化的全球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所有捍卫传统价值观的人都应被消灭。查理·科克的唯一过错就是捍卫了传统价值观,而因为这个他被一名左翼分子杀害。”杜金说得很准确,查理·科克信奉基督耶稣,是虔诚基督徒。他强调信仰、道德、自由辩论等传统价值观,所以被与这些价值背道而驰的左派暴徒开枪杀死。 杜金深刻共鸣查理·科克强调传统价值的意义,也能深切感受查理·科克妻子的悲伤。因为他的29岁女儿,就死于乌克兰特工的暗杀。当时女儿驾驶他的汽车,美国中情局认为是乌克兰当局所为,目标是杜金。 杜金的女儿非常优秀,跟他父亲一样保守主义理念清晰坚定,是一位知名的政治评论家和哲学研究者,经常接受国际媒体访谈。我在印度的英语政论节目中看到,她与乌克兰和欧盟白左们辩论。她英语流利,曾留法,也会法语,也像查理.科克一样彬彬有礼、但据理力争,而且也很有辩才,更形象亮丽(视频中杜金身后放着女儿遗照)。她被暗杀,被俄国思想界视为一大损失。也正是因为她被暗杀,更激发了俄国人民支持普京总统打赢乌战的决心。 所有暗杀,都只能适得其反!
犹他州查理·柯克遇害案:FBI追踪大学生嫌疑人· 139 条信息
#杜金
#查理·科克
#传统价值观
#暗杀
#保守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rick awsb ($people, $people)
2个月前
保守主义者不必然是加密信徒 加密信徒必然是保守主义者 加密是一种思想 做多加密,传播思想
#加密
#保守主义
#思想
#意识形态
#信仰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个月前
查理.柯克的“罪”, 在他批評者眼中,其實很簡單, 他敢於倡導「文明對話」。 他把這當信仰。 他去一個大學演講不是因為容易, 而是知道那才是最難的地方。 他面對敵意重重的人群, 站在講台上,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提問,從不躲避。 他在用行動告訴美國的年輕一代: 觀點不同,不代表你是敵人; 言論自由,不等於暴力; 真正的勇氣,是可以傳染的。 “當文明對話滅絕,內戰就開始。” 如果美國人 連「好好說話」的能力都失去了, 留下來的只會是混亂與撕裂。 過去十年,左派不斷把他打造成“反派”, 攻擊他、抹黑他、連他的家人也不放過。 他在大學傳播保守主義, 被諷刺、被排斥、嘲笑, 彷彿年輕人天生就該屬於進步陣營。 現在,當仇恨最終釀成暴力, 那些曾經不斷妖魔化他的人,卻假裝無辜、假裝震驚。 你不能一邊叫他“惡魔”,一邊說自己和他的死無關。 但Charlie不會希望我們用仇恨紀念他。 他從不靠怨恨維持鬥志。 他 靠的是信仰、家庭和堅持。 無論政治多混亂、新聞多喧囂、行程多滿, 他每個週日都會關掉手機, 帶妻子和兩個孩子去教堂。 他活出了他口中的信仰: 先有信仰,再談家庭,其次才是政治。 他說:“政治是短暫的,而永恆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果你曾敬佩他,就別噤聲,學會勇敢地說話; 如果你曾經反對他,也請帶著理性去辯論,而不是羞辱; 如果你曾經愛他,就用行動延續他的遺志,讓美國重新學會對話。 Charlie曾經說過:“左派可以擁有全世界的錢,但他們永遠拼不過我。” 他做到了。 他拼到最後一刻。 現在,輪到美國的Gen Z世代了, 繼續拼法、繼續說、繼續打破那種想讓一切沉默的文化。 讓他的名字,不僅被記住,更成為改變的起點。 一次對話,能改變一個人; 而無數次對話,能改變一個國家。
#查理.柯克
#文明对话
#言论自由
#保守主义
#理性辩论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