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金融监管
关注
人民网-新华社
2周前
金融监管总局拟加强资产管理信托业务监管
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为规范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制定了《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10月31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资产管理信托定位为基于信托法律关
#金融监管
#信托公司
#资产管理信托
#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东方资讯
2周前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养老理财新规 试点扩至全国
#金融监管
#养老理财
#新规
#试点
#全国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东方资讯
2周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关于部分规范性文件废止和宣布...
#金融监管
#规范性文件
#废止
#政策调整
分享
评论 0
0
央广网-央视新闻客户端
2周前
我国将严肃整治利用App开展非法金融活动问题
记者10月31日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严厉打击利用App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题会议,强调要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严肃整治利用App开展非法金融活动问题,坚决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
#金融监管
#非法金融活动
#App整治
#百姓钱袋子
#严厉打击
分享
评论 0
0
外汇交易员
2周前
新华社: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严厉打击利用App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题会议,强调要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严肃整治利用App开展非法金融活动问题,坚决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
#金融监管
#非法金融活动
#App整治
#защиты денег населения
#严厉打击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网-新华网
2周前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推动行业规范使用第四套生命表
#金融监管
#生命表
#行业规范
#政策
#中性
分享
评论 0
0
投机实验室
3周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 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
央行推出八项金融政策,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引发热议· 44 条信息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
#虚拟货币
#金融监管
#风险防范
分享
评论 0
0
吴说区块链
3周前
据新浪财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10 月 27 日表示,近年来,市场机构发行的虚拟货币特别是稳定币不断涌现,但整体还处在发展早期。国际金融组织和中央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对稳定币的发展普遍持审慎态度。10 天前,在华盛顿召开的IMF/世界银行年会上,稳定币及其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成为各国财长、央行行长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比较普遍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稳定币作为一种金融活动,现阶段无法有效满足客户身份识别、反洗钱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放大了全球金融监管的漏洞,如洗钱、违规跨境转移资金、恐怖融资等,市场炒作投机的氛围浓厚,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并对一些欠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主权产生冲击。潘功胜强调,2017 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
央行推出八项金融政策,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引发热议· 44 条信息
#虚拟货币
#稳定币风险
#金融监管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3周前
一图搞懂:中国金融体系流转逻辑图! 金融,很多外行兄弟听上去挺高大的,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是股票,是债券,是保险,是贷款,还是年薪百万? 太狭隘了。 金融是一国的血脉,血液流到之处,才有生命。 金融从来都不是独立发展,实体经济、人们的需求才是造就金融的根本。 这一系列文章就是来做最简单的科普的,持续关注,你就能慢慢了解金融世界。 今天我们就金融主体之间的纠缠简单聊几句。 1.企业 目标:盈利 给其他主体提供:(居民)工作岗位、产品;(金融机构)需求 企业是创造价值的地方。而价值由利润体现。 巴菲特、芒格一直持有的投资理念,“长期价值投资”,就是去看企业能够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有多少,能不能持续。这个价值外化出来,就是利润。所以,一般情况,价值高的企业,赚取的利润就多,人们也更愿意买它的股票。 企业通过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来实现盈利。 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拿到市场上去卖的时候,标价与成本之间的差距必须cover企业正常运营的成本,包括借钱来生产的利息、发给工人的工资、给股东的股利(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等等。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条件,企业就会亏损,连年亏损最终的结果就是破产。 于是我们有了企业的生命周期:创立-生产-盈利-生产-循环,或者,创立-生产-亏损-破产。 在每个环节,都有金融的影子。 在创立的阶段,由于很少有人能拥有开一家公司的原始资本,所以通常的做法是融资,去找别人借钱并承诺付利息。在中国的语境下,企业融资通常找的是商业银行。银行贷出资金,企业由此孵化。 接着,企业开始投资各种生产线,招兵买马,布局销售渠道等等。企业可以先签合约,先接下订单先收钱再生产货物,也可以先交货,再向买家收费。其中资金与货物的时间差,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用,相当于借贷。 当企业完成一轮生产,收到货款,假设企业盈利,多的钱怎么花?扣除税费(交给国家的钱)、工资(给工人的钱)、利息(还给商业银行的)等等后,剩下的净利润再进行分配。净利润在法定的比例基础上,可以继续添加,回笼给公司,以便继续投入生产(除了购买生产设备之外,还有并购、上市也算在内,这就涉及到证券公司);还可以发放给股东(投资者);也可以发展副业,拿去投资等等。 2.居民 目标:资产增值、时间上的分配 给其他主体提供:(企业)劳动力、资本、需求;(金融机构)需求 居民每年收到的钱,来源于两部分:劳动和资本。劳动带来工资,资本坐生利息。 居民每年花出去的钱,大致分为:消费和投资。消费带给企业订单,投资带给金融机构需求。 企业给居民提供工作岗位,居民拿到工资后,又去消费,给企业提供生产的订单,也就是需求。 拿到手的工资,可不能全当下消费了,你还得考虑考虑未来。 这种“考虑未来”就是投资,简单来说,就是失去现在的钱,获得未来的钱。股票是投资,基金是投资,银行存款是投资(有利息),房地产是投资(房价大多还会上涨,算在投资里),保险是投资(五险一金),教育也是投资(预期未来有回报),以此类推。这些投资,要想实现,就得靠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 3.金融机构 目标:盈利 给其他主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分为两大类:商业银行和非银机构。 在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银行占据主导作用。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是存贷款,居民在银行存钱获得利息,企业向银行借钱获得融资,而银行就是在两者中间,减少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提供服务,获得差价,以此盈利。 非银机构中,以证券、基金、保险为代表。 证券公司和证券打交道,包括替别人买卖证券和自己买卖,同时也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股票是最著名的证券。 基金,是许多投资者把钱拿出来,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资金池,交给别人理财管理,取得利息。 保险是人们为了预防意外,为了分担风险,交出现在的部分资金,在未来的某刻达成条件后,领到对应承诺的钱。可以是预防老了没钱,可以是预防失业了没钱,可以是预防生病了没钱等等。 想看更多分析,关注公众号视频号【杨大宝识】,帮助你建立起对财富的基础认知,有热点有情怀,好看不难懂,欢迎关注~ 4.国家 目标:借钱 为其他主体提供:无风险国债、资本市场定价基础 国家财政也有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支出的方面就多了。国家支出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干的事大多是为了解决市场外部性,促进社会公平的。 收入和支出不一定相等。收入大于支出,就有了盈余。收入小于支出,就有了赤字。 赤字怎么办?两条路,要么借钱以后再还,要么把这个赤字分担到人民头上(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货膨胀)。所以这样一看,对人民最好的方法还是借钱。于是,国家以自己的信用担保,发行了国债。 国债既然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这就意味着,只要国家不垮台,这笔债是绝对要还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欠债不还的风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特点,市场就拿来当作定价的基础,发挥价格信号的作用。说人话,记住: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既然国债这么安全,一定会还,那么一笔钱,我借给你,你的风险可比国债大,你是不是要多给点利息。 5.金融监管 目标:宏观审慎、金融稳定、保护弱势群体 为其他主体提供:(居民、企业)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金融机构)良好的竞争格局;(国家)整体风险管理 如果一切都能按计划来,那就没有“想要重来”。 如果一切都是那么完美,那就没有后悔。 但是,市场不能被安排,机制也不都是完美的,金融体系多多少少也会出点差错。而金融监管的职责就是,尽可能排除系统性风险,保持宏观上的稳定,同时保护保护,由于机制不完善出现的市场上的弱者。 “系统性”风险是指后果严重,影响到整个市场,而且无法被分散的风险。再翻译一下,就是这个风险一旦成为现实,将会对每个人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并且,这个风险没有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去削减、避免,它就那样一直存在着,独自美丽。 微观审慎是在微观层面上,对金融体系每个部分相对比较分开的监管,效率高,但容易造成“你一套我一套”的监管,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金融机构就会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监管去执行,最终容易造成监管不力,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各监管部门的扯皮)。所以,提出了宏观 审慎。 市场机制不完善,有几个“老大难”的问题。 比如中小微企业经常性筹不到钱的问题。为什么筹不到呢? 复习一下,中国金融体系主要以银行为主导。银行(这里都指商业银行)的目标是盈利的。 所以银行只想把钱借给信用好的,能还钱的企业,只会“锦上添花”,从不“雪中送碳”。而中小微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没办法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于是就造成,很多中小微企业借不到钱。 金融监管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就是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6.总结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发现,金融不就是投融资嘛。 恭喜你,你已经超过绝大多数人对金融认知。如果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双击一下屏幕~ 最后可以take-away,重庆前市长黄奇帆总结的, 金融的本质,就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体系
#中国经济
#投融资
#金融监管
#实体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1个月前
前段时间中国大陆要求美股券商禁止中国大陆居民开户美股。两周后,贸易战2.0,中美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美股暴跌 事出反常必有妖。。动作都是环环相扣的。不让中国大陆居民开户美股,实际上实在保护大陆的投资者。。
#中美贸易战
#美股暴跌
#中国大陆
#金融监管
#保护投资者
分享
评论 0
0
BITWU.ETH 🔆
1个月前
⚡️看了下本月的大事件,发现10月的节奏很关键,数据和制度在双重发力—— 1⃣10月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 我们只看两个关键信号: 是否更频繁提“经济放缓/劳动力市场降温”; 是否强调“数据依赖+会议对会议(meeting-by-meeting)”。 若①给出“弱数据”,且用词偏鸽 → 市场前置交易“月底宽松”; 若①模糊/矛盾,且用词偏鹰 → 月底见分晓,波动拉高。 2⃣10月15日:美国9月CPI。这是决定月底基调的关键数据。 3⃣10月18日:美国正教会加密事务小组圆桌会议,主题涉及金融监管与隐私 4⃣10月21日:美联储支付创新会议,主题涉及稳定币、人工智能和代币化 3和4很能反映趋势了,稳定币、代币化、AI同时上桌,说明Crypto正被拉进主流金融体系中,意味着美联储的合规框架在加速搭建。 5⃣10月29日:美联储利率决议。 10月3日的非农,10月15日的CPI,这两个数据,决定了29日利率决议能不能从“口头宽松”走到“实质宽松”。 目前本月降息25bp的概率为96%,看起来流动性转向的节奏开始了。 GM!神清气爽的一天,相信10月会给我们带来好结果!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降息现分歧,7月预期降温,关注9月· 461 条信息
#美联储
#利率决议
#CPI
#加密货币
#金融监管
分享
评论 0
0
BITWU.ETH 🔆
1个月前
⚡️看了下本月的大事件,发现10月的节奏很关键,数据和制度在双重发力—— 1⃣10月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 我们只看两个关键信号: 是否更频繁提“经济放缓/劳动力市场降温”; 是否强调“数据依赖+会议对会议(meeting-by-meeting)”。 若①给出“弱数据”,且用词偏鸽 → 市场前置交易“月底宽松”; 若①模糊/矛盾,且用词偏鹰 → 月底见分晓,波动拉高。 2⃣10月15日:美国9月CPI。这是决定月底基调的关键数据。 3⃣10月18日:美国正教会加密事务小组圆桌会议,主题涉及金融监管与隐私 4⃣10月21日:美联储支付创新会议,主题涉及稳定币、人工智能和代币化 3和4很能反映趋势了,稳定币、代币化、AI同时上桌,说明Crypto正被拉进主流金融体系中,意味着美联储的合规框架在加速搭建。 5⃣10月29日:美联储利率决议。 10月3日的非农,10月15日的CPI,这两个数据,决定了29日利率决议能不能从“口头宽松”走到“实质宽松”。 目前本月降息25bp的概率为96%,看起来流动性转向的节奏开始了。 GM!神清气爽的一天,相信10月会给我们带来好结果!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降息现分歧,7月预期降温,关注9月· 461 条信息
#美联储
#利率决议
#CPI
#加密货币
#金融监管
分享
评论 0
0
比特币总裁
1个月前
禁止加密货币的国家有: 斐济 龙国 玻利维亚 伊拉克 阿尔及利亚 孟加拉国 摩洛哥 尼泊尔 一眼望去,都是发展中国家,越穷,对新事物越排斥
#加密货币禁令
#发展中国家
#金融监管
#风险规避
#保守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央广网-央广网
1个月前
证监会:“十四五”期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证监会
#行政处罚
#十四五
#罚没
#金融监管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环球时报
2个月前
不满瑞士政府新规,瑞银考虑搬去美国
据《纽约邮报》14日报道,拥有162年历史的瑞士银行业巨头瑞银正在考虑将其总部迁往美国,以回应瑞士政府对于新资本监管提出的要求。
#瑞银
#总部搬迁
#美国
#金融监管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人民网-人民网-人民日报
2个月前
两部门联合发布金融领域"黑灰产"典型案例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记者屈信明、张天培)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持续加大工作协同力度,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取得积极
#金融监管
#公安部
#打击金融犯罪
#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央视财经
2个月前
8家银行被罚1.487亿元!多张罚单,集中公布……
银行贷款管理失责,恒丰与广发等多家银行遭重罚· 33 条信息
#银行罚款
#金融监管
#违规处罚
#银行业务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东方资讯
2个月前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将联合开展金融教育...
#金融监管
#金融教育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东方资讯
2个月前
两部门联合印发《档案工作管理办法》 规范加强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监管
#档案工作
#管理办法
#政策规范
分享
评论 0
0
联合早报 Lianhe Zaobao
2个月前
知情人士说,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正考虑出台一系列股市降温措施,因为愈发担忧8月初以来这波1.2万亿美元(1.55万亿新元)的股票涨势过快。
#中国股市
#金融监管
#降温措施
#股票涨势
#风险担忧
分享
评论 0
0
外汇交易员
2个月前
#A股 彭博:知情人士称,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正在考虑采取包括取消部分卖空限制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来冷却股市,因为他们越来越担心近期的反弹速度。监管层还在考虑控制投机交易的方案,因为担心大幅逆转可能给散户投资者造成巨额损失。
#A股
#卖空限制
#金融监管
#股市反弹
#散户投资者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发长文谈稳定币的局限,值得思考,核心观点如下: - 冷静下来去看,并非大量金融服务都适合去中心化 - 集中管理的账户系统仍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以全面代币化来替代以账户为基础的支付系统,立论依据不足 - 技术路线本身不是唯一判据,支付效绩的比较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性和合规性 - 市场操纵、价格操纵问题尚无法解决,吸引不合资质的投资者入场,风险会显著扩大 - 如果缺乏足够的需求场景,稳定币未必能进入有效流通,即有可能领了发行牌照却发行不出去 - 现行支付体系,尤其是零售支付领域,已没有太多降成本的空间,有些关于传统跨境支付系统在技术上“非常昂贵”的说法可能是夸大其词,一部分成本来自 KYC 和 AML 等合规成本,换用稳定币也难以回避,对那些本国货币已搞砸、需引入美元化的场景应另当别论 全文: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128 条信息
#周小川
#稳定币
#去中心化
#金融监管
#跨境支付
分享
评论 0
0
Nico投资有道
2个月前
关于盈透开户的最新消息: 目前在开户最后一步,盈透已经强制要求必须上传海外证明文件,如图 1 所示。 而在此之前,走到最后一步,只会提示入金通知,这已经代表开户成功,如图 2 所示。 盈透收紧大陆用户开户政策,标志着在中心化金融时代,大陆用户已经正式告别了常规美股开户的渠道。 接下来的选择,要么通过非常规手段开户美股券商,要么拥抱 RWA 美股代币化,去中心化金融时代一定会到来。
#盈透证券
#开户政策收紧
#美股
#大陆用户
#金融监管
分享
评论 0
0
新华网-新华网
2个月前
金融监管总局:加大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
金融监管总局:加大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
#金融监管
#银行业保险业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政策支持
#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东方资讯
2个月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雷鸣担任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
#雷鸣
#建设银行
#副行长
#金融监管
#人事变动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