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美国价值观
关注
LT 視界
2个月前
今天中共宣布禁好萊塢電影是一件好事。中共靠每年僅僅進口幾部好萊塢電影,馴服了整個美國電影界。以前好萊塢是美國價值觀的重要傳播者,現在好萊塢迷失了方向。
#中共
#好莱坞电影
#美国价值观
#禁令
#文化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2个月前
克林顿时期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试图向全球输出资金和技术,就能换来自由和开放的市场,就能输出美国的价值观拓展美国的影响力,然而现实很殘酷,全球化受益者只有中国权贵和美国华尔街大佬以及一众科技新贵,而给美国留下了36万亿美元巨额债务,留下了被抽空的产业和永远失业的蓝领,留下了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的东方大国崛起,这种盲目自信严重损害了美国国家利益,摧毀了美国自有的完整的产业链,使得美国的价值观越来越混乱社会撕裂的越来越严重。 美国政商学界陶醉在虚幻的享乐中,川普任内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就公开表示:过去数十年,美国政党、工商界 、学术界、媒体等普遍认为,促进中国改变只是时间问题,先是经济然后是政治。按照这种思维,美国对华进一步开放市场,投入更多资本,为官员、科学家、工程师等提供帮助,以为中国可以变得像西方一样。 美国支持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且提供贸易优惠待遇。淡化中国严重侵犯人权,对广泛的技术盗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美国经济整体受到重创。以为中国会实现自由化,满足人民日益强烈的自由渴望。这曾经大胆和典型的设想出自于天生的乐观主义和盲目自信,也来自于战胜苏联的经验。遗憾的是,这种幼稚的想法,错得很离谱。这种错误成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政策最大的败笔。 2001年中国在美国支持下加入世贸组织(WTO),对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入世十年后的2011年,GDP增长五倍之多,由世界第六超越日本成为第二。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意味着其国力与影响力的增长,而这不可避免要威胁到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时,中国还非常贫穷。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当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一般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1978年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平均人均GDP是490美元,当时中国的人均GDP连世界上最贫穷非洲国家的1/3都没有达到。当年中国经济体量1495亿美元,而美国GDP则是2.35万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只有206亿美元,对美国的贸易只有9.9亿美元,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 从1978年到1984年,中美之间的贸易基本平衡,中国从美国进口多,出口少。从1985年开始,中国对美出口增加,当年就获得6000万美元贸易顺差。此后贸易顺差一路飙升,2018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4192亿美元,近几年依然保持这个水平。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1985年只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0.3%,后来则是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50%以上。 中国的强大繁荣,看似是靠勤劳忍耐以及集权优势,与美国没有直接关系,但抛开意识形态就清楚地看到,没有美国输出资金,沒有美国敞开市场,没有美国技术创新,今天中国可资炫耀的东西并不是太多。从1999年至2023年,美国累计向中国出口的货物总额约为2.1万亿美元,而累计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总额约为8.7万亿美元,累计的货物贸易逆差约为6.6万亿美元。中国一个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逆差约占美国同期全球贸易总逆差的25%以上。客观而言,中国外汇储备几乎都是美国的贡献!是美国重构了中国经济,中国没有对美国持续的贸易顺差,财力不可能如此丰厚,国力不可能如此强盛,对外援助也不可能如此慷慨! 中美贸易争端,源于美国持续开闸放水30多年,庞大的贸易逆差在美国主导的经济和政治体系里造就了一个庞然大物般的“中国模式”,华尔街大佬硅谷科技新贵和美国政商名流都在与中国的交易交往中赚得盆满钵满。中国靠美国资本赚美国财富,挟持国家资本不惜代价另搞一套,以“一带一路”撬动欧亚板块,挑战美国海权和陆权。 早在1993年,赖维.巴特拉教授(Ravi Batra)就出版了一本“自由贸易的迷思”(The Myth of Free Trade),书中大谈美国经济实力衰退,就是受害于自由贸易。这位教授指出,传统贸易理论中,各国劳工被假设是同值的,经理论推导,可以获得参与贸易的双方都会受惠的结论。但若劳工并非同值,像美国劳工成本远高于许多贸易伙伴国时,自由贸易就会使美国受害;这正是美国实际工资在1973年后逐年下降的原因。 巴特拉提出恢复美国经济的五大建议,第一个就是将美国平均关稅率从5%提高到20%,然后在五年内提高到40%。川普在上一任期对中国商品实施20%的关税,与巴特拉教授的建议近似。巴特拉教授为何选择40%?因为他估计可以让美国进口依赖度从占GDP的13%恢复到美国经济衰退(1973年)前,占GDP6%的水平。 川普放言让流出去的水回流,逼迫世界对等开放降低关税,从而平衡美国流向海外的巨额贸易逆差。中国虽然在入世时有过种种承诺,但中国很清楚对等开放降低关税,意味着贸易顺差大幅减少,对等开放还会涉及到一个重大问题,冲击长达几十年的集权统治,瓦解红红火火的出口创汇经济,使得民众拥有更多知情权、自主权和选择权,这是中共统治集团最不愿意面对的结局。
#全球化
#克林顿
#美国价值观
#经济危机
#中国崛起
#产业链
#技术输出
分享
评论 0
0
Murong Xuecun慕容雪村
3个月前
六十和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很多都对美国之音怀有特別情感,在电视和网络还沒有普及的时代,这些人秘密收听美国之音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跟着慢速英语学英文,很多人的观念因此而改变,很多人的“美国向望”和“美国憧憬”也因此而生,它也成了美国价值观输出的重要载体。 但愿未來还能听到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
#冷战时代
#文化交流
#英语学习
#美国价值观
分享
评论 0
0
马聚
4个月前
今天数十名维吾尔人在泰国遭遇遣返回喀什。既是邪恶中国能耐变大的结果,也是美国放弃价值外交后的直接必然,更是甩打在维吾尔精英川粉脸上的巴掌。 此话更适用于反共川粉
#维吾尔人遣返
#喀什
#中国外交
#美国价值观
#新疆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中庸至道(王勇弟兄)
4个月前
历史总爱开玩笑,翻转美国的共和党人正是原来的民主党人。 唐纳德·川普、罗伯特·肯尼迪、伊隆·马斯克和塔尔西·加巴德曾为民主党人。 他们身处乱世,面对黑暗,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他们改变了左倾政治立场,回到右翼,追求真相,有意无意中改变了美国的政治生态。 继续祈祷他们回归基督信仰,在真理上归正扎根,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督教保守主义者,捍卫美国基督教价值观。 美国民主党不重要,共和党也不重要,基督和基督的教会、基督的国最重要!
#政治变迁
#美国政治
#党派转变
#基督教保守主义
#川普
#民主党
#共和党
#美国价值观
分享
评论 0
0
头条热点
5个月前
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党领袖说: DEI 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是美国价值观。 永不投降。
#美国政治
#国会
#民主党
#DEI
#多元化
#公平
#包容
#美国价值观
分享
评论 0
0
MM Panorama
5个月前
可能有人不同意,但是,我觉得张平教授不是坏人。 他只不过有一个很多海外华人都有的通病:“我有现在的位置和成就,是因为华人(我)优秀、聪明。” 最搞笑的是,他们以为DEI是美国今天才有的。 如果DEI不是内嵌于美国的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的一部分,不是美国人天真友好性格的一部分,不是西方人权平等自由的一部分,不是在一直发展、进步着,华人今天还在挖铁路(也许是高铁),黑人还在摘棉花。 移民的大量涌入,固然会带来一些犯罪、资源竞争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最大的问题,特别我深深地感到,某些华人移民带来的问题,是稀释了美国的DEI文化,固然DEI走的太快太远,会让一些人失去安全感,觉得失去“竞争优势”,但是DEI的反面,是你本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的事实,你的优势,是at DEI's mercy。在特定人种、阶级固化的现实中,大多数华人并不能脱颖而出才是真相。什么“数学”好,放到美国基础研究人才的海洋中,不值一提。我在课堂上从来没发现任何“华人”的天才。享受了“亚洲脸”的diversity优势,但是绝口不提,转脸不认,对同类和其他人种疯狂打压,这一点很老中。 很遗憾,接力给下一个人买咖啡这种善行,如果下一个是华人,大概率就中断了,喝着别人付钱的咖啡,认为下一个homeless不配。Burn the bridges, 在西方中指的是短视情商低的傻子行为,但是在华人中却成为一种狡黠而明智的生存哲学,令人叹息。 DEI-回归三个词的本源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多样化、平等、包容。 DEI根本不可能达到令人恐惧的,不顾资质,对少数人特殊照顾的程度,因为一个种族、民族能够克服“特别优待自己种族”的冲动和天性,已经很不容易,能够称得上“伟大”,再加上还要“包容和认可其它陌生的文化和种族”,能够真的忽视肤色、性向和其它一切差异平等对待每个人,都已经是太不可思议的现象。 只是如果美国真的不再“DEI”,华人最终会发现自己无论多么优秀,都没用,如果不给你机会,你自以为的钻石般的Merit只会深埋在沙砾中。Meritocracy才是骗鬼的成人童话。
#张平
#海外华人
#DEI
#种族平等
#移民
#美国价值观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