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朱韵和
关注
统计数据
1982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8200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8年 东风焦化厂
#1968年
#东风焦化厂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8年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兰考县
#毛泽东思想
#宣传队
#兰考县
#1968年
#毛泽东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6年11月18日 人民日报
#文化大革命
#四清运动
#人民日报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上海苏州河沿岸的居民 摄影:陆杰
#上海
#苏州河
#居民生活
#摄影
#城市景观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上海 摄影:格雷格•吉拉德(Greg Girard)
#上海
#摄影
#格雷格•吉拉德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饥荒,全国饿死数千万人。其中,河南省信阳地区受害最惨烈。 据时任信阳行署专员张树藩回忆:“当时信阳地区饿死那么多人,并非没有粮食,所属大小粮库都是满满的。” 张树藩的秘书余鸿德回忆:当年信阳粮库里有粮10亿多斤,当年产量29多亿斤,共 40亿斤。守着这么多粮食还饿死人,真不应该。如果开仓放粮,就不会饿死人。 ---中共信阳饥荒案惨烈 粮仓爆满饿死上百万 作者: 王友群
#大饥荒
#信阳
#粮食政策
#历史事件
#饥饿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为毛泽东尸体“保鲜”紧急处死一人做试验 徐景贤:有一天,刘湘屏通知我,说是需要上海找一具新鲜的尸体,在死亡以后立刻把他的面容翻一个完整的石膏面模,以便永久保存、因为遗体保存需要一个可供对比的“标准体”,以便观察今后的变化。可是,在老人家的脸上不能做翻模的多次试验,更不能对面容有丝毫 损伤,所以,希望上海在新鲜尸体先走一步,取得实验结果。 这可是一个难题,而且时间限得很紧迫,哪里去找无主的新鲜尸体呢?我在市委康平路小礼堂找到马天水、王秀珍商量了一下,我们三个市委书记决定:在法院已判决的死刑犯中立即执行一个,用死囚的新鲜尸体做试验。于是,我把市公安局的负责人老薛和成虎两人找来,布置了这项絶密任务。他们提出:如果执行枪决的话,流 血以后面容会有改变,所以准备和法医等商量一下,改为注射针剂致死较妥。我表示同意。他们做了充分准备以后,就和法院的人一起到监狱里去提出死刑犯,并不把他送到刑场,而是在押送车上就由医生用注射方法对死囚执行死刑,据说注射以后时间很短人就平静地死亡了。 押送车直接把尸体送到龙华火葬场,办完死亡手续,再通知上海第一医学院派人去火葬场按正当途径领取尸体,这一难题总算解决。这恐怕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使用药物注射执行死刑,但在当时是絶对保密的。直至一九九七年,我在报纸上看到昆明首次采用注射方法对两名罪犯执行死刑的报导,报道中说:“这是一九四九年以来首次依法使用非枪决的方法处决罪犯,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依法使用注射药物的方法执行死刑。”我当时想,这个纪录恐怕要归之于上海,因为早在二十一年前的一九七六年,已经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了。 尸体送到火葬场以后,火葬场的工作人员很奇怪,说是这具尸体的身体怎么是热的,他们不知道就在几分钟之前才执行了注射死刑。上海第一医学院取走的这具新鲜尸体非常管用,他们当即用了各种方法拓下了尸体的面容,翻成了标准的石膏面模,过了一天,第一医学院的研究小组给我送来一个像饼干筒那样的方木盒子,盒子上着锁,同时附来一个装着钥匙的信封,要我转送北京。我在办公室里独自用钥匙开了锁,打开木箱,只见里面塞满了棉花,取出棉花,我吓了一跳:原来就安放着那名死刑犯的石膏面模,年约五十来岁,瘦瘦的,闭看眼睛,上唇和下巴上还粘着几根他的胡须。这个脸部的面模翻得非常细致,逼真,连皮肤的纹埋和额上的皱纹都翻出来了,据说上海向北京通报了在新鲜尸体上翻模的方法和经验,北京赶紧要上海把模板送去看看。就这样,我把这个木箱锁好后交给机要交通员直送北京卫生部刘湘屏,并且叮嘱 交通员:“路上小心。” ---《十年一梦》
#毛泽东
#遗体保护
#医学伦理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