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韵和
6个月前
紅軍殺紅軍 整条河水都染红了 毛泽东歼灭红20军事件,可以说是唯一一件发生在中共党内、并以党的正规力量、消灭掉正规军级红军的灭绝性大事件……由于它发生在党内,涉及到成建制的军级红军(整整一个红20军),更涉及到最主要领导人,所以80年来,此事件一直讳莫如深。 所有此事当事人,记述此事不但被一笔带过,还得深深隐埋、 隐藏,将此事——中央局代理书记毛泽东消灭红20军的经过,深埋在肃AB团激起的富田事变中,予以最深的埋藏,不被外人或党史学者所识所闻。 他指派红一方面军彭德怀、林彪率领一三军团部队对红20军进行秘密剿杀,制作隐密方案,以“开会”为名,诱杀并抓捕红二十军军长、政委以下、副排长以上所有干部,均集中到平头寨的平安河坝上进行处决,红二十军番号取消,余部军人被分散编入红七军。 当时整个红20军副排以上干部,仅有两人幸免于难,一位是172团副官谢象晃,他被熟悉他的当时执行任务的红一方面军的军副官杨至诚所救,另一是排长刘守英,他正逢值勤,末去诱杀被开会的通知地点平头寨而获幸免。后在八路军任团长,百团大战中牺牲,谢象晃革命胜利,49年后曾任江西省民政厅长,后至江西省人大副主任。 剿杀红20军的相关资料:XX回忆:红20军干部被诱杀的那一天早晨,天空阴暗,满天乌云,红军总部派来平头寨(亦称平安寨)的一个警卫连,以对红20军实行“整编”为名,通知红20军副排以上干部“全体集合”,到已布置好“会场”的平头寨X祠堂“开会”,当20军的干部一个一个按他们的要求进入会场时,旋即被他们缴枪、捆绑,立即被押解到谢田河滩,宣布以“AB团分子”的罪名,立即执行枪决,分批在平安河河坝上被杀死…… 当时,红20军从军长萧大鹏以下到副排以上各级军官,除一个团副谢象晃被杨至诚保下来外,参加“会议”者全部罹难。据当地曾目睹枪决的老人回忆:当时平头寨杀人,整条河水都染红了。可见当时消灭红20军干部的数量…… 当年红20军接获“开会”的副排以上军官、唯一的幸存者、时任一七二团副官的老红军、长征干部谢象晃曾写资料沉痛地回忆:“警卫连到平头寨的一天早晨,令红20军副排以上的干部全部集合,集合后全部被抓。凡被抓的同志大部分都被枪杀。我因有幸被执行任务的杨至诚保下来,才免遭一死。” 红20军干部经过平头寨这样的“整编”后,红20军被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总政治委员、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毛泽东下令解散,基层士兵被分散编入红七军。从此,这支在赣西南苏区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红二十军部队宣告解体,不复存在,被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毛泽东彻底剿灭,予以清除。原因:只因他们反抗过毛泽东,并向中央政治局提议处理掉毛泽东… (作者:wangronghua555)
朱韵和
6个月前
综合而论,毛泽东的接班人大致可划分为── 第一阶段(一九四五年起):刘少奇(备用胎),任弼时(第三梯队); 第二阶段(一九五六年起):刘少奇(第一接班人),邓小平(第二接班人); 第三阶段(一九六六年八月起):林彪(第一接班人),陶铸(第二接班人); 第四阶段(一九六七年一月起):林彪(唯一接班人); 第五阶段(一九七一年九月起):周恩来(临时接班人); 第六阶段(一九七二年九月起):王洪文(第一接班人),华国锋(第二接班人); 第七阶段(一九七四年中起):邓小平(第一接班人),华国锋(第二接班人); 最后阶段(一九七六年四月起):华国锋(正式接班人)。 周恩来几乎与每一个位接班人,或可能的接班人,关系都十分良好。无论毛泽东把谁加在他头上,他也都安之若泰,表现出与对毛同样的忠诚。他可以挥手高喊"刘主席  万岁!",而刘在党内的声望一直不如他。他可以向林彪"协肩陪笑",小心奉承,哪怕林的资历只够他当他的学生。也可以心甘情愿充当王洪文的副手。但有一点,那 就是当这位接班人遭到毛泽东的厌弃,难逃被打倒的命运时,周恩来即坚决予以打击,毫不手下留情。刘少奇、林彪、王洪文都先后栽在他的手上。邓小平稍有不同,(文 革中)第一次被打倒,周也是帮着很很地踩了一脚的;复出后他们是同一阵营的战友。 ---真假周恩来 作者: 赵无眠
朱韵和
6个月前
博斯腾湖大捕杀 1970年4月,文革中的红色恐怖登峰造极。我和我初中时的老师张树人,为了逃避一打三反的政治迫害,从塔里木荒原上的一个国营牧场向乌鲁木齐逃亡。那时南疆尚无铁路,我们坐班车途经库尔勒,当晚住在库尔勒汽车站候车室。班车到达库尔勒车站时,离天黑尚早,张树人老师呆在候车室休息,照 看简陋的行李,我就到车站附近的街道上转游。突然,我看到墙上有一张新贴出来的布告,一些人围着看,我也走上前去看。 这是巴音廓楞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贴出的一张布告。布告上大约有20多人被判处死刑,每个被判处死刑的罪犯的名字都被划上一道血淋淋的红杠杠。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名叫徐长生,四川长寿人,25岁。布告上说,该犯系盲流出身,在博斯腾湖打鱼为业,其罪状是撕毁了一张毛主席像,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我的脑子“轰”的一声,就像晴天起霹雳,立刻把我震懵了。这个年轻人我认识,我们有过一两次交往。文革初我也曾流浪到博斯腾湖,在湖中打鱼割苇抓水老鼠,因而认识一些在博湖谋生的盲流。这个徐长生,为人忠厚,仗义,怎么会有意撕毁一张毛像而被判处死刑呢?一个年纪轻轻的活生生的生命,就因为这样一件事被随意枪毙了。他才25岁,正是生命的黄金季节啊! 接着看下去,布告上所有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几乎都是在博斯腾湖打鱼割苇捉水老鼠谋生的盲流。其中一部分人,我都见过,认识。那些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没有一个有杀人放火,行凶抢劫,或颠覆政府的确凿罪行。他们的罪名几乎全是因为说了几句对现实不满的话,就随便找个借口,处以极刑。其中有个姓杜的,名字记不起了,四川人,也是在博湖打鱼、卖鱼为生,判处他死刑的理由是他的一个舅父是国民党军官,一个姑父是右派分子,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以社会关系复杂而判人死刑,全世界恐怕绝无仅有。这张布告上所判的几十人,全是这种莫须有的罪名。 其中有一位四川自贡人,叫罗绪刚,被判二十年有期徒刑,罪名是雇工剥削。他在大河口(开都河流入博斯腾湖入口处)打鱼,两名从关内进疆的盲流小伙来投奔他。出于同情,他收留了这两个盲流,就被安个雇工剥削的罪名。 这张布告给我打下终身难忘的烙印,眼睁睁看着自己认识的一些人被无缘无故地杀戮,我只觉得自己实实在在是生活在非人间,生活在人间地狱。 博斯腾湖是新疆戈壁荒漠中的一个大淡水湖,位于和硕、焉耆、尉犁几县之间。湖区面积近千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新加坡和两个澳门。湖中烟波浩渺,芦苇丛生,几十个大小岛屿散布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在那场举世罕见的大饥荒中,关内大批盲流逃亡到新疆谋生,许多人就逃到当时还相当荒凉、人迹罕至的博斯腾湖,以打鱼割苇捉水老鼠为生。文革时又有许多内地逃亡到新疆的盲流,为了躲避公安部门、造反组织和收容站的抓捕,陆续聚集到博斯腾湖。他们藏身在芦荻丛生的小岛上,划着卡舨(独木舟),或捕鱼,或割苇,或捉水老鼠,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当时全中国阶级斗争白热化,这儿是盲流的乐园。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一打三反掀起空前惨酷的红色恐怖,当局决心端掉这个盲流乐园。他们调集正规部队、兵团值班连和沿湖各县的公社民兵,利用冬季博湖结冰的机会,对整个湖区进行大包围,大搜捕。据传公安部门发现湖中有敌特的电台活动,当局判断那里隐藏着苏修特务或美蒋特务。兴师动众大搜捕的结果,一个苏修特务、美蒋特务也未抓获,抓的全是在湖中打鱼割苇抓水老鼠的盲流。这些无辜的盲流成了美蒋特务、苏修特务的替罪羊,当局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罪名任意杀戮判刑。 当年发生在博斯腾湖的惨绝人寰的盲流大捕杀已过去四十多年了,当年那张草菅人命、滥杀无辜同胞的布告却刻骨铭心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时时在我眼前出现,让我寝食不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的开篇题辞说:“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我是侥幸逃脱被捕杀命运的进疆盲流幸存者,我有责任把我所见所闻所历的告诉后来人。 盲流是当年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打工仔和农民工的前身。由于其分散性,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他们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今天我将这件至今仍被深深掩盖的历史事件披露出来,以慰死者,以警来者。 ---来源: 黑五类忆旧 作者: 李金
朱韵和
6个月前
统购统销“夺农补工”,1956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1949年农业产值远大于工业)。通过工农业“剪刀差”,本已很穷的农村至1978年向城市输送了几千亿资金。毛泽东不承认统购统销对农业的“扼颈”,认为是前进道路上的问题,至多是必要代价的“一根手指头”。 中共很清楚农民的“贡献”,但已开出红色支票,得 用经济绩效证明革命的价值,只能“暂时牺牲”农民。1962年7月中央党校,邓子恢〈关于农业问题的报告〉抖出统购统销之所以必遭农民抵制的底牌—— 党中央的方针是以粮为纲,但价格上粮食不是纲,粮食的价格最低,种粮食的农民收入最少,一斤粮食平均不到一毛钱。按照去年的标准计算,农民卖100斤粮食给国家,他实际上得到的价格是7%,93%是尽义务,实际上粮食统购是最大的共产风,剥夺农民最厉害的在这里。怎么办呢?不统不行,统了农民吃亏,他就不种粮食,不种粮食,一切就都垮台,最后同归于尽。农业垮了,工业也垮了,现在的情况看得很清楚。 1980年,中共悄悄转弯子,“包产到户”(个体单干)合法化,粮食市场重新开放,粮情渐缓,1982年撤销粮食部,1983年铺开包产到户,1984年废社立乡,1985年裁废统购统销。这次不再敲锣打鼓,也用不着造势鼓噪,全国农民苦“统”久矣,不用吆喝,一片拥护。1993年9月1日,取消计划经济最后标志——粮票。 ---从中共高官讲话看中共如何压榨农民 作者: 裴毅然
朱韵和
6个月前
提起清东陵被盗,人们都会想到盗墓贼孙殿英,中国大陆的一切宣传与影视资料也把矛头指向孙殿英,久而久之中国人就被骗糊涂了,以为清东陵都是孙殿英所盗。孙殿英盗墓不假,不过孙殿英盗墓是小巫见大巫,他只盗掘了乾隆和慈禧两座陵墓,而清东陵共有五座皇帝陵墓,太后陵四座、加之嫔妃陵墓共计157座。 如今这些陵墓无一幸免,除去被孙殿英盗掘两座,其余的所有150多座陵墓都被八路军盗掘一空,如此说来真正的“东陵大盗”是八路军共产党! 日本侵略占领东北,随即在清东陵设立东陵地区管理处。并在此建“日本驻马兰峪领事馆”为满洲国和溥仪看守大清国的陵寝。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把守陵墓的日本军人撤走了,伪警察也解散了,共产党乘虚夺取了这里的政权,当时辖清东陵的八路冀东军区15军分区军队占领陵寝一带(就是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部队)他们打着“打倒封建地主头子皇帝”的旗号,明目张胆地开始盗窃陵寝。1945年9月,曹致福(共产党冀东军区司令)指使部下张尽忠(15军分区敌工情报队长)、王绍仪、介儒、等300多八路军以斗争大地主的名义大规模盗掘清东陵。 八路军张尽忠不愧为情报队长,提出一系列蛊惑人心的口号,把盗陵冠以“斗争皇上大地主”以迷惑群众,他们害怕人民反对,就宣传“乡亲们,共产党早就说了,一定要打倒大地主。过去的皇帝就是头号的大地主……现在我们就要挖他们的坟,分他们的财,叫他们在阴间也过得不舒坦”。于是乎,由八路军领导的,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千人浩浩荡荡的盗墓大军出现了,他们盗掘了所有皇帝皇妃的150多座陵墓。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上蒋介石为此痛斥八路军代表周恩来,周对此事无言以答。 从1945年底到1946年1月,在将近两个月时间里,总计超过千人的盗陵队伍把清东陵所有陵寝洗劫一空。清东陵被盗后便再也无人管理,八路军又去抢劫活着的地主老财了,盗墓口一直到1952年清东陵成立文物保管所时才堵砌上。由于洞口长期未堵,当地许多百姓都到地宫里看过。 参与盗陵的人员各有分工。每次盗陵都要在陵寝周边五华里设置警戒哨,由持枪民兵负责看守。然后由青壮年八路军负责挖开地宫入口,如果打不开,则直接用炸药炸开。坚固的地宫构造还是给盗陵分子造成了不少麻烦,弄开每一道石门都殊为不易。盗开一座地宫,少则几天,多则十几天。据后来案犯供称,每次盗开地宫,都是张尽忠、王绍义首先进入,然后才是几个头目。为了防止盗匪们抢夺、私藏珍宝,地宫内点燃几十只松明火把,张尽忠站在高处持枪监视。 盗陵完成后把宝物集中到神厨殿。先由张尽忠、王绍义代表军分区挑拣,然后按三、六、九等瓜分,他们挖掘景陵地宫,对康熙大帝拖骨暴尸。经过三昼夜的“激战”,终于拿下了景陵地宫这个“碉堡”,搜出了珍宝几大口袋。王绍义洋洋得意地说:“我们所挖的几座陵,就数这景陵的宝物最多,不次于慈禧、乾隆的陵啊!”张尽忠更乐不可支:“好东西比孙殿英得的还多呀!” 当年清东陵被盗的消息经过一个叫张树廷的国民党报告后公开了。一时舆论哗然。“共产党盗陵”之说随即流传开来。郑恩普在张树廷提供的消息之上,指名道姓地说清东陵被盗是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司令曹治甫、蓟县公安局局长云光等人所为。但是随着共产党的藏匿与压制这些消息就渐渐的淡出了。目前的中国人只知道小盗孙殿英,却不知道大盗共产党了。 查阅历史,共产党胡诌盗墓贼为流氓土匪所为,这种贼喊做贼的做法的确蒙蔽了大多数中国人,其实狐狸的尾巴是很容易被踩住的,看看50年代急匆匆封堵,至今不敢开放地宫的康熙陵墓就是销赃灭迹。在国民党的指责下,他们草草枪毙几个小喽啰做替罪羊,而那个总后台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司令曹治甫、蓟县公安局局长云光等人却统统不知了去向,他们才是东陵大盗的幕后指挥者。 真正的东陵大盗还在藏匿,相信他们的罪恶曝光天下的日子不远了,这将是一部更为宏大、真实、惊世骇俗的历史剧,它一定会出现的,它会告诉我们:中国的大多历史都是被颠倒的、伪造的,中国需要拨乱反正的东西何止千千万万,让我们等着瞧吧,一个不造假,不颠倒黑白,老老实实告诉中国人民真实的历史的“东陵大盗”电影还会重新拍摄的。 ---贼喊捉贼真实的“东陵大盗”是八路军共产党 作者: 姜凤林
朱韵和
7个月前
朱韵和
7个月前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7年9月13日凌晨,一辆军用吉普车突然停在中南海王光美的住所前,几个不速之客闯进去,宣布逮捕王光美。 两个月后,王光美被当成“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潜伏的高级战略特务”,被关进秦城监狱。这一关,就是12年。 在秦城监狱,王光美被单独囚禁在二层楼的一间牢房,里面又脏又湿,墙壁霉湿半截。平时 要求必须坐着,脸朝门口,不能靠墙。有时她坐着没事,捻捻头发,哨兵就马上走过来,问:“你手上是什么东西?” 12年里,她常常不知道当天是几月几号,抬头透过牢门上监视的小窗户,才知道是阴天、晴天……王光美回忆说:“上厕所受监视,这是最让人感到受辱的事。” 1971年9月13日,继刘少奇之后成为中共第二号人物的林彪,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后,中国政治气氛有所缓和,王光美的女儿刘亭亭给毛泽东写信,要求见爸爸妈妈。毛收到信后批示:父亲已死,可以见妈妈。 1972年8月18日,刘亭亭等4个孩子终于在秦城监狱见到了分别近5年的母亲。刘亭亭回忆说: “当时我妈和我印象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离开她的时候,觉得她高大、潇洒、温文尔雅。等我们再见她,她穿一件黑棉袄,背完全驼了,头发白了,反应还有点迟钝。因为长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待着。我们想着要忍着不能哭,但是最后要分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了。”也就是在这一天,王光美才知道,刘少奇已在3年前去世了。 刘亭亭还谈到:“我妈在监狱里,条件好时屋子也只有6平方米。她在里面打拳锻练身体——身体弯着,像猴拳一样,根本伸展不开。她还对着墙说话。人家说她有病。她说,我非常盼望他们能提审我,因为如果有人提审,至少还有人跟我讲话,否则我觉得自己连讲话的能力都没有。” ---王友群:王光美为何被关秦城监狱12年?
朱韵和
7个月前
习仲勋和我们一样,曾数次遭受到毛泽东的打击和迫害,险些被整死。最大的有三次劫难: 第一次是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长征”剩余残兵败将部队抵达陕北根据地后,重演在井冈山搞“AB团”的手段,重演夺取军权的故伎,整肃刘志丹的领导班子,采取逼供信酷刑威慑的恐怖手段,杀戮一大批拥护刘志丹的中共 干部,当时习仲勋几乎被活埋。 第二次是1962年9月间,在中共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突然抛出“利用小说反党”论,点名刘志丹的弟媳妇、时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建彤(1920–2005)所著长篇小说《刘志丹》(其时只由一些报刊连载,很受读者欢迎,尚未正式出版发行)是一部“反党小说”;指明后台有一个以习仲勋、贾拓夫(1912–1967,也是陕北出身,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轻工业部部长等职,后在文革批斗中被活活打死)、刘景范(1910–1990,刘志丹的胞弟,李建彤之夫,曾任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党组书记、地质部部长等职)为首的“西北反党集团”,把他们加以严厉整肃。刘志丹虽早在30年前“牺牲”(实际是被整死),也被清算扣上“叛徒”的罪名。据不完全统计,《刘志丹》一书酿成的文字狱和“西北反党集团”冤假错案,株连延安老根据地及其他的各级干部乃至群众,多达六万多人;许多人无辜遭殃,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极为悲惨。 第三次是“文革”中再次以“修正主义反革命份子”的罪名被毛泽东的“红卫兵”揪出来批斗和挂大木牌游街示众。习家被赶出北京,父母、弟兄、姊妹天各一方,整整十二年未团未聚。年幼的习近平当时也作为“反对革命”的狗崽子送进“劳改队”,一个异母姐姐活活被整死。 ---原中共领导人习仲勋被谁关押了十六年? 作者: 铁流 图:习仲勋在“文革”中被批斗。
朱韵和
7个月前
金汕:中共九大滑稽诡异的现场 九大是在文革中召开的,也可谓中共历史上最滑稽、诡异的大会。 首先这是一次违反中共自己制定党章的大会,中共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八大是在1956年开的,到召开九大时已经过去13年了。其原因就是个人不遵守党章,不断挑起党内斗争,一拖再拖。 其次这是一次凭个人意志大清洗的大会,八大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大多数被打倒。江青在会前对此的解释是:八届中委中的“叛徒”、“特务”、“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都现出了原形。一个个被斗倒批臭,他们就不能进入九届的中委了。这时候再开九大,进入中央的自然都是“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人了。 第三,这是一次没有任何程序的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党的大约2200万党员。这次大会是在党员的组织生活还没有恢复,大多数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地位的状况下召开的。而一批革命委员会的造反派头头突击入党,由上级指定参加。 第四,这是一次充满狂热个人崇拜和充斥着极“左”观点的大会,整个大会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震耳欲聋的“万岁”声中进行的。 第五,这是一个代表没有任何知情权的大会,普通代表不用说,就是被大会党章列为第二号人物的林彪,在宣读九大政治报告前都不知道,因为他与陈伯达起草的九大政治报告,被毛泽东认为是提倡“唯生产力”论而被否决了,毛泽东让张春桥另起炉灶写了新的文本。林彪根本就没有看这个文本,就在九大开幕式上结结巴巴地照本宣科。 第六,这是一个充斥着裙带风的大会,江青、叶群的资历距离中央委员还很遥远却在九大进了政治局。
朱韵和
7个月前
韩丽明:用毛著指导婚恋 记得那时师兄弟们常为婚恋问题困扰,有时求我为他们释疑解惑,我总能及时从毛著中找到答案,让他们蹙眉疾首而来,满怀喜悦而去。有些同事甚至由此治愈了多年的月经不调与性功能障碍: 1、问:我年纪不小了,父母都逼我早些成家。而我现在还没有心理准备,愁死我了,该咋办呢 ? 答:“如果我们没有必要和充分的准备,必然陷入被动地位,临时仓卒应战,胜利的把握是没有的。”《毛选》第二版 “时间问题上,与其准备短些,宁可准备长些,与其看的容易些,宁可看得困难些,这样想,较为有益,而较少受害。”《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如果准备未周,宁可推迟时间。”《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积极造成条件,凡条件不成熟者,无论何时何地不要勉强去做。”《毛泽东文集》 “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那是不好的,每天难过日子。”《毛泽东文集》第六卷 2、问:我由于没有经验,初恋失败了,感觉心如死灰,不可复燃,我还能找到真爱吗? 答:“没有经验,就难免要犯错误,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要有一个过程。”《毛选》第二版第四卷 “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毛泽东文集》第三卷 3、问:那个女孩把我甩了,后来又嫁了一个支部书记,现在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我为此非常生气,天天晚上失眠,如何才能解脱? 答:“没有你,地球就不转了吗,地球还是照样的转,事业还是照样得进行,也许还要进行的更好一些。”《毛泽东文集》第六卷。 “此处吃亏,彼处胜利,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我们总有道路。”《毛泽东文集》第三卷 4、问:我感觉自己在爱情上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倒霉呢? 答:“一点不怕,无忧无虑,真正单纯的乐神,从来没有,每个人都是忧患与生俱来,学生们怕考试,儿童怕父母有偏爱,三灾八难,五痨七伤,发烧四十一度。”《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5、问:我也很想谈恋爱,但我这个人性格懦弱又胆小,甚至怕去女方家见女方的父母,这种心理障碍该如何克服? 答:“同志们要懂得一个道理,这就是世界上的东西,你不去搬它,它就不动,比如这张桌子,我不搬它,它就不走。”《毛泽东文集》 6、问:最近有人给我介绍了个男朋友,家里人和朋友们都挺满意,但我觉得小资产阶级思想很浓厚,有时还读禁书唱黄歌,让我很窝心,不知道该咋办才好? 答:“要看大的东西,要看普遍大量的东西,许多同志往往对于普遍大量的东西看不见,只看见局部的小量的东西。”《毛泽东文集》 7、问:最近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家庭出身是地主,他父亲年轻时是伪职员,他在中学教书,文化比我高,你觉得我们结合合适吗? 答:“世界上只有猫和猫做朋友的事,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毛选》第二版第二卷 “要彼此有共同语言,必须先要有必要的共同情报知识。”《毛泽东文集》某卷 8、问:我春节回家探亲钱包丢了,男朋友一直安慰我,半夜给我打电话,让我先从家里拿上,等我回来他给我补上,可我回来,他就没下文了,我很郁闷? 答:“物质援助,要到了手,见了效,那才算数。”《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9、问:老公特别爱我,但公开示爱时不分场合,让我非常尴尬,说他也不听,我该咋办? 答:“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他是不管的。”《毛泽东文集》第三卷 10、问:我老公性格固执,在一些问题上总逼我按他的想法办,我也想说服他,但他根本不听,我们总为此争吵不休。 答:“我方权利所在,必须力争,彼方无理要求,必须拒绝,但总的精神是求得在不吃亏的基础上解决纠纷,而不是使纠纷扩大。”《毛泽东文集》第四卷 “他们想影响我们,我们想影响他们,我们也没有一切都捅穿,法宝不一次使用干净,手里还留着一把,矛盾总是有的,目前只要大体过得去,可以求同存异,那些不同将来再讲。”《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11、问:我对男朋友太过妥协和忍让,现在他得寸进尺,越来越过分了,怎么办? 答:“比方我在这屋子站着,他把我挤一下,我若让他,退一下,这样一步一步会挤得我无容身之地,所以,他挤来,我们反挤一下,挤回他原来的地位。”《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12、问:我的男朋友搞过好几个对象,都和他不欢而散,但他对我很好,他说因为我和她们不一样,我该不该嫁他? 答:“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13、问:有好多人说,要多表扬男人,对他们正面鼓励。但也有人说,你把他们太当回事,他们就不把你当回事了,怎么办? 答:“不好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好的要表扬,但不能捧。”《建国以来的毛泽东文稿》 14、问:我遇到了一个使我心动的男孩,他对我也有意思,我该如何才能让这段感情长久下去? 答:“慢慢读一点,引起兴趣,如倒啖蔗,渐入佳境,就好了。”《建国以来的毛泽东文稿》 15、问:我老公非常宠我,我一直也没啥感觉,但最近听说他在背后骂我,我特别生气,觉得他说一套做一套的! 答:“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就要犯错误。”《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牢骚是一定要让人发的,当然发者无罪。”某卷 16、问:听说男朋友最近又在外面和别的女人往来,我想和他分手,他不同意,给我下跪求饶,我心软了,但是…… 答:“凡犯了错误必须坚决改正,如不改正,越陷越深,到头来还得改正,威信损失就太大了,及早改正,威信只会比前更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图:文革向毛主席像宣誓用来治病
朱韵和
7个月前
统购统销 1953年9月份完成(收购)计划的80%,10月份只完成38%。市场粮价也因此大幅度波动。当时湖南、河南、河北等主要产粮区的粮价,一般高于牌价的30~50%。 面对供销失衡的粮情,在计划经济指导思想下,1952年9月成立粮食部(全球唯一)。1953~54粮食年度预算需握粮700多亿斤,除农业税收缴275 亿斤,须收购431亿斤,而上一粮食年度仅收购243亿斤,仅靠市场收购(与私商争购)无论如何办不到。于是,想到关闭粮食市场,堵绝农民其他卖粮渠道,“保证完成收购”。 “统购统销”的实质:剥夺农民的粮食处置权以获得绝对控粮权,以极低价强制征粮(统购),以保障城镇供粮(统销)。中共很清楚“谷贱伤农”,之所以出台“统购统销”,实因合作化导致粮产量增速下降,不能向人口不断增扩的城市提供更多粮食,只好关闭粮食市场,强行“征集余粮”,急救眼前。1953年10月关闭农贸市场,粮油棉“统购统销”。 统购统销——乡村统购,城市统销,取缔粮商,逼迫农民只能将粮食低价卖给政府(0.09元/斤)。农村不满声浪盈衢塞巷,很快收购少于销售,无法维持城镇供粮。1955年8月,被迫出台“粮票”,全国城镇定量供粮。 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 1953年统购统销时,党和农民的关系很紧张。 1957年春,化工部勘察公司保卫科员阎义采(中共党员)“鸣放”: 农业合作化、统购统销政策是党向农民的战略进攻,向农民抢劫土地、粮食、牲畜。农村中反对共产党的人日益增加。 浙江宁波干部“鸣放”: 粮食统购统销是“官逼民反”的政策,粮食统购统销是农民闹事的根源。 安徽一家农机厂技术员汪朝元“鸣放”: 农村有四死:卖粮逼死,买粮等死,买不到粮饿死,卖粮再买粮亏死。 1957-5-7新华社《内部参考》(第2197期),〈安徽有些农业社因统购粮食过多加重了春荒〉,桐城县天成社多征61万斤,缺粮户占87%;泗县协办社缺粮人口51.1%,光明社则普遍缺粮。 ---从中共高官讲话看中共如何压榨农民 作者: 裴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