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历史揭秘
关注
背包健客
2周前
1914年,英国间谍用精液书写密信?🥲
#英国间谍
#精液
#密信
#一战
#历史揭秘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主席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哪﹖ 可以说,毛泽东待之最为宽厚的女人,就是这位张玉凤了。他对她最大的惩罚就是自己的离世。他死了,张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她再也不能也不敢为所欲为,再也没有耀武扬威的本钱了。毛一咽气,她忽然意识到没了靠山,缓过劲来放声嚎哭﹕ 「主席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哪﹖」 倒是 江青用左手抱住她的肩膀,笑着劝慰﹕「小张,不要哭,不要紧,有我哪,以后我用你。」 张立刻停止了嚎哭,满面笑容对江说﹕「江青同志,谢谢您。」 不久江青被捕,她反过来揭发江青「迫害毛主席」的罪行﹕某年某月某日,江青吵着要毛的钥匙﹔某年某月某日,又吵着要 分稿费,把毛气的不得了﹔某年某月某日,江青不顾医生反对,硬要给不能翻身的毛翻个边儿,结果促使毛心跳过速,面色紫涨,......这些鸡毛蒜皮的家庭 琐事,都堂而皇之加载了中共中央签发的红头文件,供「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一九八○年底公审四人帮,张玉凤又出庭作证。 世态炎凉,是张玉凤最深切的体会。她患了甲状腺瘤,先在一家医院就诊,后来突然不给治了。一问,说是「上头的意 见」。而当年她的婆婆生病住院,人们巴结犹恐不及,院长亲自参加专家会诊。一九七三年八月,张玉凤生孩子,住进最好的北京协和医院高干病室。毛泽东有言, 一切费用,均由他的稿费支出。前去探望的政要显贵也不少,江青和张耀祠都送了尿布和吃的东西。张玉凤解职之后,一时竟找不到生活中的位置,在中央警卫局政治部挂了一阵子,接着转业到一个档案馆。她既没有专业知识,又无文 凭,只能干一些搬运档案之类的体力活。 一般民众很少有人不知道和不相信,「张玉凤是毛泽东的女人」。很多年以后,走出红墙的张玉凤还会在某个场合被人认出 来,并朝她指指点点﹕「这个人就是老毛的......」因为从文革过来的人都还记得,那个紧扶着毛泽东无数次出现在照片、影屏和萤屏上的年轻女人。民间流 传的毛的风流韵事,也以张玉凤的故事最为详尽、具体和生动。京夫子写《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就明言以张玉凤作为这本书的女主角。韩作写的《毛泽东情 史》,也把张玉凤正式列为毛泽东的「第六个女人」。 但流传是一回事,要证实却不能以是否流传得广泛作为依据。李志绥第一个以知情者的身份公开证实了这件事。他的回忆录 里,张玉凤是毛泽东的众多女友当中,唯一一个被他点明了姓名的。其它那些女人的名字,李志绥都隐去不谈,因为他考虑到她们还要在社会上做人,她们的家人还 要继续生活。张玉凤则不一样,她历时最久,并因此而获得巨大的权力。对于民间的传言,她和她的丈夫好象也并不在乎,至少在乎过一阵子之后便不再在乎。张玉 凤跟毛的生活又联系得如此之紧,以至于你无法单独去谈及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张玉凤是揭开那一段「历史的真相」就首先得面对的一个人。 在汪东兴、林克等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员跟李志绥辩论历史的真相时,张玉凤缺席。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我们对张玉凤 名字和形象的熟悉,用时兴的话说也就是她的知名度,要超过汪东兴、林克,她又是李书中唯一被点了名的「女友」,如系捏造,完全可以站出来诉诸法律,告他一 个「严重损害名誉罪」,张玉凤的沉默正是这样。何况这么些年过去,人们的观念开放了,对以往的许多禁忌也都转持 较为宽容的态度。「毛泽东的女人」,原来也不是那么丑的事,甚至还有几分神奇和荣耀,正可以藉此搞活经济「先富起来」,如当个什么毛家菜馆「董事长」之类 的。她有什么必要为那死去的老头子并不甚好的名声,自己褫夺自己头上的这个名分﹖ 民间流传的故事,就包括了张玉凤在毛泽东身后的「名份之战」。一个皇朝已结束,先君正遭到当政者明里暗里地清算,这 个名份有什么可讨的﹖但她似乎有一种「秋菊式」的执着,一定要讨「一个说法」。她接连向党中央打了三次报告,要求为自己和孩子正名。这事儿若到了当初被她 冷落怠慢过的华国锋手里,到也就好办了。毛泽东不是说过,「你办事,我放心」么。华是个老实人,但已大权旁落,自身的位子都难保,根本没他置喙之地。党中 央也作出过决议,所有「重大问题」都必须由邓小平拍板。邓的批示是﹕「这类人儿太多。我们不要管什么李玉凤、萧玉凤,不要开这个例。郭沫若同志去世后,也 有许多女子领了孩子来提要求。统统不能承认。」倒是胡耀邦觉得应该实事求是,至少得有个妥善的安排,于是让心腹、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冯文彬,找张玉凤个别 谈话。冯文彬色胆包天,竟依仗权力,将她弄上了手,满足了巨大的好奇心,但还是没能给她「一个说法」。张玉凤一气之下,写信告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后 由胡耀邦出面,撤了冯的职务。 这故事的真假,尚待真正知悉内幕的人出面证实。胡耀邦已作古,冯文彬也早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死于中央党校副校长任 上,只剩下一个张玉凤还健在。然而多年的经历已告诉她,「秋菊的官司」在她那儿是打不出名堂来的。她也早放弃了讨「一个说法」的诉求,只要民间的「说法」 继续这样响亮,人生夫复何求﹖ ---毛泽东最后的女人张玉凤、孟锦云 作者:赵无眠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335 条信息
#张玉凤
#毛泽东
#权斗
#桃色新闻
#历史揭秘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个月前
🪷 国军抗战真相 饿着肚子血拼八年
#国军抗战
#八年抗战
#抗日战争
#战争真相
#历史揭秘
分享
评论 0
0
吴仁华
4个月前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破解中共当局有关六四屠杀的最大谎言:北京发生了反革命暴乱,暴徒抢夺戒严部队枪支弹药,杀害戒严部队官兵,戒严部队被迫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反革命暴乱。 我从中共官方资料中找到了所有戒严部队死亡官兵的死亡时间、死亡地点和死亡原因,表明没有一名官兵死亡在戒严部队开枪杀人之前,都是死亡在戒严部队开枪杀人之后。因此得出结论:戒严部队开枪在先,部分民众以暴制暴在后;戒严部队开枪杀人是因,部分民众以暴制暴是果。时间先后,因果关系,清清楚楚。北京没有发生反革命暴乱,只是因为戒严部队的屠杀行为激怒了民众,有民众采取了以暴制暴的行为。 总共15名戒严部队死亡官兵,其中8人死于以暴制暴的民众之手。第39集团军政治部新闻干事于荣禄少校在部队向天安门广场开进时遇到民众强力拦阻,立功心切,不听带队指挥官的劝阻,换穿便装,只身前往天安门广场,抢拍清场情景,结果被戒严部队军人开枪射杀。已知的六四遇难者中有多人是因为拍照而被戒严部队军人射杀,照相时亮起的闪光灯成为明显的射杀目标,此外,戒严部队军人显然不想留下杀人的证据。
六四事件:对话、镇压与未竟的真相追寻· 252 条信息
#六四事件
#中共谎言
#历史揭秘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5个月前
【89“64”戒严部队内部文件流出。死于六四的学生市民总共合计:31978人!】 之前他们杀了多少人一直是个谜,官方说(央视袁木)死了4百多人!学头们说估计是5、6千人。终于,由清场部队内部传出来真实可信到个位、地址的数字,记住这些数字吧!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 ①学生10974 ②普通人员7992 ③不明人员(无法确认身份)11865 ④军人113,军内误197,军伤重(医院)837 【注】 ②③含工人农民、公安、便衣、教师、外国人等等。 颐和园12 大会堂一侧(人体堆积)3569 北京大学地区17 博物馆一侧(人体堆积)5781 清华大学地区23 纪念碑南侧(人体堆积)2544 万寿路地区39 纪念碑北侧(人体堆积)4633 木樨地地区11 长安街 (人体堆积)9531 燕京饭店外27 金水桥289 民族饭店外57 午门 (人体堆积)812 西单地区113 前门大街53 西单至新华们389 崇文门地区29 达会糖北(人体堆积)271 北京饭店外21 南长安街至南池子大街(人体堆积)933 建国门外19 二环建国门至朝阳门33 连逃进住宅区及办公区的人也不放过,就地枪决1918 红庙地区17 医院837 合计:31978
#六四事件
#历史揭秘
#戒严部队文件
#官方数字
#真实数据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当问到《叫父亲太沉重》,周恩来有没有婚外情时,陈露文毫不犹豫地说:周有情人,是一位将军的妻子,比她大十岁,是海政的舞蹈演员。周常打电话找她,在她们那圈子里人皆知道。她说“艾蓓完全是周恩来的女儿!”艾的养父是个副部长,生母在北京,当然不会公开。 陈露文解释说,高层除陈云身体衰弱,林 彪“抽白面(鸦片)”外,个个都玩女人,老帅朱、叶、老邓都不例外。他们当这是最高的特权享受。有的高干还“扒灰”,搞儿媳妇,告到毛那里。下级为了巴结上级,也以介绍女孩子为最好的手段。有人专机从杭州送一女给毛,毛看不上眼,当即飞返杭。毛曾要她介绍姐姐来京(陈露文一家十姊妹,她排行老七),被她拒绝。张玉凤就没有拒绝介绍其妹到中南海服侍毛。 陈露文谈到毛的生育能力时,说一段颇为大胆的话:“毛有生育能力,李医生有帮毛的女人打胎。只是到老了,才不行,后来已经不能射精,只是精神上发泄,玩一玩。” 当时,我特别注意到梅博士对“不能射精”一语的反应,可能是陈说得太快,梅博士没有听到,我却听得很清楚。陈还说,文革开始后,江青大出风头,她完全不理会毛的性事,只盼他多玩些,她好在政治上尽情发挥和抓权。 梅兆赞后来问我:关于陈露文的事,香港记者为什么没有人去追踪?我回答说,可能是怕太敏感吧,连李志绥的书出版,香港媒体兴趣都不大,感兴趣的是大陆人。针对陈露文想移民美国的要求,梅博士还帮她找美英驻港领事探听过,他说,领事馆的人早已认识她,说,和毛上过两次床,就想办政治庇护? 那天在万豪,陈露文胃口很好,吃了不少生蚝。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作者:金钟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335 条信息
#周恩来
#婚外情
#高层八卦
#历史揭秘
#名人轶事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陈露文说,她的本名是“陈惠敏”,为了隐蔽其身份,才改名陈露文。张戎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的采访名单之“身边工作人员、女朋友”中,陈惠敏和张玉凤、孟锦云在列。 陈露文说,她是毛身边女伴中,唯一的干部子女。张玉凤是东北籍的列车服务员、孟锦云是出身不好的湖北平民之家。而陈露文之父陈玉 生是新四军第三军分区的司令员,前香港新华社社长许家屯曾在陈玉生部抗日地区任泰兴县委书记,后任陈部政治部副主任。许在九七年九月香港《苹果日报》专栏中提到陈玉生抗日初期是中共秘密党员。 因此,凭借其父曾是许家屯的上级,陈露文八三年来香港后,便可自由出入新华社,有时直入许家屯办公室。陈说,许家屯常告诫她不要“乱说话”,尤其是关于毛的话题,甚至吓唬她,要小心,否则会被暗杀,被绑架回去。(许还说他亲自批示过江苏歌舞团一名因说出和毛有一夜情的演员判处死刑)。后来怕影响不好,许家屯便下令新华社门警不让陈露文随便进入。 一九八六年八月,陈露文果然出事。那年她回北京被国安在西苑饭店绑架。借口是她在外面讲毛的私事,泄露党的机密。关在香山双清别墅,被严密看守,住在一个二层楼上,关了一年八个月,才放她回南京老家。 后来,中央派向守志(南京军区司令员)和江苏省委书记等人向她父亲宣布陈露文没有问题,“父亲对我的事管不了,只盼我走远点”。她父亲一九九四年去世,九十六岁。去世前住南京,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陈父受到尊重,是因为早年自组游击队抗日,为国民党收编后,接应新四军建立苏北根据地,立下大功,任新四军(三野)第三纵队司令,副司令为叶飞、张爱萍。陈露文仅有的小学教育就在南京军区子弟小学(卫岗小学)入读,和张宁、刘伯承之女、许世友之女同窗。 八九学潮失败后,陈露文看到很多人逃亡香港,她便趁机偷渡,重返香港。走的什么路线?她没有说。最近司徒华回忆录《大江东去》出版,其中提到“黄雀行动”也帮了一名“毛泽东情妇”去美国。当即令我想到陈露文。 华叔提到此妇人的特征:①带有一名八岁儿子;②曾是解放军文工团;③毛死后嫁给南京军区副司令之子;④从事军火生意;⑤曾关押北京西山;⑥花了二十万元偷渡来港。 对照陈露文向我谈到的情况,此妇是她无疑。她确有一子相伴,我也见过,九七年十九岁,个头高瘦。八九年应该是十岁。陈露文的婚姻也没错,是南京军区副司令之子,名叫“段焕京”(这是陈所述,查当时南军副司令名段焕竞,怎么与子同音?)她说,毛死前四个月曾嘱咐她,赶快离开北京,到南方去,嫁人。她将此事告江华、叶飞,他们认为是毛安排后事。她遂下嫁段家,一年后诞下男婴。丈夫湖南茶陵人。对这段婚姻,她描述道: “结婚几天,我就感到厌倦,我们在一起,一点情趣也没有,乏味之至。他甚至不能谅解我和毛的关系,我们的孩子被他骂做毛的杂种,竟拿来摔,只有离婚。” 为查证华叔回忆录的记载,我特地询问支联会常委、立法会议员张文光先生。原来“毛情妇”这单案子是他经手办理的。张文光说:八九年的一天,有人带了这位妇女和他儿子来见我,说了她和毛的关系,要我们帮她移民美国。我立即报告港府政治部保安科,希望安排和这女人接触,查明真相。港府一名老外,相信是英国高级特工,随即和该母子见了面,很快通知我,说没错,是毛泽东情妇。 张文光说,他将此事报告华叔,我们都很惊讶英国特工收集中国情报的能力。但是有些细节,华叔老了,记得不准确。例如是否去了美国? 这点,华叔书中是有差错。因为陈露文八九年来港,一直到九七前才办成移民,她告诉我已办好去澳洲。几年后,又有人告诉我,她其实是去了英国。九七后我和她就断了联系。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作者:金钟 图:文革中在中南海毛身边工作的女服务员合影。前排右三是陈惠敏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335 条信息
#陈露文
#毛泽东
#张戎
#历史揭秘
#文化大革命
#政治背景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6个月前
叶群和黄永胜通奸的史料来源 有一次,毛泽东突然对林彪、周恩来、康生、谢富治说:“听说黄永胜的生活作风不太好。”林彪一向在毛的面前很谨慎,不多说话,唯独这次,显得很激动:“用这种东西搞臭人是流氓的做法!我看是詹才芳搞的鬼,要不就是韩先楚。”毛泽东说:“未雨绸缪也是必须的。有的人我们就发 现晚了,不可救药了。”最后,毛泽东还是强调了一下干部要洁身自好等等,便散会了。(1) 林彪对黄永胜如此庇护,但黄永胜却被毛泽东一眼看穿。黄永胜确实与林彪的妻子叶群有不正当关系。 目前能够告诉我们叶群和黄永胜之间特殊关系的史料来源主要有三处:林立果偷录的黄永胜与叶群通话的录音带;“九·一三”事件以后从叶群文件柜中发现的黄永胜写给叶群的一首爱情诗;还有叶群的内勤王兰多的有关回忆。 “九·一三事件”之后查抄叶群文件柜中发现的黄永胜本人写给叶群的那首诗中写道:“缠绵五周月,亲手折几枝。虽是寒冬日,黄叶热恋时。”而作为证明黄永胜与叶群的关系的人证则是叶群的内勤王兰多。王兰多是叶群的司机杨振纲的妻子,杨是叶群的亲信之一,以后也同叶群等人一起外逃,死于非命。所以,叶群对王兰多很信任,叶群的日常生活当然也都入了王兰多的眼里。 王兰多的回忆证实了林立果偷录通话,还证实了叶群与黄永胜之间的不同寻常的关系。其中有一次很晚的时候,叶群与黄永胜开车到郊外,黄永胜的警卫员和王兰多都倍感纳闷。当时,叶群的司机问王兰多,黄(参谋)总长和叶主任这么晚了来这里干什么呢?王回答说这是首长们在散步,司机又问散步为什么不用手电筒,而要带着马灯和毛毯呢?王兰多回答不出来了。(2) 据原人大副委员长吴德回忆,林立果亲信李伟信交待:913时间之后从林立果处搜出的录音带,是叶群与黄永胜通话时林立果偷录的。公安部的同志后来告诉吴德,林立果在录音时,对录音的速度进行了变换,录音是分别用几种速度录的。(3) 为监视叶群,林立果从叶群的电话线外接了一根窃听线,一直通到他自己的房间里,并偷录了黄永胜与叶群的一段对话。对话一共是157分钟,时间是1970年10月7日。这个录音带也是公审黄永胜时,法庭公开出示的黄叶不正当关系的证据之一。我们现在就把叶群和黄永胜的一段通话节录于下: 叶群:你想我吗? 黄永胜:怎么不想呢? 叶群:说真话,我可想你了。我跟你说,我这个生命是和你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政治生命,还是个人生命。 黄永胜:我觉得,我完全像你一样了解,请放心。 叶群:101(林彪的代号)在家你还不知道?我就是挨着骂声过生活,我讲这些你不会觉得太庸俗了,太温情主义了吧? 黄永胜:不会,你怎么还刺我的心呢? 叶群:说不定将来,你能在中国革命、世界革命的领域上,起很大的作用。 黄永胜:在这个方面我要向你学习。 叶群: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助手,做你的秘书,以你的意志为意志,而且我决不强加于你,我一定在你的领导下。 黄永胜:我明白。 叶群:我们都有孩子,我的孩子也就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孩子,要考虑,每个孩子往哪个方面培养,另外,连我的加到一起,至少有五个吧,连新朝(吴法宪之子)六个,这五六个虎大将,将来都可以,国家这么大,他们互相不会矛盾,一个人把一个关口,也是你的助手嘛,你说是不是? 黄永胜:是。 叶群:你永远是元帅,我永远是元帅手下的一个传令兵。 这段对话已清晰地表明了叶黄二人的关系,至于叶群是出于政治目的拉拢黄永胜,还是别的目的而与黄有了不正当关系,已无从考证。但作为林彪最信任的大将,黄永胜居然背地里与首长夫人有了关系,不能不让人惊叹。(4) 林彪对黄永胜不可谓不是关怀有加,着意栽培,但黄永胜此举,不能不让人为之慨叹。 (1)源自光明网《“军委办事组”始末》,作者:君家民。 (2)(4)源自人民网《叶群给黄永胜打偷情电话:“你想我吗?”》。 (3)源自《庐山会议和林彪事件》,作者:吴德,原载于《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底2期 ---兰台 炎黄之家
#毛泽东
#林彪
#黄永胜
#叶群
#通奸
#历史揭秘
#政治斗争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6个月前
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披露,卢沟桥事变后,由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内的红色代理人张治中引发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把中国推入无边的战祸之中。该书称:“八月九日,经张治中一手挑选的派驻上海虹桥机场的部队,打死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各一人,然后给一个中国死囚犯穿上中方制服,把他打死在机场大 门口,以造成日本人先开火的假象。日本人的表现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张治中以“上海的形势突然告急”为理由,率大批军队在十二日清晨占领上海,定于十三日拂晓向上海日军发起攻击。蒋介石两次去电叫他“不得进攻”要张“再研讨”攻击计划,“不可徒凭一时之愤兴”。张十四日电蒋:“本军决于本日午后五时,对敌开始攻击。”但张治中午后三时就提前下达了总攻击命令。四时,炮兵、步兵一齐进攻。 在以后几天里,张治中不断传播虚假资讯,制造混乱,并不听蒋介石命令,擅自向日军进攻,加速引发了中日全面战争。 维基百科评述说:“蒋中正在淞沪会战几乎投入所有的精锐部队,造成极大伤亡。中国军队一败涂地,幸好日本当时尚未做好侵略中国的准备,兵力有限,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之后,中央政府的兵力已无法对全国各地的军阀造成威胁,这时中国共产党、各地军阀都各据一方,拥兵自重。……淞沪会战后大量的游勇散兵,中国国民政府无力加以收编,往往造成后方百姓的困扰,或者被中国共产党加以吸收,造成八路军或新四军的急速扩充,至1940年7月7日,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五十万人。”(编按:中共中央1939年的文件已一再称“我党已有五十万大军活跃在敌后”。) ---日本侵华背后共产国际的巨大黑手(下) 作者:曹维录
#毛泽东
#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戎
#卢沟桥事变
#中日战争
#国共合作
#张治中
#历史揭秘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7个月前
袁世凱的身世還真有這麽一説
#袁世凯
#历史揭秘
#身世传闻
分享
评论 0
0
摩西煮酒MosesTalking
7个月前
你們都不知道的民国國旗真正意義: 青天=神是公義 白日12道光芒=以色列12支派(預表神的選民) 滿地紅=耶穌基督的寶血遮蓋全地的人(預表赦罪/付代價) 是的,國旗是由一位基督徒設計的。(全球只有這一面旗在傳福音) 🙏
#民国国旗
#基督教
#历史揭秘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8个月前
蒋介石于“中兴宾馆”陷入半昏迷状态后某日,侍从医官察觉蒋介石口中念念有词,声音十分微弱,而且蒋的宁波口音不好懂,侍从医官立刻请值班的侍从副官翁元。翁元耳朵贴近蒋介石嘴巴,仔细听了一两分钟后告诉医官,“总统”说的是:“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大陆…救中国…”。 蒋介石 是否意识到自己陷于性命交关,故而以其微弱的叼念,交代最后遗言?不得而知。 ---揭秘蒋介石的最后岁月 9月8日晚7时,小孟来接班。,7点10分时,毛泽东的呼吸急促起来。小孟过来,低头给主席按摩胸部。主席用很低的声音说:“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医生赶紧把氧气的管子放在他的鼻子处。他用手去拽,肯定是不舒服,过了几分钟,呼吸开始平静起来。这时,医生看见主席的鼻孔里有一点嘎巴儿,就把输氧管先拿下来,用棉签儿给他弄出来之后,又给他戴上输氧器时,他就一点反应也没有了。又是处于极度的昏迷,抢救,抢救,四个多小时的抢救,但一直是昏迷,他再也没有醒过来。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小孟说的:“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摘自郭金荣《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
#蒋介石
#中兴宾馆
#反攻大陆
#遗言
#历史揭秘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年前
🎯 者行孙: 周恩来的真面目和私生子女内幕! 前中共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其伪善曾经欺骗了无数中国人。近些年,周自私、虚伪、狡诈、残忍的真实面目不断被披露,其中包括其私生女及私生子均被曝光。 周恩来的德国情人 海外中文媒体曾刊登《周恩来批判》一书及有关周恩来书籍的相关故事,介绍周鲜为人知的秘史。提到周留学法国时不但放荡浪漫,而且与德国姑娘未婚生子,以至于在其1954年出访德国时出现寻亲认父的尴尬局面。 文章称,周恩来与德国情人的故事,始传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1954年7月周恩来访问东德时,忽有一位自称是他后代的东德男子要与他见面,被他拒绝。 该男子面貌有华人特性,轮廓也像周恩来。据当时西方报纸报导,周恩来在法国巴黎留学时,与一位德国女子曾生下私生子。该德国女子“可能是”德共党员,后离开巴黎返回德国。 “周恩来在东德有子孙”的新闻,启发了当时西德《明星》周刊记者海德曼的极大兴趣,他深入“铁幕”采访,在东德汉德海根见到了周恩来当年的情人及其儿子的遗孀,后来又在芝远见到了周恩来的孙子。 据海德曼报导,周恩来的情人叫史蒂芬,曾为哥廷根的奥本曼旅店的女仆,1923年周恩来寓居该店期间与之相识,昵称她为格德尔,两人常在附近森林散步。史蒂芬头发深棕色,体态略胖,不久为周恩来生下一子,取名库诺。 生下孩子12天后,史蒂芬被旅店老板解雇,回乡下父母家去了,从此与周恩来断绝音讯。 库诺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库诺的妻子改嫁,留下一个孙子威佛利,全名古诺.韦尔来德.周,1954年海德曼去汉德海根采访他才是个10来岁的小男孩。 文化大革命前夕,《明星》周刊记者再访东德,威佛利已长大成人,在一家国营工厂当工人,结了婚,已有两个女儿。威佛利为自己是周恩来的后代深感荣耀,得意地告诉记者:“我的祖父举世闻名”。还说工厂的同事都知道这件事。 周恩来写信:“某某女人真漂亮” 文章介绍,周恩来留学期间给朋友写信,常忍不住向他们夸耀欧洲的美色,“某某女人真漂亮”,或是“巴黎真是美极了”。 刚到法国的时候,周恩来还把自己的照片印在明信片上,寄给国内和日本的朋友:“朋友多,名胜多,你想来吗?”有评论说,这即使在70多年后的今天,也仍不失为一种时髦的玩法。 周恩来喜欢跳舞,常去公共舞厅,从不愁没有舞伴。 周恩来虽家境贫寒,在日本求学时一度生活无着寄人篱下,心情也总是烦闷,但赴欧前他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一方面得到南开校董严修和著名律师刘崇佑的资助,另一方面与天津《益世报》商定,作为该报的旅欧通讯员,以稿费贴补生活费用。 资料显示,1920年11月7日,周乘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分别在法国、英国、德国柏林大学考察学习。1922年周恩来从巴黎来柏林,专门从事所谓“革命”活动。 周恩来私生女展示铁证! 曾被称为中共“道德楷模”的周恩来,除了其私生子传闻外,还有私生女传闻。 1994年3月,总部设在美国普林斯顿的《民主中国》杂志(总第二十期),发表了作家孔捷生的一篇长文“解咒年代:本世纪最后的黑匣”,副标题是“周恩来与神话的终结者:艾蓓”。 孔捷生的文章说,艾蓓就是周恩来的亲生女儿!一个在黑匣里封存了太久的秘密,一段长达30余年的血泪时光,凝结和聚变成一部长篇──《叫父亲太沉重》。 《叫父亲太沉重》一书作者就是艾蓓,书中写到,“因为这本书,如果你永远回不了国,你是受不了的。”有人对艾蓓说:“不光是大姐(邓颖超),党内有一批有权有势的老人,他们也不会容许你写这本书的。” 《民主中国》杂志以独家版权拥有的方式发表了艾蓓的多张照片。她长得的确与周恩来有几分相像,并且越看越像:饱满的额头,浓眉(稍淡于周)大眼…… 书中,周恩来曾搂着15岁的作者,脸贴脸地对着镜子:“你看我们的眼睛眉毛,看看我们的嘴,正面看不出来,侧面看都是噘噘嘴……”。 该书一边行销,一边引来中共无数的批评。1994年8月,新华社发表《揭开艾蓓身世的真相》一文。文章称,记者就《叫父亲太沉重》一书作者艾蓓的身世,访问了中共文献研究室负责人,该负责人称:“艾蓓是周恩来的私生女”是一个谎言。 后来,艾蓓邀请了《世界日报》的资深记者到她的住地,还请了一位具有公信力但没有披露姓名的人士,向他们展示她的铁证。 这件事后,资深记者在报纸上报导,他的确看到了铁证,同时还有一位具有公信力的人士在场。至于铁证是什么,具有公信力的人士是谁,至今没有公布。 艾蓓讲述了一个对父亲既爱且恨的故事。她的书名恰当地表达了这样一种心结:《叫父亲太沉重》,虽然是父亲,但叫起来太沉重,但毕竟是父亲! 周向邓颖超介绍情人 她笔下的母亲──安然。她是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千金小姐,北京某医学院学生,韩战爆发参加志愿军抗美援韩。赴韩前夕受到周恩来的接见,握手时她像含羞草一般哆嗦,感受到父亲的温热和怜爱。 在一次美机轰炸中,她受伤回国治疗。周恩来到医院看望从战场上下来的人,恰好推开了安然的病房。20年后,周对安然说,当时你看见我,脸直红到耳根。我扶你躺下,你浑身发抖,你晓得吗,你这是鼓励我……。 受到鼓励的周恩来,决定把安然介绍给孙夫人宋庆龄。伤愈后,她接到宋庆龄家庭舞会的请柬,周恩来邀他共舞,又亲自到门旁送别,给她系好围巾:太冷了,别冻着。 不久,在团中央举行的联欢会上,她再次见到周恩来,他把她介绍给邓颖超。周对她的面赤气粗、举止慌乱视而不见。邓颖超夸道真是漂亮,比想像的还漂亮。 1953年秋,周恩来由邓颖超陪同到上海休息了10天,某日,他持一束白色马蹄莲造访在上海母亲家休养的安然。当晚,他俩进影剧院看电影《梁祝哀史》,没看完就摸黑离开了。1956年,他们一道游香山。 同年12月26日,尚未结婚的安然在上海早产下一个女儿──爱蕾(艾蓓)。 2015年,《美国之音》发表何清涟的评论文章称,1994年8月,中共官媒新华社发表《揭开艾蓓身世的真相》一文。文章称,记者就《叫父亲太沉重》一书作者艾蓓的身世访问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负责人,该负责人称:“艾蓓是周恩来的私生女”是一个谎言。 何清涟的文章称,当时中共领导人“伟光正”的形象在国际社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张艾蓓被作为还击突破口而被批判。但张后来嫁给了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由于杜对中共有极为重要的统战价值,张当年出书那事,也就被北京当局“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据说,张艾蓓后来常伴其丈夫回国,媒体以杜夫人称之。2004年9月,艾蓓陪杜维明在其老家山东访问,9月30日晚,中共山东省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朱正昌、山东大学校长展涛等会见他们时,媒体公开提了张艾蓓的名字。 据维基百科资料,张艾蓓1994年前后写了题为《叫父亲太沉重》一书,作者在书中自称是周恩来的私生女。 圈内人的证词: 有中共党史的“活字典”之称的司马璐在《早年周恩来身边的女人初考》一文中披露,艾蓓写的《叫父亲太沉重》一书,基本背景是事实,问题是,她没有勇气用第一人称,忠实地写出,而是故弄玄虚,用迂回曲折的小说笔法来表达,以至很多人怀疑她的真实性。 香港开放杂志主编金钟曾披露,2015年出版的《司徒华回忆录》,提到八九年六四事件后港支联曾协助一名“毛泽东情妇”移民美国。她就是毛身边仅次于张玉凤、孟锦云的女人陈惠敏(陈露文)。 当问到《叫父亲太沉重》一书,周恩来有没有婚外情时,陈露文毫不犹豫地说:周有情人,是一位将军的妻子,比陈大10岁,是海政的舞蹈演员。周常打电话找她,在她们那圈子里人皆知道。 陈露文说:“艾蓓完全是周恩来的女儿!”艾的养父是个副部长(即中央社会调查部副部长罗青长),生母在北京,当然不会公开。 据海外中文媒体1994年5月22日报导,旅居旧金山的张艾蓓《叫父亲太沉重》一书,因作者艾蓓称,是已故中共总理周恩来的私生女,在香港、台湾和美国华人界成为轰动“大新闻”。 2012年2月17日晚,大陆山东卫视,歌手弦子演唱《绣金匾》。郭兰英坐在嘉宾席泪流满面,感慨的说:“我是生活在主席、周总理、老帅的怀抱里。我每周必须见周总理一次。我每次唱《绣金匾》都会哭!” 作者:者行孙
#周恩来私生女
#艾蓓
#桃色新闻
#负面
#历史揭秘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