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戎

2个月前
陈露文说,她的本名是“陈惠敏”,为了隐蔽其身份,才改名陈露文。张戎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的采访名单之“身边工作人员、女朋友”中,陈惠敏和张玉凤、孟锦云在列。 陈露文说,她是毛身边女伴中,唯一的干部子女。张玉凤是东北籍的列车服务员、孟锦云是出身不好的湖北平民之家。而陈露文之父陈玉 生是新四军第三军分区的司令员,前香港新华社社长许家屯曾在陈玉生部抗日地区任泰兴县委书记,后任陈部政治部副主任。许在九七年九月香港《苹果日报》专栏中提到陈玉生抗日初期是中共秘密党员。 因此,凭借其父曾是许家屯的上级,陈露文八三年来香港后,便可自由出入新华社,有时直入许家屯办公室。陈说,许家屯常告诫她不要“乱说话”,尤其是关于毛的话题,甚至吓唬她,要小心,否则会被暗杀,被绑架回去。(许还说他亲自批示过江苏歌舞团一名因说出和毛有一夜情的演员判处死刑)。后来怕影响不好,许家屯便下令新华社门警不让陈露文随便进入。 一九八六年八月,陈露文果然出事。那年她回北京被国安在西苑饭店绑架。借口是她在外面讲毛的私事,泄露党的机密。关在香山双清别墅,被严密看守,住在一个二层楼上,关了一年八个月,才放她回南京老家。 后来,中央派向守志(南京军区司令员)和江苏省委书记等人向她父亲宣布陈露文没有问题,“父亲对我的事管不了,只盼我走远点”。她父亲一九九四年去世,九十六岁。去世前住南京,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陈父受到尊重,是因为早年自组游击队抗日,为国民党收编后,接应新四军建立苏北根据地,立下大功,任新四军(三野)第三纵队司令,副司令为叶飞、张爱萍。陈露文仅有的小学教育就在南京军区子弟小学(卫岗小学)入读,和张宁、刘伯承之女、许世友之女同窗。 八九学潮失败后,陈露文看到很多人逃亡香港,她便趁机偷渡,重返香港。走的什么路线?她没有说。最近司徒华回忆录《大江东去》出版,其中提到“黄雀行动”也帮了一名“毛泽东情妇”去美国。当即令我想到陈露文。 华叔提到此妇人的特征:①带有一名八岁儿子;②曾是解放军文工团;③毛死后嫁给南京军区副司令之子;④从事军火生意;⑤曾关押北京西山;⑥花了二十万元偷渡来港。 对照陈露文向我谈到的情况,此妇是她无疑。她确有一子相伴,我也见过,九七年十九岁,个头高瘦。八九年应该是十岁。陈露文的婚姻也没错,是南京军区副司令之子,名叫“段焕京”(这是陈所述,查当时南军副司令名段焕竞,怎么与子同音?)她说,毛死前四个月曾嘱咐她,赶快离开北京,到南方去,嫁人。她将此事告江华、叶飞,他们认为是毛安排后事。她遂下嫁段家,一年后诞下男婴。丈夫湖南茶陵人。对这段婚姻,她描述道: “结婚几天,我就感到厌倦,我们在一起,一点情趣也没有,乏味之至。他甚至不能谅解我和毛的关系,我们的孩子被他骂做毛的杂种,竟拿来摔,只有离婚。” 为查证华叔回忆录的记载,我特地询问支联会常委、立法会议员张文光先生。原来“毛情妇”这单案子是他经手办理的。张文光说:八九年的一天,有人带了这位妇女和他儿子来见我,说了她和毛的关系,要我们帮她移民美国。我立即报告港府政治部保安科,希望安排和这女人接触,查明真相。港府一名老外,相信是英国高级特工,随即和该母子见了面,很快通知我,说没错,是毛泽东情妇。 张文光说,他将此事报告华叔,我们都很惊讶英国特工收集中国情报的能力。但是有些细节,华叔老了,记得不准确。例如是否去了美国? 这点,华叔书中是有差错。因为陈露文八九年来港,一直到九七前才办成移民,她告诉我已办好去澳洲。几年后,又有人告诉我,她其实是去了英国。九七后我和她就断了联系。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作者:金钟 图:文革中在中南海毛身边工作的女服务员合影。前排右三是陈惠敏
3个月前
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披露,卢沟桥事变后,由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内的红色代理人张治中引发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把中国推入无边的战祸之中。该书称:“八月九日,经张治中一手挑选的派驻上海虹桥机场的部队,打死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各一人,然后给一个中国死囚犯穿上中方制服,把他打死在机场大 门口,以造成日本人先开火的假象。日本人的表现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张治中以“上海的形势突然告急”为理由,率大批军队在十二日清晨占领上海,定于十三日拂晓向上海日军发起攻击。蒋介石两次去电叫他“不得进攻”要张“再研讨”攻击计划,“不可徒凭一时之愤兴”。张十四日电蒋:“本军决于本日午后五时,对敌开始攻击。”但张治中午后三时就提前下达了总攻击命令。四时,炮兵、步兵一齐进攻。 在以后几天里,张治中不断传播虚假资讯,制造混乱,并不听蒋介石命令,擅自向日军进攻,加速引发了中日全面战争。 维基百科评述说:“蒋中正在淞沪会战几乎投入所有的精锐部队,造成极大伤亡。中国军队一败涂地,幸好日本当时尚未做好侵略中国的准备,兵力有限,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之后,中央政府的兵力已无法对全国各地的军阀造成威胁,这时中国共产党、各地军阀都各据一方,拥兵自重。……淞沪会战后大量的游勇散兵,中国国民政府无力加以收编,往往造成后方百姓的困扰,或者被中国共产党加以吸收,造成八路军或新四军的急速扩充,至1940年7月7日,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五十万人。”(编按:中共中央1939年的文件已一再称“我党已有五十万大军活跃在敌后”。) ---日本侵华背后共产国际的巨大黑手(下) 作者:曹维录
6个月前
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无论是在中国的还是国外的-已经开始揭开这神话的面纱。其中最著名的是张戎(英文名:Jung Chang)和John Halliday,他们对毛泽东的生活和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复述,其论点是毛和他的追随者是嗜血的暴徒,他们通过反平民的暴力、险恶的操纵和不应得的好运气一路到掌权。中共在其初创期 的残酷和根本不受欢迎与许多其他研究人员的发现一致。 中国的历史学家孙淑云(音)进行了一项特具启发性的调查,她追朔了毛及其共产党人“长征”的足迹——1934年至1935年从江西山区撤退到延安。在整个旅程中,她采访了一些尚且在世走过“长征”的老兵和当地居民,发现他们讲述的关于长征的事件,版本比中共宣传的负面得多。Jean-Louis Margolin、Frank Dikötter和Rudolph Rummel研究了中共上台执政期间对平民进行的广泛暴行和非人道待遇。Otto Braun第一手记录了毛及其追随者在1930年代的许多虐待行为,但他的报告由于政治上的权宜而被他在俄罗斯的上司搁置一边。 这些调查和其他调查的结果正在揭示国共内战的真相。与中共的宣传相反,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在其初创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不大为人所知,而那些听说过他们的人倾向于以矛盾的或完全敌意的态度来看待他们。产生后一种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毛的领导下,中共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两次大清洗中故意大批杀人,并持续地对平民进行屠杀和虐待。 共产党通过部署大型常规军队而不是通过全国各地爆发叛乱来击败国民党。此外,他们的军队主要由苏联装备,主要从农民征兵,而不是踊跃的志愿者。事实上,在整个内战期间,在敌后,并没有一次是自发的亲共的民众叛乱,即使在1940年代末中共即将取得完全胜利时。1949年,江西是最后向中共投降的堡垒之一,而那里是毛及其追随者1930年代所在地及第一个完整的中国苏维埃所在地。当地居民记得毛的统治是如此恐怖和令人厌恶。 ---《国家利益》杂志:历史是中共最大的敌人 作者: Francis Grice/编译: 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