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改造方案

3个月前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之后,北京市委提出的故宫改造方案: 第一方案是拆午门,在午门位置上建中央大楼,使天安门成为党中央入口之大门。 第二方案是拆端门,在端门位置建中央大楼,把中南海党中央和国务院迁至市中心位置,党中央设三个主要门:天安门、东华门、西华门。中南海改变为群众性公园。 第三方案是将故宫及天安门全拆,“彻底打碎封闭森严的封建艺术布局,代以开敞明朗活泼的气氛,使庄严美丽现代化的新型建筑,代替已经古老落后的帝王宫殿建筑”,以“五组建筑围绕在主体建筑周围布置,以象征‘工农商学兵’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第四方案更是彻底,要将故宫、中南海、南河沿以西民房全拆,“中心思想是把党中央和国务院办公用地放在城市中心部分,全部改建故宫,保留有象征意义的天安门作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主要入口”。 1963年2月,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汇报展览”。此间,故宫改建计划被再度提起。有关规划官员和技术人员被召集至颐和园听鹂馆用餐。席间,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引经据典谈论故宫,称故宫自古以来就是变化着的,溥仪为骑自行车还锯掉了故宫的门槛。 当时北京市委的彭真、刘仁、郑天翔等人倾向于“一步到位”,将故宫彻底拆除,即采取1958年时最激进的第四方案。 以下为第四方案示意图 1、拆除天安门城台、城楼,原址建检阅台,风格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相近 2、拆除端门 3、拆除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和故宫城墙 4、拆除故宫全部古建筑 5、在太和门位置修建“中央门廊”,门内广场左右建筑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央档案馆 6、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位置修建“党中央办公大楼”,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驻地。中南海成为国务院驻地和国家主席住地 7、在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位置修建“主席府”(中共中央主席) 8、南池子、南河沿至北池子一带改建为中央首长高级住宅小区 9、原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和中山公园不拆除,但停止对外开放。太庙拟改为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领导人的小型会议场所,中山公园用途未提及 10、景山公园停止对外开放,以防游人俯瞰党中央大楼和主席府。景山拟改为8341部队驻地。景山寿皇殿的北京少年宫移往龙潭湖另建 ---吴晗彭真曾试图彻底拆除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