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

张国焘叛变革命后,躲在香港骂遍了共产党的领袖们。骂到刘少奇时,他说:“刘少奇是毛泽东的‘功狗’。”他说得不错。毛泽东之所以有今天,刘少奇的功劳最大。 红军长征到延安后,记得有一回看戏,演的是唐僧取经的内容。毛泽东突然对身边的一个民主人士说:“唐僧西天取经谁最坚定?唐僧。谁最动摇?猪八 戒。”接着他指着坐在他左边只隔一个座位的张国焘,说:“他就是长征路上的猪八戒。”张国焘闻言大怒,哐啷一下站起来,向剧场外走去,骂了句:“无耻。”毛泽东面不改色。 我又听见哐啷一声响,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的人拔地而起。是刘少奇。他对张国焘厉声道:“你住嘴!”满场大员,无一人拔刀相助,连毛泽东本人都未拔刀,刘少奇却慷慨拔刀了。就那天晚上的事情单独来看,我隐隐觉得刘少奇有点过分了。不错张国焘是骂人了,可毛泽东也骂人了,而且出击在先。张国焘的嘴薄如纸,毛泽东的嘴比纸薄。刘少奇怎么就一个鱼跃跳到毛泽东的队列中呢? 赖刘少奇鼎力支援,毛泽东狂胜张国焘。张国焘见势不妙,夹起尾巴逃跑了。今天来看,张国焘真是聪明的一休。虽说最后他以八十岁高龄在加拿大多伦多养老院中病死,但总比刘少奇死得漂亮多了,也温情多了。还比刘少奇多活十岁。 ---刘亚洲:《“二把手”刘少奇》 (此文被访者是一位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的老同志。) 图:1943年,刘少奇在延安
肃反甄别的标准之一“不识字” 闲来无事,翻了一本老红军的私人回忆录。口述人叫李耀宇。老红军李耀宇虽然级别不高,但在延安期间,由于学过厨师,长期在后勤部门工作,因此见过的事多,见过的大人物也多,由于级别不够,没有组织上给他配人撰写,只是由他个人口授,儿子记录下来的。因此就没有那么多顾 忌,读起来,可以了解红军及延安生活的诸多细节,值得一说的事很多,但是我最想说的,却是老红军李耀宇有关识字的经历。 李耀宇是个红小鬼,四川巴中人,12岁就跟上红军,他所在的川陕红军,在张国焘领导下,肃反肃得凶,红军里凡是出身差一点,就有危险,而检验出身的标准之一,就是看这个人识字多少。 当然,北大毕业的张国焘是不在其内的,因为他是最高领导。虽然识字多了有危险,但军中却办识字班,教那些不识字战士识字,至少能写封简单的家信或看懂标语。刚开始李耀宇学习很卖力,成绩突出,但是识字教员偷偷跟他讲,不要这么卖力,识字多了,当心被当反革命抓进去,当他正在疑惑时,识字教员就被肃掉了,识字班无疾而终。 从此,李耀宇再也不敢识字,到了延安,给首长当勤务员,首长教他识字,不干,送他去学校学习,不干,最后,只学了一手厨艺。结果,到了延安整风期间,不识字的好处显出来了。李耀宇回忆道:“我没有文化学历,历史清白,审干审不到我的头上,整个杨家岭的干部就属我吃得饱,睡得香,既不考虑如何去整人,也不担心被人整,悠闲自得。 有一次,整风审干负责人之一的邓洁在大会上宣布:‘从今天起,办公厅、中组部、××部的同志一律不准走出杨家岭的大门,谁有什么事情要办,去找李耀宇同志,让他替你们去外面办去,大家尽量克服一下,全力整风,清查特务。”(《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不识字的好处 张鸣
朱韵和
1个月前
红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实行武装割据,和当时政府军之间的战争,比以前川军之间打仗争夺地盘更为惨烈,战线更广,时间也更长。军队在一地反复争夺,不分战场与非战场,军队行动前实行坚壁清野,带不走的物资也不能留给敌对方,甚至烧毁粮食物资和房屋。 红军所到之处 民生凋敝 1932 年秋,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千里跃进川北建立川陕根据地时,就是认为“这是一块天然的养兵、用兵之地……土地肥沃,一年四季长东西,山里的飞禽走兽不少,解决部队的吃穿问题,比较好办”。 苏区的开支实在太大。两年间,原本民生凋敝生产力低下的川北地区保障了十万红军及赤卫队的供给,还有苏维埃政府庞大的费用,“省苏维埃政府常有2000余人在食堂吃饭,各级县苏维埃政府也有300余人,区级数十人,乡级也有10余人”。 张国焘回忆,川北地区“耕作受着战争的妨碍,田地不是杂草丛生,就是荒废了。居民的粮食和其他积蓄,一部分被红军消耗掉了,另一部分则为敌人所糟蹋”。“川北苏区的领土,也是一片荒凉景象”,“疾疫流行”,张国焘认为“川北是挤掉了汁的柠檬”,已不宜长期驻守,“川北地区经过战争的蹂躏,粮食及其他用品均感不足,到了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可能发生饥荒,如果红军死守在这里,不仅不能为人民解决粮食问题,恐将与民争食” 据记载,当时川北流失劳动力达60%,田地荒芜达70%。 根据四川大学经济系教授彭通湖等研究,当时苏区“物资匮乏,经济凋敝,甚至已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这是红军第四方面军被迫撤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方面的原因”。 四川军阀们混战时,川北还是个好地方,红军来才两年,川北就变成了是挤掉了汁的柠檬,是谁把川北的财物榨干,不就是中共吗! 大撤退前的大焚烧 红军在退走前,除运走不少牲畜,粮食和货财,也有大片房屋被烧成废墟。1933年12月16日,王陵基部进攻,红军从绥定撤退向凤凰山时,“四门放火,烈焰冲天”,有三百余家房屋被烧。 红军撤出川陕根据地时,张国焘命令三个团在后面掩护撤退,以“坚壁清野”为名,把沿途老百姓的房屋全部烧掉。 红军战士们手持火把,不忍动手,因地上满满跪着无数哭号哀求的妇女老幼,苦求红军不要放火。 “烧!快烧呀!还楞着干什么?!是想留给敌人吗?”随着长官一声声的催促,火光四起,伴随着老百姓的哀号。 一场通天大火喷吐着火舌,舔着大巴山,在熊熊地燃烧着,火焰呼啸着贪婪地吞食着草舍、竹林,又漫过青石板小路,朝着人口密集的乡场、镇子扑去。千佛岩到威州这一百七十余里的民房全都被烧光了。 大撤退时,除了搞坚壁清野烧掉老百姓的房子,还集中杀了一大批人。 由于张国焘在中共内部权斗中失利而出走,成了中共的反面人物,才有可能让人们部分了解中共杀戮根据地(苏区)百姓的真相,其实在其他根据地(苏区)也一样,若有区别,就是杀人的多少和程度上的差别,但根本就不让人们去触及。 ---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杀民众百万 编写:爱德华
朱韵和
2个月前
**张国焘、王明说毛要当皇帝** 张国焘和王明都曾经是早期中共的高层领导人,对毛泽东最是了解,后来他们离开大陆,在言论上不受毛泽东箝制和威慑,所以他们有可能讲出些真话,这些话对认识毛泽东的实质,很有参考价值。 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五、六十年代在香港访问过张国焘。 司马璐问张国焘毛泽东的 为人,张国焘回答说: “润之(毛)一天没有登基当皇帝,是不甘心的”。当问及毛泽东的领导方式时张国焘答:“老毛的领导方式可以做到为了达到一个政治目的,不顾一切代价。” ——见司马璐《张国焘谈与周恩来毛泽东的恩怨》。 王明曾是中共早期的最高领导人。后来四十年代毛泽东通过延安整风,把王明搞臭,因为王明在党内声望很高,所以1945年“七大”时仍把他选为中央委员,1949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去苏联居住,在苏联时期王明写了很多揭发毛泽东的文章。 据王明回忆,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向很多人表示他到北京后要做皇帝。 王明为此还写过一首诗: 《“到北京做皇帝”(毛泽东自己宣传的)》,诗是这样的:“皇帝从来是独夫,人民头上坐称孤。北京一到做皇帝,蜕化满腔党性无。” 诗下标明“1948年11月22日晚于西柏坡”王明注说:毛泽东这天和我谈话又说年轻时候看小说,常想做皇帝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呀!可是不晓得怎么才能做皇帝。现在懂得了。我们不久就要进北京了,一到北京,我不就要做皇帝了吗?他说:既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本质上不就是皇帝吗? 王明还说:“那时他对许多中央委员会都宣传他是皇帝。到北京后,刘少奇同志时常奉命代他宣传:毛主席是新条件下的皇帝!此外毛泽东并下令在军队中正式做报告,宣传毛主席是皇帝这个思想。意在使人们承认他是唯我独尊的天子。现在事实证明:毛泽东的确是一个中外古今空前未有的最大的专制暴君!” ——《王明传》P316—P318 王明从三十年代初到五十年代处于中共中央上层地位,一度是中共中央总书记,是毛泽东的上级领导,后来又受毛泽东的领导。他比张国焘对毛泽东的了解更深切,王明所说的毛泽东早有当皇帝的思想,应该是不错的。 ---孙文广:红色暴君 帝王路
朱韵和
5个月前
中共在苏区杀人如麻 由于张国焘在中共内部权斗中失利,才可能让我们了解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杀戮民众百万的事实,中共对其他苏区百姓的杀戮根本不让触及,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他方面(如回忆录,人口统计等)来推测。 据中共将领萧克回忆录记载,中央苏区肃反累计屠杀了10万红军。由于被杀 的红军太多,长征出发前,苏区五个月紧急“扩红”8万人,完不成任务的就杀。 在1934年冬,中共军队“长征”出发前,为了不暴露逃窜行踪,担任中共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悍然下令杀害了上万名伤病号以及“政治不可靠”份子,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万人坑事件”。 1927年底,彭湃发动海陆丰暴动,夺取地方政权,宣告海陆丰苏维埃建立,尽管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仅存在两个多月时间,但海陆丰地区(40万人口)就有一万多人被残酷处死,有的乡村被焚烧毁。 中央苏区地处江西、福建,在它存在的四年中,人口在全国下降最多。根据中国人口统计,从1931年到1935年,江西根据地内为中共完全控制的15个县(不包括为中共部分控制的边缘县),人口减少50多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闽西根据地的减少幅度也差不多。中央苏区人口共下降70万。由于住在这些地带的人很难外逃,这70万基本上应属于死亡人数, ---编写:爱德华
朱韵和
5个月前
张国焘鄂豫皖根据地肃反 1931年,刚从苏联回国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赴鄂豫皖根据地,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扩充红军的同时,张国焘也学毛泽东按共产国际的指示大搞“肃反”运动。将近3个月的“肃反”,被张国焘加以“改组派”、“第三党”、“AB团”等莫须有的罪名,先后逮捕、杀害的红军排以上干部和战 士,就有2500余人,排以上的干部基本被杀光,而当时的红四军不过1.5万人;另有数字是:红二十五军原有1.2万人,12个团43天的肃反过后仅剩下了6000人,杀了一半。杀人之多,至今无法统计出准确数字。 鄂豫皖苏区进行的肃反使有些地方的村苏维埃主席换一任杀一任,一年内换了四、五任。 川北有户6 人参加红军的“红军之家”,就有4人死于肃反,仅剩下王新诗、王新兰两姐妹。其中长得最漂亮的王新国被杀的原因是:她长得太漂亮了,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个地主资产阶级家庭混进革命队伍的千金小姐,不“肃”掉不放心。 张国焘主持的“肃反”不仅杀人数量多,刑讯逼供也非常残酷,如灌辣椒水、手指头钉竹签子、站火砖、捆绑吊打等等。几个月的“肃反”竟使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的地位无可撼动。 “文革”中流行的血统论、唯成分论和打击知识分子之类的极左作法,其实早在中共苏区就有过实践,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历史根源,包括中共的血统论等。 搞血统论、唯成分论、视知识分子为异类,原本是当时共产国际的理论和做法。他们认为,只有工人成分最可靠,“中间势力最危险”,中共“领导机关必须工人化”。 张国焘当过驻共产国际代表,对共产国际这一套既熟悉又极感兴趣,执行起来非常卖力。张国焘搞“肃反”时,将这种血统论、唯成分论发展到了极端,对知识分子的仇视,打击,和杀戮的严重程度,也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据徐向前等人回忆,“肃反”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人:一是从白军中过来的,不论是起义、投诚还是被俘的,不论表现如何,一律严审;二是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不论表现如何,一律严审;三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凡是读过几天书的,上过私塾的,一律严审。对这些审查对象,或关押,或清洗,或杀掉。张国焘还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列为重点审查对象,除了审查本人,还要查祖宗三代。有的保卫干部还以识字多少、手上有无老茧、皮肤黑白来判断好人坏人,谁要是戴眼镜,口袋里别着钢笔,就极易被怀疑为坏人。 在被冤杀的无辜者中,有大量的知识分子。毛泽民曾在一份向共产国际告状的材料中,力陈张国焘滥杀的罪恶,说张国焘“处决了那里的几乎所有知识分子”。 ---编写:爱德华
朱韵和
6个月前
朱韵和
9个月前
张国焘叛变革命后,躲在香港骂遍了共产党的领袖们。骂到刘少奇时,他说:"刘少奇是毛泽东的'功狗'。" 他说得不错。毛泽东之所以有今天,刘少奇的功劳最大。 红军长征到延安后,记得有一回看戏,演的是唐僧取经的内容。毛泽东突然对身边的一个民主人士说:"唐僧西天取经谁最坚定?唐僧。谁最动摇?猪 八戒。"接着他指着坐在他左边只隔一个座位的张国焘,说:"他就是长征路上的猪八戒。"张国焘闻言大怒,哐啷一下站起来,向剧场外走去,骂了句:"无耻。"毛泽东面不改色。我又听见哐啷一声响,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的人拔地而起。是刘少奇。他对张国焘厉声道:"你住嘴!" 满场大员,无一人拔刀相助,连毛泽东本人都未拔刀,刘少奇却慷慨拔刀了。就今天晚上的事情单独来看,我隐隐觉得刘少奇有点过分了。不错,张国焘是骂人了,可毛泽东也骂人了,而且出击在先。张国焘的嘴薄如纸,毛泽东的嘴比纸薄。刘少奇怎么就一个鱼跃跳到毛泽东的队列中呢? 刘少奇最伟大的功劳在于从事了一项发明创造。他提出了"毛泽东思想"。 一九四五年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七大",刘少奇在会上热辣辣地夸奖毛泽东。他做了几次报告,次次都是嘴巴上盛开喇叭花。有一次报告,他总共一百零五次提到毛泽东的名字。这是我统计的。当时我在台下,十分注意地看台上的领袖们的表情。他们均在点头,周恩来、任弼时点得很轻,充其量能算颔首而已。林彪点得冲动而激烈,象小鸡啄米一般。令我奇怪的是,毛泽东也和他们一样点头。他脸上挂着自信的笑。他放任自流地听凭别人歌唱自己。 刘少奇作修改党章的报告。毛泽东被他表扬了绝不下一百次,如果加上"毛泽东思想"就更不计其数了。他几次脱离报告,去解释那个刚被分娩出来的字眼。每到这时,他的声音都会提高八度。念稿时他还稍有结巴,这时却流利如水。他一次一次地用手噼开胸前的空气,他特别激动。当他最后一次作解释,说出了那句在以后被千万次重复的名言时,他的声音嘶哑了:"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已经用他的思想把我们全民族的思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掌声雷动,几乎要掀翻杨家岭大礼堂的天灵盖。"毛泽东思想"是刘少奇这个母亲生出来的。这个婴孩一出世就注定要万岁的。今天,毛泽东已无言,刘少奇亦无言,但毛泽东思想仍在喋喋不休地发言。我们用它斗天,斗地,斗别人。别人也用它斗我们。谁上台谁就自己宣布掌握了它;谁下台谁就被别人宣布背叛了它。上台下台,车轮咕辘辘转,只有它岿然不动。 ---刘亚洲:刘少奇之昏 (作者按:此文被访者是一位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的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