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sy
8小时前
来美国后对我的人生成长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有机会,无论是商业考察,学习旅游还是探亲访友,你一定要来体会一下. 虽然现在的美国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天堂,但毕竟依然还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它对你的身心洗涤,影响你的能力场是巨大的. 即使我现在生活在这里10多年了,我依然能被它震撼到. 我行走美国40多个城市,接触了众多美好的善良的丑陋的事情,这里真的是个五彩斑斓多元的世界级大熔炉. 只要你走出去,你每天都能接收到新知识. 当我接触了大量的美国当地人,他们当中有工人,有主管,有小企业主有上市公司老板甚至有政府职能领导. 他们来自各个族裔各种皮肤,跟他们接触多了,我的自我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他们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增长了我的见识,打破了我的认知,颠覆了我的思维. 我也从一个谨小慎微不敢抛头露面的小女人转变成一个敢于表达的女商人😄 我不再自卑于我自己是小学文化来自农村这个身份符号(曾经自卑让我不敢接受来自优秀城市男生的追求觉得自己不配,这个该死的不配得感让我在他人面前自矮三分),因为我发现我比很多人要懂的多, 经历的多,以至于让不少老美以为我是在美国留学多年的留学生,社会确实是最好的大学😂 人生的第二场官司又要来了,不过这次是被动卷入的,同事开货车与一个墨西哥人有点小刮擦,以为芝麻粒小事,保险公司搞定就是,没想到人家居然搞了大动作,在律师的怂恿下索赔百万美元(我们的保险是70万),当然保险公司也不是吃醋的,他们也有强大的律师团队也有自己的医疗机构团队,保险公司除了为自己配备律师团队,也给我们配备了专业律师(因为对方把我同事和我们公司一并告了),所以,我们这次打官司没有什么律师费负担,那就可以轻松上阵了😂 我问律师,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可以搞这么大动作,到时法官会给她判这么多吗?律师说在这里很常见,他都遇到索赔上亿美元的案子,金额随便你要,但给多少法官会判,我说那到时我跟同事是否需要亲自上庭?他说不用,他会全权代表我们出庭摆证据. 美国就是有这样的一些漏洞可以让某些人钻,你看美国高速路上,经常能看到有律所的广告比如:No fees unless we win ,You don’t pay until we win 等等. 还记得我曾经的一个老美律师同事吗?他就是专门做这个交通事故的律师,曾经美好的职业,因为配合事主作假最终被吊销律师资格,落到信用破产生活艰难的地步. 这里是魔鬼与天使并存的地方😄
Daisy
1个月前
韩国现代带着大额投资,带着技术工人来美国投资开厂,为美国制造添砖加瓦,却被ICE抓进去,韩国人现在估计都寒心了,看到采访说这些技术工人都不愿来美国了,以后这些机器,这些设备,这些技术都还是美国人自己来吧. 这样一把抓对待,真的很搞不懂现在这个总统所谓的振兴美国制造业是真的还是只是喊口号. 至少总统上台后,我每天都在留意看看是否有啥利好美国制造业的政策出台,反正我没看到,如果有,麻烦提醒下我. 不过今天看到总统的这条推,算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针对美国制造业表态的一个积极信息了吧. 在我看来,如果真想振兴美国制造,就拿出实际行动引进国外投资,提供引进技术人才的政策,哪怕短期的合法合规培训工作签证也行. 不说供应链无法一朝一夕建成,但至少你技术工人短缺,人家来了大额投资也派来了技术骨干,合法的留在美国来培训你们的工人,为美国今后提供更多就业,不说提供特殊政策照顾,这样不分青红皂白把人抓进去真的很无语.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说ICE即使在雇主告知了抓的4个人都是美国公民,居民,也依然先带走,说到时调查清楚了再放人,为什么不可以给个机会,让人家提供信息给你,现在网络那么发达,上网系统一查会查不出吗? 假设我们这样的小公司,这个时候正直忙碌季节,或者正在展馆赶工,你不由分说看肤色先抓了再说,我们要是交工不了,那就得赔死. 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出差,我都让大家不仅要带驾照,最好带上工卡绿卡护照傍身. 来美国12年,真的从来没有这么没安全感过. 这就是我这个在美国小小实体工厂企业主的心声. 最近的中文圈的氛围也越来越可怕. 美国也越来越对立和分裂. 很少吐槽,张同志也让我闭嘴少说,免得惹来节外生枝的事情,但最近看的真是内心压抑,不吐不快!
Daisy
1个月前
在美国开厂创业, 你必须要知道的3个原则. 1. 在美国如果你不是资金雄厚,不是有高科技高门槛垄断技术,不要逞强搞大规模搞高大上,只做小而美公司,否则没有大资金你比同行死得快. 我们以前一个工厂的时候最高峰时上到了18-20个全职雇员,那一年我们做的比任何一年的案子都多,几乎也是加班加点干,营业额也是最高的,但是你猜最后怎么着了?年底结算不但没挣钱还亏了20万😂 人多效率不高,周边成本保险税费翻倍上涨,当年算下来只赢了面子,因为说出去,你跟客户说,你在美国雇了20个全职工人,那代表你有实力啊. 接单会容易一些,因为雇员永远是检验美国小企业实力的因素之一. 当然我们现在总人数也25-26个,但我现在拆分到了5个工厂,每个工厂人数少了但是效率提升了,周边成本反而降低了,这就是我在美国创业12年花了很多冤枉钱得到的宝贵经验,分享给你😄; 2. 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比一味埋头苦干发展更快,没找到模式前,我累死累活拼了10年才做成功一个工厂,很多时候费了一年时间好不容易培训出了行业优秀技术人才,人家学会了技能立马走人,要不自己创业成为你的竞争对手,要不找到更好的老美公司去了. 找到合适我们自己的模式后,没有一个我们希望留下的技术骨干离开,工厂数量也是2年内开到了5个,后面我们还会有计划在芝加哥和纽约再开两个,就看厂长和主管什么时候能培训出来; 3. 舍得分钱给合作伙伴,当然我以前其实也舍得分钱,我对待员工与合作伙伴的心没变过,奈何我自己兜里没钱,有心无力,那个时候我自己都是左手领完工资右手就把钱又转回到公司去. 想给大家多一点我都给不起. 现在我也没有多少钱,但是好在模式找对了,让优秀的伙伴看到了跟着我干有希望,虽然也辛苦,但厂长和主管确确实实能拿到比去外面打工更好的收益. 而且自己就是工厂的主人,以后收益只会一年比一年好,最关键是有希望,模式透明,大家都能看见自己未来的方向,这样一来,大家很齐心也很团结,加上我们10多年打下来的客户口碑,只要你专注把质量和服务做好,那这个事业肯定能做起来😄
Daisy
5个月前
我抱怨了很多次很多次美国的保险,但是今天作为一个小企业主来说说在美国有保险对创业的保护性,因为有了保险,很多老板可以放心大胆创业,不用担心一些有的没的. 美国政府规定,任何一个公司必须强制购买两个保险,一个是责任险,用来保护企业里面的财产,房产,设备等等,比如万一发生火灾了偷盗啥的,这个保险起到作用. 另外一个保险就是工伤险,这个保险最关键也是最贵的,是用来保护公司所有雇员在工作期间发生任何意外事故等等,只要企业购买了这个保险,只要在工作期间受伤,都由这个保险来赔付. 为了加大更多对企业对员工的保护,我们还买了伞险,这个险的意义就是当上面两个保险不够赔付的时候,这个保险可以来赔付. 工伤险为什么贵,是因为这个保险除了要报销医院的治疗费用还要承担员工的工资. 这个工资报销比例根据你平时领取的工资来决定. 那有些人说我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政策漏洞比如受了一点小伤但是我就赖上保险了让他多赔?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不要以为没有哈,我前面说的律师前同事就是专门干这种事情的,就是联合医院,当事人一起找保险公司索赔,动不动狮子大开口,比如发生一点小车祸,你可以声称自己受到了内伤,无法正常上班无法工作等等,索赔50甚至百万,前律师同事就是因为干了这样类似坏事被判入狱,留下坏信用记录,出来没人敢用他,来我们这里上班还带着电子脚铐,不允许任何跨州出行,被限制在内华达哪里也去不了,也有警察来我们这里视察过他的工作情况(这些都是他加入后来上班我们才了解到的信息,招聘他时因为是一个华人朋友介绍,说他是木工我们急缺人,我就大意答应了,没有做背景调查就让他加入了) 但是一般的医生不会陪你冒险,除非利益大到足以诱惑到他犯罪. 所以,假如员工出了一些工伤事故,一般都是企业直接把保险报给医院,医生出具报告认为你需要几天治疗或者休息几天恢复,保险公司就根据医生给出的结论给当事人发工资,医生一般都会如实写,很少存在故意配合当事人出假证明,否则医生丢饭碗是小事,坐牢都有可能. 遇到大事故,当事人可以找律师索赔更多,当然保险公司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比你更厉害,他们雇佣了强大的律师团队来和你打官司,所以,上次我也见识了一场天价索赔然后地板价报销案例. 张同志出差租车出了一个事故他负全责,他急转弯被后车追尾,导致后车连安全气囊都出来了,当时我拍下了全过程视频,人都是没事的. 但是对方当事人声称受到了内伤影响终身生活重大残疾等等,索赔50万美元,因为大家都有记录甚至出警报警记录都有,租车保险公司最后除了承担修车费用赔了大概4-5万吧,当然这4-5万也不是全给当事人,律师拿走了一半是至少的,因为这个事情耗了1-2年才结束. 我们在中间不用做任何事情,只是到最后结案,他们会来个信通知你. 所以,大家发现了吗? 在美国创业,只要你请合法的人做事,请有工卡绿卡的人,你买了保险,你就不用担心劳务纠纷,整个事情交给保险去处理就好,该治疗治疗,该赔偿赔偿. 所以说,即使保险贵一些,我认为相对于烦恼,我宁愿花高价买保险买一个心安😂 这就是我为什么每天都在宣传,来这里创业,你一定要请合法工人,一定要买保险,失去了这两个保护,一旦出现任何意外,你很有可能赔的倾家荡产.
Daisy
6个月前
我们行业无法规避. 无论找哪个公司还是找第三方中介,只要你不是工会会员,你就不被允许. 甚至你即使是工会会员,但如果你是拉斯维加斯工会的,你也没有资格去芝加哥工会做事. 也有不少朋友对我所说的工会有误解,以为只要在美国开工厂,就会面临工会. 如果你的工厂人数很少,比如十几个,几十个这样的小型工厂,只要不涉及去到某些特定场所,就不会有工会的烦扰. 比如你只是在自己的工厂里做产品,做家具,做服务,就不会有工会来干涉. 哪怕你是在工会最厉害的地方比如芝加哥,也不会有工会来打扰,这就是经常有人质疑我说他在美国做生意多少年多少年,从来没遇到工会的原因😂 而我们行业则无论大小工厂,无论几个人的工厂,都会面临工会,因为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直接卖,而是都要去展馆里搭建,某些城市里的展馆就属于工会垄断的地方. 我也曾经有过考虑加入工会的念头,甚至我去拜访过芝加哥工会的领导,他非常欢迎我们的加入,他甚至教我怎么做让我厂里的所有木工师傅轻松加入,只需要我这个雇主的一封推荐信,加上懂一点英语能够简单沟通就行,因为他们也缺少像我们这样的技术师傅,也希望有华人面孔来加入以免被人说工会不欢迎华人(目前基本很少看到华人面孔) 但是我经过仔细了解后,也跟公司律师顾问咨询后,最后决定还是不加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加入工会后,技术工人将不再属于我的公司而是属于工会,我自己的案子也只能听从工会指挥,派谁不派谁都是工会主管说了算,对企业主的约束也非常多,律师强烈建议小企业就尽量别主动加入工会,徒增烦扰. 我对工会的态度一直是,我不是全盘否认工会,有时候遇到厉害的工会工人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多了左膀右臂减轻我们很多工作量或者可以多接几个案子,我讨厌的工会是那种完全不让我们这些非工会工人碰的政策,因为东西是我们做的,我们的师傅最熟悉,但是他们不让你碰,派来的大部分都是半生不熟的工人,做出来的东西就一言难尽,效率效果都无法保障. 客户投诉我们的概率就非常高,因为客户是不管过程的,他们只看结果. 而我们就是那个承担结果的人😂
Daisy
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