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沙坪劳教营
关注
朱韵和
1天前
峨边沙坪 铁流在沙坪劳教营呆了大半年,转往筑路支队修筑铁路。沙坪农场的饥饿不同于别处, 从建场第一天就已开始。由于此前没有农垦基础,不毛之地涌入大量人口,口粮定额不足, 犯人的定量只有一月 22 斤,还经过层层克扣,到嘴里只是一碗包谷面汤,“流动的速度连狗都追不上”,更不用说支持冬春的 大劳动量。管教的训词则是“要想吃舒服,就得拼命开荒种粮,人民政府不会拿粮食白养你们”。 由于高寒的自然条件,农场的土地收不回种籽,口粮标准进一步下降后,死亡随即大量 出现。根据林宪君的回忆录,三年大饥荒中全农场死亡人数过半,超过 5000 人。林宪君亲手掩埋过的死者在百人以上。他所在的小组开始有 23 人,数月后剩下7 人,与其他组合并为 20 多人后,几月后又减为 6 人。 所有的死者一律无棺木墓碑,一穴埋葬几十甚至上百人,埋人最多的荒坡几年后种上南瓜,竟然重达百斤,得名“南瓜山”。2007 年,铁流重访“南瓜山”凭吊,并赋诗称“千万尸骨化肥水,育出南瓜满山花。” ---“消逝的五座劳教营” 袁凌
#沙坪劳教营
#三年大饥荒
#死亡
#南瓜山
#铁流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