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韵和
2个月前
楊開慧生前,将一些手稿藏在住宅墻壁裡,八十年代修故居時發現了,湖南黨內刊物上曾予以刊出。前幾年湖南來人告訴我,有些要害話被刪去,如說毛是「生活流氓、政治流氓」。因为她的哥哥楊開智,一九二九年去過井岡山,楊開慧知道毛澤東娶了賀子珍。当时她帶著三個孩子住在長沙東鄉六十里的板倉,生话 十分穷困, 生命危在旦夕,毛澤東兩次打長沙都經過此處,就那么一点路也不去看一看,或带回井岗山。省長何鍵為報仇才將楊開慧逮捕,逼她登報同毛離婚,她不應允,於是將他殺害。 他(李锐)说,他最近写了三首评毛的打油诗。我求一读,他当即念给我听。 第一首: 生活流氓政治氓, 贤妻早识太心伤;, 莫予毒也杀成性, 培养奴才大黑帮。 第二首: 肖三一语三字夸, 道破其人品太差; 其乐无穷拼命斗, 家亡国破竟由他。 第三首: 运动频频无限哀, 人才不要要奴才; 殃民祸国何时了? 文革呜呼晓色开。 我不解“肖三一语三字夸”,夸的什么?原来北京木樨地这幢老舊的高幹樓,曾住不少名流,如蕭三、王光美等。肖三和李锐老是好友,生前极为气愤地说过毛泽东好滛胡搞,奸污了不少妇女,称其为“鉄鸡巴”。难怪茅于轼先生说,毛泽东奸污的妇女有千人之多。应是当之无愧、货真价实的“铁鸡巴”。 李老说,这三字真难出口,只能隐其讳。 这么一个罪行累累,品质恶劣,杀人如狂,害党、害国家、害民族的罪魁祸首毛泽东,其头像竟然还挂在天安门城楼,其腐尸竟然还长期躺在广场,真是中国共产党的 奇耻大辱,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杨开慧:毛是双料流氓==政治流氓 + 生活流氓 铁流
朱韵和
2个月前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后,中央考虑到中南海里的领导工作太过繁忙,为了让他们工作之余得到较好的休息,每周六都要举行舞会。而伴舞的就是从空政文工团选的年轻女文工团员。这些伴舞的文工团员一旦与重要的领导人接触,她们的身上就携带了领导人的光环。而如果有幸跟毛泽东伴过舞,那就更了不得了,立马 在团里地位就发生变化,“行情看涨”。“行情”到底会“涨”到什么程度呢?曾是毛泽东身边伴舞后来又做了毛身边工作人员的孟锦云有过一段回忆,可以见出极尽浓墨重彩的二十世纪中国独特的政治生态和民情浮世绘大图—— “一个普通的文工团员,无职无权的一名舞蹈演员,只因她是通天人物之一,七一年结婚时,门庭若市。来送礼祝贺的人,竟然挤不下宽敞的小礼堂。不少不怎么重要的人物,只得在礼堂四周徘徊着,也算祝兴、贺喜。小汽车排满了同福大院,直排到同福胡同口的几百米之外。”(《毛泽东的黄昏岁月》天地图书)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人情啊。“不怎么重要的人物”尚且“挤不下宽敞的小礼堂”,那么,所谓“重要的人物”呢,又有多少,且都是些什么人?据孟锦云回忆,重要的人物的官位可是大了去了!他们是: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的夫人叶群,海军司令员吴法宪,以及空军司令部的各大要员如王飞、江腾蛟、于新野、周宇驰,以及其他各“政委、副政委、主任、副主任”。而且这些“空军的大首长们,在这几个小将面前,点头陪笑,又是重礼奉送,又是请客吃饭”(同上)…… 所有这一切都如演出一般,生生地发生在同福大院的门口与礼堂里,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幕的荒唐?只因一个“硬道理”:她们可是毛泽东身边的人!是可以跟毛主席讲话的人!! 吴法宪怎么也没有想到,叶群打电话让他到空军招待所来开会,居然是听两个女文工团员的讲话。来人是由林彪夫人叶群主任陪同而来的,这就叫一个身份。来者就是平常环境里,与空军司令位置隔了数重天的两个文工团员:一个叫刘*媛,一个叫邵*辉。刘*媛是那种身份极其特殊的人物,其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她陪主席跳过舞,是主席的舞伴,这种身份就意味着她是可以跟最高领导人对话的人物。因而,也是可以对空军司令“召之即来”的人物! 吴法宪知道,空政文工团里现在分为两派,一个是“保派”,一个是“打派”。可能是刘的为人太“高”,结果以她为头子的这一派最后只剩下5个人了,成了绝对的少数派,几乎天天都遭到另一派的围攻,甚至不让她们几个回到团里,处境十分困难。这个时候,文革派仗打得热火朝天,要出入中南海已经不容易了。但是,刘*媛想尽办法后,最终还是见到了毛泽东。一见毛的面,刘*媛就抱头大哭。毛泽东询问原由,刘*媛就向毛诉说空政文工团的情况以及自己所受到的遭遇。在经过一番泪雨纷纷的叙述后,刘*媛想验证一下毛泽东对于“保派”与“打派”的底线,直接问道:“对吴法宪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毛泽东不加思索地说:“吴法宪可以炮轰、火烧,但是,不要打倒。” 毛泽东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向刘*媛交了底了。这个“底”一交,由刘*媛通过叶群告诉吴法宪,可就是个天字一号的机密与人情,这意味着吴法宪可以安枕无忧,因为毛泽东讲了的吴法宪“不要打倒”。 吴法宪听了,真是感激涕零。接下来,不怕你是空军司令,也得听刘*媛同志的“要求”了。刘*媛的要求很明确:“你吴司令要站出来,明确表示支持我们这一派。” 叶群和吴法宪立即表示,一定这么办。这样办也就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一定要帮助刘*媛把空政文工团的形势翻过来。——这是多么巨大的力量啊! 接下来的事就动用空军的政治力量和资源了。吴法宪在他的《岁月艰难》里回忆说: “首先由林豆豆出面,在《空军报》制造舆论,说刘*媛她们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然后,再经过一番工作,空政文工团里支持刘*媛的人就多了起来。这时,刘*媛她们自己也公开说,毛泽东和林彪是支持她们的。于是,在短短的时间里,空政文工团的形势就急转直下,刘*媛成了多数派的头头,并夺取了文工团的领导权,成立了空政文工团革命委员会,刘*媛和邵*辉分别任革委会正、副主任。由于她们能够经常到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直接向毛泽东汇报情况,接受指示,在空军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人称‘刘司令’、‘邵政委’”。 ---毛泽东身边文工团员何以呼风唤雨? 作者: 一清
朱韵和
2个月前
要是拿蒋介石的别墅同毛泽东的相比,那就寒酸多了。1960年开始建设的庐林一号别墅的建筑面积就是蒋介石那座美庐的5倍,而美庐和司徒雷登遗留的别墅也归毛泽东使用。庐林一号别墅不怕炮击,内部家具仿中南海毛居室的家具制造。附近有湖以方便毛主席游泳,1961年毛主席上庐山前移栽了不少大树。 上海西 郊宾馆被称为414工程始,它建于1960年9月,共圈地1133亩,是上海最大的花园别墅式国宾馆。园林、花木、房屋修建,连同女服务员,100多人长年为它服务。20年间,毛泽东总共没有住过几天,而100多人的工资外加维修费用,恐怕一年不下百万。湖南省委在长沙为毛泽东建的蓉园一号,也仅在1959年住过一次。 济南南郊宾馆建于60年代初,占地面积1160亩,建筑面积115800平方米,素有山东钓鱼台之称。金华西郊一片树林里,有幢500多平方米的601别墅建于建于1961年。主房子设有一处地下指挥部,入口处设有厚厚的电动钢板门。不远处还有一个小型铁路站台,并铺设了投资36.2万元的601铁路专线,火车可直达毛的行宫后门。 在杭州西湖边,毛主席有3座行宫 ―― 西湖行宫、刘庄和汪庄。 刘庄占地八百亩。刘庄是一个类似苏州拙政园,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大园林。1960年毛对于刘庄内气派不凡的用铝合金窗条与金丝绒装饰起整个墙面的多功能厅,给予了四个字的评价:“富丽堂皇”。汪庄的“主席楼”,深紫色琉璃瓦屋顶的房子,配以楼前大片的草坪,颇有广州中山纪念堂外观的气派。毛泽东喜欢杭州的西湖行宫和武汉的东湖行宫,广州就要为他特别修建南湖行宫。 绝大多数行宫常年空着,但也要众多工作人员为空荡荡的行宫服务,浪费掉的民脂民膏难以计数。 ---毛太岁:众多行宫今犹在,不见当年毛主席
朱韵和
2个月前
朱韵和
2个月前
大饥荒:解开毛氏文革方程式的枢纽 众所周知,毛氏文革,与毛过去所发动的诸多政治运动相比,具有突出的特殊性。观察家们一直困惑的一点是,毛为打倒刘少奇,何以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向自己创立的体制开火?这种怪异的文革式“反权威”逻辑:以一个最高的权威为凭借并在其支持与庇护下的反(次等)权威的 运动,它的非自然性和矫伪性,注定使其不可能真正贯彻到底,注定了其左右支拙,进退失据,最后弄得天怒人怨,成为孤家寡人。这种行为方式与毛历次政治运动的方式,格格不入。 何以如此? 毛在文革中避讳说出的关键词——大饥荒,正是解开这一毛氏文革方程式的枢纽。 从防守的心理看,毛耿耿于怀的,是他的政策导致的史无前例的大饥荒。他要洗掉其可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空前恶名。然而,这一罪行是如此骇人听闻,黑白分明,无可辩驳,无法用意识形态来扭曲(诸如饿死者皆“阶级敌人”……),难于把罪责嫁祸于他者(诸如自然灾害,苏联逼债,地富破坏……不久后都沦为笑话)。中国老话谓之人命关天。更何况是非战争年间史无前例地活活饿死几千万条人命。要想洗白,谈何容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以毛对他所烂熟的历史之感受,他不可能不知道,如果没有一场规模巨大的人心攻防战,如果他不能在这场攻防战中转移焦点、反客为主、反守为攻,如果他不能力挽狂澜把民心汇集在自己一边,他要从民众生命的剥夺者转变为下层民意的代言者,从政敌手中抢回道德的制高点和民意的汇聚点,是完全不可能的。文革中毛曾向人吟咏清人赵藩的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反映了人心走向在毛意识中的极高分量。以攻心战掳掠民意,进而扫荡政敌,这是前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毛泽东得心应手的事。在当时情势下,除了奋力一搏,扭转人心,夺得道德制高点,毛别无选择。否则,势将如赫鲁晓夫秘密报告里的斯大林一样,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没有别的出路。况且,毛创历史记录的几千万饿殍早已超越斯大林党内大清洗之罪了,而毛泽东却并无斯大林那种领导卫国战争击败希特勒德国之巨大功勋。 由此可见,打一场大规模的人心民意争夺战,以毛当年的政治处境,以毛的秉性,势在必行。 于是,文革开场未久,毛的运动方向出现了颠覆性的翻转:有了令党内同僚瞠目结舌的“炮打司令部”,有了“造反有理”,有了“凡是镇压学生运动的都没有好下场。” 有了“做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大官们压人,但是小官、学生、工农兵,不喜欢大人物压他们,所以他们要革命。”自从1966年10月之后至1969年初,毛直觉到并利用了1949年后中国社会受压抑者的不满情绪,突然允许了有限度的自由结社,允许学生、工人、农民自组政治组织,这些组织分化为两大派:原来党团机构在背后支持的,组成保皇派组织;与他们对立的过去受压的在野人群,则组成造反派组织。后者奉毛旨而造反。在将近三年的时间内,从反对刘邓的工作组开始,基本上是毛及其指派的中央文革支持造反派抗拒各级当权派的政治迫害,支持“砸烂公检法”,支持焚烧“黑材料”,反对“血统论”,通过中央文革支持地位卑微的合同工、临时工,……如此等等。 总之,毛泽东摇身一变,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的代言人,炮打当权派,炮打旧体制。中国的政治天空,风云翻转,中共掌权十七年来一直被压在底层的人似乎获得了某种解放感。毛成了他们的保护神。而毛之下的“大官们”成为老百姓怒火的发泄对象和出气筒。 一时间,“党天下”大乱。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在过去,在文革之前的历次毛式政治运动中,他镇压的矛头一直就是对准中国的下层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地富反坏右以及前国民政府人员的。因为毛本人就是“最大的官”,就是十七年体制的最高代表者。他本人就是“党天下”的皇帝。 何以在文革初期毛能把自己的角色颠倒过来? 原因在于: 1) 毛在中共党国的独一无二之至尊地位,其权力的自由度已臻最大值。1959年庐山会议,林彪取代彭德怀成为国防部长后,解放军成为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进而“全国学人民解放军”。毛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虽受挫而退居二线,但刘等高官与毛实际上达成了某种利益交换的默契:他们在一线获得实际权力去调整,毛退二线却仍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即是说,以“出让治理实权”换取“保留至尊声望”。故毛公开的崇高地位未受影响。反而在林彪的神化宣传下,毛登上了神坛,至文革前夕,业已登峰造极。毛发动文革正是利用其公开的不可挑战的地位,直接号令天下。此时的刘少奇们,想必有一种被请君入瓮的痛切感受。 2) 毛以一农家子而于1949年夺得神器,飘飘然,自认“可上九天揽月”,拥有无所不能无限膨胀的自信。 3) 毛预先做足了充分的军事(拉林彪入夥,并拱卫京城)、政治和舆论准备。 ---陈奎德:大饥荒与文革
朱韵和
2个月前
仔细审阅毛的着作及其在文革中的言行,有理由确信,“大饥荒”实际上是毛一生最大的禁脔。饿死如此空前数量的国人,持续达四、五年之久的惨绝人寰的悲剧,在大饥荒之后的毛氏着作中,竟然只字未提。文革的发生,距大饥荒结束不过四年,并不太远。然而,如此巨大而悲惨的事件——空前规模的“大饥荒”导致的 饿殍遍野,毛却一直保持缄默!其内心之恐惧,忌讳之森严,可见一斑。刘1962年当面对毛说:“饿死这麽多人,历史上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时,毛泽东当时回答说:“三面红旗也否了,地也分了,你不顶住,我死了以后你怎麽办?”(王光美、刘源等:《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P. 90)注意,毛的焦点是自己死后的政治场景。不难想见,他头脑里冒出的,正是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鞭笞斯大林的场景。曾经对毛百般恭顺的刘少奇,何以在七千人大会上公开与毛唱反调?其内心,正如他曾愤愤而言的:“我当主席时,出了这种事情!” 试想,谁愿意承担人类史上最大饥荒罪魁祸首的恶名?(张素华:《七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P:321 七千人大会闭幕后,刘少奇在整理他的口头报告时,情绪很激动地说:“大跃进”错误严重,这次总结经验是第一次。以后每年要回过头来总结一次。总结一次,修改一次,一直搞它10年,最后做到这个总结符合实际,真正接受经验教训,不再犯“大跃进”的错误为止。他还说,历史上人相食,是要上书的,是要下“罪己诏”的。我当主席时,出了这种事情!刘少奇这些感受很深的话脱口而出,令当时在场的人十分震动。) 不难想象,刘1962年关于历史审判这句话,是深深地烙刻在毛的心中了。无疑,它将产生巨大的政治后果。林彪确实是对毛的心理琢磨得相当透彻的:“我们现在拥护毛主席,毛主席百年之后我们也拥护毛主席。毛泽东思想要永远流传下去。在他身后,如果有谁做赫鲁晓夫那样的秘密报告,一定是野心家,一定是大坏蛋,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林彪的政变讲话,1966年5月18日。有谁比林更看透毛?)。 ---陈奎德:大饥荒与文革
朱韵和
2个月前
概览毛执政以来的连串罪行,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是有脉络可寻的,甚至是有因果关联的。文革与大饥荒的关联就是一例。为了掩饰自己政策失败导致的骇人听闻的大饥荒,毛殚思竭虑,惨淡经营,结果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文革。为了掩盖一桩罪行,结果导致另一桩更大的罪行。这一现象,我称之为罪恶的连环反 应。 回溯既往,倘若没有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字狱”——1957年的反右运动,没有中国上百万敢言精英知识分子被打入地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导致的全国鸦雀无声,一年之后毛氏发动的荒谬绝伦的大跃进大饥馑可能发生吗?拆除了一切刹车装置(权力制衡,言论自由,司法独立),中国这辆赤色列车,不疯狂地冲向万丈深渊才是咄咄怪事。这里,反右与大跃进(人民公社-亩产万斤-公共食堂-大锅饭-废除家庭)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样是难于否认的。 再往回溯,人们不难发现:一边倒-韩战-闭关锁国-暴力土改-镇反-肃反-大学院系调整-交心运动-批胡适-反胡风–三反五反-农业合作化-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所有这些运动之间的内在脉络,那将是一件有趣而痛苦的炼狱之行,同时也是一桩精神探险之旅。 笔者并非历史决定论者。中国六十多年亦有多次机会可能走上其他路径,惜乎国运不佳,坐失良机。 ---陈奎德:大饥荒与文革
朱韵和
2个月前
文革传人:新“三年自然灾害”2019-2022 李文亮的“自然灾害1” 2019年12月30日,武汉眼科医生李文亮接到医院同事艾芬医生的就诊病人有类“萨斯”病症的信息,他随后将此信息发至微信同学群中。2020年1月3日,李文亮医生被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中南路街派出所提出警示和训诫,原因是他“在互联网上发布不 实言论”(关于类“萨斯”病人)。派出所并警告,如继续“传播不实言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疫情始,经李文亮事件,“实”与“不实”成为“派出所”可以决定的“法律问题”。 “防疫体制”的“自然灾害2” 2020年1月29日,习博士同学在北京面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时,电视视频显示习博士同学说防疫是他“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由此,防治全新流行病的问题正式进入了“政治模式”,“习博士科学”开始常态性碾压普通科学。 “给境外势力递刀子”的“自然灾害3” 疫情,没有因为封口李文亮医生而停止,大规模爆发于武汉城。2020年1月23日,武汉被“封城”。期间,一位武汉作家,方方女士,开始把自己所历所闻的“被封生活”写成日记,并发于网上。日记对灾情有细节描述。在“公权力”的怂恿下,“网上舆论”开始对方方女士进行霸凌,把其对灾情的细节描述定义成“给境外敌对势力递刀子”。由此,疫中苦难,个体的苦难,成为隐形事件。 “武汉普筛核酸”的“自然灾害4” 2020年5月中,武汉市开始进行每人必测的“新冠核酸普筛”,期间累计取样九百万人份+,据报此“普筛”得到“无症状感染者至少218人”。如此,日后的“动态清零不动摇”的战术蓝图制成。新版“良民证”开始恩及全民。 “庆功大会”的“自然灾害5”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习博士同学发言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由此,“抗疫”的“政治胜利”板上钉钉,对此“胜利”的任何修正(就是说那个“政治”不怎么样)成为不可能事件。 “我们的疫苗也差不多”的“自然灾害6” 2020年11月, 美/德 Pfizer-BioNTech 的 mRNA 新冠疫苗与美国 Moderna 的mRNA 新冠疫苗的临床三期试验结果出炉,二者有效率均在90%以上。对此,中国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说“我们的疫苗水平也差不多”。如此,国人开始接种多款“差不多”的新冠疫苗至今。 “莲花清瘟”的“自然灾害7” 2020年上半年某日,中国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说“莲花清瘟”有很弱的抑制冠状病毒的功能,还可以对病毒造成的细胞损伤有很好的修补作用。从此,“莲花清瘟”成为“防治”新冠肺炎的一种“首选药”。2022年3月18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诊疗方案中,将连花清瘟列为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轻型和普通型推荐用药。至今日,世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莲花清瘟”治疗新冠无效。喝水治疗新冠无效的证据也未曾面世。 “大白”权威的“自然灾害8” 起自2020年某日,在2021年某日成为公众符号,“大白”这种能让你出不了你家楼门的能走动能说话但无面目的“公权力”个体横行于世。这些个体的著名语言是“不行”,“不可以”。其“权力”的来源与去向皆不明。“权力”也不是无限,至今日,某“大白”直入某银行强制领取一百单八万元款项的新闻不曾听到过。“大白”的存在,让面对“大白”的民众对“自由”二字有了些许直觉。 药店对“发热者停售药物”的“自然灾害9” 2021年始,为了捕获漏网的新冠阳性个体,各地药店开始被要求不许对“发热者”随意出售“四类药物”。这是北京的一个个例:——对进入药店有发热症状的购药人员,停止销售“四类药品”,引导至发热门诊就医。“四类药品”包括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类药品,也可称为“一退一止两抗”药品。“四类药品”的功能主治主要针对发热、咳嗽、乏力等,这些症状和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初期症状相似。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福义如是说。取自“中国新闻网”,2021年10月24日。禁售对2022年底的缺药造成了“禁售”的联系。 西安封城的“自然灾害10” 2021年12月22日起,西安市因为有新冠“社区感染”开始“封城”,历时32天。起于武汉的“普筛核酸”被首次实用于千万人级的大城市,“核酸良民证”大规模网向社会。所谓“社会面清零”也在西安被发明,一人有阳,全社区被全员运至它处隔离。历史的“连坐”成为现实的“连迁”灾难。 “上海封城”的“自然灾害11” 2022年3月28日,新冠感染攀升的上海开始“封城”,历时两个月加几天。作为人口两千五百万多的超大都会,上海的“封城”把前面其它地方的“封城”问题放大的投射出来。由于上海的多方位“国际联系”,放大投射出来的问题被传向“国际”。吃不到医不到行不到爱不到的诸多次生灾害被漏之于世。面对如此难得的“事实”,才被“圣旨”般对待的“动态清理不动摇”的口号依然被上海的掌控者宣旨。由此…….嗯,六个月后“习近平,下台!”的口号在上海响起。 习博士“动态清零不动摇”的“自然灾害12” 2022年5月5日,在什么什么什么会上,习博士同学提出“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这与前面上海的“不动摇”相呼应,为“封城”的你封我封换着封的持续进行再次圣旨。 “乌鲁木齐封控”的“自然灾害13” 2022年11月24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吉祥苑小区一幢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0人死亡。此前,乌鲁木齐市自夏秋以来一直处在部分“封控”状态。火灾造成10人死亡与乌鲁木齐市“封控”的关系,需要非“官方”的调查。此事,引发了全国其它被“封控”城市居民的抗议。其中最戏剧的一段是上海市一个“乌鲁木齐中路”的路牌被当局拆迁,以便减少其对抗议市民的“聚旗”效应。 “亲自指挥”的“亲自撒手”,“自然灾害14”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抗疫新十条”。至此,并未听说“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已经终止。“新十条”基本上取消了原有的所有“封控”与“核酸普筛”。此举,等同对疫情“亲自撒手”,全国性的新冠大规模感染开始。 后注:三年中应该还有许多其它“自然灾害”,不一一列出了。
朱韵和
2个月前
在毛的「领导学」中,要人做检讨是一大内容,而且口头检讨不行,非要书面检讨才行,毛喜欢让人做书面检讨,概因此举好处莫大也: (一)立此存照,从此手中有了小辫子,随时可以「新账老账一起算」; (二)根据不同情况,将检讨下发党内,以打击该同志的威信或肃清其影响; (三)让检讨人自己 承认错误,用他们的嘴,坐实毛的指责,更具说服力,所谓「心服口服」; (四)标准的检讨除了「认罪」和「认错」,就是歌颂毛,这样的检讨下发下去,会大大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毛的崇拜。 在毛时代,特别是在文革时期,不管是真心还是违心,写检讨的人无所不包,从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江青,到被打倒祈求复出的党、政、军要员,再到毛身边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林彪,不管毛的压力有多大,他就是不做书面检讨。 在中共领袖层中,林彪是非常具有个性色彩的一位,他生活简朴,性格孤傲,多年来离群索居。对於林彪的个性,曾经和林彪有过近距离接触,在1949至 1950年担任四野新华总分社干部,以后逃往台湾,创办《传记文学》的刘绍唐,在1951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有如下评语:「林彪是一个有强烈领袖欲的个人英雄主义者」。林彪战场上的老对手,台湾的国民党军方在1968年刊印的一本有关林彪的内部读物中,除了引述了刘绍唐的上述观点外,还认为林彪「待人谦虚,生活简单规律,心思细密,虑事周详」,「极富野心而深藏不露」。应该说,刘绍唐和国民党军方对林彪个性的观察基本是准确的。 「个人英雄主义者」和「深藏不露」本来是互相矛盾的,但这两点确实都是林彪个性的最重要的特徵。 ---高华:革命政治的变异和退化——林彪事件再考察
朱韵和
2个月前
朱韵和
2个月前
作为“洋务派”的头面人物之一的李鸿章,不仅是现在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的先驱人物,而且在100多年前美国人的眼中,他被称为大清国的改革之父,其开明程度也远远超过现在的任何一任领袖。可惜他象胡耀邦和赵紫阳一样,没有最后的决策权,他做成的一切世功皆要归于大清国的慈禧太后,而帝国体制所造成的一 切失败、罪责皆要由他来承担。 在这篇短文中,不用我多费口舌,只需引用几处本书(《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中的段落,李鸿章的开明便会跃然纸上。 第一段:李鸿章于1896年访问美国时接受《纽约时报》采访。在记者问道当时美国的排华法案时,李鸿章回答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我们知道,《格利法》是由于受到爱尔兰裔移民欲独霸加州劳工市场的影响,因为清国人是他们很强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想排除华人。如果我们清国也抵制你们的产品,拒绝购买美国商品,取消你们的产品销往清国的特许权,试问你们将作何感想呢?不要把我当成清国什么高官,而要当成一名国际主义者,不要把我当成达官贵人,而要当作清国或世界其它国家一名普通公民。请让我问问,你们把廉价的华人劳工逐出美国究竟能获得什么呢?廉价劳工意味着更便宜的商品,顾客以低廉价格就能买到高质量的商品。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自豪吗?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这不是自由!” 第二段:在同一次采访中,当记者问道:“阁下,您赞成将美国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李鸿章回答说:“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象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第三段:有了前面的李鸿章自白,《纽约时报》记者对他的评价就不会引起太多的异议。这段评价是在记者采访袁世凯的背景介绍时提到的:“李鸿章和他同时代其它清国高官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他有一个比其它人更为宽阔的视野。当然,在他身上也有他为官环境下不能不有的一些传统恶习。然而,他毕竟远远地走在了他这个时代的前面,并且预见到:他的国家在即将到来的数年里,会需要那些具有前瞻眼光和进步思想的人。”同时,李鸿章在采访他的记者的眼中,还是位毫无官架子的世界国民:“采访中,他神采飞扬,微笑着回答记者们的提问。回答问题时,他态度非常坦诚、谦虚,好像他只是世界上一个很普通的公民,而不是大清政府权势显赫的人物。” ---刘晓波:美国记者眼中的李鸿章——读《帝国的回忆》札记之一 图:李鴻章自題肖像照。
朱韵和
2个月前
1966年8月31日,毛澤東乘敞蓬吉普車第二次在天安門廣場檢閱紅衛兵時,他的吉普車突然拋錨,廣場上瘋狂的人群蜂擁而上,紅衛兵們都想見見「最最最敬愛的毛主席」,人潮瞬間就把毛澤東的檢閱車包圍起來。 毛澤東身邊的警衛跳上車圍著毛澤東,如臨大敵。毛澤東、林彪則坐在車上嚇呆了。周恩來一臉惶恐 站在車的後部指揮,一名警衛雙手從其身後穿過腋下緊抱著周恩來。代總長楊成武站在汽車的引擎蓋上,車下背對鏡頭的陳毅則對著紅衛兵大聲呼喊。 不久,數百名警衛團戰士從城門內急速跑出,後來調來一輛紅旗牌敞蓬車掩護毛澤東退回城樓內,此時毛的專車車體已經變形。 《人民日報》資深攝影記者王東把當時的情景拍了下來,後來這些照片在網上廣泛流傳。 據一個老紅衛兵講述,當日下午估計4點左右,毛澤東和其他中共領導人乘坐的敞篷車沿著通路緩慢繞行廣場一周。全廣場坐在地上的人幾乎都站了起來。當毛澤東的車開到他所在的西觀禮台下面,距離他最多50米時,便停下來了。當時他不知道是不是車拋錨了,但後來確實看到,不少穿軍服的人推著車過了金水橋,回到了天安門裏面。 日後,有人就「毛澤東的車是否拋錨」找當時的攝影記者王東核實,王十分肯定地回答:「肯定是毛主席的車拋錨了!」 據王東憶述,當毛的車拋錨停下後,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一位身穿普通服裝的老百姓來,攔住毛的車,幾位警衛人員立刻上去一頓猛打,把他拉了出去。還有一名紅衛兵衝過警衛線,鑽到毛澤東乘坐的檢閱車下。 ---專車拋錨 毛見紅衛兵如臨大敵
朱韵和
2个月前
“文革”期间,毛泽东在天安门多次“接见、检阅红卫兵和革命群众”。每当这时候,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上都聚集着上百万人。人们群情振奋,高呼万岁。但是,在这毫无秩序的混乱中,经常发生踩死、挤死人的惨剧。当然,伤亡者人数从未统计过。 在狂拥乱挤的人山人海中,有人一旦被挤倒,就再也爬不起来 了。甚至只要一弯腰,就永远起不来了。有的人是想提一提被踩掉的鞋而被挤倒丧命;有的人则是为了拉一把身边被挤倒的伙伴而殃及自己。被挤倒的人经过无数人的踩踏,有些遗体甚至被踩得骨头都露出来了。有的外地来到北京串联的红卫兵为了见一眼伟大领袖,却有来无还,不幸在毛接见时的混乱中丧生。所以,每逢参加毛接见以前,或是参加十一国庆和五一节天安门广场活动之前,人们都互相嘱咐:“鞋被踩掉了,千万别弯腰提鞋!”“要是你旁边有人被挤倒了,千万别去扶他!”这两句话成了人人皆知的准则。 毛泽东接见完毕,天安门广场和十里长街一片狼籍,到处是失落的衣物和被踩丢的鞋。天安门城楼两侧的东西华表成了临时失物招领处。华表四周无数遗落的衣物、鞋帽和人们随身携带的小红书堆积如山。人们亢奋犹存,声音嘶哑,披头散发,衣着零乱。有些人挤丢了鞋,赤脚蹒跚;有些人挤伤了腿脚,艰难跛足。他们互相搀扶着,寻找着失散者。救护车穿梭忙碌,抢救着奄奄一息的伤者,或是把无人认领,血肉模糊的躯体运往火葬场。 ---1967年五一节为了见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对小姐妹踩踏牺牲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