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

背包健客
1个月前
8个心血管最爱的习惯: 1. 饭后慢走15分钟:2025年《高血压杂志》研究表明,日常久坐、运动不足的健康年轻女性,餐后15分钟快走可改善夜间血压,降低高血压、心脏病风险,让心脏、肾脏等器官夜间更好休息。 2. 周末睡个懒觉:2024年欧洲心脏学会大会上,涉及9万多人、随访14年的研究显示,周末多补觉者患心脏病风险降19.1%,睡眠不足(每晚<7小时)者补觉后风险降20%。 3. 早晚认真刷牙:2021年《欧洲临床研究杂志》对近50万国人的研究发现,从不或很少刷牙者,主要血管事件风险增12%,脑卒中风险增8%,脑出血风险增18%,肺心病风险增22%。 4. 常勾一勾脚尖(踝泵运动):通过勾脚、绷脚动作,脚踝像“血液泵”推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减少血液瘀滞,改善微循环,降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5. 睡醒赖会儿床: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专家指出,晨起突然起床易致心脑血管破裂或血栓栓塞,建议醒后躺5分钟,伸懒腰、舒展关节后再缓慢坐起,尤其适合老人、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 6. 经常开怀大笑:2016年《流行病学杂志》对2万多名65岁及以上老人的研究显示,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很少笑者患心脏病风险是经常笑者的1.2倍,笑或能独立降低心脏病发病风险。 7. 喜欢吃豆制品:2023年《营养素》研究表明,常吃豆腐、纳豆等大豆食品,可使糖尿病、心血管病、冠心病、卒中风险分别降17%、13%、21%、12%,每天吃26.7克豆腐或11克纳豆,心血管病风险分别降18%、17%。 8. 每天称称体重:通过计算BMI自检,BMI超24为超重,会增加心脏负担、升高动脉硬化风险,每天称重可及时发现发胖苗头,调整生活习惯以护血管。
背包健客
4个月前
降压药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吃比较好? 近日,该试验结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表明对于成人高血压患者而言,无论是睡前还是晨起服用降压药都是安全的,服药时间并不影响使用降压药带来的益处。 相比于晨起服用降压药,睡前服用降压药并不能带来额外的心血管风险降低获益。 BedMed试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终点评估设盲设计,纳入高血压且正在服用至少1种降压药(每日一次)的成人患者3357例。 研究人员以1:1的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晨起用药组(1680例)和睡前用药组(1677例)。 若患者对睡前服药不耐受,则更改为晚餐时服药;若患者对晨起服药不耐受,则更改为午餐时服药。 研究主要结局为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发生时间,即患者首次发生全因死亡,或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或心衰而住院或到急诊就诊。 中位随访时间为4.6年。结果显示,睡前用药组和晨起用药组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起/100患者-年和2.4起/100患者-年,两组死亡或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比,无显著差异(aHR=0.96,95%CI:0.77~1.19,P=0.70)。 此外,在主要复合结局所包括的各类具体事件,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亚组分析中也观察到类似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服用至少1种降压药的成人患者,在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事件、以及潜在的低血压、视觉和认知相关不良事件方面,晨起和睡前服用药物并无显著差异。换句话说,服药时间既不影响降压益处,也不影响可能存在的风险。临床上,医生可与患者共同协商具体用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