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过上了那种,让热爱成为日常,让陪伴成为习惯的生活。 这不是躺平,而是在告别了那些无奈的饭局和言不由衷的话语后,能真正按自己的节奏,把想做的事认真做成。 过去5年,我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这份工作不断消磨我的热情,更可怕的是能力在琐碎的行政和无尽的应酬中被反复拉扯,“自己”慢慢消失。曾经,我为了准备一份PPT而独自熬过整个通宵,但换来的却是对未来的绝望。 AI时代的到来,更是我焦虑的顶点,但最终也成了我破局的奇点。曾几何时,我突然意识到:AI不应是让我被取代的毒药,恰恰是能帮我摆脱束缚的解药! 这个发现点燃了我,一个被压抑了五年的梦想——做自己的事,掌握自己的人生——开始清晰地浮现。 我将所有的渴望都化作了行动。作为一个完全不会代码、零基础的“小编”,毫不犹豫一头扎进AI编程的世界,这一刻,我的人生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凭着一股拼劲,我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独立做出第一个AI产品并获得了第一笔订阅收入。 这笔收入,是我为自己赢得的勋章,它彻底击碎了过去的自我怀疑。这股势头没有停止,我的AI产品又在一个高手云集的迷你黑客松上斩获了【最佳创意奖】,顺势,第一个Chrome插件、第一个商业网站开发订单接踵而至。 短短一个夏天,我完成了过去五年都不敢想的蜕变。 现在,我依旧忙碌,但生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和幸福感。这份幸福,藏在每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瞬间。过去,手机铃声使我心悸;如今,最大的心安就是工作累了,可以毫无顾忌地关掉手机,和我的爱犬“小白”在洒满阳光的地板上打滚。 父母的支持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我终于能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午,安心地陪在他们身边,分享我努力的每一个小惊喜。这份触手可及的踏实,是过去无法想象的奢侈。 前路漫漫,挑战依然。但这一次,我真真切切地握住了人生的方向盘,可以自由地,把每一寸光阴,都驶向我所珍视的家人和梦想。 未来,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点亮更多在迷茫中前行的人。
宝玉
3周前
针对最近一个月用户吐槽Claude“降智”的事:有时候回答问题莫名其妙,有时候还会冒出奇怪的文字,比如英文句子里蹦出泰文字符"สวัสดี"。 Anthropic官方刚刚做了详细说明,确认Claude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三个基础设施的bug,而不是人为降级模型或因为流量太大导致的。 这三个bug到底是什么? Bug 1:请求被送错地方 8月初,有部分短上下文请求被错误地送到了专门处理超长上下文的服务器。一开始只有0.8%的请求受影响,但到了8月底一次负载调整,让错误率猛增到16%。而且,因为服务器路由有记忆功能,同一个用户反复遇到问题的概率很大。 Bug 2:莫名出现奇怪字符 8月25日,一次优化引发了模型输出混乱。一些用户发现,Claude回答英文问题时,中间居然冒出“สวัสดี”(泰文)或中文字符。这种错误出现得很突然,问题持续了一周左右。 Bug 3:隐藏极深的TPU编译器问题 同样是在8月底的一次优化,让谷歌TPU芯片的底层编译器XLA的一个隐藏bug被激活。这个bug会导致Claude偶尔丢掉本来概率最高的词,导致回答质量忽高忽低,极其不稳定。 由于三个问题叠加出现,每个问题表现也不同,给排查和修复带来了巨大困难。Anthropic直到9月初才逐步修复完成。 今后的改进措施 Anthropic表示,这次故障暴露了一些测试不足的问题。未来会提高监控敏感度,并且持续收集用户反馈,以更快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他们也鼓励用户,如果发现Claude表现异常,可以随时在Claude界面上反馈。 Anthropic承诺,Claude服务的质量始终是他们最优先考虑的事情。
一早起来看到2个顶级模型都pass了ICPC金牌水平 官方措辞略有不同 让GPT-5 Thinking总结了一下: 下面这两段其实说的是ICPC 世界总决赛期间的两场“AI 试验赛道”,都不计入官方榜单,但使用了同一套题与评测数据,由 ICPC 监督,用来研究 AI 开发工具如何融入竞赛与教学。 共同点(两则通告都强调) 都用 49 届 ICPC 世界总决赛(巴库) 的同一套 12 题与评测数据,由 ICPC 组织/监督,目标是探索 AI 工具与竞赛/教育的结合;均非官方参赛队伍与正式排名。(Kattis) 官方总决赛本身的核心约束:三人一机、5 小时;(世界总决赛环境通常无互联网)。 关键区别 1) 赛道/平台不同 Google DeepMind(Gemini) 参加的是 World Finals Online Judge 实验:远程在线环境,镜像总决赛规则(5 小时、同题、同评测)。对应的公开开放赛在 Kattis(ICPC World Finals 2025 – Open)。(Kattis) OpenAI 参加的是 World Finals Local Judge 实验:在巴库现场的本地评测赛道,面向到场的顶尖选手/教练等的开放活动,本次为 AI 增设了专用测试环境(OpenAI 为唯一 AI 队)。(X (formerly Twitter)) 2) 比赛环境与限制 Online Judge(DeepMind):远程、遵循总决赛规则;DeepMind称其在“遵循 ICPC 规则”的在线环境完成 5 小时解题。 Local Judge(OpenAI):现场本地评测,规则不同于官方总决赛的“三人一机、无网”硬性限制,属于开放式侧活动;此次特设 AI 测试环境,供 OpenAI 提交。*(Local Judge 的具体细则由主办方现场设定,媒体与 ICPC 社媒将其描述为与官方赛制不同的实验性赛道。)* (X (formerly Twitter)) 3) 成绩与亮点 DeepMind(Gemini 2.5):解出 10/12;若计入榜单将相当于第 2 名;并唯一解出一道人类队伍未解出的题(常被媒体提到为题 C)。(The Guardian) OpenAI(GPT-5 系列):在 Local Judge 实验中 12/12 全解(媒体报道:其中 11 题一次通过),属金牌/冠军级别水准。(Financial Times) 4) 与官方总决赛的关系 两者都不是官方参赛队,不列入官方最终成绩表;官方成绩与奖牌仍由现场人类队伍按正式赛制产出。(World Finals) 一句话总结: DeepMind:远程参加 Online Judge 实验 → 5 小时同题环境下解出 10 题、相当第 2。 OpenAI:现场参加 Local Judge 实验(开放式本地侧赛,为 AI 加测环境)→ 解出 12 题、达冠军级。(X (formerly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