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Morris
关注
统计数据
1985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7132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Morris
2周前
不要原谅伤害过你的人,一个会伤害你的人,在伤害你的那一刻,他的心里一定是不怕失去你的。不要对伤害过你的人大度,既然他都不在乎你们之间的感情,那么你的原谅只不过给他第二次伤害你的机会罢了。记住,如果你什么都能原谅,那么你经历的一切都是活该。
#不要原谅
#伤害
#不在乎感情
#第二次伤害
#活该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周前
反哺是大忌了,反哺在心理学上,是下一代向上一代提供情绪价值,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病了,是孩子的一种讨好,孩子不需要为父母的事情负责。
#反哺
#心理学
#情绪价值
#亲子关系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周前
对自己很宽容的人,就不会对别人苛刻。对自己很宽容的人,往往也对他人更为包容,这并非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而是一种深刻的心理机制的延伸。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往往构成他与世界关系的原型。能够宽容对待自身过失与局限的人,通常内化了更具支持性的内在客体关系。他们不将自我价值建立在外在成就或他人认可之上,因而也较少将焦虑投射到他人身上。相反,对自我苛刻的人,往往内在住着一位“严苛的批评者”,这种批评不仅指向自己,也会无意识转向他人。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常常会成为他解读他人行为的滤镜。自我接纳程度高的人,更容易以善意和共情理解他人的动机,而自我谴责者则倾向于以怀疑和挑剔看待周围世界。善待自己的人,情绪恢复力更强,也更具同理心资源去真正理解他人的困境。这种内外一致的情感模式,也呼应了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内在父母,内在儿童关系。一个能对自己温柔相待的人,往往内化了更健康的照料者形象,这使得他们不仅能够自我安抚,也能向外提供情感支持。他们不需要通过指责他人来转移自我否定的痛苦,也不会因自身的焦虑而陷入控制或批判。
#自我宽容
#人际关系
#心理机制
#同理心
#情绪恢复力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周前
有权威的地方,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有权威就意味着有服从,有被动打压,有人的分别,有等级,有等级就意味着人不被尊重。人之间没有平等,没有人权,没有尊重。没有平等,没有人权,人就不再是人,人只是工具,只是被奴役。这样,教育也就丧失了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你检验一下,你的校长是不是高高在上,老师是不是高高在上,甚至学生会干部,是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孩子们心中只剩下恐惧、焦虑。
#高考反思:名校情结下的教育之殇· 235 条信息
#教育缺失
#权威压制
#不尊重人权
#等级制度
#恐惧焦虑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周前
有些国家,人民可以赚不到钱,人民可以没有上升机会,人民可以努力无结果,人民可以读书无用,企业可以欺骗用户,企业可以起诉用户,但这些绝对不能说出来。
#上层人无耻言论引发社会愤怒与反思· 124 条信息
#社会不公
#民生艰难
#言论限制
#负面情绪
#阶层固化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有人说,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但其实比相遇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选择与珍惜。时间决定了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了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了谁最后能留下。我们总会遇到很多人,但真正能留在生命里的,从来都不是偶然,而是选择。是你愿意为谁付出时间,又是谁愿意为你坚守真心,珍惜那些你愿意用心选择,用行动留下的人。因为这世间所有的长久关系都是双向奔赴的结果,直接筛选的是路过的人,而你和你的心,决定的才是你真正的人生。
#相遇与选择
#珍惜
#时间与真心
#双向奔赴
#长久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在一些文明的国家不受待见,为啥被歧视的那么多。因为他们不遵守规则,喜欢破坏规则,习惯性的把自身丛林文化带出去。但说回来,他们又不敢破坏,那些不讲道理国家设定的规则。只喜欢欺软怕硬,欺负文明的,害怕野蛮的。
#中国
#歧视
#不守规则
#欺软怕硬
#丛林文化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摩羯座的情绪,全部都是自己消化的,就是在摩羯座有负面能量的时候,这个时候摩羯座是不需要任何人,甚至是讨厌任何人来安慰他啊,摩羯座的人他不需要安慰。因为在摩羯座看来,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啊,生长环境不一样,每个人自己的思想认知不一样,所以别人的安慰对于摩羯座来讲很有可能是一种负担,并不是说摩羯座不感恩,而是在认知不同的基础之上,你在安慰他的同时,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因为认知的不同而产生分歧,所以安慰对摩羯座来讲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摩羯座
#情绪消化
#不需要安慰
#负面能量
#认知差异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不要在疲劳的时候审视自己的人生。
#人生感悟
#疲劳状态
#自我审视
#情绪调节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请你一定要把自己养得丰盈而明亮,好到让人需要先掂量自己才敢靠近你,这不是疏离或高傲,而是清醒和自持,人要活在好的磁场里,喜欢你的人,自然会尊重你。
#自我提升
#个人价值
#积极生活态度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别总急着要答案,静不下来的人,连幸福都接不住。事情来来去去,人心反反复复,你越是淡定,就越能看清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演的。道家讲守神,就是不管外面多吵多闹,你心里的那盏灯不能摇,不用刻意的去合群,不必强求理解。你把自己修妥当,气场合了,对的人与事儿自然会慢慢的靠过来。真正的从容,不是不在乎,而是只在乎值得的。
#淡定
#从容
#内心平静
#自我修行
#接纳幸福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最无解的是那些城府极深,但又极度坦诚的人,这类人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和你不玩心眼,坦诚相待,但你的心情他全能看透,只是从不说破,从不摆到明面上来,他心胸宽广,能容忍你的小心思,跟他们相处时,你不用紧绷着防,也不必羞于暴露破绽,因为他们早已把你看的非常透彻,但是不会去伤害你。如果你实在是不可交之人,他们就会选择默默远离你。
#城府极深
#坦诚相待
#高情商
#人际交往
#包容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为什么多数中国男性对躺平特别渴望?因为一边是整个社会运转体系,把男性当工具,当牛马,当燃料,要求你背贷款、消费、打工贡献最有价值的几十年人生,老后希望你迅速殒命,还要用各种维稳手段防着你。另一边是亲戚父母还在用传统的价值观,念劝你结婚生子,仅仅出于“被别人看不起”和“完成任务”的目的,但又无法给你提供向上攀爬翻身的资源。最终男性彻底的沦为工具化。
#中国男性
#躺平
#社会压力
#工具化
#传统价值观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人不能和基因抗争,不能和人性抗争,不能和命运抗争,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多想,也别太懂事,人生几十年,只要开心比难受的时候多就值了。别总说,等哪天有空再好好生活,其实每天都藏着小美好,清晨的阳光,傍晚的微风,甚至一碗热乎的面条,别让以后偷走现在,把每天都当成生命里最珍贵的日子,用心感受,认真生活,才不算辜负时光。
#珍惜当下
#活在当下
#享受生活
#人生感悟
#积极生活态度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做为家长,一定要记得站在孩子边,打败问题,而不是站在问题边,打败孩子。其实,你也没有多优秀,也不一定能教会孩子太多,而你有无尽的爱,这足以支持孩子一生前行。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父母责任
#孩子成长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其实你不是懒,你也不是喜欢拖延,你只是因为内在的情绪长期的处于高负荷状态,所以缺乏心力了。当你的内在力量感不足,你的执行力就必然会下降。你可能还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能力减弱的情况。但你不要和外界一起责备你自己,因为这是你的大脑对你最天然的保护方式,他要通过拖延来避免进一步的消耗。你要看见自己内在的悲伤,承认悲伤对你的影响,然后允许自己慢慢来。
#情绪
#高负荷
#内在力量
#拖延
#悲伤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高手做事的原则是:从利益出发,要不要做;从风险出发,该不该搏;从能力出发,该不该干;从结果出发,划不划算。而不是问别人自己做的对不对。同样一把刀,你想的是做饭,他想的是作战。
#利益
#风险
#能力
#结果
#独立思考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尊重地位比你高的人是本能。尊重地位不如你的人是本事。人都欺软怕硬。你能够不欺软,不怕硬,你就不是一般人。
#尊重
#地位
#本能
#本事
#欺软怕硬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允许事情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是一种深刻的情感智慧与心理成熟的体现。心理学有理论指出,个体对模糊性与未知的承受能力,直接影响其情绪稳定性与决策质量。那些急于寻求确定性的人,往往陷入焦虑与控制幻觉,误以为立即解决才能获得安全,实则忽略了生命本身充满流动与变化的本质。如同“人类最大的痛苦并非来源于不确定性本身,而是试图逃避不确定性所引发的内在冲突。”真正的勇气不在于看清全部路径,而在于信任自己的判断与适应力,即使下一步仍在朦胧之中。当我们允许某些问题暂时无解,便是给予大脑空间去整合复杂信息、等待直觉浮现。这不是消极逃避,而是主动选择与未知共存。要对你心中所有未解之谜保持耐心,试着去爱问题本身。这种“悬而未决”的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对自我与世界的深度信任。它提醒我们:不是所有情绪都需要立刻安抚,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即刻答案。真正的成长,发生在那些我们愿意停留、审视、却不急于结论的时刻。
#情感智慧
#心理成熟
#不确定性
#自我信任
#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一个人在发迹前呢,一般会有这三个大的征兆:第一,不再有过重的羞耻心,强者自然是我行我素。第二,不再一味的当老好人,利益分明,该给别人的一分不少,不该给的一毛也不会多。第三,不再随便交朋友,真正厉害的人只跟这两种人打交道,益友知心和良师指路。
#成功征兆
#心态转变
#人际关系
#利益至上
#自我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怎样和人相处呢?那就是,怎么让自己舒服,就怎么来。不用怀疑。有很多人,你跟他相处最舒服的方式,就是离他远点。
#人际交往
#舒适
#自我
#距离
#处世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现在绝大部分人都不是病死,他完全是被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人或者事给耗死的。猪一旦开悟,首先认识到的自己是头猪,然后从此以后不再去研究怎么上树,吃睡玩交配才是他应该做的事。上树这种事情,留给猴子去做吧,留给鸟去做吧,不管他们是爬上去了还是飞上去了,跟猪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也不要因为猴子和鸟上树了,猪就充满了自豪感了。猪这辈子上不了树,你得认,认的那一刹那就是开悟。如果还有人天天逼着你上树,这个人就是你孽缘,前世的债主,赶紧离他远一点,这样才能摆脱多年的心理内耗,不用患抑郁症。这么多年来,我是发现一个规律,旺你的人或者事一定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如果有一件事情需要你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求爷爷告奶奶,才能办到,那这件事就是你的那棵树,就不应该去爬。也有人说,无法拥有开挂人生,当一头开悟的猪也挺好。
#开悟的猪
#心理内耗
#摆脱孽缘
#接受平凡
#停止内卷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既得利益者都是不想沟通的,在任何关系里,只要有人能不费力,就能占到好处,沟通对他来说,就成了没有必要的事儿。因为沟通就意味着要重新分配利益,会影响到他的处境,维持现状才是对他有利的。所以他会下意识的避开任何能够打破现状的话题。你以为他是不会沟通,性格内向,其实是他算得很清楚,他不是看不到问题,是问题对他没有坏处,甚至有好处。所以他选择装看不见,你急着解决问题,他偏不回应,等你忍不住发脾气,他反倒成了理智包容的一方,你倒成了情绪化斤斤计较的人。最后你不仅没拿到原本该有的,还落了个坏名声,而他利用最小的代价守住了自己的利益,还不用承担任何道德压力。想要打破这种僵局,别再执着于怎么让他愿意沟通,而是先让他的利益受损。当他的好处消失,当他不得不自己面对问题带来的麻烦,他才会真正的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记住一点,谁痛苦谁改变。
#既得利益者
#沟通障碍
#利益博弈
#关系困境
#改变策略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人只会因为有价值而被爱,不会因为缺爱而被爱。世界上唯一长久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一无是处还渴望有人爱你,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要期待任何人做你的靠山,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靠山。古人早就说过了,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738 条信息
#个人价值
#利益关系
#自我提升
#独立自主
#现实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为什么教堂里都是座椅,而寺庙里面却只有跪垫呢?为什么去教堂都是忏悔,而去寺庙却是许愿呢?为什么教会建了那么多医院、孤儿院、学校,而寺庙似乎只是接受捐赠呢?举个例子:一个重达十磅的巨石和1000颗加起来同样重十磅的小石子,哪个对人的伤害更大?答案显而易见,但这个看似简单的比喻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为什么有些系统,比如你的职业投资,甚至一个国家,在平时看起来风平浪静,却会在一次小小的冲击下瞬间崩盘,而另一些系统,虽然看起来每天都在波动,充满噪声,却能长久不衰,甚至越来越强。区别在于,这个系统是脆弱的还是反脆弱的。它揭示了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即为什么越是追求稳定的人就越是脆弱,而放开双手拥抱不确定性的人,却反而能在一次次的冲击中越来越强大。 很多时候,我们总习惯于用一刀切的思维看待和解决问题,认为复杂的问题只需要简单一刀便能解决。我们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而不会去思考任何答案后面都有其对应的代价。我们总是习惯于对事物或问题的快速总结,而对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底层逻辑缺乏耐心。我们总是执着于追求一个确定的结果,一味追求稳定的思维模式,恰恰可能是毁掉整个系统的根本原因。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砍掉问题,不是去找标准答案,更不是去急于总结,而是要建立一个拥抱不确定性的反脆弱系统,并思考如何从中获益。我们所追求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很可能根本就不是问题,而我们所追求的那个结果也许才是真正的问题。
#教堂vs寺庙
#脆弱性
#反脆弱性
#拥抱不确定性
#系统思维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80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