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
2周前
中国绝大多数人的一生,能得到的助力几乎没有,遇到的阻力却无处不在。除非遇到极大的社会动荡,比如战争,或者类似改革开放这样非常规性的情况,否则基本不会有太大跃龙门的可能。能平平安安混个衣食无忧,居有定所,那就赢了一大片。不是他们不努力不聪明,而是成长过程中不断的被滞后或错误信息干扰,以至于别人都快走到半路了,他们才刚刚跌跌撞撞的站在了起点。这其中时间、精力、人性的损耗是无可估量的。人的一辈子的黄金时间没有多少,一旦过了那个精力充沛的阶段,就很少人能坚持下干点什么了。因为正反馈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也因为物质基础薄弱支撑不了他多久,人会很快的适应自己的处境,被迫加入了谋生的行列。到了这个程度,这辈子的阶层基本注定的了,因为社会分工的目的就是为了固化人们的阶级,削弱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断接受自己的处境,丧失进取的斗志。这是社会对人驯化的一个过程,所有的底层人都是被驯化的目标。社会的本质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对自己人的定向培养和社会固化,并在可操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自己人的利益。这一条自古以来同样都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雨露不可能均沾。社会规则设定的最初,其实都是在解决一个核心的问题,制定一个看上去相对公平的原则,让统治阶级尽可能占便宜,同时也要防止大多数人先得。从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意在让自己的后代万世一世。到魏晋时期,士族文阀把持朝代。政垄断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再到唐朝各个贵族集团抱团,再到元明清对自己人的优惠,几千年的历史,换汤不换药。
Morris
2周前
不能够对别人去魅的核心原因:主要是在于你的潜意识里面觉得别人对我有用,或者说这个人未来对我可能会有用,你会觉得我是有求于他。而我们人一旦你有求于别人,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你就会自己把自己位居于人下。所以我们要想去魅,你要反着来,你要觉得自己也能够帮助到别人,你要跟自己、跟别人都要去强化你的这一份价值感,跟任何人打交道,你想的不能是,对方这个人对我有什么用,你要去想其实我也能够帮到他什么,这样的话,你就不会再是低位者的姿态了,因为这个时候你们是平等的,你可以非常云淡风轻的去平视任何人。 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就又得需要知道我自己有什么价值,且这个价值拿到市场上,是可以换成钱的,或者说是可以换成物的,因为这样的话,可以避免我们对自己价值的主观评价性,你要能够把这份价值感物化成是一个物品,告诉对方我是物有所值的。我明白有很多东西是无价的,但是我们在感性之前,最好还是先理性,因为这个对你来说是有好处的,一旦你被市场认可了,你就可以去反向查看他所谓的这些光环跟魅力,是否也是符合物有所值这条概念。我们说去魅,这个人他得首先真的有魅,才能够谈到去,如果这个魅都不是客观的魅,那就是我们没有见过世面,你这样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你既不会由于过度自卑引起失衡,你也能够非常好的去锻炼自己的平等意识,这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