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Morris
关注
统计数据
566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843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Morris
6天前
人生低谷期,别急。人生至暗时刻,如何度过走过人生低谷,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与幸运,就像一条绳子两端,互为因果,相生相克。你也许正在经历至暗时刻,或者已经经历过了。总之,这些至暗时刻,正孕育着你人生的转折。所以,别急,天地有时;别乱,命运有度;别怨,大道自明。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6天前
觉醒的第一关是无尽的痛苦。过得舒服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无知的人,另外一种是大彻大悟的人。很多人被卡在中间,既看到了真相,也无法看透真相,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刚刚降临,你的父母是谁,什么样的家庭,接受怎样的教育,都是你无力改变的,只能顺从。而你的父母、家庭教育会决定你养成的习惯、观念、思维、认知,我们统称为底色,而你的底色加上环境,会决定你的命运。我们看似好像自己做主,但实际上都是被无形的算法操控的,所谓的觉醒就是跳出算法,看到了世界以外的世界,进而打破你原有的思维惯性,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 这个时候痛苦也会随之而来,就像一只猪圈里的猪,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每天悠哉悠哉,好不快活,某一天春节将至,他看到了猪圈以外的景象,自己的同伴变成了食物,忽然间觉醒了,开始思考猪生的意义了,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难道我老猪的一生只是为了长大长肥,然后成为食物吗?从这一刻开始,这只猪再也快乐不起来了,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在我们的认知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有多少人每天重复着没有意义的事情,在他不去追问意义的时候还好,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吃喝玩乐,过得不亦乐乎。一旦开始寻找意义,寻找到最后只能看到一片虚无。人们所认为的慈悲就是帮助别人,但真正的慈悲是遵循天道,不要乱助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该吃苦就让他吃苦,该快乐就让他快乐。对于很多人来讲,觉醒看到一件好事,只有一种人适合觉醒,那就是有觉性有悟性的人。不只要看到真相,还要看破真相,即便知道这只是一场虚幻的游戏,也能静下心来来该玩家的事,好不好体验游戏。 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很多人也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如果以天道视角看我们自己,我们都是刍狗,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一个过客,和鸡圈里的鸡,鱼缸里的鱼,没有什么区别。人生的本质是一种极致的孤独,除了你之外的所有人都是你的NPC,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你尽情来体验的,这是一场单机游戏。当你悟出这个道理,你会发现你身边的每个人,发生的每件事都充满了意义。你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目光,在乎别人的看法,你不需要为了别人的感受,做一个让自己后悔终身的决定。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你就可以为所欲为。 游戏有游戏的规则,犯了错还是要接受惩罚,你不能为所欲为才是游戏的乐趣。你遇到的种种困难,种种磨难,只是为了游戏更好玩,仅此而已。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游戏极其简单,你还要不停的玩下去,你会觉得好玩吗?只会让你痛苦。比如消消乐,如果每一场都像第一关那样简单,你会不会弃坑?任何游戏都有个逻辑,那就是既然出现了这一关,那就说明你一定有过关的能力,否则不会给你这样的考验。关卡越难,你过去之后奖励就越丰盛。所以在你遇到难关的时候,想一想他只有坏的一面吗?像玩一场单机游戏去体验你的人生,你会发现处处都是惊喜。即便遇到过不去的关卡,也能让你越战越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你都能享受这个过程,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吗?如果你是游戏的设计师,你能设计出比这更好玩的游戏吗?这场游戏如此的真实又如此的梦幻,怎么会不让人着迷呢?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6天前
我从不后悔对任何人好,哪怕看错人,哪怕被辜负,因为我对你好,不一定是因为你有多好,只是因为我很好。我一直坚信真诚没有错,所以也一直有撞南墙的勇气,落子无悔、别总和自己较劲。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6天前
哪有什么不合群,只是人们习惯审判你不会表演的人生。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6天前
所有的东西失去流动性都是垃圾。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6天前
日子过得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质量。要懂得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态若安好,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出发。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6天前
所谓故乡,只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罢了。对漂泊的血脉而言,土地从来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是流浪中暂时换取喘息的驿站。哪里能容身,哪里能呼吸,哪里就成了故乡。吾心安处是吾乡。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狗狗币将成为美国党的官方货币。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当一个男人,一心一意只想挣钱的时候,他的心己死了,爱情和尊严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他只想挣钱,并不是证明钱对他有多重要,而是证明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只有自己救自己。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150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对于突如其来的赞美,要像对待无端的指责一样保持警惕。这两者都可能是为你准备的陷阱,一个让你飘飘然,一个让你乱方寸。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最牢固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共同的爱好上,而是建立在共同的敌人上。一致对外的恨,远比相濡以沫的爱,更能凝聚人心。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在局势不明朗的时候,最好的策略就是没有策略。你的按兵不动,会成为对手心中最大的疑云,他会因为你的沉默而自行脑补,最终自乱阵脚。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面对一个自视甚高的对手,最好的方式不是反驳他,而是当众向他请教一个你早已烂熟于心的问题。他的解答,无论深浅,都会在你的从容面前相形见绌。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想要获得帮助,不要直接索取,而是要去创造一个对方能从中获利或展示能力的机会。让他主动伸出手,远比你卑微地开口更有效。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150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底层才需要找工作,顶层都在忙着抢资源。很多人一直以为,人生的关键是“找份好工作”。其实,这只是独属于底层人的思维幻觉。真正决定一个人阶层走向的,不是你有没有工作,而是你手里有没有资源。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150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人生应该培养的三大爱好:体能上的爱好,例如某项运动。创意型的爱好,发现生活或人生中的乐趣。脑子上的爱好,例如阅读,下棋,博弈类游戏。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到底怎么样找到喜欢做的事?它是有三个圈的交集,才叫做你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才有“真正”两个字。如果你找到的只是你感兴趣的事和你擅长的事的交集,那个叫做“你想做的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叫做“你觉得有意义的事”。你觉得有意义的事加上你喜欢的事,加上你擅长的事,这个东西的交集才叫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我先去寻找这个世界里有意义的事情,说好能做出这样的作品,能想出这样的主意,能有这样的创作,这些是有意义的事。然后可能我才去想说,那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做的,我喜欢做的。我做的时候觉得得心应手的,我做的时候我觉得我是我自己的,我可能比别人擅长那么一点点的,总能找到的。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遇到事情,先问问自己会不会死。如果不会、那就去他大爷的,只要不死,我就是这座城最倔强的人,绝不认输。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叫乐天知命。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叫知足常乐。物质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叫知行合一。是非总是有,不听自然无,这叫置身事外。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叫反躬自省。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叫待人以宽。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叫报朴守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叫知恩图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叫安之若素。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香水里的95%都是水,只有5%的成分不同,那是各家的秘方。同理,人,95%的东西基本相似,差别在于其中非常关键的5%。比如:良知,逻辑,视野,灵魂,格局………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等到你不缺钱的时候,钱就容易赚。等到你不缺爱的时候,爱也自然来。只要你有经营爱情的能力,你就会有爱情。只要你有持续供应婚姻的价值,你就会有好婚姻。很多人口中的悲观,说不相信爱情,究其本质,是在给自己能力不足找借口。爱情是强者之间的礼物,是智者相互欣赏的通道,它本不是用来渴望和需要的,它是能量级别下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人内心是圆满还是匮乏,几乎决定了他/她怎样看待感情。爱情本是两个完整灵魂的加持,先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见自己想要的爱情。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其实大多数高手,人生都是从下半场开始,因为上半场被家庭影响,向外无力探索,向内无法看清自己,内核不聚,活得很破碎,也只有到了下半场,经历过时间淬炼和心境磨炼,才有机会甩掉包袱,人生的大幕才会正式拉开,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人生有九蠢,您占了几个?以奢为有福,以淫为有缘,以诈为有谋,以贪为有为,以吝为有守,以争为有气,以嗔为有威,以赌为有技,以讼为有才。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思想不来源于你。如果是你想的,你应该能控制,如果你控制不了它,说明不是你想的,你是被它控制,被强迫的。当你能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就开始苏醒了。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父母细思极恐的隐形霸凌:赋予孩子过高的责任和期待。用贬低式的语言 激励孩子。情感上冷暴力以惩罚孩子。剥夺孩子的隐私甚至公开嘲笑。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或者和孩子诉苦。经常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纠正孩子。用牺牲感/道德感绑架孩子。对待孩子双重标准/随意改标准。双重束缚 (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霸凌孩子的第一个人往往就是父母,人们谈论霸凌时往往联想到校园暴力,却忽视了最隐秘也最致命的暴力父母无形霸凌如同枷锁,在很大程度上锁住孩子一生的幸福。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23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