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多巴胺
关注
阿橡
3天前
家门口新开了一家零食超市,排了好长的队。这与其他门店百业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仔细一想,一是口红效应,大环境不好,能让自己短暂快乐的小东西会卖的好。 二是精致糖在这个严格禁毒的国家是最接近毒品的多巴胺刺激物替代品。精致糖是中国人自己的奥斯康定。 三是目标群体是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
#零食超市
#口红效应
#精致糖
#多巴胺
#未成年人
分享
评论 0
0
百萬Eric | Day Trader
1周前
人类真正上瘾的,从来不是“结果”,而是“也许这次会中的”那一刻... 刷短视频、追姑娘、抽盲盒、抓娃娃、推币机、赌博、做交易,机制不同,刺激相同。 那种“再来一次就可能成功”的错觉,会让人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每次失败都在制造期待,每次小小的成功又在强化希望。多巴胺的巅峰,不在结果,而在预期。 一旦结果变得确定,一切就变得无趣。因为确定意味着不再需要判断、不再需要等待,也意味着幻想终结。 人开始倦怠、抗拒,甚至主动制造新的不确定性,只为再次体验那种“悬在半空的希望”。 听起来反常识,但正是这个简单的心理机制,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市场里沉浮多年,依然无法盈利…… 因为真正的盈利,恰恰建立机械、无趣、枯燥到令人厌倦的执行上,而人类天生厌恶它。
#上瘾机制
#多巴胺
#不确定性
#心理机制
#市场沉浮
分享
评论 0
0
Viking
1周前
对我改变很大的生活小技巧: 早晨起来不要刷手机,假如你刷30分钟手机一天就毁了,可以把手机放在外面充电。 之前每天醒来第一时间先看半个小时手机,然后接下来的一天就效率变差而且有一种做事索然无味的感觉。 现在我都是直接起床照顾小孩以后去遛狗,第一时间到户外,吃早点的时候再看个几分钟,感觉好多了。 查了一下 Grok 是这么说的: * 大脑刚醒:多巴胺系统处于低谷,意志力最强(科学家称为“清醒峰值”)。 * 你却刷手机:短视频/社交平台用超刺激内容(亮色、声音、点赞)瞬间把多巴胺拉满。 * 后果:大脑被“提前透支”,后续 6-8 小时都处于多巴胺耐受状态 → 正常工作/学习变得索然无味。
#早起习惯
#多巴胺
#时间管理
#效率提升
#积极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2周前
如何提高执行力呢? Andrew Huberman 是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教授,在油管有 720w订阅者 我仔细看了这期关于执行力的视频,发现下面意想不到的观点 多巴胺的唯一使命是让你行动,而不是让你感到满足。你追逐的不是终极的快乐,而是减轻没有快乐时的空虚,所以真正的驱动力即是匮乏。 永恒的驱动力从不诞生于可预测的满足,因此你必须间歇性地拒绝奖励,才能永不失去渴望,避免多巴胺大幅增加后的巨大崩溃。 你追逐的不是快乐本身,而是减轻上一次快乐所遗留下的痛苦,每一次过度放纵都是对未来的自我惩罚。 具体视频就是图中这个视频了
#执行力
#Andrew Huberman
#多巴胺
#神经学
#动机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2周前
今天读到了个柠檬榨汁理论 生命中大部分事情都像柠檬榨汁,你越用力捏柠檬,它出来的汁水就没有这么多 提高血糖,和提高多巴胺都是这样原理
#柠檬榨汁理论
#多巴胺
#血糖
#适度原则
#生活感悟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2周前
一般来说,当我骑行 50 公里后,然后坐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面边听音乐,边写代码是我的巅峰状态 但是最近这个组合失效,我使用太多的多巴胺释放技巧了 控制多巴胺释放也是人生的关键技术😂 老是处于多巴胺巅峰,人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骑行
#多巴胺
#抑郁
#人生技术
#巅峰状态
分享
评论 0
0
serva huang
2周前
话题太热,让我根本停不下来 为什么大脑偏爱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精准击中了大脑最爱的学习模式。 同时满足了三种“神经快感”。 1. 主动生成:大脑喜欢“自己说出来”的知识 当你试着解释一个概念,大脑必须从记忆中主动拉取信息。 这就是“生成效应”(Generation Effect) 比起反复阅读,记忆强度可提升十倍以上。 解释 = 检索 + 组织 + 输出, 此刻大脑在“动手造房子”,而不是“被动存档”。 2. 意义化结构:大脑讨厌碎片,喜欢故事 当你用自己的话讲例子、打比方, 其实是在帮大脑搭建知识网络。 这叫“阐述效应”(Elaboration Effect)。 大脑偏爱有故事线的知识, 那种能“串起来”的内容才容易记住。 学习越像讲故事,大脑越容易“沉浸其中”。 3. 内在奖励:从“啊哈时刻”中分泌多巴胺 当你卡壳、查资料、终于讲明白的那一刻—— 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你感到愉悦。 那种从“困惑”到“通透”的瞬间,是最强的学习快感。 费曼学习法让大脑不再“记知识”,而是“重建知识”。
#费曼学习法
#大脑学习模式
#神经快感
#主动生成
#意义化结构
#内在奖励
#多巴胺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1个月前
赌博或合约上瘾的机制,为什么一直亏钱却停不下来 ? 上瘾其实并不是“贪钱”,而是一种被大脑机制劫持的心理循环。赌博上瘾最核心的不是“赢”,而是“不知道结果但马上就会知道”的那个瞬间。这叫 “不确定性奖励”(uncertainty reward),它会让多巴胺系统异常兴奋。 当结果可预测(比如发工资),多巴胺反应有限;当结果随机(比如开箱、抛硬币、涨跌),多巴胺峰值暴涨。 这就是为什么币圈很多人明明亏钱,还停不下来:他们上瘾的不是赚钱,而是过程中的刺激与希望。 赌博还是一种变动奖励机制(variable reward)。这是心理学家 B.F. Skinner 在实验中发现的最强刺激方式。 固定奖励(每次操作都得分)→ 快速习惯,快感消失。变动奖励(随机得分)→ 最强依赖,最难戒断。 于是,大脑被训练成: “也许这一次会中,也许下一个波段就翻倍。”这是一种被随机性喂大的“幻觉性希望”。希望本身变成了瘾。 赌博式行为最初带来的是掌控感—— “我比别人聪明,我能看懂走势,我能赢。”但随着循环深入,它变成了失控中的幻想掌控: 一边知道自己在失控;一边又相信“我马上就能翻盘”。这正是为什么越亏越投入,因为退出意味着必须承认自己失控——而那是最痛苦的。 真正让人上瘾的,其实不是赢,而是逃避:逃避无聊,逃避焦虑,逃避失落、孤独、空虚。当沉浸在那种高速变化的情境中,不需要去面对“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空掉的生活”。赌博成了一种麻醉形式。 行为模式其实是高度一致的:不断刷盘面 → 快速多巴胺循环,频繁交易 → 寻求变动奖励,亏损后加仓 → 追求心理平衡(复仇交易),情绪极端 → 焦虑—兴奋—空虚循环 要走出这种循环,关键不在于压抑刺激, 而是找到能让大脑获得同等满足的、更深层的替代源。(以上内容和 GPT 讨论得出)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96 条信息
#赌博上瘾
#不确定性奖励
#变动奖励机制
#逃避现实
#多巴胺
分享
评论 0
0
0xWizard
1个月前
怎么区分是赌博还是投资(或者,能力圈内的投机)? 简单。 赌博的时候,多巴胺飙升,非常兴奋/忐忑不安/激动人心; 投资(能力圈内投机),耐心平静,按部就班,赚了也是意料之中,亏了也清楚错在哪。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96 条信息
#赌博
#投资
#多巴胺
#情绪
#能力圈
分享
评论 0
0
Guangzheng Li
1个月前
优秀的 AI 视频创作者已经能够用 AI 生成一个 300w 播放高好评的视频了 看了下视频共 7 分半,应该是不少 AI 视频拼接的,文案听着不像纯 AI 生成的 感兴趣的可以去学习学习《快乐按钮:一个由多巴胺驱动的致命骗局》
AI视频井喷:Midjourney领跑,多模态混战· 310 条信息
#AI视频
#多巴胺
#骗局
#300w播放
#高好评
分享
评论 0
0
百萬Eric | Day Trader
2个月前
像 #MITO 这种走势,能看,能聊,能分析,但不能做。 两根阳线,价格翻倍,极容易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人脑中浮现“差一点就买了”“早知道就上了”…… 结果是?一套一个准~
#K线分析:市场趋势与反转信号的博弈· 132 条信息
#Mito
#股价暴涨
#追高风险
#多巴胺
#投资陷阱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2个月前
“成瘾”的本质,是愉悦的收敛; “幸福”的本质,是愉悦的扩张。 人,归根结底,就是一种追求愉悦、逃避痛苦的动物。无一例外。 所以,你愉悦于何物(动物脑快速劣质多巴胺 or 前额叶慢速优质多巴胺)? 如何愉悦(收敛 or 扩展)? 这暗暗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成瘾
#幸福
#愉悦
#人生走向
#多巴胺
分享
评论 0
0
Lee1ng
2个月前
中推虽然言论自由,但是在搞来搞去方面还停留在微博15年前的水平。两条我多年来的冲浪体会送给大家: 1,无论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多专业,在一个他并不了解的事情上,往往更愿意相信一个符合自己内心预期和自我保护机制以及流量的答案,而非事实。 2,网络猎巫的最开始或许是为了内心朴素的道德感和正义感,但是最后一定会沦落成为了斗而斗,因为这关系到多巴胺。 多巴胺并不来自于正义和道德被满足,而是来自于过程中带来的即时反馈——不断增长的关注,点赞和浏览量以及源源不断的围观与站队。 当原本的猎巫对象无法再为领头者提供更多多巴胺,那么他们就需要一个新的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Kol都会成为目标——不是因为人们需要更正义,而是因为人们需要更多多巴胺。 所以互联网就是这样,Kol们不要为了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感到意外或者焦虑,有的事情只是恰好符合你的心境,而有的事情又或者只是恰好轮到你了。 祝大家坦然冲浪。
#言论自由
#网络猎巫
#多巴胺
#流量
#kol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3个月前
创业带来的那种源源不断的内啡肽带来的成就感,和追剧时的多巴胺带来的情绪快感。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创业
#成就感
#内啡肽
#追剧
#多巴胺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个月前
真正的自律高手,从不对抗人性。意志力是消耗品,但多巴胺是永动机。当你把习惯绑定即时愉悦感,如完成小目标立刻打勾的爽感,大脑会像期待刷短视频一样渴望行动。就像打游戏赢金币的瞬间最兴奋,让行动本身成为多巴胺的诱饵,而非依赖咬牙坚持,秘诀在于给自己“设计渴望”和“即时奖励”,在习惯前加个欲罢不能的仪式。如喝完这杯特调咖啡立刻写作,做完小事马上庆祝,哪怕只是击掌。把自律变成一场多巴胺的精准狩猎,你便是自己的游戏设计师。
#自律
#多巴胺
#习惯养成
#即时奖励
#游戏化
分享
评论 0
0
Jenni NYC
4个月前
这周开始做kamo的每一天都特别开心,持续带来多巴胺。如果你有爱它会藏在你做的事情里,热情是最难掩饰的。
#kamo
#开心
#多巴胺
#热情
分享
评论 0
0
郭宇 guoyu.eth
5个月前
今年也算我的恋爱 gap year,自从不谈恋爱后每天开开心心,拍的涩涩视频美好得让人想哭,大脑疯狂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出门旅行也可以几个人,仿佛变成开心的 p 人。今天吃饭时候一起旅行的朋友问 becky 我们有没有复合,becky 说没有,朋友问我们是什么关系,她说是乱搞关系,我们碰杯大喊「乱搞万岁」旁边的人看我们像看几个傻逼 www
#恋爱gap year
#内啡肽
#多巴胺
#旅行
#复合
#乱搞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5个月前
✨哈佛研究实锤?每天1个柑橘类水果,轻松抗抑郁防痴呆?🍊 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发现,每天吃1个柑橘类水果(或喝1杯鲜榨果汁),居然能通过肠道菌群悄悄拯救大脑!💥 抗抑郁、防痴呆双buff加持,这波水果养生必须冲啊~ 🍋柑橘类水果:大脑的「快乐充电器」 研究追踪14年发现,柑橘能让肠道里的「粪杆菌」变多!这个益生菌超厉害,直接指挥大脑分泌两种关键快乐物质👇 ✅ 多巴胺:又叫「快乐激素」,不仅让你心情好,还能抗氧化!神经元细胞被保护得好好的,痴呆风险直接降降降~ ✅ 血清素:堪称「身心调节剂」,情绪稳定、睡眠香甜、肠胃舒服全靠它!缺了它就容易焦虑失眠,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想吃水果?这些快乐平替快码住! ✔️ 补血清素吃这些 ▪️ 青口(贝):688mg色氨酸/100g,血清素前体含量爆棚! ▪️ 大红豆:658mg色氨酸/100g,煮红豆沙、打豆浆都能补~ ▪️ 小鱼干:540mg色氨酸/100g,搭配蛋白质吃吸收更好! ✔️ 提升多巴胺这样做 💤 睡满7-8小时:清晨多巴胺分泌最旺盛,睡饱才能元气满满! 🎵 听纯音乐工作:钢琴曲、白噪音循环播放,效率+心情双开挂~ 🌞 晒10分钟太阳:每天晒背15分钟(注意防晒!),冬季抑郁秒退散~ 🧘♀️ 冥想10分钟:闭眼专注呼吸,多巴胺浓度直接飙64%! 🌟柑橘类水果怎么吃? ✅ 直接吃:橘子、橙子、柠檬(建议选低糖品种) ✅ 喝果汁:鲜榨无添加最香,注意连渣喝更有纤维~ ✅ 搭配吃:做沙拉、甜品点缀,颜值和营养双在线! 💡小提醒:柑橘类虽好,每天1个就够啦!胃酸过多的宝子可以饭后吃~ 现在正是柑橘季,快把水果安排进每日食谱!不想吃水果就试试多巴胺生活法,低成本养出快乐大脑~💕 👇评论区聊聊你最爱哪种柑橘水果?或者你平时怎么调节情绪呀~
#哈佛研究
#柑橘类水果
#抗抑郁
#防痴呆
#肠道菌群
#粪杆菌
#多巴胺
#水果养生
分享
评论 0
0
Journeyman
5个月前
最近最大的收获, 就是学会了吉他打板, 弹吉他变得有趣很多, 很喜欢这种节奏型 一开始手很不适应, 连了几天就好了 内啡肽之后, 遇见更好的多巴胺
#吉他
#音乐
#节奏
#内啡肽
#多巴胺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6个月前
養狗不但會產生多巴胺,原來對身體還有那麽多好處啊
#養狗
#多巴胺
#身體好處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7个月前
油、盐、糖是饭馆必杀技, 大把糖、大量的油、大量的盐, 让你产生大量的多巴胺,让你吃的上瘾,停不下来。 数字世界也有数的油、盐、糖。 社交媒体、短视频就是这个数字世界的盐、油、糖。 内容生产者中, 有超90%的博主在制造这些可以让上瘾的内容。
#饭馆必杀技
#上瘾内容
#多巴胺
#社交媒体
#短视频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年前
中文互联网的耻辱柱:“穷人追求多巴胺,富人追求内啡肽” 让我们一次性彻底弄明白“多巴胺”是怎么回事。毕竟,健康的多巴胺回路,才是人生幸福、学霸养成的关键。 === 大部分人都在网上都看到过这个言论:“穷人追求多巴胺,富人追求内啡肽”。抖音和视频号里的追求流量的自媒体这么说,甚至很多知识大 V ,甚至罗胖都在书里面这么说(见图)。 这句话里面只有 14 个字,但是基本上每个字都错了,而且错的离谱。什么是多巴胺?人脑有几条多巴胺回路?成瘾是怎么回事?人在学习和运动时的“快乐”是多巴胺还是内啡肽?这些都是基础的事实性信息,但是网上大 V 基本全说错了。因为都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反而像人体蜈蚣一样无脑传递 5678 手错误信息。 诺大一个中文互联网,竟然让如此重要的概念,犯下如此巨大的事实性错误。但凡有一个人看一眼 wikipedia 的多巴胺词条,都不可能这么离大谱。 什么是多巴胺? 多巴胺是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很重要:它在调节情绪、奖励和快感感觉、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多巴胺也被称为“快乐分子”。 这些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不少人对多巴胺的认识和理解就仅限于此了,他们接下来对多巴胺的解读就纯属幻觉了(哎,人类有啥资格嘲笑 ChatGPT 的幻觉呢)。 多巴胺真的是“万恶之首”吗? 因为多巴胺是大脑成瘾机制的关键物质,所以,有些知识大 V不经大脑就把多巴胺看成万恶之首,然后为了挑起对立,激发读者的情绪反应,进一步发展出“穷人追求多巴胺,富人追求内啡肽”这种既笨且坏的傻x观点,蛊惑了很多无辜的读者,成了追求流量屡试不爽的法宝级言论。 认识多巴胺对人的影响,关键得理解一个概念:多巴胺回路。大脑中有几条多巴胺回路?分别对应人类的哪些活动,哪些现象?这些回路对人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人脑中有多条多巴胺回路,但主要有三条(见图)。 前额叶多巴胺回路(中脑-皮质回路 Mesocortical pathway):从 [[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开始,到达[[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这条路径与认知功能,如决策、注意力、解决问题和社会行为有关。 动物脑多巴胺回路(中脑-边缘系统回路 Mesolimbic pathway):同样起始于腹侧被盖区,但是它连接到边缘系统,包括海马(Hippocampus)、[[杏仁核]](Amygdala)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这条路径与奖励感知、动机和情绪有很大关联,有时也被称为“[[奖励回路]]”。 黑质-纹状体路径(Nigrostriatal pathway):这条路径起始于脑干的[[黑质]](Substantia nigra)部分,终止于[[纹状体]](Striatum)。这条路径主要与运动控制相关,[[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就是因为这个区域的多巴胺神经元退化造成的。 前额叶多巴胺回路 vs 动物脑多巴胺回路 简单说,当我们谈论多巴胺时,关键在于认识这两条回路:前额叶多巴胺回路,动物脑多巴胺回路。 人是追求奖赏、逃避惩罚的动物,而奖赏的背后都是多巴胺。但是,不同多巴胺回路所带来的奖赏,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我称之为“优质多巴胺”和“劣质多巴胺”。多巴胺本身并非罪恶之源,但是,不同性质的多巴胺,让有的人直上天堂,有的人直下地狱。 优质多巴胺来自前额叶参与,主要来自运动、阅读、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等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更“慢”,给人带来健康向上的愉悦和快乐感受。 劣质多巴胺则不需要主动和深入的人类认知活动参与,直接刺激动物脑即可,主要来自短视频、网文、疯狂购物、网络上无脑谩骂等活动。在短视频的刺激下,VTA与杏仁核等边缘系统组织形成了“动物脑多巴胺回路”,疯狂供应这种劣质多巴胺。 顺嘴说一句,关于内啡肽,那玩意的意思是“体内吗啡”,在极端运动情况下才会分泌,让人感觉不到疼痛。跟通常的人类活动无关,完全是被人拿来跟“坏分子”多巴胺强行建立对立用的。 来自多巴胺的启发 麻雀不是坏鸟(不需要赶尽杀绝),多巴胺也不是“坏分子” 。你的快乐来自多巴胺,你的成瘾也还是因为多巴胺。 所以,关键只有一点:让自己和孩子获取持续稳定的好的多巴胺来源。通过读书、运动、人际交往互动、爱等来源获取优质多巴胺,减少对抖音、短屎频、游戏、爽文、心灵鸡汤、知识鸡汤等劣质多巴胺来源的依赖。 长文版本👇: [抖音大脑,与劣质多巴胺的狂飙时代]()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10 条信息
#多巴胺
#内啡肽
#优质多巴胺
#劣质多巴胺
#中文互联网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