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驱动

普通人如何自学编程,最近我看了斯科特·杨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自学编程,今天结合自己的编程实践分享几个学习技巧。 我觉得最大的障碍是要学会降低心理门槛。很多人一听到要学编程,都会觉得很复杂,需要懂数学,安装环境很麻烦,学哪门语言也很纠结。 我是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员,也经历过这个过程,任何事情都是第一步最难,关键是要先开始。 现在有了AI编程,其实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心理门槛。比如一些云环境、在线编程工具,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安装环境。这些都是是结构性的障碍,而不是编程思维本身。 我觉得学习编程时要有目标驱动,主要还是兴趣。 先好好想想先决定要做什么。如果是零基础的同学,我比较推荐可以先做一个网页,比如个人网站,再去选择用什么语言。 这种方式和在学校里的学习方式不同。学校教育是让我们先打好基础,学好理论,再去解决问题。AI的出现让学习逻辑发生了变化,现在我觉得更倡导“边做边学”。 从做一个简单的网页、个人站点开始,这样可以帮助你学习前端。因为网页是可视化的,操作难度也会降低,这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推荐大家试试。 第一个技巧,让AI写代码框架。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AI帮你实现一个代码框架,然后你在里面填充细节。AI目前在生成代码方面已经很强大,现在完全可以让AI生成一段代码后,再去修改其中的逻辑。 比如写了一个简单的网页,可以尝试实现不同风格、不同功能切换,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和提升能力。 第二个技巧,学习手写代码。 不要一上来就复制粘贴代码,没有手感很难学会。 通过手写代码有个好处,强制大脑进行主动思考。如果只是复制粘贴,基本上很难完全理解代码的逻辑。如果你不理解其中的逻辑,其实很难真正学会编程。 第三个最重要的核心技巧是一定要降低难度,和昨天的自己比。 任何学习都一样,目标太高会让你很难坚持下去,每天做一点进步,比如今天做一个个人网页,明天可以换一种风格,后天可以加一点动画。这样持续进步,效果会更好。 以自己的想法和兴趣为驱动,不断去做,降低门槛。 不要和任何人比较,比如昨天的自己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务,这才是最重要的,利用AI加速自己的过程。
Y11
4周前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创始人——他们正值年轻,却在做着这些事: 用Minecraft做模组,在Roblox里搭建世界;在竞技游戏排行榜上留下过名字;编写球鞋抢购机器人,琢磨着破解各种随机机制;用3D打印机东拼西凑捣鼓新玩意儿。 那一定要立刻投他们。 这些看似零散的经历,背后藏着创业者最珍贵的特质。 做游戏模组的人,懂用户体验的底层逻辑,知道如何用创意把虚拟世界变得生动; 竞技游戏高手明白如何在规则中找到破局点,这种对胜利的敏锐和抗压能力,在商业战场同样重要; 开发抢购机器人和破解随机机制,意味着他们擅长拆解复杂问题,能用技术绕过壁垒; 而3D打印的实践,则是把想法快速落地的动手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事大多是“玩着做”的。 年轻人在兴趣驱动下探索未知,这种不被现实框住的好奇心,比任何商业计划书都有说服力。 他们经历过从0到1的创造过程,知道如何把抽象的点子变成可触摸的产品,也懂得市场的真实需求——毕竟,他们就是自己产品的第一批用户,是在真实的试错中长大的。 真正的创新者,往往带着少年气的冲劲。他们不害怕失败,因为每一次“搞不定”的尝试,都是在积累未来解决问题的弹药。当一个人能用兴趣驱动自己,用技术实现想法,用韧性面对挑战,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信赖的长期主义者。 投资的本质,是投人,更是投可能性。与其追逐风口,不如关注那些在“边缘地带”不断折腾的年轻人——他们的每一次“不务正业”,或许都在孕育着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