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睡前听往期锵锵三人行,冯唐说改变人类的五种药物,抗生素激素维生素麻醉药避孕药,用 GPT 扩展了下历史与未来还蛮有意思,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八类药物,几乎构成了现代文明的健康基石:抗生素让人类第一次战胜感染;疫苗与抗病毒药阻止了瘟疫蔓延;心血管与代谢药物延长了寿命,让慢性病可控;麻醉与镇痛药让手术和无痛成为可能;激素与免疫调节药重塑了身体的内在平衡;抗癌与靶向药让绝症变成可治的慢病;精神与神经药物解放了被痛苦困住的心灵;生殖健康药物则让人类学会自主决定生命的延续。这八类药物共同构成了人类“从生到死、从肉体到精神”的医学防线,也标志着我们从被自然支配,走向对生命的自我掌控。 进入21世纪后,药物的使命正在从“治病救人”转向“重塑生命”。未来的医学不再依赖单一分子,而是融合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纳米科技和脑机接口的智能体系。基因药物将让遗传病和癌症逐渐消失,AI会在几小时内设计出针对个人的专属药物,纳米机器人将在体内精准修复组织,神经与意识药物将让人类获得稳定情绪与更高认知,而抗衰老与再生药物则可能让生命延展至百年以上。那时,药物不再只是瓶中的化学物,而是嵌入身体、与意识共生的智能网络——人类或许第一次真正握住了“改写自己”的能力。 回望过去一个世纪,人类的医学奇迹几乎都浓缩在八大药物体系之中:青霉素代表了抗生素的诞生,阿托伐他汀象征心血管药物延长寿命的力量,胰岛素让代谢病可控,麻醉剂丙泊酚让无痛手术成为现实,糖皮质激素与环孢素开启了免疫时代,曲妥珠单抗与 PD-1 抑制剂让癌症进入慢病化,舍曲林解放了数亿人的焦虑与抑郁,而口服避孕药则改变了社会与性别秩序。 而在迈向未来的道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五类新药:CRISPR 基因疗法象征基因革命,mRNA 疫苗代表了可编程药物的崛起,AI-制药公司 Insilico 与 DeepMind 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创造力,纳米机器人预示精准医学的形态,而“长寿药”Rapamycin 与 Yamanaka 因子疗法则让延缓衰老从幻想变为实验室现实。从青霉素到基因编辑,从避孕药到长寿药,人类正在从“被动治疗”走向“主动设计”——药物的历史,正逐渐成为人类自我进化的历史。
宝玉
5天前
OpenAI即将发布「Agent Builder」,轻松拖拽,人人都能打造AI智能体 作者:Alexey Shabanov OpenAI即将在10月6日的「开发者日」活动(Dev Day)上发布全新的「Agent Builder」(智能体构建工具),这款新工具直接对标Zapier和n8n等老牌自动化流程产品,目标用户则是希望轻松创建复杂AI智能体工作流程的开发者和团队。 像拼乐高一样,轻松搭建AI智能体 与传统的手写代码方式不同,「Agent Builder」采用了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它提供了一个拖拽式的画布,让用户能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拼出自己想要的AI智能体。这些智能体可以涵盖客服机器人、数据增强流程、问答助手,以及文档比对工具等众多场景。 在这个画布上,有各种模块化的组件供你选择: - 逻辑模块:例如条件判断(if-else)和循环(loop)结构。 - 连接器:比如MCP(模型连接协议)等连接工具。 - 用户审批步骤:允许人工审核AI的决策。 - 安全防护模块(Guardrails):避免AI做出意外或错误的决策。 - 文件搜索与数据转换模块:轻松实现数据的检索和格式转化。 可以看出,这些功能跟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化工作流工具类似,但更加深度地整合了OpenAI的AI模型,形成独特优势。 毫无疑问,这款工具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开发者、解决方案架构师,以及那些已经在使用OpenAI API的企业。 传统上,如果要开发一个AI智能体,你可能要花不少时间在繁琐的代码集成上。而现在,只需在OpenAI平台的专属界面中打开这个工具,便可通过侧边栏上的组件库,拖拽出自己的AI流程。这种方式大幅降低了门槛,即便不是专业开发人员,也能快速上手、搭建出可投入生产环境的AI应用。 此外,Agent Builder还提供了完善的测试和预览功能。在发布智能体之前,你可以轻松地进行调试、预览效果,从而快速迭代并确保其稳定性。 回头看,OpenAI最早仅仅提供单纯的模型接口(API),如今却越来越注重生态建设,围绕自身的AI模型打造丰富的配套工具和平台。「Agent Builder」正是这一生态战略的重要一环,它帮助用户自主快速地创建AI智能体,并保证智能体与OpenAI自家的模型、基础设施、以及安全机制紧密集成。 当然,自动化流程市场竞争早已十分激烈。不过,OpenAI显然有自己的底气。他们押宝的是: - 与自身AI模型的深度整合; - 极佳的用户体验; - 可能推出的预制逻辑模块(例如安全防护机制)。 这些都是OpenAI与竞争对手们拉开差距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