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勃OC
1个月前
最后再“打”一下特斯拉 很多人说FSD Take Rate不高,是因为美国人蠢,不知道自己汽车里有FSD,或者没开通,没用过;用过的人一定会被惊艳——正如他们从中国社交媒体中精挑细选搬运过来的视频那样 这下好了,我记得从去年8月份开始,TSLA就开始对美国的Tesla车主免费推送1个月trial,而且还宣称FSD 13就是自动驾驶未来;甚至还把订阅费调低了100美金一个月 结果呢?Take Rate不超过15%。。。 不是美国人没试过,而是试过之后发现这玩意他妈的和自动驾驶有什么关系?出了事你也不会负责,对吧?那还不如我自己开。 果不其然,眼看FSD 13不行,现在马斯克又开始吹FSD 14了。然后这群粉丝也开始围着FSD 14发疯,股价看到1000+。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自动驾驶是个无底洞,边际效应递减。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FSD 15,16,17,18,19,20,身上,真正的全方位的自动驾驶,可能要到FSD 26才能真正实现。而那时候,Waymo,GM,宝马,奥迪,奔驰,本田,丰田,甚至现代都有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了。 在那之前,稍微有点脑子的美国消费者都不会为FSD花一分钱。 并且,特斯拉还会面临HW 3,4,5,6,7,8,9,10代车主的集体诉讼。因为这些硬件已经无法支持最新模型,或者表现非常差,正如现在HW3对FSD 13的支持那样。 特斯拉要么免费升级硬件,要么赔钱。 这家公司在FSD上能有多少希望,大家自己掂量一下,看着办吧。
Rainier
1个月前
这个人的操作太骚了。大概率要吃牢饭。 这人对安全,对系统理解还是不够深刻。 稍微大一点公司电脑都是装了各种各样的*安全* 软件来进行安全审计的。而且有很多行业公司专门吃这碗饭的。 很多EDR 系统(CrowdStrike、Carbon Black、SentinelOne 等)通常在企业电脑上运行一个内核级或驱动级 agent,会记录文件访问、进程启动、USB 插拔、注册表改动等。这些日志会缓存到本地,即使暂时没联网,也会等到重新上线时统一上传。 任何大规模拷贝,压缩,上传,删除日志都是毫无卵用的。都是触发安全报警的。 一个比较低风险的办法是,直接关机,然后把硬盘取下来。然后到另外一台干净的电脑上,离线解锁硬盘。 然后再把文件拷贝出来,然后再分块加密。 然后再把硬盘装回公司laptop,然后重装系统。 这就让公司的安全系统很难检测到你具体做了什么。但是有的高安全级别的公司,会在硬盘的特定分区保留一些异常操作记录。所以,,, 要在干净的机器上低格。 当然有些三个字的一些机构的电脑,更加高安全等级的电脑,会把一些操作,写在特定的flash中。比如写在TPM,或者UEFI所在的存储中。 这种情况,即便低格也没有用。而且这些机构的电脑,甚至会在即使你断电的情况下,依然能记录你拆下硬盘这个操作。而且一开机,一连网,就上报。 所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宝玉
1个月前
不要被“AI 时代只需要通才”这样的话误导而停止对专业的精进,AI 提升的是能力的下限,AI + 通才还是通才,不会让你变成某个领域的专家,通才通常意味着啥都不精,做啥都不行。 在没有 AI 的时代,确实有很多成功的通才,他们擅长跨领域的整合,但他们在专业领域会依赖于人类在某些领域的专家辅助,所以取得了成功。 在 AI 时代,AI 只能提升下限,让你可以更容易的在某个专业领域学习和做一些基础的工作,但要深入的话,AI 是远远不够的。 举例来说,你是个产品经理,不懂编程,借助 AI 确实可以 Vibe Coding 做出来一个原型产品,但是当你更深入,需要做大做强,那么 AI 并不能帮你解决产品的安全问题、性能问题,后期的维护单纯依赖 AI 也很难,因为这些更专业的知识,单纯依赖 AI 是解决不了的,仍然需要人类的专家辅助。 对于普通人来说,通常只有在一个领域深入学习成为真正的专家,去做成一些事情去踩一些坑,才能从中总结出来一些通用经验教训,把这些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领域上,如果在每个领域都只是浅尝则止,那又怎么能有成功的经验去复制。 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尤其是 AI 让领域的学习难度平滑了很多,当你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再想成为其他领域的专家,时间就会大幅缩短。永远不要被“AI 时代只需要通才”这样的话误导而停止对专业的精进,精通一项技能本身就是很快乐的事情。